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移及相倾可切换双模式干涉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_2

文档序号:8317379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一致,另一个压电陶瓷驱动器电压不同,共得到N幅干涉图,其中最后一帧干涉 图的条纹数大于10;
[0034] 3-2)干涉仪探测接收N幅干涉图,并将其传入计算机;
[0035] 3-3)计算机通过相倾干涉算法恢复待测件的被测相位。
[0036] 在相移测量模式下,通过平移参考参考镜25对干涉相位进行等间隔平移,移动量 为η/2。通过四步相移法恢复被测相位,即:
【主权项】
1. 一种相移及相倾可切换双模式干涉测量装置,其特征如下:包括干涉仪[26],参考 镜[25],参考镜位移调整装置和计算机[3],位移调整装置设置在干涉仪[26]光线出射口 前端,干涉仪[26]与计算机[3]连接;位移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21]、第二 压电陶瓷驱动器[22]、第三压电陶瓷驱动器[23]和参考镜夹持结构[24];参考镜夹持结构 [24]为环形结构,参考镜[25]放置在参考镜夹持结构[24]的圆环中心,第一压电陶瓷驱动 器[21]、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22]、第三压电陶瓷驱动器[23]均匀对称分布在参考镜夹持 结构[24]的外环圆周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及相倾可切换双模式干涉测量装置,其特征如下:第二 压电陶瓷驱动器[22]和第三压电陶瓷驱动器[23]水平等高,或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21] 和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22]水平等高,或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21]和第三压电陶瓷驱动 器[23]水平等高。
3. -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移及相倾可切换双模式干涉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 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判断待测件所处的测量环境是否存在机械振动,若没有机械振动,进入步骤 二;若存在机械振动,进入步骤三; 步骤二:在相移测试模式下: 2-1)干涉仪射出干涉光线,位移调整装置对参考镜位置进行等间隔平移调整,即相移 步进,得到四幅相移干涉图,每一幅干涉图的相移量均为π/2 ; 2-2)干涉仪探测接收四幅相移干涉图,并将其传入计算机; 2- 3)计算机利用四步相移算法恢复待测件的被测相位; 步骤三:相倾测试模式下: 3- 1)干涉仪射出干涉光线,位移调整装置共步进N步,其中Ν>6,前N-I步参考镜进行 相移步进,第N步时,改变参考镜[25]倾斜角度,即三个压电陶瓷驱动器中两个压电陶瓷驱 动器电压一致,另一个压电陶瓷驱动器电压不同,共得到N幅干涉图,其中最后一帧干涉图 的条纹数大于10 ; 3-2)干涉仪探测接收N幅干涉图,并将其传入计算机; 3-3)计算机通过相倾干涉算法恢复待测件的被测相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移及相倾可切换双模式干涉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三中相倾干涉算法如下: 第一步,参考镜前N-I步进行相移步进,干涉仪中的探测器得到的干涉图像In(x,y)可 表示为: In(x,y)=a(x,y)+b(x,y)cos(<i)(x,y)+Pn(x,y)),n=l,2,· · ·,Ν_1 第N步进行对参考镜进行倾斜调整,增大参考镜的倾斜角度,使探测器得到的干涉图 条纹数大于10,作为参考图像,参考图像的条纹图像灰度分布I (X,y)表示为: I (x, y) =a (x, y) +b (x, y) cos ( Φ (x, y)) 其中,平面倾斜引入的相位变化?11(1,7) = 〇1^+01^+^11,€[11,011,¥ 11为倾斜平面参数, n为获得的第n幅干涉图像的序号;a(x,y)表示干涉条纹背景分量,b(x,y)表示干涉条纹 调制度,Φ (X,y)表示待求的相位分布,(X,y)为图像的像素坐标; 第二步,利用Radon变换确定α η, β n, Y n,即: 1) 将第N-I幅干涉图像减去参考图像,得到图像Dn(x,y): Dn (x, y)=In(x, y)-I (x, y) =-2b(x, γ)8?η((Φ (x, y)+Pn(x, y)/2) sin(Pn(x, y)/2) 2) 对相减得到的图像Dn(x,y)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图像D' n(x,y):
3) 对图像D' n(x,y)进行Radon变换得到P - Θ变换域数据: Rn(p,9)=// S2Din(x, y) δ (p-XCOS Θ-ysin Θ )dxdy 其中,Ω表示要计算的图像区域,δ为函数,p为坐标原点〇到空间投影直线的距 离,坐标原点0位于图像的中心,Θ为X轴与直线OA的夹角;经过Radon变换后,图像 D' n(x,y)中的每条直线在P-θ变换域中形成一个峰值,通过检测最大峰值所对应的角 度θη、最大峰值点到水平轴的距离P n,以及相邻峰值点的间隔dn,利用以下的公式可以确 定倾斜平面参数: αη=2π |cos 0j/dn β n=S O/2-θ n) · 2 31 sin Θ n/dn Yn=-anPnC〇S θη-βηρη8?η θη 第三步,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相位Φ (X,y),即: a) 令 C0 (X,y) =a (X,y),Ci (X,y) =b (X,y) cos ( Φ (X,y)),C2 (X,y) =-b (X,y) sin ( Φ (X,y)) 〇 得到: In=C0 (x, y) +C1 (x, y) cosPn+c2 (x, y) sinPn b) 由实际采集得到的干涉图序列表示为1' n(x,y),则干涉条纹光强的平方根误差和 为: N-I S = YjUii-O2 n~] C)由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 C=A-1B 其中, C= [c〇 (x, y) C1 (x, y) C2 (x, y) ]τ
确定参数CtlU, y)、C1U, y)和c2 (x, y)后,利用以下公式确定待求相位: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相移及相倾可切换双模式干涉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光干涉计量测试领域,方法步骤为:首先,在干涉仪的参考镜处安装位移调整装置,可对参考镜进行平移或者倾斜调整。其次,干涉仪采用相移和相倾测试两种模式。在相移测试模式下,位移调整装置对参考镜位置进行等间隔平移调整,得到四幅相移干涉图,每一幅干涉图的相移量均为,干涉仪探测接收干涉图,并将其传入计算机,利用四步相移算法恢复待测件的被测相位;在相倾测试模式下,位移调整装置对参考镜进行推进以及倾斜调整,干涉仪探测接收大于6幅干涉图,并将其传入计算机,通过相倾干涉算法恢复待测件的被测相位。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在振动测量环境下得到高精度的干涉测量信息。
【IPC分类】G01J3-45, G01J9-02
【公开号】CN104634459
【申请号】CN201310548644
【发明人】李建欣, 刘成淼, 郭仁慧, 沈华, 马骏, 朱日宏, 陈磊, 何勇, 高志山, 王青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