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9282发布日期:2022-07-19 21:3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点蚀的最低温度被称为临界点蚀温度,它可以准确反映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是工程应用中筛选材料的重要参考标准。不锈钢是钝化型金属,在液体体系中易发生点蚀,探寻不同工况下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可大大降低实际应用中点蚀发生机率,从而避免因点蚀造成的损失。
3.目前临界点蚀温度的确定常用浸泡法,此方法是通过设定一初始温度,间隔一定的温度差浸泡同种样品,通过测量浸泡样品点蚀深度是否达到一定值来确定此时对应的温度为临界点蚀温度;另外,一些文献中也出现了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材料的临界点蚀温度,但这些电化学方法及装置只是应用于常压工况。
4.在使用浸泡法确定临界点蚀温度时,需要制取同种样品约24-30片,生产或制样造成的样品的差异性往往导致同一温度试验重复2-3次,除此之外测试周期需要20天左右,制样要求高,时间长,效率低;常压下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材料的临界点蚀温度适用于常压工况,往往随着压力的升高,临界点蚀温度会呈现断崖似的降低,迫切需要一种设备和方法来高效率的实现不同压力下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测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装置,包括
7.釜体,所述釜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壁设置有内衬结构,所述釜体内设置有进行加热的热电偶、用于进气的进气管、用于出气的出气管以及用于测压的压力表;
8.釜盖,所述釜盖对釜体进行密封,所述釜盖上设有三电极孔、进气孔、出气孔以及压力表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管位置对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管位置对应,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压力表孔位置对应。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釜体为不锈钢结构件,所述釜体的厚度为25mm~30mm。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衬结构为聚四氟乙烯结构件,所述内衬结构的厚度为8mm~15mm。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釜盖上设置有圆柱凸起,所述圆柱凸起与所述釜体的开口位置对应,对釜体进行密封。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凸起表面采用聚四氟乙烯包覆,所述圆
柱凸起表面为光滑面。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三电极孔包括参比电极孔、辅助电极孔以及工作电极孔。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釜盖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釜盖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釜体开口位置处,对釜体进行密封。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率的实现不同压力下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测定,减少样品的使用量,缩短测试周期,时间短、效率高,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为工程应用中筛选材料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釜体的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釜盖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0、釜体;200、釜盖;
22.1、内衬结构;2、热电偶;3、进气管;4、三电极孔;5、进气孔;6、圆柱凸起;7、螺纹孔;8、出气孔;9、压力表孔;10、出气管;11、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5.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试验装置,包括釜体100与釜盖200,釜体100为不锈钢结构件,釜体100的厚度为25mm~30mm,釜盖200上设有螺纹孔7,釜盖200通过螺栓安装于釜体100开口位置处,对釜体100进行密封,密封后的釜体100能够保证内部压力以及温度的恒定,进一步保证试验精度。
26.结合图1与图2所示,釜体100,釜体100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壁设置有内衬结构1,釜体100内设置有进行加热的热电偶2、用于进气的进气管3、用于出气的出气管10以及用于测压的压力表11,内衬结构1为聚四氟乙烯结构件,内衬结构1的厚度为8mm~15mm,由厚度为25mm~30mm的釜体100以及厚度为8mm~15mm的内衬结构1形成内径约为200mm、深度约为
300mm的空腔,热电偶2位于釜体100的底部,并与外部温控装置相连,保证加热速率控制精准,加热速率为每分钟1℃,进气管3与外部控压装置相连,通过调节进出气流量可使釜体100内保持稳定的压力值。
27.结合图1与图3所示,釜盖200,釜盖200对釜体100进行密封,釜盖200上设有三电极孔4、进气孔5、出气孔8以及压力表孔9,进气孔5与进气管3位置对应,出气孔8与出气管10位置对应,压力表11与压力表孔9位置对应,釜盖200上设置有圆柱凸起6,圆柱凸起6与釜体100的开口位置对应,对釜体100进行密封,圆柱凸起6表面采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圆柱凸起6表面为光滑面,使釜盖200与釜体100之间形成非金属-金属密封。
28.进一步地,三电极孔4包括参比电极孔、辅助电极孔以及工作电极孔,将参比电极孔、辅助电极孔以及工作电极孔按照测量需求进行固定。
29.具体试验流程如下:分别在三电极孔4上放置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其中参比电极居中,通过导线三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进气管3安装流量计及气源,出气管10旁接爆破片,压力表孔9安装压力表11,螺栓拧紧;底部的电阻丝与控温系统连接,装置安装好后,在釜腔总加入测试溶液,盖上釜盖200,并通过螺栓与釜体100紧固;然后通过进气口通入空气,使压力达到预定值;打开温控装置,加热釜腔;打开化学工作站,设定相应的参数,开始测试。
30.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率的实现不同压力下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测定,减少样品的使用量,缩短测试周期,时间短、效率高,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为工程应用中筛选材料提供依据。
31.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