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693067阅读:来源:国知局
128](5)劣化状态判断部153输出以前保持的一定的SOH作为无效期间的组电池110的劣化状态。这样做,所以在无效期间也能够准确输出组电池110的劣化状态。
[0129]〈实施方式3>
[0130]在实施方式1、2中示出的是通过将充电或放电开始起的通电时间与运算无效时间进行比较来进行运算的有效/无效的判断处理,表示在如图8所示的特性的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的例子。与此不同,本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是考虑电流的大小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求出内阻增加率的例子。
[0131]图11是表示电池劣化时的内阻增加率与通电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曲线图。该曲线图表示在电池中流动的电流的绝对值为10A、30A、80A的情况下,分别改变通电时间而测定内阻增加率的结果。
[0132]图11中,30A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为约0.6秒以下的区域随着通电时间流逝而缓慢下降,当超过约0.6秒后保持大致一定。另一方面,1A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超过约0.5秒后保持大致一定。另一方面,在80A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超过约0.7秒后保持大致一定。
[0133]像这样,根据电池的种类不同,有时内阻增加率成为一定值的通电时间根据在电池中流动的电流大小而不同。这样的电池中,如果如实施方式I那样按一个常数设定运算无效时间,则有可能根据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不同而无法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S0HR,无法准确判断电池的劣化程度。
[0134]因此,为了能够在表示如图11所示的特性的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判断劣化程度,在实施方式3中,在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设定与电流大小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在内阻增加率运算部152中,利用该运算无效时间如实施方式I中所说明的那样将通电时间作为参数进行运算的有效/无效的判断处理。
[0135]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组电池控制部150的控制模块的图。图12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I的控制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由电流检测部130检测到的电流也被输出到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
[0136]在实施方式3中,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基于由电流检测部130检测到的电流的大小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将该运算无效时间输出到内阻增加率运算部152。
[0137]图13示出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中设定运算无效时间时使用的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的例子。在该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中,以电流的绝对值为轴,与该轴对应地分别确定运算无效时间。根据图13的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例如在电流为1A时得到运算无效时间=
0.5 (秒)。同样,在电流为30A时和电流为80A时,分别得到0.6 (秒)和0.7 (秒)的运算无效时间。此处,将由电流检测部130检测到的电流转换为绝对值利用,但在充电和放电的特性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绝对值。另外,用于设定运算无效时间的电流的大小可以利用根据需要进行平均化处理或进行偏移误差等修正处理后的大小。
[0138]另外,上面示出的是利用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设定与电流的大小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的方法,但也可以利用除此以外的方法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例如,也可以将根据电流的大小预先设定的修正系数的信息作为修正系数映射图预先存储,并将根据该修正系数映射图确定的修正系数与规定的一个常数相乘,由此计算运算无效时间。这种情况下,修正系数映射图是以电流的绝对值为轴,确定作为与各电流大小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的修正系数的映射图。
[0139]〈实施方式3:总结〉
[0140]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电池控制装置120,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根据在组电池110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设定运算无效时间。这样做,在组电池110具有内阻增加率成为一定状态的通电时间根据电流的大小不同而不同的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
[0141]〈实施方式4>
[0142]本实施方式4中,说明考虑通电时间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求取内阻增加率的例子。
[0143]图14是表示电池劣化的情况下的内阻增加率与通电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曲线图。该曲线图示出电池温度为10°C、25°C、35°C、50°C的情况下分别改变通电时间测定内阻增加率的结果。
[0144]图14中,在25°C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即使通电时间发生变化也保持大致一定,而10°C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为约0.5秒以下的区域随着通电时间的流逝缓慢下降,当超过约0.5秒后保持大致一定。与此不同,35°C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为约
0.6秒以下的区域随着通电时间的流逝缓慢上升,在通电时间超过约0.6秒后保持大致一定。另外,50°C下取得的内部电阻上升率在通电时间超过约0.7秒后保持大致一定。
[0145]像这样,根据电池的种类不同,有时内阻增加率成为一定值的通电时间根据温度而不同。这样的电池中,如果如实施方式I那样按一个常数设定运算无效时间,则有可能根据电池的温度和通电时间不同而无法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S0HR,无法准确判断电池的劣化程度。
[0146]因此,为了能够在表示如图14所示的特性的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判断劣化程度,在实施方式4中,在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设定与温度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在内阻增加率运算部152中,利用该运算无效时间如实施方式I中所说明的那样将通电时间作为参数进行运算的有效/无效的判断处理。
[0147]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组电池控制部150的控制模块的图。图15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I的控制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由温度检测部125检测到的温度也被输出到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
[0148]在实施方式4中,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基于由温度检测部125检测到的温度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将该运算无效时间输出到内阻增加率运算部152。
[0149]图16示出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中设定运算无效时间时使用的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的例子。在该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中,以温度为轴,与该轴对应地分别确定运算无效时间。根据图16的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例如在温度为10°C时得到运算无效时间=0.5(秒)。同样,在温度为35°C时和温度为50°C时,分别得到0.6(秒)和0.7(秒)的运算无效时间。此处,利用由温度检测部125检测到的温度,但也可以利用根据需要进行平均化处理或进行电池的温度模型处理等得到的推算温度等。
[0150]另外,上面示出的是利用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设定与温度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的方法,但也可以利用除此以外的方法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例如,也可以将根据温度预先设定的修正系数的信息作为修正系数映射图预先存储,并将根据该修正系数映射图确定的修正系数与规定的一个常数相乘,由此计算运算无效时间。这种情况下,修正系数映射图是以温度为轴,确定作为与各温度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的修正系数的映射图。
[0151]〈实施方式4:总结〉
[0152]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电池控制装置120,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根据由温度检测部125检测的组电池110的温度设定运算无效时间。这样做,在组电池110具有内阻增加率成为一定状态的通电时间根据温度不同而不同的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
[0153]〈实施方式5>
[0154]本实施方式5中,说明考虑电池的充电状态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求取内阻增加率的例子。
[0155]图17是表示电池劣化时的内阻增加率与通电时间的关系的一例的曲线图。该曲线图表示在电池的SOC为30 %、50 %、70 %的情况下,分别改变通电时间而测定内阻增加率的结果。
[0156]图17中,30%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为约0.5秒以下的区域随着通电时间流逝而缓慢下降,当超过约0.5秒后,保持大致一定。另一方面,50%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超过约0.6秒后保持大致一定。另一方面,在70%下取得的内阻增加率在通电时间超过约0.7秒后保持大致一定。
[0157]像这样,根据电池的种类不同,有时内阻增加率成为一定值的通电时间根据电池的SOC而不同。这样的电池中,如果如实施方式I那样按一个常数设定运算无效时间,则有可能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和通电时间不同而无法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S0HR,无法准确判断电池的劣化程度。
[0158]因此,为了能够在表示如图17所示的特性的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判断劣化程度,在实施方式5中,在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设定与电池的SOC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在内阻增加率运算部152中,利用该运算无效时间如实施方式I中所说明的那样将通电时间作为参数进行运算的有效/无效的判断处理。
[0159]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组电池控制部150的控制模块的图。图18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I的控制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具有SOC运算部154。
[0160]在实施方式5中,SOC运算部154计算组电池110的S0C,并将运算结果输出到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其中,作为SOC的运算方法,例如已知根据电流值和电压值的多个组合求取的方法、累计电流值来求取的方法等,此处可以利用任意的运算方法。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基于由SOC运算部154计算得到的SOC的运算结果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将该运算无效时间输出到内阻增加率运算部152。
[0161]图19示出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中设定运算无效时间时使用的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的例子。在该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中,以SOC为轴,与该轴对应地分别确定运算无效时间。根据图19的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例如在SOC为30%时得到运算无效时间=0.5(秒)。同样,在SOC为50 %时和SOC为70 %时,分别得到0.6 (秒)和0.7 (秒)的运算无效时间。
[0162]另外,上面示出的是利用运算无效时间映射图设定与SOC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的方法,但也可以利用除此以外的方法来设定运算无效时间。例如,也可以将根据SOC预先设定的修正系数的信息作为修正系数映射图预先存储,并将根据该修正系数映射图确定的修正系数与规定的一个常数相乘,由此计算运算无效时间。这种情况下,修正系数映射图是以SOC为轴,确定作为与各SOC相应的运算无效时间的修正系数的映射图。
[0163]〈实施方式5:总结〉
[0164]根据本实施方式5的电池控制装置120,运算无效时间设定部151根据由SOC运算部154计算出的组电池110的SOC设定运算无效时间。这样做,在组电池110具有内阻增加率成为一定状态的通电时间根据SOC不同而不同的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内阻增加率。
[0165]〈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