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8904发布日期:2021-07-30 18:0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样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利号为:cn210243295u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包括箱体、三通管、检测装置、通断阀和电磁阀。当需要对润滑油进行采样检测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通断阀实现对运送中的润滑油进行引流采样,使润滑油进入检测装置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测装置来对采样的润滑油进行分析处理,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润滑油通过分支管路时,由操作人员再次对每一个分支上的分路阀进行控制,引导受检测后的润滑油进入预定的储液管中,该装置实现了对不同时段运送的润滑油进行采样检测并存放在多个储液管中,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润滑油,也便于事后调查。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实用性。

但是该发明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不能很好的控制样本的移动,检测效率低,储存方式过于复杂等,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轴承、第一转轴、传动带、第一转动轴、第一齿轮轴、第一主动齿轮轴、第二转轴、第二固定轴承、第二齿轮轴、第三齿轮轴、第二转动轴、第一电机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靠近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架、控制架、滑动槽、移动槽、卡块、第一齿轮板、第四齿轮轴、固定转轴、限位块、转把、连接杆、连接柱和检测器,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块、滑槽、固定柱、支撑块、第二固定座、滑块、收纳板、收纳孔、第二齿轮板、第二电机、第三转动轴和第二主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承,所述第一固定轴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的前端设置有第三齿轮轴,所述第三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靠近第一固定轴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控制架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板,所述第一齿轮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齿轮轴,所述第四齿轮轴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四齿轮轴的上端设置有转把,所述第一齿轮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设置有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收纳板,所述收纳板的上端开设有收纳孔,所述收纳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板,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轴承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与第一固定轴承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靠近第一固定轴承的一侧与传动带的内侧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轴的后端与第一齿轮轴的前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主动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与第二固定轴承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的前端与第三齿轮轴的后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三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座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靠近第一固定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控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外侧与滑动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卡块的一端与第一齿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板的另一端与第四齿轮轴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固定转轴贯穿第四齿轮轴的内部,所述固定转轴与第四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转轴延伸至控制架的内部,所述固定转轴与控制架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后端与固定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把的下端与第四齿轮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一齿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靠近第一齿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器的上端与连接柱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前端与固定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与滑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与滑槽的下端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固定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收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板的上端与收纳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板贯穿固定板的上端靠近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与第二固定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板的下端与第二主动齿轮的上端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时,首先将检测的样本放到传动带的上端,再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轴以第二转动轴为轴旋转,由于第三齿轮轴与第二齿轮轴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第三齿轮轴带动第二齿轮轴旋转,使得第二转轴在第二固定轴承的内侧中旋转,带动了第一主动齿轮轴的旋转,由于第一主动齿轮轴与第一齿轮轴之间为啮合连接,使得第一主动齿轮轴转动一圈带动第一齿轮轴转动半圈,第一齿轮轴带动第一转轴以第一转动轴为轴在第一固定轴承的内侧中旋转,由于第一转轴与传动带之间为传动连接,所以第一转轴的旋转带动了传动带的移动,使得传动带带动样本移动,通过第一主动齿轮轴旋转一圈传动带带动样本移动一段距离,此装置利用了第一主动齿轮轴旋转使第一主动齿轮轴转动一圈带动第一齿轮轴转动半圈,有效的控制了样本移动的距离;当样本移动到检测器的下端时,首先拉动转把,使得第四齿轮轴以固定转轴为轴在控制架的内侧中旋转,由于第四齿轮轴与第一齿轮板为啮合连接,所以第四齿轮轴带动了第一齿轮板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齿轮板带动卡块在滑动槽的内侧中向上移动,然后再将转把反向拉动,使得第一齿轮板带动检测器向下移动,使得检测器接触到样本,使检测器对样本进行检测,此装置利用了第四齿轮轴的旋转使第一齿轮板移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减少了检测工作的时间;此时,再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主动齿轮以第三转动轴为轴旋转,由于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板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第二主动齿轮的旋转带动了第二齿轮板的移动,使得收纳板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侧中移动,当样本通过传动带移动到第二转轴的上端时,使得样本掉进收纳孔的内部,使收纳板对样本进行收纳储存工作,此装置利用了移动收纳板使样本掉进收纳孔的内部,减少了收纳储存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收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支撑杆;3、支撑板;4、移动机构;41、第一固定轴承;42、第一转轴;43、传动带;44、第一转动轴;45、第一齿轮轴;46、第一主动齿轮轴;47、第二转轴;48、第二固定轴承;49、第二齿轮轴;410、第三齿轮轴;411、第二转动轴;412、第一电机;413、第一固定座;5、控制机构;51、支撑架;52、控制架;53、滑动槽;54、移动槽;55、卡块;56、第一齿轮板;57、第四齿轮轴;58、固定转轴;59、限位块;510、转把;511、连接杆;512、连接柱;513、检测器;6、收集机构;61、固定块;62、滑槽;63、固定柱;64、支撑块;65、第二固定座;66、滑块;67、收纳板;68、收纳孔;69、第二齿轮板;610、第二电机;611、第三转动轴;612、第二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的方位或位置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润滑油采样检测储存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3,固定板1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轴承41、第一转轴42、传动带43、第一转动轴44、第一齿轮轴45、第一主动齿轮轴46、第二转轴47、第二固定轴承48、第二齿轮轴49、第三齿轮轴410、第二转动轴411、第一电机412和第一固定座413,固定板1的上端靠近移动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包括支撑架51、控制架52、滑动槽53、移动槽54、卡块55、第一齿轮板56、第四齿轮轴57、固定转轴58、限位块59、转把510、连接杆511、连接柱512和检测器513,固定板1的后端设置有收集机构6,收集机构6包括固定块61、滑槽62、固定柱63、支撑块64、第二固定座65、滑块66、收纳板67、收纳孔68、第二齿轮板69、第二电机610、第三转动轴611和第二主动齿轮612。

固定板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承41,第一固定轴承4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轴42,第一转轴42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带43,第一转轴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44,第一转动轴4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轴45,第一齿轮轴45的前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轴46,第一主动齿轮轴4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47,第二转轴4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轴承48,第二转轴4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轴49,第二齿轮轴49的前端设置有第三齿轮轴410,第三齿轮轴4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411,第二转动轴4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412,第一电机4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413。

固定板1的上端靠近第一固定轴承4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51,支撑架5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架52,支撑架51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53,控制架52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54,滑动槽53的内侧设置有卡块55,卡块5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板56,第一齿轮板56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齿轮轴57,第四齿轮轴5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转轴58,固定转轴58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块59,第四齿轮轴57的上端设置有转把510,第一齿轮板5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511,连接杆5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512,连接柱512的下端设置有检测器513。

固定板1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块61,固定块6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62,滑槽6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柱63,固定柱63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块64,支撑块6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座65,滑槽62的内侧设置有滑块66,滑块66的一端设置有收纳板67,收纳板67的上端开设有收纳孔68,收纳板6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板69,第二固定座6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610,第二电机6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动轴611,第三转动轴6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612。

实施例一:第一固定轴承41的下端与固定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2的外侧与第一固定轴承41的内侧活动连接,第一转轴42的外侧靠近第一固定轴承41的一侧与传动带43的内侧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44的一端与第一转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44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轴4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轴46的后端与第一齿轮轴45的前端啮合连接,第二转轴47的一端与第一主动齿轮轴4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7的外侧与第二固定轴承48的内侧活动连接,第二转轴47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轴49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轴49的前端与第三齿轮轴410的后端啮合连接,第二转动轴411的一端与第三齿轮轴4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41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412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电机412的下端与第一固定座413的上端固定连接;使用时,首先将检测的样本放到传动带43的上端,再启动第一电机412,使得第一电机412带动第三齿轮轴410以第二转动轴411为轴旋转,由于第三齿轮轴410与第二齿轮轴49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第三齿轮轴410带动第二齿轮轴49旋转,使得第二转轴47在第二固定轴承48的内侧中旋转,带动了第一主动齿轮轴46的旋转,由于第一主动齿轮轴46与第一齿轮轴45之间为啮合连接,使得第一主动齿轮轴46转动一圈带动第一齿轮轴45转动半圈,第一齿轮轴45带动第一转轴42以第一转动轴44为轴在第一固定轴承41的内侧中旋转,由于第一转轴42与传动带43之间为传动连接,所以第一转轴42的旋转带动了传动带43的移动,使得传动带43带动样本移动,通过第一主动齿轮轴46旋转一圈传动带43带动样本移动一段距离,此装置利用了第一主动齿轮轴46旋转使第一主动齿轮轴46转动一圈带动第一齿轮轴45转动半圈,有效的控制了样本移动的距离。

实施例二:支撑架51的下端与固定板1的上端靠近第一固定轴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架51的一端与控制架52的一端固定连接,卡块55的外侧与滑动槽53的内侧活动连接,卡块55的一端与第一齿轮板5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板56的另一端与第四齿轮轴57的一端啮合连接,固定转轴58贯穿第四齿轮轴57的内部,固定转轴58与第四齿轮轴57固定连接,固定转轴58延伸至控制架52的内部,固定转轴58与控制架52活动连接,限位块59的后端与固定转轴58的前端固定连接,转把510的下端与第四齿轮轴57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11的下端与第一齿轮板56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柱512的上端与连接杆511的下端靠近第一齿轮板56的一侧固定连接,检测器513的上端与连接柱512的下端固定连接;当样本移动到检测器513的下端时,首先拉动转把510,使得第四齿轮轴57以固定转轴58为轴在控制架52的内侧中旋转,由于第四齿轮轴57与第一齿轮板56为啮合连接,所以第四齿轮轴57带动了第一齿轮板56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齿轮板56带动卡块55在滑动槽53的内侧中向上移动,然后再将转把510反向拉动,使得第一齿轮板56带动检测器513向下移动,使得检测器513接触到样本,使检测器513对样本进行检测,此装置利用了第四齿轮轴57的旋转使第一齿轮板56移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减少了检测工作的时间。

固定块61的前端与固定板1的后端固定连接,固定块61的上端与滑槽62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柱63的上端与滑槽62的下端靠近固定块61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块64的上端与固定柱63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块64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65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66的外侧与滑槽62的内侧活动连接,滑块66的一端与收纳板6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板69的上端与收纳板67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板69贯穿固定板1的上端靠近支撑架51的一侧,第二齿轮板69与固定板1活动连接,第二电机610的下端与第二固定座6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三转动轴611的一端与第二电机610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转动轴61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齿轮6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板69的下端与第二主动齿轮612的上端啮合连接;此时,再启动第二电机610,使得第二主动齿轮612以第三转动轴611为轴旋转,由于第二主动齿轮612与第二齿轮板69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第二主动齿轮612的旋转带动了第二齿轮板69的移动,使得收纳板67带动滑块66在滑槽62的内侧中移动,当样本通过传动带43移动到第二转轴47的上端时,使得样本掉进收纳孔68的内部,使收纳板67对样本进行收纳储存工作,此装置利用了移动收纳板67使样本掉进收纳孔68的内部,减少了收纳储存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支撑杆2的上端与固定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板3的上端与支撑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2的作用可以对固定板1进行支撑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检测的样本放到传动带43的上端,再启动第一电机(型号:bt286)412,使得第一电机412带动第三齿轮轴410以第二转动轴411为轴旋转,由于第三齿轮轴410与第二齿轮轴49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第三齿轮轴410带动第二齿轮轴49旋转,使得第二转轴47在第二固定轴承48的内侧中旋转,带动了第一主动齿轮轴46的旋转,由于第一主动齿轮轴46与第一齿轮轴45之间为啮合连接,使得第一主动齿轮轴46转动一圈带动第一齿轮轴45转动半圈,第一齿轮轴45带动第一转轴42以第一转动轴44为轴在第一固定轴承41的内侧中旋转,由于第一转轴42与传动带43之间为传动连接,所以第一转轴42的旋转带动了传动带43的移动,使得传动带43带动样本移动,通过第一主动齿轮轴46旋转一圈传动带43带动样本移动一段距离,此装置利用了第一主动齿轮轴46旋转使第一主动齿轮轴46转动一圈带动第一齿轮轴45转动半圈,有效的控制了样本移动的距离;当样本移动到检测器513的下端时,首先拉动转把510,使得第四齿轮轴57以固定转轴58为轴在控制架52的内侧中旋转,由于第四齿轮轴57与第一齿轮板56为啮合连接,所以第四齿轮轴57带动了第一齿轮板56向上移动,使得第一齿轮板56带动卡块55在滑动槽53的内侧中向上移动,然后再将转把510反向拉动,使得第一齿轮板56带动检测器513向下移动,使得检测器513接触到样本,使检测器513对样本进行检测,此装置利用了第四齿轮轴57的旋转使第一齿轮板56移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减少了检测工作的时间;此时,再启动第二电机(型号:by617)610,使得第二主动齿轮612以第三转动轴611为轴旋转,由于第二主动齿轮612与第二齿轮板69之间为啮合连接,所以第二主动齿轮612的旋转带动了第二齿轮板69的移动,使得收纳板67带动滑块66在滑槽62的内侧中移动,当样本通过传动带43移动到第二转轴47的上端时,使得样本掉进收纳孔68的内部,使收纳板67对样本进行收纳储存工作,此装置利用了移动收纳板67使样本掉进收纳孔68的内部,减少了收纳储存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支撑杆2的作用可以对固定板1进行支撑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