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钟源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5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箱,具体涉及一种时钟源控制箱,属于信息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时钟源控制箱能够对网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系统对时。目前的,目前的产品需要单独生产专门的时差测量电路、分频倍频电路以及D/A转换电路对时钟源接收的导航卫星1PPS信号进行处理,因此产品设计复杂,生产周期较长。

此外时钟源控制箱外壳为方形壳体结构,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使用时不能调整最佳接收信号角度,存在不稳定性,一旦时钟信号源出现故障或接收不好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时间误差,引起通信障碍,对整个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时钟源控制箱,能够降低产品的设计复杂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而且极大提高了信号捕捉动态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时钟源控制箱,所述时钟源控制箱主要由用于接收卫星导航信号的卫星导航接收单元、高稳晶振、用于接收所述高稳晶振发送的参考频率信号的时钟发生器、用于接收所述卫星导航接收单元发送的卫星同步秒脉冲信号的处理器,和箱式主体组成,所述箱式主体为球形壳体式结构;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内设有相互之间贯穿连接的隔板,所 述隔板与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内壁间形成多个放置区,所述卫星导航接收单元、高稳晶振、时钟发生器、处理器分别活动插接在所述放置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包括左半球壳体和右半球壳体,所述左半球壳体上设有突起机构,所述右半球壳体上设有凹进机构,与左半球壳体的突起机构配合,用于与左半球壳体组合成整个球形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在所述左半球壳体和右半球壳体上分别设有多个内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底部设有旋转支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时钟源控制箱,通过利用时钟发生器处理卫星同步秒脉冲信号,参考卫星同步秒脉冲信号及内部参考时钟信号直接输出标准频率信号,降低了产品的设计复杂度、缩短了生产周期的同时通过球形壳体式结构的控制箱体能够调整信号接收角度,极大地提高了信号捕捉动态范围,能实现高精度的守时,并且时间信号输出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时钟源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卫星导航接收单元;2、高稳晶振;3、时钟发生器;4、 处理器;5、箱式主体;6、隔板;11、左半球壳体;12、右半球壳体;13、突起机构;14、凹进机构;15、内凹槽;16、旋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时钟源控制箱,所述时钟源控制箱主要由用于接收卫星导航信号的卫星导航接收单元1、高稳晶振2、用于接收所述高稳晶振2发送的参考频率信号的时钟发生器3、用于接收所述卫星导航接收单元1发送的卫星同步秒脉冲信号的处理器4及箱式主体5组成,所述箱式主体5为球形壳体式结构;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内设有相互之间贯穿连接的隔板6,所述隔板6与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内壁间形成多个放置区,所述卫星导航接收单元1、高稳晶振2、时钟发生器3、处理器4分别活动插接在所述放置区内。

通过利用一种时钟发生器3处理卫星同步秒脉冲信号,参考卫星同步秒脉冲信号及内部参考时钟信号直接输出标准频率信号,降低了产品的设计复杂度、缩短了生产周期的同时通过球形壳体式结构的控制箱体能够调整信号接收角度,极大地提高了信号捕捉动态范围,能实现高精度的守时,并且时间信号输出稳定可靠。

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包括左半球壳体11和右半球壳体12,所述左半球壳体11上设有突起机构13,右半球壳体12上设有凹进机构14,与左半球壳体11的突起机构13配合,用于与左半球壳体11组合成整个球形壳。该种结构的球形壳体结构,方便内部检修, 散热面积大。

在所述左半球壳体11和右半球壳体12上分别设有多个内凹槽15,提高散热性能。

所述球形壳体式结构底部设有旋转支架16,用于支撑球形壳体式结构,球形壳体式结构能够在旋转支架16上进行旋转,调整信号接收角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