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及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623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及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定预发泡粒子特别是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的装置以及使用 该装置的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而且,作为上述预发泡粒子,使用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 的情况更为适合。
【背景技术】
[0002] 使用预发泡装置、除压发泡装置等使作为原料的树脂粒子(原料粒子)发泡,制造 规定的假密度的预发泡粒子并将其填充至模内成型机的金属模进行模内发泡成型,从而获 得由预发泡粒子构成的模内发泡成型体,该模内发泡成型体用于各种各样的形状、用途(缓 冲材、隔热材、汽车内装部件、汽车保险杠用芯材、缓冲包装材、周转箱等)。
[0003] 特别地,作为高发泡倍率的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当然是在通常的预发泡装置、 除压发泡装置等中获得高发泡倍率的预发泡粒子的方法,但还公知有在暂时得到低发泡倍 率的预发泡粒子后使用二级发泡机使该预发泡粒子进一步发泡从而得到更大发泡倍率的 预发泡粒子(预发泡粒子)的二级发泡方法。
[0004]此时,保持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一定很重要,由此能够使向成型机供给的二级发 泡粒子的量稳定化,能够使成型体的品质稳定化。
[0005] -般作为制造二级发泡粒子的方法,例如公知有将预先施加了0.50MPa以下的内 压的预发泡粒子(一级发泡粒子)投入二级发泡机中并利用水蒸汽等加热介质使预发泡粒 子发泡到规定的假密度的批处理式的方法。在该情况下,作为调整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 的方法,需要选取已进行二级发泡的二级发泡粒子,测定其假密度,根据与目标值的偏差, 变更下一批的二级发泡机的运行条件(例如,预发泡粒子的内压、二级发泡时的加热水蒸汽 压力等),为了成型体品质的稳定化,通过这样的二级发泡机的运行条件的变更来频繁调整 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
[0006] 对于在二级发泡刚进行之后二级发泡粒子本身体积不收缩那样的低发泡倍率的 二级发泡粒子,公开了针对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参照专利文献 1、专利文献2)。它们所公开的假密度测定装置以及测定方法是在大气压下在体积(V)-定 的容器中选取二级发泡粒子并测定选取出的二级发泡粒子的重量(W),由此计算假密度(= W/V)〇
[0007] 另一方面,还公开了如下方法:将在预发泡时的干燥工序中容易收缩的预发泡粒 子在干燥工序前在采样容器内保持一定时间后供给至干燥工序,由此在极力抑制预发泡粒 子的收缩的基础上测定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参照专利文献3)。
[0008] 作为使收缩的预发泡粒子的收缩恢复的情况下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公知有如下方 法:测定预发泡粒子的重量w并且将其全部投入量筒,将量筒内减压来使收缩恢复,读取量 筒的刻度来测定预发泡粒子的体积v从而测定w/V的假密度(参照专利文献4以及5)。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80816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5/087475号
[001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18588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1/086938号 [0013]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96805号公报
[0014] 在上述以往公知的针对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装置中,只要是具有30g/L以 上的假密度的低发泡倍率的二级发泡粒子的情况,就能够稳定地测定假密度。与此相对,在 制造具有不足30g/L的假密度的高发泡倍率的预发泡粒子(例如二级发泡粒子)的情况下存 在如下课题:二级发泡刚进行之后的预发泡粒子(二级发泡粒子)会收缩,无法测定本来的 预发泡粒子(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所以必须长时间干燥,在从收缩恢复后测定其假密 度,并根据与目标值的背离变更二级发泡条件。
[0015] 现状下的实际情况是根据过去目视观察的经验决定生产条件,制造二级发泡粒 子。
[0016]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3那样,还提出了极力抑制预发泡粒子的收缩的方法,但不 能很好地抑制收缩,在导致了收缩的情况下还是需要采用如上所述长时间干燥等手段,在 使收缩恢复后测定其假密度。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中,能够在短时间内测 定特别是具有不足30g/L的假密度的高发泡倍率的预发泡粒子(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的 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假密度的测定方法。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得到的预发泡粒子 (二级发泡粒子)的假密度的测定结果反馈至二级发泡机等发泡装置的运行条件,从而不需 要经验者根据预发泡粒子(二级发泡粒子)的形状的目视判定等进行的生产条件的选定,就 能稳定地制造假密度一致的预发泡粒子(二级发泡粒子)。
[0018] 本发明者们发现将暂时收缩的预发泡粒子以在减压下膨胀的状态进行一定容积 的分提,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地测定本来的(即收缩前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的方 法,从而完成本发明。
[0019] 本发明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如下所述。
[0020] [ 1 ] -种假密度测定装置,是测定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其特征在于,具备:
[0021] 容器A,将容器内压设为不足大气压的减压状态,而能够使收缩的预发泡粒子膨胀 而使收缩恢复;
[0022] 容器B,将在容器A中膨胀后的预发泡粒子在容器内压不足大气压的减压状态下进 行填充而能够进行一定容积的分提;
[0023] 减压机构8,能够将容器A以及容器B的容器内压调整为不足大气压;以及
[0024] 能够测定被填充到容器B的预发泡粒子的重量的重量计6。
[0025] [2]根据[1]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容器A与容器B之间具备容器A 排出阀3,该容器A排出阀3能够将被收纳于容器A的预发泡粒子通过自由落下排出,并且能 够向容器B填充预发泡粒子。
[0026] [3]根据[1]或[2]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将被填充到容器 B的预发泡粒子向重量计6排出的容器B排出阀4。
[0027]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使容器 A与容器B的内压不同的机构。
[0028]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A具有圆锥 形状部分,圆锥部分的角度α为60°以上且120°以下。
[0029]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结容器Α与 减压机构8的配管以及/或者连结容器B与减压机构8配管,配置有至少一个控制容器内压的 阀。
[0030]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B具备能够 将被填充到该容器B的预发泡粒子强制排出的强制排出机构9。
[0031]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假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A具备能够 控制所收纳的预发泡粒子的收纳量的物位开关。
[0032] [9]-种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测定收缩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其特征 在于,包括:
[0033] (a)选取收缩的预发泡粒子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向容器A移送的工序;
[0034] (b)将容器A的内压设为不足大气压的减压状态,而使收缩的预发泡粒子膨胀而使 收缩恢复的工序;
[0035] (c)将容器B的内压设为不足大气压的减压状态的工序;
[0036] (d)打开容器A与容器B之间的阀3,将在容器A中膨胀后的预发泡粒子在容器内压 不足大气压的减压状态下填充于容器B来进行一定容积的分提的工序;以及
[0037] (e)使容器B的内压恢复为大气压,并且将填充到容器B的预发泡粒子排出并利用 重量计6测定预发泡粒子的重量的工序。
[0038] [10]根据[9]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工序中,将 容器B的内压设定为比容器A的内压高。
[0039] [11]根据[9]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工序中,将 容器B的内压设定为比容器A的内压低。
[0040] [12]根据[9]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工序中,将 容器A与容器B的内压设定为均匀。
[0041] [13]根据[9]~[12]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容器A以及容器B的内压为10X10 3Pa以上且90X 103Pa以下。
[0042] [14]根据[9]~[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a)工序中,向容器A移送的收缩的预发泡粒子的假体积为容器A的内容积的20%以上且 80%以下。
[0043] [15]根据[9]~[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d)工序是通过自由落下来进行预发泡粒子向容器B的填充的工序,(e)工序是至少使用强 制排出机构9来进行预发泡粒子从容器B的排出的工序。
[0044] [16]根据[9]~[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发泡粒子是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
[0045] [ 17 ] -种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0046] 在通过[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定方法测定出预发泡粒子的假密度后,
[0047]比较该测定结果与目标假密度,并将比较结果反馈于预发泡装置,而调整预发泡 装置的预发泡粒子的发泡条件。
[0048] [18]根据[17]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发泡装置是二级发 泡机。
[0049] [19]根据[17]或[18]所述的预发泡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发泡粒子是 假密度为8g/L以上且不足30g/L的聚烯烃系树脂预发泡粒子。
[00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