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4513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用具、特别是燃气热水器防止熄火及缺氧的安全装置。
现有的燃气用具为防止燃气因不完全燃烧引起人身事故,常常设有防止熄火及缺氧的安全装置。避免燃气用具进入不完全燃烧状态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向燃具提供新鲜空气,因此防止不完全燃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在燃气用具上安装包括检测元件、驱动机构、温度继电器、检测元件、燃烧器的氧气含量检测装置,来监测助燃空气的氧气含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的核心是一个特殊的小型燃烧器,它是一个前部有火孔,后部有喷嘴的燃气直角弯管,在喷嘴附近有一个一次空气入口。但现有的装置只有当环境空气中的氧含量为14%左右的时侯,才能检测灵敏。然而环境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设定点(通常为16%~19%中的任意一点),就会因新鲜空气减少,引起燃气不完全燃烧而出现事故。现有装置距通常所需的灵敏度相差甚远,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工煤气等燃烧速度较高的燃气,无论如何调整各项参数也无法达到性能要求,因而不具备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提高检测装置的灵敏度和火焰燃烧的稳定性,以防止燃气不完全燃烧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温度继电器、检测元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的一次空气入口处连接一段烟气反馈导管,导管出口位于燃烧烟气经过处。
上述驱动机构是电磁阀。
上述检测元件是热电偶或离子针式、双金属片式、温度式或光电式传感器。
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安装在燃气热水器上,烟气反馈导管的作用是在燃烧器的一次空气入口处加入部分燃烧产生的热烟气。由于煤气中氢气的燃烧速度是最高的,但它还受到其它组份的影响,当加入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组份时,会显著地降低该种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指数。引入适量的烟气反馈可使燃气的燃烧速度下降30%左右,由于烟气反馈导管本身所存在的阻尼作用,使得正常燃烧时火焰会更加稳定,而不致发生回火现象,同时通过适当调整参数,能保证当空气中的氧含量在16%~19%之间的任意一点时,关闭燃具。
下面仅以手动控制的热水器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当燃气热水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燃烧器喷嘴的火焰加热热电偶,进而驱动电磁阀使其保持开启状态。当换气不良,烟气过量反馈,造成环境缺氧时,火焰会在指定缺氧点熄灭,热电偶温度骤然下降,使电磁阀关闭。由于是以火焰的“有”和“无”为驱动信号,因此也完全适用于其它检测元件,如离子针式、双金属片式、温度式及光电式传感器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借用原来的长明小火燃烧器,不改变其原有热负荷,因此故障率低,易维护。不影响燃气热水器原有的各项性能和生产工艺,也不影响其外观。不仅能大大提高氧气检测的灵敏度,而且使正常状态下的燃烧更加稳定,达到比较满意的实用效果。可广泛用于各类燃气热水器及燃气用具。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包括电磁阀驱动机构1、温度继电器2、检测元件3、燃烧器4,燃烧器4是一个前部有火孔6,后部有喷嘴5的燃气直角弯管,在喷嘴附近有一个一次空气入口7。在一次空气入口7处连接一段烟气反馈导管8,导管出口位于燃烧烟气经过处。其检测元件3是热电偶或离子针式、双金属片式、温度式或光电式传感器,烟气反馈导管8的内径是6-10mm,管长是10-25mm,材质是紫铜或光亮不锈钢管。
权利要求1.一种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温度继电器、检测元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的一次空气入口处连接一段烟气反馈导管,导管出口位于燃烧烟气经过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是热电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是离子针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是双金属片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是温度式或光电式传感器。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烟气反馈式氧气含量检测装置,包括电磁阀执行机构、温度继电器、检测元件、燃烧器,在燃烧器的一次空气入口处连接一段烟气反馈导管,导管出口位于燃烧烟气经过处;检测元件是热电偶或离子针式、双金属片式、温度式或光电式传感器。当燃气燃烧换气不良,烟气过量反馈,造成环境缺氧时,火焰在指定缺氧点熄灭,驱动电磁阀关闭燃具。该装置检测燃具熄火及缺氧灵敏度高,有效防止燃气不完全燃烧出现事故。
文档编号G01N27/12GK2283851SQ9720097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学仁, 倪晓刚 申请人: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