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876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喷管设计领域,特别涉及到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的测量。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为螺旋伸缩尺,是通过手动旋转使测具伸长或者缩短,从而测得喷管喉道的直径尺寸。由于手动加载提供的力较小,无法有效消除机构空行程对喷管喉道直径的影响,且不同人员操作时所能提供的力大小不一,导致测量精度较低,测试结果重复性差,对喷管的调试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用于轴对称喷管装配调试和装机使用过程中喉道直径的测量。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包括I件上顶板1、1件下顶板2和I套伸缩机构,其中伸缩机构由杆3、筒体4、螺母5、弹簧6组成。具体特征为:上顶板I的上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下顶板2的下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杆3 —端和上顶板I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柱面C,该端装入筒体4中,构成滑动副,其外柱面D上标有刻度,用于指示所测量的喷管喉道高度;筒体4内有一轴向盲孔,筒体4的封闭端和下顶板2紧固连接,开口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固定螺母5 ;螺母5为圆柱形,一端开有孔E,另一端设有安装螺母用的槽口 F,螺母5用于对杆3限位,防止其脱出筒体4 ;弹簧6安装在套筒4内,一端和杆3的端面接触,另一端和筒体4内孔的端面接触,弹簧6和杆3相互作用,在力的作用下收缩或伸长,从而改变测具的高度。其中:
[0005]I)伸缩机构中,杆3、筒体4、螺母5和弹簧6的数量均为I件;
[0006]2)杆3的柱面C的直径大于螺母5的孔E的直径,螺母5的孔E的直径大于杆3的柱面D的直径;
[0007]3)螺母5上槽口 F的数量为2个?10个;
[0008]4)顶板I和下顶板2长度相等,为所测轴对称喷管喉道处调节片宽度的1/2?2/3。
[0009]所述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施力将测量工具压缩至合适大小,放置到喷管喉道上合适位置,在伸缩机构作用下,测量工具会固定在轴对称喷管喉道处,并随喷管喉道的收放而相应伸缩,从杆3上的刻度即可读得喉道直径。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结果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示意图;
[0012]图2为杆3示意图;
[0013]图3为螺母5示意图;
[0014]图4为杆3、筒体4、螺母5和弹簧6的安装示意图;
[0015]A—握把
[0016]B—握把
[0017]C 一杆3的柱面
[0018]D 一杆3的柱面
[0019]E—螺母5上的孔
[0020]F -螺母5上的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包括I件上顶板1、I件下顶板2和I套伸缩机构,其中伸缩机构由杆3、筒体4、螺母5、弹簧6组成。具体特征为:上顶板I的上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下顶板2的下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杆3 —端和上顶板I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柱面C,该端装入筒体4中,构成滑动副,其外柱面D上标有刻度,用于指示所测量的喷管喉道高度;筒体4内有一轴向盲孔,筒体4的封闭端和下顶板2紧固连接,开口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固定螺母5 ;螺母5为圆柱形,一端开有孔E,另一端设有安装螺母用的槽口 F,螺母5用于对杆3限位,防止其脱出筒体4 ;弹簧6安装在套筒4内,一端和杆3的端面接触,另一端和筒体4内孔的端面接触,弹簧6和杆3相互作用,在力的作用下收缩或伸长,从而改变测具的高度。其中:
[0023]I)伸缩机构中,杆3、筒体4、螺母5和弹簧6的数量均为I件;
[0024]2)杆3的柱面C的直径大于螺母5的孔E的直径,螺母5的孔E的直径大于杆3的柱面D的直径;
[0025]3)螺母5上槽口 F的数量为2个;
[0026]4)顶板I和下顶板2长度相等,为所测轴对称喷管喉道处调节片宽度的1/2。
[0027]所述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施力将测量工具压缩至合适大小,放置到喷管喉道上合适位置,在伸缩机构作用下,测量工具会固定在轴对称喷管喉道处,并随喷管喉道的收放而相应伸缩,从杆3上的刻度即可读得喉道直径。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包括I件上顶板1、I件下顶板2和I套伸缩机构,其中伸缩机构由杆3、筒体4、螺母5、弹簧6组成。具体特征为:上顶板I的上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下顶板2的下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杆3 —端和上顶板I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柱面C,该端装入筒体4中,构成滑动副,其外柱面D上标有刻度,用于指示所测量的喷管喉道高度;筒体4内有一轴向盲孔,筒体4的封闭端和下顶板2紧固连接,开口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固定螺母5 ;螺母5为圆柱形,一端开有孔E,另一端设有安装螺母用的槽口 F,螺母5用于对杆3限位,防止其脱出筒体4 ;弹簧6安装在套筒4内,一端和杆3的端面接触,另一端和筒体4内孔的端面接触,弹簧6和杆3相互作用,在力的作用下收缩或伸长,从而改变测具的高度。其中:
[0030]I)伸缩机构中,杆3、筒体4、螺母5和弹簧6的数量均为I件;
[0031]2)杆3的柱面C的直径大于螺母5的孔E的直径,螺母5的孔E的直径大于杆3的柱面D的直径;
[0032]3)螺母5上槽口 F的数量为6个;
[0033]4)顶板I和下顶板2长度相等,为所测轴对称喷管喉道处调节片宽度的1/2。
[0034]所述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施力将测量工具压缩至合适大小,放置到喷管喉道上合适位置,在伸缩机构作用下,测量工具会固定在轴对称喷管喉道处,并随喷管喉道的收放而相应伸缩,从杆3上的刻度即可读得喉道直径。
[0035]实施例3
[0036]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包括I件上顶板1、I件下顶板2和I套伸缩机构,其中伸缩机构由杆3、筒体4、螺母5、弹簧6组成。具体特征为:上顶板I的上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下顶板2的下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杆3 —端和上顶板I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柱面C,该端装入筒体4中,构成滑动副,其外柱面D上标有刻度,用于指示所测量的喷管喉道高度;筒体4内有一轴向盲孔,筒体4的封闭端和下顶板2紧固连接,开口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固定螺母5 ;螺母5为圆柱形,一端开有孔E,另一端设有安装螺母用的槽口 F,螺母5用于对杆3限位,防止其脱出筒体4 ;弹簧6安装在套筒4内,一端和杆3的端面接触,另一端和筒体4内孔的端面接触,弹簧6和杆3相互作用,在力的作用下收缩或伸长,从而改变测具的高度。其中:
[0037]I)伸缩机构中,杆3、筒体4、螺母5和弹簧6的数量均为I件;
[0038]2)杆3的柱面C的直径大于螺母5的孔E的直径,螺母5的孔E的直径大于杆3的柱面D的直径;
[0039]3)螺母5上槽口 F的数量为10个;
[0040]4)顶板I和下顶板2长度相等,为所测轴对称喷管喉道处调节片宽度的2/3。
[0041]所述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施力将测量工具压缩至合适大小,放置到喷管喉道上合适位置,在伸缩机构作用下,测量工具会固定在轴对称喷管喉道处,并随喷管喉道的收放而相应伸缩,从杆3上的刻度即可读得喉道直径。
【主权项】
1.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包括I件上顶板(I)、I件下顶板(2)和I套伸缩机构,其中伸缩机构由杆(3)、筒体(4)、螺母(5)、弹簧(6)组成,其特征在于:上顶板(I)的上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下顶板(2)的下表面为弧形,其形状与喷管喉道处型面相同;杆(3) —端和上顶板(I)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凸起的柱面C,该端装入筒体(4)中,构成滑动副,其外柱面D上标有刻度;筒体(4)内有一轴向盲孔,其封闭端和下顶板(2)紧固连接,开口端设有外螺纹,用于固定螺母(5);螺母(5)为圆柱形,一端开有孔E,另一端设有安装螺母用的槽口 F ;弹簧(6)安装在套筒(4)的盲孔内,一端和杆(3)的端面接触,另一端和筒体(4)内孔的端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中,杆⑶、筒体⑷、螺母(5)和弹簧(6)的数量均为I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杆(3)的柱面C的直径大于螺母(5)的孔E的直径,螺母(5)的孔E的直径大于杆(3)的柱面D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螺母(5)上槽口 F的数量为2个?10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上顶板(I)和下顶板(2)长度相等,为所测轴对称喷管喉道处收敛调节片宽度的1/2?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测量工具,包括上顶板、下顶板和伸缩机构,其中伸缩机构由杆、筒体、螺母、弹簧组成。在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测量工具的高度可以随所测轴对称喷管喉道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并通过杆上的刻度读得喉道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结果准确性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轴对称喷管装配调试和装机使用过程中喉道直径的测量,也可应用于类似功能的航空发动机或航天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结果准确性高,适用范围广。
【IPC分类】G01B5-08
【公开号】CN204286304
【申请号】CN201420734160
【发明人】宁怀松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