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136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特别是在货物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自动计量装置。
目前我国随车载荷自动称量装置尚处于空白状态,对车辆荷载的计量大多用地中衡,其缺点是不能随车移动,不能用于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自动计量。哈尔滨某研究机构曾研制弹簧车载秤,是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减震弹簧的变形量来确定车辆载荷量,根据弹簧变形与载荷间的对应关系,采用差动变压器检测弹簧变形量,完成力——电转换。实际使用表明,其非线性误差达5%以上,而且其秤重仪表采用晶体管线路,重复性和稳定性很差,未获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在装载和运输过程中自动计量车辆载荷量,并能自动显示和打印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采用称重传感器作为测力部件,通过传力机构,将称重传感器刚性连接在车辆大梁与车箱之间,传感器采集称重信号,通过馈线与装在驾驶室内的微机化二次仪表连接,经数据处理后,完成重量显示,累计量显示,打印等功能,此外,微机化二次仪表还具有预置功能,当装卸料达到预置量时,能自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装卸车机构,作到定量装卸料,微机化二次仪表可利用车上蓄电池或外加蓄电池作为动力;实现随车称重。
特殊设计的传力机构的数量与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一致,它分成两部分分别装在称重传感器的上面和下面,传力机构将车箱、称重传感器和大梁连接成一个刚体整体。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辆上,整个车辆相当于一台地中衡,可随车计量,车辆随时加载或减载随时显示,系统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而且不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和整车各项技术性能。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附

图1,安装有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的车辆示意图附图2,附图1的车辆去掉车厢体后的俯视图附图3,附图1标注Ⅰ传力机构的细部附图4,附图3的剖面侧视图附图5,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示意图图中1.车厢;2.大梁;3.传力机构;3(a)传力机构上结构,3(b)传力机构下结构;4.称重传感器;5.螺栓;6,10.平板;7.竖板;8,11.筋板;9.垫块;12.角形连接板;13.微机化二次仪表;14.馈线。
实施方式将称重传感器4通过特殊的传力机构3安装在车厢1和车辆大梁2之间,传力机构3的上结构3(a)和车辆1焊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5和称重传感器4连接;传力机构的下结构3(b)和车辆大梁2通过螺栓5连接,并通过另外的螺栓5和称重传感器4连接;称重传感器4采集重量信号并通过馈线输送到微机化二次仪表13,经运算在仪表上显示,打印载荷数量。
传力结构3由上结构3(a)和下结构3(b)构成,3(a)由平板6、竖板7和筋板8构成;平板6上打有通孔,便于用螺栓5和称重传感器4相连接,竖板7和车厢1焊接在一起。3(b)由垫块9,平板10,筋板11和角形连接板12焊接而成;平板10和垫块9焊后打通孔,便于用螺栓5和称重传感器4相连;角形连接板12竖面上打有通孔以便整个3(b)与车辆大梁用螺栓5连接。
实施例某汽车改装厂,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一辆8吨水泥散装车上;第一步在安装好之后,对显示仪进行标定,包括选择称重单位,去皮重等。然后进行加载和减载。加载和减载线性度良好,没有零点漂移现象。
第二步进行疲劳可靠性试验。先是空车路面运行,停车后观察零点无任何漂移现象。然后加载后与地中衡进行对比记录,随后路面运行(有些路面相当艰难),停车与地中衡进行对比记录,绝对差和相对差都保持在许可范围内。第三步,同第二步,卸出部分料后再与地中衡进行对比,卸料误差极小。
权利要求1.一种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其特征是由称重传感器,传力机构和微机化二次仪表构成,称重传感器通过传力机构安装在车厢和车辆大梁之间,传力机构由上结构和下结构构成,上结构连接在车厢和称重传感器之间,下结构连接在车辆大梁和称重传感器之间,称重传感器通过馈线和微机化二次仪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随车载荷自动计量装置,用称重传感器作为测力部件,通过传力机构将称重传感器刚性连接在车辆大梁和车厢之间,通过称重传感器采集称重信号,经馈线传送到微机化二次仪表,在微机化二次仪表内对称重信号进行运算,并显示、打印出数据。整体构成一个精密的随车载荷称重装置,能在货物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随车自动计量,自动显示、打印。
文档编号G01G19/08GK2153047SQ9320270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3日
发明者易乃惠, 刘永民, 阎振铎, 周良荣 申请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