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7590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皿,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大量标本的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的板。
对于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目前常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试管法,适用小量标本的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另一种是玻片法,由于其表面平滑,试验时容易造成试剂四溢,甚至A端、B端以及主侧、次侧相混合,影响试验结果观察,使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发生错误,准确性不高,同时也容易使操作人员感染上血液中所携带的病毒,也会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这种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受血者的安全,保护实验操作人员和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呈板型,其上表面分布有多个或多组外表面平滑的“U”型凹圆槽,“U”型圆槽的深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直径为8毫米至1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的两个“U”型圆槽之间有由分隔孔组成的分隔线,根据标本数量的多少,可以方便拆取相应的“U”型圆槽数。
本实用新型进行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实验时,由于“U”型圆槽的深度能满足试剂的振荡混合,试剂不溢出圆槽外,所以不会造成试验失败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实用,特别适用于大量标本的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适用于血站进行献血员血型鉴定等,对于受血者和试验人员不被血液病毒感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护工作环境不被污染。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呈板型,其上表面分布有多个或多组外表面平滑的“U”型凹圆槽1,“U”型圆槽1深度为2毫米,直径为1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的两个“U”型圆槽1之间有由分隔孔2组成的分隔线3,根据标本数量的多少,可以方便拆取相应的“U”型圆槽1数。
本实用新型进行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实验时,由于“U”型圆槽1的深度能满足试剂的振荡混合,试剂不溢出“U”型圆槽1外,所以不会造成试验失败和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实用,特别适用于大量标本的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适用于血站进行献血员血型鉴定等,对于受血者和试验人员不被血液病毒感染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保护工作环境不被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呈板型,其上表面分布有多个或多组外表面平滑的“U”型凹状圆槽(1),“U”型圆槽(1)的深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直径为8毫米至12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U”型圆槽之间有由分隔孔(2)组成的分隔线(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器皿,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大量标本的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其上表面分布有多个或多组外表面平滑的“U”型凹状圆槽,盛放抗原,抗体及其它试验试剂,防止试验过程中混合振荡时试剂四溢,有利于试验结果观察,保护了受血者和操作人员不被血液病毒污染,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适用性强。
文档编号G01N33/49GK2348390SQ9822959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雷云 申请人:张雷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