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型血型鉴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03324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v型血型鉴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型鉴定用的医学检测器皿,尤其涉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且微孔中心纵向剖面呈UV结合状的血型鉴定板。
背景技术
目前,血型血清学鉴定的方法主要有试管法、玻片法和微孔法。试管法的血清用量大,需要离心后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不适用于现代医学检验的快速和微量处理。玻片法需要在玻片上用蜡笔划圈隔离液体试剂,液体容易流溢,并造成样品污染,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现代医学检验要求能进行大规模样品处理及大规模数据采集和传送。微孔法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传统的微孔法采用的是平底微孔,其孔底为平底,因此称为平板法;经过改进后的微孔法,将平底微孔改造为U形底微孔或V形底微孔,因此称为U板法或V板法。然而U形微孔的缺点是微孔底部宽阔,不利于红细胞凝集团块在重力作用下汇集成清晰可辨的沉淀。当有振荡或运动发生时,微孔底部的凝集团块容易分散;同时V形微孔的缺点是微孔侧壁与V形底连接处形成折角。在此折角处容易形成红细胞凝集团块的挂壁和积聚,因此妨碍在微孔底部形成清晰可辨的沉淀。
因此,需要对以前的微孔法做进一步优化,以适应现代医学检验大规模数据采集、传送、处理及自动化、标准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适用范围是血站、医院等机构的大规模、高通量血型血清学鉴定,尤其是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现代医学检验要求一次处理大规模的样品量,检验过程由机器控制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度,最大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检验方法简化、检验结果可靠的血型鉴定法,尤其提供一种可进行机器自动化数据采集和传送的血型鉴定板其既能克服U形孔不利于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块的缺陷,又能避免红细胞凝集团块在V形孔折角处的挂壁和积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UV型血型鉴定板,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具有一自开口向下开放的内壁,所述微孔还包括一由所述内壁下端向孔底逐渐收缩的尖端部,所述内壁与尖端部的结合处为光滑的圆弧连接,且内壁、尖端部及其结合处为一体连接;其中,所述内壁为倒锥形,且内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75°;其中,所述尖端部为倒锥形,且锥角为60°-120°;其中,所述结合处的圆弧内径为2.5-6mm;其中,所述微孔的孔高为2-14mm;其中,所述微孔的开口孔径为5-12mm。
采用UV型相结合的血型鉴定板,即克服了U形孔不利于红细胞凝集成团块,又避免了V形孔在折角处挂壁和积聚的缺陷,具有能大规模处理样品及大规模采集和传送数据的有益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96孔UV型血型鉴定板平面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为微孔中心的纵向剖视图及微孔的放大图。其中,微孔1具有一自开口向下的倒锥形内壁11,内壁11的下端在孔底逐渐收缩形成尖端部12,尖端部12呈倒锥形,且尖端部12与内壁11的结合处为光滑的圆弧连接,本实施例中,内壁1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82.5°,锥角β为100°,结合处内径R为4mm,微孔1的孔高L为4mm,微孔的开口孔径W为9mm。从微孔的中心纵向剖面来看,该微孔1的内壁11呈U型,而尖端部12呈V型,整体上微孔1呈UV相结合的形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内壁1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90°,锥角β为60°,结合处内径R为2.5mm,孔高为14mm,微孔的开口孔径W为5mm。其余同余及同上述(略)。
第三实施例,内壁11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75°,锥角β为120°,结合处内径R为6mm,孔高为2mm,微孔的开口孔径W为12mm。其余同余及同上述(略)。
当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实验时,在UV底96孔板的阳性孔中,带有血型抗原的红细胞悬液与含有抗体的血清通过振荡混合,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形成凝集团块。凝集团块聚集可形成更大的凝集沉淀。停止对平板的振荡,红细胞凝集团块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沉降到微孔侧壁上的红细胞凝集团块沿着内壁斜面下滑并向微孔孔底的尖端汇集,形成清晰可辨沉淀物。在整个UV底96孔板中,产生红色凝集块的微孔为阳性孔,均匀状态者为阴性孔。凝集反应的结果,可通过人工肉眼判读,或通过光电设备采集成电子数据进行传送、复制、传播、分析。
权利要求1.一种UV型血型鉴定板,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具有一自开口向下开放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还包括一由所述内壁下端向孔底逐渐收缩的尖端部,所述内壁与尖端部的结合处为光滑的圆弧连接,且内壁、尖端部及其结合处为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为倒锥形,且内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部为倒锥形,且锥角为6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处的圆弧内径为2.5-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高为2-14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开口孔径为5-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鉴定板为96孔板。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用于血型鉴定实验自动化检测上的UV型血型鉴定板。其主要用于血站、医院等机构对人血样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该鉴定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具有一自开口向下开放的内壁,所述微孔还包括一由所述内壁下端向孔底逐渐收缩的尖端部,所述内壁与尖端部的结合处为光滑的圆弧连接,且内壁、尖端部及其结合处为一体连接,整个微孔侧剖面呈UV构造。血型鉴定板的主要优点在于1.适用于现代血型鉴定实验的大规模数据采集和传送;2.免除了用传统血型鉴定板进行血型鉴定时的离心步骤,适用于血型鉴定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操作;3.血型鉴定结果明确、可靠;4.防止血液疾病的传播,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文档编号G01N33/53GK2828818SQ20052000867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兆强 申请人:烟台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