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衬厚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4073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炉衬厚度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冶金炉的炉衬厚度监测装置,它具有将测量元件砌入炉衬的结构特征。
在冶金工业中,冶金炉炉衬厚度的监测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监测炉衬厚度目前常用的有下述三种方法及其设备1.放射性示踪法在《核物理动态》第5卷第2期第98页(1988),牛芳在“放射性示踪剂在工业上的应用”一文中介绍了这种方法。其特征是,在砌冶金炉炉衬时,把密封的γ放射源放进选定位置的耐火砖中。在运行过程中,当炉衬被腐蚀到γ放射源位置时,放射源即被熔入金属中,则在炉外监测到的γ辐射剂量突然降低。与此同时,熔化的金属或炉渣中γ放射性则明显升高。这就说明该处炉衬已被腐蚀。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明显的,它将对熔炼的金属造成放射性污染。尤其不可避免使工作人员对放射性有恐惧心理,以致这种方法不太受人欢迎,因此不能被广泛采用。
2.激光测量根据激光能够精确测定距离的原理,利用激光束来监测炉衬的厚度。将激光器固定在一定位置上,使激光束从炉口射入炉腔中,对炉底和炉壁进行扫描,并把每一点的数据贮存起来。将前后两次扫描的结果进行比较,就能得到每一点炉衬的腐蚀情况。
瑞典AGA公司生产的IMS-1600炉衬热态测厚仪(参阅武钢研究所情报室编写(1984)的“AGAIMS-1600炉衬热态测厚仪及其应用”)属于这类仪器。这种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并且在使用上有局限性,它只适用于开口炉,不能用于测量封闭的连续运行的冶金炉,如炼铁的高炉等。
3.红外线测量由于熔化的金属温度高,产生大量的红外线。这些红外线穿过炉衬炉体进入空气中。随着炉衬不断变薄,炉外的红外线强度会愈来愈强。这种方法,由于运行中炉内温度不是很稳定的,因而红外线产额不稳定,所以测得的炉衬厚度的误差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实现与上述几种方法完全不同的新方法的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将由金属丝组成的电阻探针作为砌在炉衬内的测量元件。将金属丝的端点引出炉外,与测量电阻值的仪表相连。根据金属丝的电阻变化来监测该处炉衬是否已熔化。将金属丝布置在炉衬内的不同位置上,即可达到监测炉衬厚度的目的。


图1为由电阻探针组成的炉衬厚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炉衬的剖面;2为直形探针;3为U形探针;4、5为U形探针3的两个引线端点;6为直形探针2的引线端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装置的电阻探针可以由两根金属丝组成。其中一根金属丝弯曲成U形,构成U形探针3。其弯曲端构成探针针尖,砌在炉衬内。其金属丝的两个端点4、5引出炉外,可与测量电阻值的仪表连接。另一根金属丝是直形的,构成直形探针2,其一端6引出炉外,可与测量仪表连接,另一端砌在炉衬内构成探针的针尖。探针2、3相互平行而垂直于炉壁。金属丝表面是绝缘的。所以,这样测量4、5两点的电阻为零,6与4、5间的电阻为无穷大。
作为探针的金属丝的材料应选用与冶炼的金属相同的材料。
将上述探针砌入炉衬内,探针的针尖砌在予先选定的位置上。当炉衬被腐蚀到针尖处时,U探针3的金属丝将会熔断,则4、5之间的电阻不再为零;而6与4、5之间的电阻也不再是无穷大。所以,当4、5、6三个端点之间的电阻发生变化,这就表明该位置处的炉衬已被熔化。将探针布置在炉衬的不同位置上,即可达到监测炉衬厚度的目的。
本装置所实行的监测冶金炉炉衬厚度的方法与放射性示踪法相比,不但避免了放射源引起的放射性对金属的污染,而且由此可以大量增加监测布点。与激光测量相比,可用于激光所不能测量的封闭式连续运行的冶金炉。如炼铁高炉,混铁炉等。也可用于监测运送液态金属的大型容器衬里厚度。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极为简易,所以投资费用很少。
权利要求1.一种炉衬厚度监测装置,包括砌入炉衬内的测量元件,其特征在于砌入炉衬内的测量元件由金属丝组成,金属丝构成电阻探针,金属丝的端点引出炉外,与测量电阻值的仪表相连,金属丝表面是绝缘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探针由U形探针3和直形探针2组成,探针3和2的端点4、5和6分别引出炉外,与测量电阻值的仪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成电阻探针的金属丝的材料,应选用与冶炼金属相同的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炉衬厚度监测装置,由砌入炉衬内的电阻探针构成。电阻探针由一根弯曲成U形的金属丝和一根直形金属丝组成。金属丝表面是绝缘的。金属丝的端点引出炉外,与测量电阻值的仪表相连。根据金属的电阻变化来监测该处炉衬是否被熔化。将电阻探针布置在炉衬的不同位置上,即可达到监测炉衬厚度的目的。本装置十分简单,投资费用极少。它适用于各种冶金炉。
文档编号G01B7/06GK2050153SQ8920925
公开日1989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4日
发明者郭清江 申请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