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以及实验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15033阅读:来源:国知局
降低实验箱体I的散热能力,还在实验箱体I的壁上还设置有保温材料。这些保温材料例如可以为:硬泡聚氨酯、玻璃棉等。
[0024]在对空气弹簧2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可先将实验箱体I内的温度调整到预定的温度,然后再对空气弹簧2施加载荷。这样,可以获得关于空气弹簧2在预定温度下工作的准确的力学性能参数。这对于指导空气弹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节约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此外,对于评价现有空气弹簧的安全性能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此能确保车辆在高温和低温条件的安全运行。
[0025]还如图1所示,在实验箱体I内设置有用于承载空气弹簧2的承载台6,并且承载台6能够相对于实验箱体I而水平移动。施力机构包括延伸穿过实验箱体I的顶壁并对空气弹簧2施加垂向压力的加压组件40,和穿过实验箱体I的侧壁而向空气弹簧I施加水平拉力的拉动组件7。例如,加压组件40包括延伸穿过实验箱体I的顶壁的加压轴8,以及安装在加压轴8端部处的施压板9。空气弹簧I与施压板9相连。拉动组件7包括延伸穿过实验箱体I的侧壁的拉杆11,并且拉杆11与承载台6相连。
[0026]在对空气弹簧2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可仅通过加压组件40向空气弹簧2施加垂向的压力,以测量空气弹簧2的抗压缩性能;也可以仅通过拉动组件7向空气弹簧2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以测量空气弹簧2的抗剪切性能;还可以同时向空气弹簧2施加垂向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拉力,以测试空气弹簧2在这两种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在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的情况下,承载台6会发生运动。由于空气弹簧2仍然与加压组件40相连,因此空气弹簧2的顶端保持不动,而底端随着承载台6运动,因此实际上空气弹簧2受到了剪切力。在空气弹簧2的实际使用中,最常见的受力情况就是同时受到垂向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拉力,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10能够更准确地得到空气弹簧2的力学性能。
[0027]为了使得承载台6更容易移动,还在实验箱体I内设置了底座12。底座12可与实验箱体I的底板固定相连,承载台6设置在底座12上,在底座12和承载台6之间设置有多个滚轴13。优选地,在底座12上平行设置有一对侧向导板(未示出),多个滚轴13在该侧向导板的引导下运动。为了适应在低温下进行测试,承载台6由35CrMo合金钢制成,并且在底座12和承载台6之间填充有耐低温的润滑剂。
[0028]如图1所示,空气弹簧2、底座12、承载台6 —起形成为能独立于实验箱体I而存在的整体。实验人员可以为了方便而任意选择实验箱体,这使得进行实验的自由度非常大。另外,在准备实验时,实验人员可首先将底座12、承载台6和空气弹簧2装配到一起形成撬块,然后再将撬块整体式安装到实验箱体I内。在实验箱体I也可拆装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先将撬块安装到实验箱体I的底板上,然后将加压组件40和拉动组件7与撬块装配在一起,最后再装配实验箱体I的其他板体。这样,装配工作就不必在实验箱体I的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极大地方便了装配工作。
[0029]优选地,在承载台6上设置有能与空气弹簧2连通的充气口 16,在实验箱体I的壁部上设置有与充气口 16对应的且能被封闭的通孔17。这样,在装配底座12、承载台6和空气弹簧2的过程期间,空气弹簧2可为非充气状态。这就减小了空气弹簧2的体积,避免了体积较大的空气弹簧2给装配工作带来的不便。在件上文所述撬块与实验箱体I装配完成之后,再通过充气口 16和通孔17向空气弹簧2充气。当然,充气完毕后,通孔17应当被封闭。
[0030]优选地,在底座12的偏离承载台6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立柱18,并且这些立柱18分布在承载台6的周围。在施压板9上构造有多个与立柱18相匹配的导向孔19。立柱18与导向孔19为间隙配合。在承压板9竖直运动时,立柱18和导向孔19对施压板9的运动起到了引导和限制作用,防止空气弹簧2收到的垂向压力发生偏斜,由此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此外,还应注意地是,这些立柱18将底座12、施压板9以及加压轴8连成了一个整体。在对空气弹簧2同时施加垂向压力和水平拉力时,立柱18、底座12、施压板9和加压轴8 —起承受水平方向上的力,而实验箱体I并不受水平方向上的力。这样,不仅满足了对空气弹簧2进行垂向和水平双向加载的要求,而且能防止实验箱体I受水平拉力的影响。
[0031]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包括根据装置10的实验机30。在图2中,实验箱体I显示为部分打开。如图2所示,实验机30包括框形机架31和基础32。装置10安装在基础32上。在机架31上安装有驱动加压轴8的电机33。应理解地是,还可以使用其他动力源,例如液压缸。此外,实验机30还包括驱动拉杆11的电机34。从图2中还可以看到,在机架31之间还设置有横梁35,加压轴8延伸穿过横梁35。横梁35可将加压轴8保持在竖直状态,不会因空气弹簧2收到的水平拉力而倾斜。
[0032]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容纳空气弹簧的封闭的实验箱体,在所述实验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冷却器, 穿过所述实验箱体的壁部而向所述空气弹簧施加力的施力机构,所述施力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实验箱体的顶壁而向所述空气弹簧施加垂向力的加压组件,和穿过所述实验箱体的侧壁而向所述空气弹簧施加水平力的拉动组件, 其中,通过所述加热器或冷却器将所述实验箱体内的温度调到预定温度,然后所述加压组件和/或拉动组件在所述预定温度下向所述空气弹簧施加力以测试所述空气弹簧的力学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实验箱体内的电热丝或加热盘管,所述冷却器包括设置在实验箱体内的制冷盘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相对于所述实验箱体水平移动的用于固定承载所述空气弹簧的承载台,所述拉动组件与所述承载台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与所述实验箱体的底板固定相连的底座,所述承载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承载台之间设置有多个滚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能与所述空气弹簧连通的充气口,在所述实验箱体的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充气口对应的能被封闭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平行设置有一对侧向导板,所述多个滚轴在所述一对侧向导板的引导下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实验箱体的顶壁的加压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加压轴的处于所述实验箱体内的端部上的施压板,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施压板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偏离所述承载台的位置设置有立柱,在所述施压板上构造有与所述立柱间隙配合的导向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分布在所述承载台的周围,所述施压板上的导向孔的数量与所述立柱的数量相匹配。10.一种测量空气弹簧力学性能的实验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弹簧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以及实验机。该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空气弹簧的封闭的实验箱体,在实验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冷却器,穿过实验箱体的壁部而向空气弹簧施加力的施力机构,施力机构包括穿过实验箱体的顶壁而向空气弹簧施加垂向力的加压组件,和穿过实验箱体的侧壁而向空气弹簧施加水平力的拉动组件。通过加热器或冷却器将实验箱体内的温度调到预定温度,然后加压组件和/或拉动组件在预定温度下向空气弹簧施加力以测试空气弹簧的力学性能。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在高温和低温下测得空气弹簧的力学性能,从而可准确地表征环境温度对空气弹簧力学性能的影响。
【IPC分类】G01M13/00
【公开号】CN204924633
【申请号】CN201520597124
【发明人】王进, 彭立群, 林达文, 黄涛, 张志强
【申请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