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311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是关于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质量指标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
活塞环是应用极为广泛的内燃机的重要基础件和易损件,活塞环的漏光度作为一项重要质量指标直接影响整机的出率。世界各国对漏光度的控制日趋严格。仅据国内四大生产厂的统计,年产活塞环总量达7000万片以上,工厂要逐片检测其漏光度方可出厂。当前国内外流行的检测操作要求在暗室中进行,把被测活塞环压入按标准制造的环规,灯泡光源从下面向上照射环规与活塞环之间的接合面的待测弧段,不断旋转环规。用肉眼观测和估算整个接合面圆周漏光的分布和弧长,对照标准(我国现行标准为GB1149-82),判定符合漏光度质量要求。每人每班检测4000至6000片,大量地观测微小漏光间隙,严重伤害视力,其操作环境恶劣,检测结果又不精确,一些整机厂在装机前还要进行复测。多年来国内一些高校、院所、工厂曾用“接触电阻法”、“气流法”做了大量试验,均未获成果。86年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赴西欧考察,看到一些发达国家亦用类似于我国现行传统的方法抽检活塞环的漏光度。
本实用新型发明之任务是提供一种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检测技术和专门的检测仪器。只需进行简单操作,活塞环的漏光的位置和弧长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可以迅速而精确地判别活塞环的漏光度质量合格与否。该发明之另一优点是可以连续测定,重复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把被测活塞环压入环规的指定位置,环规是固定在水平安置的圆转盘内,活塞环与环规的待测接合面可随转盘一起旋转。紧靠转盘和被测接合面的下面有一个固定托盘,其上开一个接收窗,当转盘旋转时该接收窗始终对准被测接合面,窗口下装一只光敏器件,其接收端面朝上,它与位于转盘上方的光源射来的光束、被测接合面的待测漏光间隙在一条垂直轴线上。为接收窗尺寸所限定的一段漏光束被光敏器件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引到与转盘同时转动的动触头上。转动转盘,动触头与安装在水平位置的固定圆盘的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若干个静触头顺序接触,将被测结合面整个圆周各段漏光信号依次传送给显示屏。显示屏是由72个发光器件组成。它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上。某发光器件“亮”表示“漏光”。
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和仪器的主体结构,这里提供一个最佳实施例。用附图
加以说明光束④照射到活塞环⑧和环规⑾的接合面⑤,漏光束通过托盘(固定于支架⑩上)⑨上的接收窗⑥进入光敏器件⑦的接收端,经放大转换成电信号引到动触头②,转盘③旋转时,被测结合面⑤依次逐段对准窗口⑥,动触头也依次将漏光信号传递给固定圆盘⑿上沿圆周均布的若干静触头①,静触头①与该仪器的触发器件联接,去启动显示屏上相应的发光器件(图中未画出)。
权利要求1.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质量指标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检测仪器,其上装有一个绕自身中心水平转动的转盘,转盘内沿固定着一个环规,被测活塞环压入环规,转盘带环规和被测活塞环旋转。紧贴转盘下面固定的水平托盘上开着一个接收漏光的窗口,它对准环规与被测活塞环的待测接合面窗口下安装一个光敏器件。该仪器还有一个安装在转盘外沿的动触头和若干个安装在托盘下面固定的圆盘圆周上均布的静触头。其特征是光源的光束④、环规(11)与活塞环⑧的待测接合面⑤、接收漏光窗口⑥、光敏器件⑦始终保持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动触头②与光敏器件⑦的放大部件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检测仪,其特征是动触头②随转盘③转动时分别依次与圆盘⑿的圆周上均布的若干静触头①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内燃机活塞环漏光检测仪,显示屏由在一个圆周上均布的72个发光器件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发明是关于内燃机活塞环漏光度质量指标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检测仪器。环规固定在水平旋转的转盘内,被测活塞环压入环规,接收窗内的光敏器件,来自转盘上方的光束、环规与活塞环的接合面始终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穿过接收窗所限定的接合面间隙弧段的漏光束被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与随转盘转动的动触头接通。当转盘转动时,动触头则依次接通若干静触头,触发相应的发光器件,整个接合面漏光的位置和弧长即可显示出来,能迅速准确地判断活塞环的漏光度合格与否。
文档编号G01M11/08GK2039020SQ8821939
公开日1989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8日
发明者陈廷全 申请人:江苏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