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293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设于阀体的阀柱收容部内插设阀柱而构成的液压阀。
背景技术
液压阀通过在形成于阀体的内面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也称为孔)内插设阀柱而构成的。在阀体除了与阀柱收容部的中心轴直交地设置的多个油槽外还设置从这些油槽延伸形成的工作油的通道即油路等。阀柱形成起到工作油的密封作用的台肩和工作油的通道。该阀柱通过在阀柱收容部内沿轴向移动而改变台肩和通道相对各油槽的位置,由此调节油路内的工作油内的压力或改变工作油的流量和方向。阀柱除与进行手动操作的杆连接、机械地移动外,还由液压和电磁力等移动,相应于使用该液压阀的状况采用最佳形式。
图9示出作为这样的液压阀的一例的调节阀100。在阀体110设置内面形成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111,在该阀柱收容部111的中央部设置与主油路(图中未示出)相连的第1油槽121,该主油路送出由液压泵(图中未示出)和该调节阀100调压后的压力油,在该第1油槽121的左方设置与润滑油路(图中未示出)连通的第2油槽122。阀柱130由设于其右方的弹簧132时常朝左方施加弹性力,当将上述主油路内的液压反馈到设于阀柱收容部111左方的第3油槽123内时,阀柱130反抗弹簧132的弹性力朝右移动。在阀柱收容部111的右方设置第4油槽124,通过将控制压力供给到该第4油槽124内,可朝左方对阀柱130施加弹性力(第3油槽123左方的第5油槽125与图中未示出的排泄油路相连)。
位于阀柱130的中央部的台肩131位于第1油槽121内,阀柱130在由上述弹簧132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供给到第3油槽123内的压力油产生的朝右方的弹性力、及供给到第4油槽124内的调节阀压力设定压力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平衡时,第1油槽121与第2油槽122连通。这样,从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的一部分被排出到润滑油路,主油路内的压力保持为一定的压力(管线压力)。
构成这样的调节阀100的阀体110为由压铸制作的铸件,在上述油槽121、122、123、124形成用于使铸型的落砂容易的拔模斜度。为此,各油槽的在阀柱130轴向的长度对于形成该油槽的铸型的越深的部分(在图9中位于图下方的部分)越窄,越浅的部分越宽,对于作用于阀柱130的外周面(例如台肩131的外周面)的力(朝与阀柱130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的力),从位于铸型浅的部分的工作油接受的力比从位于铸型深的部分的工作油接受的力大,结果,在阀柱130的外周面作用从铸型的浅的部分朝深的部分的偏负荷。这样的偏负荷不仅妨碍阀柱130的平稳的移动(即流体固着),而且在该阀柱130受到推压的阀体110侧也产生磨损。另外,由于阀柱收容部111的中心轴和阀柱130的中心轴错位,所以,工作油的泄漏量增大。
为了减轻作用于这样的阀柱的偏负荷产生的影响,可考虑在阀柱的外周面设置迷宫式槽的方法。然而,形成这样的迷宫式槽需要很多工时,另一方面,偏负荷本身并不一定消除,所以,获得的效果存在限度。为了除去偏负荷,可对利用型芯铸造形成的油槽的内面进行磨削,消除倾斜度,但为此存在需要较多工时、制作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那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阀,该液压阀不设置迷宫式槽或对油槽的内面进行磨削,可由低成本消除作用于阀柱的偏负荷,实现阀柱的平稳的动作,减少阀体侧的磨损。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第1实施形式的本发明液压阀具有阀体和阀柱;该阀体具有内面形成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和与该阀柱收容部的中心轴直交地设置的油槽(例如实施形式的第3油槽33);该阀柱插设于阀柱收容部内;相应于供给到油槽内的工作液压使阀柱朝轴向移动;其中在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外周面(例如实施形式的阀柱40的杆部4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油槽的轴向两端部的轴向外方。
在本液压阀中,由于在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所以,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内,朝与阀柱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在这里,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油槽的轴向两端部的轴向外方,作用于该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该外周面的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与过去相比,阀柱的动作更平稳。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的外周面推压到阀体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侧的磨损大幅度降低。
另外,第2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液压阀具有阀体和阀柱;该阀体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和与该阀柱收容部的中心轴直交地设置的油槽(例如实施形式的第1油槽31);该阀柱插设于阀柱收容部内;通过使阀柱朝轴向移动从而改变位于油槽内的台肩(land)(例如实施形式的台肩42)的轴向长度,改变油槽的开口量;其中在上述台肩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处于跨在油槽轴向两端部中的使阀柱增大开口量时移动的一侧的端部的位置。
在本液压阀中,由于在位于上述油槽内的阀柱的台肩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所以,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内,朝与阀柱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处于跨在油槽轴向两端部中的当阀柱增大开口量时移动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为此,作用于该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该外周面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当阀柱移动时,与过去相比,可平稳地移动。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的外周面推压于阀体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侧的磨损大幅度减少。
另外,第3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液压阀具有阀体和阀柱;该阀体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和与该阀柱收容部的中心轴直交地设置的油槽;该阀柱插设于阀柱收容部内;通过使阀柱朝轴向移动从而相应于切换位置时的各切换位置进行油路的连通和隔断;其中在阀柱位于各切换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台肩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与阀柱的切换位置无关地位于油槽的轴向外方。
在本液压阀中,由于在阀柱位于各切换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台肩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所以,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内,朝与阀柱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与阀柱的切换位置无关地位于油槽的轴向外方,所以,作用于该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该外周面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当阀柱移动时,与过去相比,可平稳地进行。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的外周面推压于阀体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侧的磨损大幅度减少。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与其周边的油路一起示出将第1和第2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液压阀适用于在车辆用变速箱中使用的调节阀的场合的一实施形式。
图2为图1的调节阀的放大图,(A)为阀柱从移动到最左的位置稍向右移动的状态,(B)示出从(A)使阀柱进一步朝右移动的状态。
图3为从图2(A)的向视III-III观看的断面图。
图4为图2(B)的区域IV的放大图。
图5为图2(B)的区域V的放大图。
图6为示出将第3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液压阀适用于方向控制阀的场合的一实施形式的图,示出使阀柱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
图7为示出将第3实施形式的液压阀适用于方向控制阀的场合的一实施形式的图,示出使阀柱位于右面的切换位置的状态。
图8为示出将第3实施形式的液压阀适用于方向控制阀的场合的一实施形式的图,示出使阀柱位于左面的切换位置的状态。
图9为示出过去的液压阀的一例的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图1为示出将第1和第2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液压阀适用于在车辆用变速箱中使用的调节阀的场合的一实施形式,一并示出其周边的油路。图2为图1的调节阀的放大图,(A)为后述的阀柱从移动到最左的位置稍向右移动的状态,(B)示出从(A)使阀柱进一步朝右移动的状态。图3为从图2(A)的向视III-III观看的断面图,图4为图2(B)的区域IV的放大图,图5为图2(B)的区域V的放大图。
本调节阀10由具有内面形成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21的阀体20和插设于该阀柱收容部21内的阀柱40构成。阀柱收容部21由内径大的第1收容部21a和设于该第1收容部21a左方的比该第1收容部21a内径小的第2收容部21b构成。在阀体20内还设置与该阀柱收容部21的轴向直交的5个油槽31、32、33、34、35(油槽的形状参照图3)。第1油槽31位于第1收容部21a的中央部,连接从图中未示出的液压泵送入压力油的泵油路L1和送出由该调节阀10调压后的压力油的主油路L2。
第2油槽32位于第1油槽31的左方,与连接到图中未示出的润滑油供给回路的润滑油路L3连接。第3油槽33设于第2收容部21b的右端部,在这里,连接从主油路L2分支的反馈油路L4。第4油槽34设于第1收容部21a的右方,在这里,连接与图中未示出的调节压力设定回路相连的调节压力设定压力供给油路L5。第5油槽35设于阀柱收容部21的左端部。该第5油槽35在本实施形式下成为与排泄油路L6连接地朝油槽(图中未示出)开放的状态,但可根据需要与其它液压回路连接。
在阀柱40的中央部设置左右的大直径的台肩41、42,在该两台肩41、42间形成作为工作油的连通路的通道44。该台肩41、42和通道44位于第1收容部21a内,右方的台肩42位于第1油槽31内,通道44位于第2油槽32内。在左方的台肩41的左侧设置具有比两台肩41、42外径小的小直径杆部43,该杆部43位于阀柱收容部21b内(也为第3油槽33内)。在阀柱40的右侧内部形成弹簧安装空间47,成为由缩设于弹簧安装空间47内的弹簧S对阀柱40时常朝左方作用弹性力的状态。
如图2(A)、(B)和图4所示,在位于第3油槽33内的杆部4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53,该台阶槽53的轴向两端部53a、53b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从阀柱40设置到阀柱收容部21内的(处于最左面)的状态到从全行程稍返回的状态),位于第3油槽33的轴向两端部33a、33b的轴向外方。另外,如图2(A)、(B)和图5所示那样,在位于第1油槽31内的台肩42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52,该台阶槽52的轴向两端部52a、52b至少在调压状态下处在跨于第1油槽31的轴向两端部31a、31b中使阀柱40增大开口量时的移动侧(在这里为右方)的端部31b的位置。这些台阶槽53、52用于消除因为阀体20的利用型芯铸造的油槽33、31的拔模斜度引起的作用于阀柱40的偏负荷(详细内容在后面说明)。
第3油槽33如上述那样连接从主油路L2分支的反馈油路L4,将主油路L2内的压力油供给到第3油槽33内。在阀柱40作用与供给到该第3油槽33内的主油路L2内的压力油相应的朝右方的力,反抗弹簧S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和通过调节压力设定压力供给油路L5供给到第4油槽34内的调节压力设定压力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朝右移动。
当液压泵不动作时,不将压力油供给到第1油槽31,因此,压力油也不供给到主油路L2内。在这样的时刻,由于压力油不供给到第3油槽33和第4油槽34内,所以,阀柱40仅接受由弹簧S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成为从右方将杆部43的左端面接触于第5油槽35的左端内壁的静止状态(参照图1)。
在液压泵的作动刚开始后,来自液压泵的压力油就这样供给到第1油槽31内,对主油路L2也送出该压力油,但紧接此后通过反馈油路L4将主油路L2内的压力油供给到第3油槽33内,所以,阀柱40朝右移动,第1油槽31和第2油槽32通过通道44连通,泵油路L1内的工作油的一部分流入到润滑油路L3。这样,主油路L2内的压力减压,使阀柱40朝右移动的力减弱,阀柱40朝左移动。当阀柱40朝左移动时,位于第1油槽31内的台肩42的轴向长度变长,所以,第1油槽31的开口量减少,从润滑油路L3逃逸的工作油量减少,主油路L2内的压力增大。另外,当主油路L2内的压力这样增大时,第3油槽33内的压力提高,所以,阀柱40朝右移动。当阀柱40朝右移动时,由于位于第1油槽31内的台肩42的轴向长度变短,所以,第1油槽31的开口量增大,从润滑油路L3逃逸的工作油量增大,主油路L2内的压力减少。
通过这样在调节阀10使阀柱40朝轴向移动,从而改变位于第1油槽31内的台肩42的轴向长度,改变第1油槽31的开口量,这样,控制主油路L2内的压力,但阀柱40反复进行上述那样的轴向的移动动作,存在处于由弹簧S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由供给到第3油槽33的压力油产生的朝右方的弹性力、及由供给到第4油槽34内的压力油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平衡的位置的倾向,所以,主油路L2内的压力即管线压力保持一定。通过调节压力设定压力供给油路L5供给到第4油槽34内的调节压力设定压力在需要对车辆作用大的转矩时设定为比通常高的值。当将大的值的调节压力设定压力供给到第4油槽34时,克服其使阀柱40朝右移动所需要的压力即主油路L2内的压力变高,所以,可提高管线压力。
本调节阀10的阀体20为由压铸制作的铸件,在上述油槽31、32、33、34、35和其它油槽形成用于使铸型的落砂容易的拔模斜度。为此,虽然各油槽的在阀柱40轴向的长度对于形成该油槽的铸型的越深的部分(位于图下方的部分)越窄,越浅的部分越宽,但在本调节阀10如上述那样,在位于第3油槽33内的阀柱40的杆部4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53,所以,第3油槽33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53内,朝与阀柱40的轴直交的方向(图的上下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在这里,台阶槽53的轴向两端部53a、53b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第3油槽33的轴向两端部33a、33b的轴向外方,所以,作用于其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其外周面的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与过去相比,阀柱40的动作更平稳。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40的外周面推压到阀体20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20侧的磨损大幅度降低。
另外,在位于第1油槽31内的阀柱40的台肩42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52,所以,第1油槽31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52内,朝与阀柱40的轴直交的方向(图的上下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在这里,台阶槽52的轴向两端部52a、52b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第1油槽31的轴向两端部31a、31b中的使阀柱40增大开口量时的移动侧的端部31b的位置,所以,作用于其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其外周面的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与过去相比,阀柱40的动作更平稳。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40的外周面推压到阀体20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20侧的磨损大幅度降低。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台阶槽53、52在轴向上为大体相等宽度,但该台阶槽53、52不一定非要在阀柱40的外周面全周为相等宽度,只要在阀柱40的断面视图中为对称形状即可。这是因为,只要台阶槽53、52在断面视图下为对称形状,则可使阀柱40从台阶槽53、54内的工作油受到的受压面积上下相等。因此,即使在以减轻液压脉动为目的在与第3油槽33相向的台阶槽53的上下部的轴向端部或与第1油槽31相向的台阶槽52的上下部的轴向端部以断面视图的对称状设置缺口的场合,也可获得上述效果。
图6、图7、及图8为示出适合于将第3实施形式的本发明的液压阀适用于方向控制阀的场合的一实施形式的图。本方向控制阀60由阀体70和插设到设于该阀体70的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71的阀柱90构成,在阀体70内还设置与阀柱收容部71的轴向直交的5个油槽81、82、83、84、85。
第1油槽81位于阀柱收容部71的中央部,与送入来自图中未示出的液压泵的压力油的P油口相连。第2油槽82位于第1油槽82的右方,与图中未示出的液压执行元件(例如液压缸)的一方侧的油口(设为A油口)相连。第3油槽83位于第1油槽81的左方,与上述液压执行元件的另一方侧的油口(设为B油口)相连。第4油槽84位于第3油槽83的左方,与连接到图中未示出的油箱的T油口相连。第5油槽85位于第2油槽82的右方,由设于阀体70内部的油路L连通到第4油槽84。
阀柱90具有4个台肩91、92、93、94及形成于该台肩91、92、93、94之间的3个通道95、96、97,由设于其左端部的弹性力施加弹簧73朝右方施加弹性力,另一方面,由设于右端部的弹性力施加弹簧74朝左方施加弹性力。阀柱90在不从设于阀体70左方的油路86将压力油供给到左方的油室95内而且不从设于阀体70右方的油路87将压力油供给到右方的油室96内时,左右的弹性力施加弹簧73、74产生的弹性力平衡,处于图6所示中立位置。另外,阀柱90在从油路86将压力油供给到左方的油室95内时(此时右方的油室96朝油箱开放),反抗右方的弹性力施加弹簧74产生的朝左方的弹性力处于图7所示右方的切换位置。另外,阀柱90在从油路87将压力油供给到右方的油室96内时(此时左方的油室95朝油箱开放),反抗左方的弹性力施加弹簧73产生的朝右方的弹性力,处于图8所示左方的切换位置。
该方向控制阀60在阀柱90处于图6所示中立位置时,由台肩92密封第3油槽83与第1油槽81之间及第3油槽83与第4油槽84之间,同时,由台肩93密封第2油槽82与第1油槽81之间及第2油槽82与第5油槽85之间。为此,P油口、T油口、A油口、及B油口都成为锁定的状态。
阀柱90处于图7所示右方的切换位置时,由台肩92密封第1油槽81与第3油槽83之间,同时,由台肩93密封第2油槽82与第5油槽85之间,另一方面,通过通道95连通第3油槽83与第4油槽84,通过通道96连通第1油槽81与第2油槽82。由此将P油口与A油口连通,B油口与T油口连通,所以,液压执行器朝与这样的工作油的流动对应的方向动作。
另一方面,当阀柱90处于图8所示左方的切换位置时,由台肩92密封第3油槽83与第4油槽84之间,同时,由台肩93密封第1油槽81与第2油槽82之间,另一方面,通过通道96连通第1油槽81与第3油槽83,通过通道97连通第2油槽82与第5油槽85。这样,P油口与B油口连通,A油口与T油口连通,所以,液压执行器朝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
如图6所示,在阀柱90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在位于第2油槽82内的台肩9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31,该台阶槽931的轴向端部931a、931b位于第2油槽82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3油槽83内的台肩92的外周面,设置在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21,该台阶槽921的轴向端部921a、921b位于第3油槽83的轴向外方。
如图7所示,在阀柱90位于右方的切换位置的状态下,在位于第1油槽81内的台肩92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23,该台阶槽923的轴向端部923a处于第1油槽81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2油槽82内的台肩9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32,该台阶槽932的轴向端部932a位于第2油槽82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3油槽83内的台肩92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22,该台阶槽922的轴向端部922a处于第3油槽83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4油槽84内的台肩91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11,该台阶槽911的轴向端部911a处于第4油槽84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5油槽85内的台肩9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33,该台阶槽933的轴向端部933a处于第5油槽85的轴向外方。
如图8所示,在阀柱90位于右方的切换位置的状态下,在位于第1油槽81内的台肩93的外周面具有上述台阶槽932,该台阶槽932的轴向端部932a处于第1油槽81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2油槽82内的台肩93的外周面具有上述台阶槽933,该台阶槽933的轴向端部933a位于第2油槽82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3油槽83内的台肩92的外周面具有上述台阶槽923,该台阶槽923的轴向端部923a处于第3油槽83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4油槽84内的台肩92的外周面具有上述台阶槽922,该台阶槽922的轴向端部922a处于第4油槽84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5油槽85内的台肩94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在轴向上大体相等宽度的台阶槽941,该台阶槽941的轴向端部941a处于第5油槽85的轴向外方。
本方向控制阀60的阀体70为由压铸制作的铸件,在上述油槽81、82、83、84、85形成用于使铸型的落砂容易的拔模斜度。为此,虽然各油槽的在阀柱90轴向的长度对于形成该油槽的铸型的越深的部分(位于图下方的部分)越窄,越浅的部分越宽,但在本方向控制阀60如上述那样,在阀柱90位于各切换位置(含中立位置)的状态,在位于油槽81、82、83、84、85内的阀柱90的台肩91、92、93、94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911、921、922、923、931、932、933、941,为此,这些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这些台阶槽内,朝与阀柱90的轴直交的方向(图的上下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在这里,各台阶槽的轴向端部不受阀柱90的切换位置影响地位于油槽的轴向外方,所以,作用于其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其外周面的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与过去相比,阀柱90的动作更平稳。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90的外周面推压到阀体70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70侧的磨损大幅度降低。
在上述方向控制阀60中,阀柱90的轴向驱动使用液压控制方式,但除此之外也可利用电磁力或手动操作机械地进行。另外,也可不为上述那样的液压控制方式,而是利用在上述调节阀10中说明的阀柱40的驱动方式。在该场合,可适用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台阶槽911、921、922、923、931、932、933、941在轴向上为大体相等宽度的场合,但这些台阶槽911、921、922、923、931、932、933、941也可在阀柱90的外周面全周不为相等宽度,与上述调节阀10的场合同样,只要在阀柱90的断面视图中为对称形状即可。因此,即使在这些台阶槽911、921、922、923、931、932、933、941的上下部的轴向端部以断面视图对称状设置缺口的场合,也可获得上述效果。
此前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形式中示出了将第1和第2本发明的液压阀适用于调节阀的场合,但其不过为一例,对减压阀、方向控制阀、或流量控制阀等也可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说明了设于阀柱外周面的台阶槽与形成铸型的拔模斜度的油槽对应地设置的场合,但在阀柱作用偏负荷不仅为具有这样的拔模斜度的油槽,而且由于在内面的加工精度不充分的油槽等也可能发生,所以,也可对应于这样的部位设置台阶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1实施形式的液压阀中,由于在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所以,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内,朝与阀柱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油槽的轴向两端部的轴向外方,作用于该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该外周面的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与过去相比,阀柱的动作更平稳。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的外周面推压到阀体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侧的磨损大幅度降低。
另外,在第2实施形式的液压阀中,由于在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台肩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所以,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内,朝与阀柱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台阶槽的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处于跨在油槽轴向两端部中的当阀柱增大开口量时移动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为此,作用于该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该外周面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当阀柱移动时,与过去相比,可平稳地移动。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的外周面推压于阀体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侧的磨损大幅度减少。
另外,在第3实施形式的本液压阀中,由于在阀柱位于各切换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油槽内的阀柱的台肩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所以,油槽内的工作油流入到该台阶槽内,朝与阀柱的轴直交的方向推压该外周面。台阶槽的轴向端部与阀柱的切换位置无关地位于油槽的轴向外方,所以,作用于该外周面的上述推压力在该外周面整个区域相等。为此,不在该外周面作用偏负荷,当阀柱移动时,与过去相比,可平稳地进行。另外,由于过去将阀柱的外周面推压于阀体的偏负荷消失(或减小),所以,阀体侧的磨损大幅度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阀,具有阀体和阀柱;该阀体具有内面形成为圆筒状的阀柱收容部和与该阀柱收容部的中心轴直交地设置的油槽;该阀柱插设于阀柱收容部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柱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将供给到上述油槽的液压在上述台阶槽的部分作用于上述阀柱,防止相对上述阀柱作用与其中心轴直交的方向的偏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台阶槽形成为与上述阀柱的中心轴同心的圆筒状,上述台阶槽的侧面与上述阀柱的中心轴直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相应于供给到上述油槽内的工作液压使上述阀柱朝轴向移动地构成;在位于上述油槽内的上述阀柱的外周面设置上述台阶槽,上述台阶槽的上述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上述油槽的上述轴向两端部的上述轴向外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阀柱朝轴向移动从而改变位于上述油槽内的台肩的所述轴向长度,改变上述油槽的开口量地构成;在上述台肩的外周面设置上述台阶槽,上述台阶槽的上述轴向两端部至少在调压状态下处于跨在上述油槽轴向两端部中的当上述阀柱增大上述开口量时移动一侧的端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阀柱朝轴向移动从而相应于切换位置时的各切换位置进行上述油路的连通和隔断地构成;在上述阀柱位于上述各切换位置的状态下位于上述油槽内的上述阀柱的台肩的外周面设置上述台阶槽,上述台阶槽的上述轴向两端部与上述阀柱的切换位置无关地位于上述油槽的轴向外方。
全文摘要
一种液压阀,在位于第3油槽33的阀柱40的杆部43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53。该台阶槽53的轴向两端部53a、53b至少在调压状态下位于第3油槽33的轴向两端部33a、33b的轴向外方。另外,在位于第1油槽31内的台肩42的外周面设置绕该外周面的台阶槽52。该台阶槽52的轴向两端部52a、52b至少在调压状态下处于跨在第1油槽31的轴向两端部31a、31b中的当阀柱40增大开口量时移动一侧的端部31b的位置。
文档编号G05D16/10GK1491329SQ02804717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9日
发明者韭泽英夫, 介, 伊藤敬介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