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132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与系统。



背景技术:

行李箱作为容纳物品的载体已经越来越应用到人们日常出行中。例如出差,旅游,度假时,各式的行李箱在帮助人们搁置必备物品时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市场上大大小小的行李箱种类繁多,例如背包,拉杆式行李箱,无拉杆式行李箱等,丰富了人们出行时箱包可选的多样性。这其中,尤以箱体底部具有滚轮的拉杆式行李箱更为普及,行进中依赖滚轮的自动滑动,拉杆的设计解放了双手,倾斜的斜拉等都节省了人力的付出。

但是,当物品携带过多时,一个行李箱肯定无法满足物品的容纳,需要更多地箱包进行承载,尤其当坐飞机时,航空公司都有一个额定箱体尺寸,当超过该尺寸,需要付出额外的托运费用,为了节省开支,大多数人可能大包,小箱的分开携带,免于支付托运费。此时就会在携带过程中显得左支右绌,即使有拉杆箱,却仍然还需要另外的一只手提上其它箱包,而且过多的行李在携带时极易丢失,使人感到身心疲惫。因此,如何解放双手,使得人们在携带行李时安全又省力,已变得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与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其包括箱子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蓄电池、位置感应器、中央处理器、动能转换装置;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位置感应器、所述动能转换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器、所述动能转换装置;所述位置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箱子本体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用户的当前距离;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区间时,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使所述当前距离处于所述预设距离区间。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位置感应器包括红外感应器。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位置感应器还包括摄像装置。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碰撞计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方向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行进方向。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箱子本体设置与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连接的轮式结构,用于由所述动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轮式结构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箱子本体设置与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连接的履带式结构,用于由所述动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履带式结构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报警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距报警。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速度感应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用于感应所述智能行李箱的当前速度,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速控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时,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

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行进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速报警。

本发明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行李箱系统,其包括任一上述智能行李箱,以及至少一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无线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实现了自动跟随用户行进的智能行李箱,解放了用户的双手,使得人们在携带行李时安全又省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还能够在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方向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行进方向以避开障碍物;以及在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距报警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随着无线互联和智能感应技术的发展,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伴随用户行进的智能行李箱。传统的行李箱需要依靠人为的拉杆,并借助人体拉力保持一定的速度行进,但该方式无法解放双手,需要时刻借助人力保持前行和平衡。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其包括箱子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蓄电池、位置感应器、中央处理器、动能转换装置;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位置感应器、所述动能转换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器、所述动能转换装置;所述位置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箱子本体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用户的当前距离;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区间时,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使所述当前距离处于所述预设距离区间。又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箱子本体设置与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连接的轮式结构,用于由所述动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轮式结构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和/或,所述箱子本体设置与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连接的履带式结构,用于由所述动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履带式结构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以及行进方向。例如,采用轮式结构以获得较快的行进速度,和/或,采用履带式结构以获得复杂路况的通过能力。

例如,本发明提出的具有自动行进能力的智能行李箱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解放双手,即无需依靠人力来提供前行动能;其次,传统的拉杆设计保证了行李箱前进时的正确方向,而借助于无线互联和智能感应技术,无需人为握着拉杆前行,自适应地依靠感应主人前行位置调整方向。最后,在安全性上,当行李箱脱离一定的视线范围,自动反馈予以提醒。

又一个实施例是,所述位置感应器包括红外感应器。和/或,所述位置感应器还包括摄像装置。例如,采用红外感应器感应所述箱子本体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用户的当前距离,例如所述位置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箱子本体与与最接近的预设用户的当前距离;又如,采用摄像装置获取障碍物信息。例如,采用摄像装置获取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方向和/或行进路径的障碍物信息。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碰撞计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方向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行进方向。例如,摄像装置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将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方向和/或行进路径的场景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由其中的碰撞计算模块判断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方向是否存在障碍物,若存在障碍物时,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行进方向。这样,就实现了避免碰撞的技术效果。例如,行李箱在行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物的阻挡影响,行李箱的红外感应器进行感应障碍物,利用不同障碍物的热敏效应,不同材质其吸收红外光的程度不同,确定当前障碍物是否影响行李箱的前进。又如,采用摄像头获取影像,由中央处理器判断是否存在影响行进的前方障碍物,当红外感应器或摄像头等感应装置测量到前方障碍物时,且前方障碍物影响行李箱此时行进的轨迹线路,中央处理器控制动能转换装置改变前进方向;又如,所述箱子本体或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还包括方向仪,中央处理器通知方向仪改变前进方向,通知信息包括方向改变时间、角度变化大小、方位等,所述动能转换装置根据所述方向仪改变所述智能行李箱的前进方向。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报警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距报警。例如,预设距离阈值为5米或者10米,当所述中央处理器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则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距报警;即发出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的报警信号,例如,特定的报警声音,该特定的报警声音涉及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速度感应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用于感应所述智能行李箱的当前速度,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速控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时,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例如,预设速度阈值为2米/秒、3米/秒、5米/秒或者10米/秒,当所述中央处理器判断所述当前速度超过预设速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调整所述智能行李箱的行进速度。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行进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速报警;即发出行进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的报警信号,例如,特定的报警声音,该特定的报警声音涉及行进速度超过所述预设速度阈值。优选的,所述速控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速度为零时,通知所述中央处理器,由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位置感应器停止感应所述箱子本体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用户的当前距离,或者由所述中央处理器停止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并且停止所述报警器进行超距报警。又如,所述中央处理器设置安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安全信号时,停止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例如,用户到达预定地点,通过管理终端发送安全信号到所述中央处理器,或者通过手控方式关闭报警功能且发送安全信号到所述中央处理器,此时,安全模块接收到安全信号,停止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考虑到行李箱在使用途中,当远离主人的控制范围时,极易丢失。例如,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当前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超距报警。下面给出一个具体示例。

通过管理终端或者服务器,设置用户与其行李箱的防丢失距离门限值,即预设距离阈值,当用户所持有的管理终端和行李箱距离大于防丢失距离门限时,例如手机和行李箱距离大于防丢失距离门限时,手机或其APP提示用户,其行李箱已脱离控制范围,请行李箱主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行李箱丢失。

又如,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存储单元,其设置预存的报警方式。例如,当行李箱主人外出时,而行李箱放置在酒店,旅馆等处时,其行李箱和主人的距离必定是大于防丢失距离门限值。这种情况下,无需手机APP端进行报警定位。因此,需要有一种报警机制,确定是否进行手机APP上报行李箱防丢失报警。例如,行李箱的速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智能行李箱的当前速度,即用于采集行李箱的速率数据,当行李箱放置到某一位置时,其并不产生前行的速率,因此速率值为0。此时行李箱的中央处理器根据速率值为0的状态,指示行李箱的测距收发装置无需进行位置测量,手机APP端此时也获取不到行李箱的位置,进而行李箱主人并不会收到防丢失报警信息。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速度传感器获取下一时刻当前行李箱速率,判断速率是否为0,是则继续由速度传感器获取下一时刻当前行李箱速率,否则行李箱和主人进行测距,启动防丢失报警机制。

例如,当行李箱行进过程中时,其行李箱中内置的速度感应器确定当前行进速率,速率值不为0,启动防丢失报警机制。当行李箱和主人的距离大于防丢失距离门限时,手机APP进行防丢失提醒。

例如,所述智能行李箱包括以下装置:行李箱的箱子本体,无线收发模块,红外感应器,中央处理器,轮式结构,速度感应器,速度转换装置,方向仪,蓄电池,电能转换动能装置。其中,电能转换动能装置即所述动能转换装置;例如,轮式结构为若干设置于箱子本体底部的滑轮;其中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和手机之间进行通信和位置测距,优选的,设置多个无线收发模块,例如其数量大于等于2个,且多个无线收发模块分布在行李箱的箱子本体中,相邻无线收发模块的间距超过一定的间距预设值,例如5厘米、10厘米或者16厘米等,使得在测量行李箱和手机之间距离时,采集接收信号强度大小不一,利于样本点的收集和均值化。红外感应器主要用于探测障碍物的阻挡,当行李箱行进的速率过大或过小,超出人的掌控范围,此时需要通过速度感应器进行速度的获取,便于行李箱中速度转换装置调节,电能转换动能装置提供速度前行的动力。又如,为了改善行李箱行进时稳定性,可将行李箱设计成履带式结构,滑轮位于履带内部,这样保证行李箱在行进时不易失去平衡。

本发明各实施例通过位置感应器感应所述箱子本体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用户的当前距离,即实现位置测距,其作用是保持行李箱和人体的相对距离,当距离过大时,行李箱提高行进速度,当距离过小时,行李箱减小行进速度,在改变行进速度的决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位置测距,即行李箱和用户的距离在连续的时间范围内变化情况。优选的,位置感应器设置无线收发模块。由于行李箱在使用时,一般会在用户的身前、身后或旁边,通常是靠近人的范围,因此在测距时,信号传播距离较短,因此,无线收发模块可基于蓝牙,红外线等这些传输距离较短的频率承载测距信息。例如,无线收发模块分布在行李箱的外侧表面,测距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到达手机的传输距离不同,这样更加有利于通过多点的汇聚定位行李箱的位置,继而得到行李箱和手机的相对距离。

假定行李箱有2个无线收发模块,手机接收到测距信号强度分别是Rx1,Rx2。根据信号传播距离和信号衰减的关系,确定行李箱信号发送装置和接收人的距离分别是Lx1,Lx2。其最终行李箱和接收人的实际距离为Lx=(Lx1+Lx2)/2。

其中,行李箱信号传播损耗Lx=行李箱发送信号功率–手机接收信号强度+行李箱信号收发装置天线增益+接收端手机天线增益。由于一般情况下,行李箱和人体均在一个较近的距离范围,因此,其传播过程中的小尺度衰落,阴影衰落等因素可忽略。

通过计算生成的传播损耗根据信号传播距离和损耗关系,确定各个行李箱不同位置的信号收发装置和人体的距离,将生成的各个信号收发装置和人体距离计算均值,从而生成最终的行李箱和人体当前位置关系,能够有效实现测距,即所述位置感应。

例如,行李箱安装有GPS模块,可根据GPS定位信息生成当前行李箱的具体位置。

下面再给出行李箱自动行进的实施例的应用说明,行李箱在行进过程中,由行李箱内置的蓄电池提供能量,动能转换装置将蓄电池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动能,产生的动能为行李箱底部的滑轮或履带装置提供行进动力。在行进过程中,行李箱的位置感应器进行实时地距离信息采集,当行李箱和人体距离过大时,中央处理器通知速度感应器进行测速,根据当前行进速度和距离关系,调整行李箱行进速度档位,使得滑轮或履带装置提升行进速度。当行李箱和人体距离过近时,调整行李箱速度放慢,使得两者距离保持一个较为接近的状态。在行进过程中,红外感应装置或摄像头等实时采集前方的障碍物,在行进轨迹中,中央处理器预测是否会在某一个时刻进行碰撞,若碰撞,中央处理器计算需要改变的方位、角度、碰撞时间,通知行李箱的动能转换装置或方向仪调整行进线路,保证行李箱不被碰撞。

为了智能管控行李箱,又如,一种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其包括箱子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蓄电池、位置感应器、中央处理器与动能转换装置;还包括无线收发模块与报警器;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报警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报警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在开启状态下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管理终端进行周期连接,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判断与管理终端失去连接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这样,就实现了在智能行李箱与管理终端失去连接时,能够自动报警,可以有效防止行李箱遗失。例如,所述中央处理器在启动状态下连接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为预定义的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当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管理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则认为所述行李箱在用户附近;当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管理终端失去连接时,则认为所述行李箱离开用户,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这样,同时具有防止管理终端被盗、及时报警的效果。又如,所述中央处理器还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发送无线报警信号到服务器;优选的,所述服务器,或者所述服务器通知所述管理终端,发出报警信息,例如,所述管理终端发出报警声音。又如,所述管理终端还用于在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失去连接时,发出报警声音。例如,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所述管理终端采用蓝牙连接或者采用NFC方式连接。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拉杆;例如,所述拉杆伸缩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例如,所述拉杆为工字形,其一横形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内部,另一横形部通过伸缩的竖形部改变与所述箱子本体的相对位置。优选的,所述拉杆设置指纹识别开关,用于识别用户并在与用户脱离接触时启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这样,用户在拖着行李箱的时候,指纹识别开关识别用户,如果发现不是授权用户,则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器进行报警;又如,如果发现是授权用户,则关闭或者不启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当授权用户的手指离开指纹识别开关时,即指纹识别开关与用户脱离接触时,启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使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处在开启状态下,与外部至少一预设管理终端进行周期连接,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由所述中央处理器判断是否与管理终端失去连接。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外表面的开关指示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这样,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确定所述行李箱是否处理报警状态,否则可以自行开启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进入报警状态;例如,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自身的开关、所述中央处理器或者所述管理终端开启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例如,所述开关指示器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池;又如,所述开关指示器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拉杆处,例如,设置于所述拉杆的上部。又如,所述开关指示器设置LED灯及其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发光或者闪光。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存储单元,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存储管理终端的信息。例如,预先将用户的至少一管理终端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使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在开启状态下与至少一预设管理终端进行周期连接,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例如,所述周期为每0.2秒一次、每0.5秒一次、每秒一次或者每2秒一次等,又如,为了节约能耗,所述周期为每3秒一次或者每5秒一次。例如,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存储单元、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报警器,所述存储单元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优选的,所述存储单元设置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之间。

又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报警器包括声音报警设备,例如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和/或,所述报警器包括闪光报警设备。例如,当行李箱被遗忘或者恶意取走时,报警器发出报警音,提醒用户;又如,报警器不断闪烁,这样特别适用于夜晚。例如,所述报警器包括两对声音报警设备以及两组闪光报警设备,一对声音报警设备对置于所述智能行李箱的所述箱子本体的两侧,另一对声音报警设备分别设置于所述智能行李箱的拉杆上,这样,在发出报警音时,较为引人注意;并且,一组闪光报警设备设置于所述智能行李箱的所述箱子本体的上部位置,另一组闪光报警设备设置于所述智能行李箱的拉杆上,这样,在闪光报警时,难以遮盖,能够凸现所述智能行李箱的位置,也能够在与管理终端失去连接时有效提醒用户。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重量感应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用于感应所述智能行李箱的当前重量,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当前重量超过预设重量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例如,所述重量感应器设置变化感应模块,用于在所述智能行李箱的当前重量发生变化时,由所述重量感应器将所述当前重量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这样,特别适合在机场等对于行李箱重量有限制的场合,当行李箱超重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提醒用户。优选的,所述箱子本体上设置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所述重量感应器的显示模块,例如液晶屏,用于显示所述当前重量。优选的,所述箱子本体的外部设置具有连接端口的储物袋,所述重量感应器活动置于所述储物袋中且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口,在使用时放在行李箱下部即可;这样,还可以达到一个将所述重量感应器取出另置的技术效果,减轻行李箱的重量。优选的,所述储物袋设置于行李箱下部,所述重量感应器插置于所述储物袋中,这样,在使用时直接可用,在超重时可另行取出所述重量感应器,或者扔掉,或者送人。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电控锁具;所述中央处理器还设置与电控开关按钮连接的智能密钥管理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无线密钥信号,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智能密钥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密钥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锁具。这样,还能通过接收无线密钥信号控制行李箱的电控锁具,例如,控制其开启或者关闭,这样,大大增强了用户的隐私性,使得他人难以开启行李箱;又如,管理终端发送无线密钥信号,无线收发模块接收无线密钥信号,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智能密钥管理模块根据所述无线密钥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锁具的开关。优选的,所述电控锁具还设置机械密码开关,用于在无线密钥信号失效或者失灵时,以机械输出密码方式开启或者关闭。又如,用户通过管理终端转发无线密钥信号到另一管理终端,由其采用该无线密钥信号打开行李箱,这样,可以实现借用或者邮寄行李箱的使用效果,适合多人使用。

又一个实施例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位置感应器,其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蓄电池,用于获得所述智能行李箱所在的位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例如,所述位置感应器设置GPS模块或BDS模块,用于周期获取所述智能行李箱所在的当前位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当前位置发生变化时,控制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发送所述当前位置的信息。这样,当行李箱遗失时,或者行李箱在托运时,用户可以知道其位置信息,以便及时查找,例如,行李箱在托运状态下,从始发地机场到达目的地机场时,用户可以知道其当前位置,从而有效监控其位置,避免遗失或者他人误取。优选的,设置多个位置感应器,例如,其设置于所述箱子本体的外部位置。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如下:一种智能行李箱系统,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智能行李箱,以及至少一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无线连接。这样,可以由所述管理终端管理所述智能行李箱。又如,所述智能行李箱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相关实施例所述智能行李箱,以及至少一管理终端,所述管理终端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无线连接。例如,所述管理终端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又如,所述管理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等;优选的,所述管理终端为智能手机。如上所述,智能行李箱系统通过管理终端与智能行李箱无线连接,使得在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下,管理终端与智能行李箱分开一定距离,则智能行李箱进行报警。

例如,所述智能行李箱,其包括箱子本体,拉杆,GPS模块,中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位置感应器,重量感应器,蓄电池,智能密钥管理模块,蜂鸣器,箱子开关按钮,USB充电接口。其中,蓄电池的容量依据航空公司的额定功率设计,即不超过航空公司规定的电池容量。例如,箱子开关按钮用于手动进行箱体的打开及关闭操作。又如,箱子开关按钮用于手动和/或电动进行箱体的打开及关闭操作。又例如,携带的智能设备,笔记本等装置借助箱子的USB充电接口实施充电,充电过程中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充电过程信息反馈到手机APP端,其USB充电接口电能依赖箱子本身的蓄电池模块提供能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自动行进的智能行李箱与智能行李箱系统,从而在应用上极大地提升了行李箱使用效率,方便了人们在旅途或出差中过多行李的负担,并且解放了双手,而且在行李箱行进过程中,还实现了防丢失效果,保证行李箱主人无需过多关注行李箱的提携,提供了一种轻松、安全的携带行李箱的生活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