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885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而在大型的控制系统中,存在着多个不同的分布监控区域,其区域面积分布较广,仅采用一个控制柜,对不同的区域电气设备进行连接控制,则存在着布线较长,且排线十分复杂,进而使维护和管理成本较高,因此亟需一种实现区域化管理,实现排线规则有序,使维护和管理成本降低的架设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控制柜在大型控制系统中的设置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对不同的分布监控区域设置对应的子控制柜,通过主控制柜与所有的子控制柜连接,通过主控制柜对所有的子控制柜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不同的监控区域中的电气设备实现排线规则有序,降低维护成本的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其中,提供一主控制柜,和多个与所述主控制柜连接的子控制柜,多个所述子控制柜根据多个分布控制区域进行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所述分布监控区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

每个所述分布控制柜与对应的所述分布监控区域内的多个所述传感器连接;

供电柜,用以提供所述主控制柜和所述子控制柜中的设备工作电能;

每个所述子控制柜内包括:

第一可编程控制器,用以获取所述子控制柜对应的所述分布监控区域内的多个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以驱动对应所述监控区域内的所述电气设备工作;

总线模块,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所述主控制柜包括:

第二可编程控制器;

网络总线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以远程连接每个所述子控制柜中的所述总线模块;

指令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与所述网络总线控制模块连接,用以将外部输入的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柜中的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中;

所述子控制柜中的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将接收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驱动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所述电气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控制柜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子控制柜的柜体内部,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以检测柜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

第一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扇设置与所述子控制柜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子控制柜体对应所述第一排风扇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一排风口;

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所述温度信号,判断是否大于一第一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形成一第一风扇开启指令至所述第一排风扇,以控制所述第一排风扇开启工作;

若小于,则所述第一风扇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5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主控制柜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控制柜的柜体内部,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用以检测柜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

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二排风扇设置与所述主控制柜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柜体对应所述第二排风扇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排风口;

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所述温度信号,判断是否大于一第二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形成一第二风扇开启指令至所述第二排风扇,以控制所述第二排风扇开启工作;

若小于,则所述第二风扇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为50摄氏度。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控制柜的柜体内部设置有一带电的第一插座,和/或

所述主控制柜的柜体内部设置有一带电的第二插座。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控制柜的柜体内部的侧壁设置有一第一工作照明灯,和/或

所述主控制柜的柜体内部的侧壁设置有一第一工作照明灯。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控制柜的柜体门的外侧设置有一第一故障指示灯,所述第一故障指示灯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和/或

所述主控制柜的柜体门的外侧设置有一第二故障指示灯,所述第二故障指示灯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控制柜设置有一第一以太网通讯接口,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与所述第一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和/或

所述控制柜设置有一第二以太网通讯接口,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与所述第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主控制柜远程连接设置于不同的分布监控区域的所有的子控制柜连接,实现主控制柜对所有的子控制柜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控制,使得对所有分布监控区域中的电气设备连接到子控制柜中的排线规则有序,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实施例中,关于子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实施例中,关于主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

(1)、子控制柜;(2)、主控制柜;(11)、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2)、驱动模块;(13)、总线模块;(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第一排风扇;(16)、第一故障指示灯;(21)、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2)、网络总线控制模块;(23)、指令发送模块;(24)、第二温度传感器;(25)、第二排风扇;(26)、第二故障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包括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控制柜的架设系统的实施例,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其中,提供一主控制柜2,和多个与主控制柜2连接的子控制柜1,多个子控制柜1根据多个分布控制区域进行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分布监控区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

每个分布控制柜与对应的分布监控区域内的多个传感器连接;

供电柜,用以提供主控制柜2和子控制柜1中的设备工作电能;

每个子控制柜1内包括:

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用以获取子控制柜1对应的分布监控区域内的多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驱动模块12,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用以驱动对应监控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工作;

总线模块13,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

主控制柜2包括:

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

网络总线控制模块22,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用以远程连接每个子控制柜1中的总线模块13;

指令发送模块23,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与网络总线控制模块22连接,用以将外部输入的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子控制柜1中的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中;

子控制柜1中的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将接收的控制指令发送至驱动模块12;

驱动模块12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电气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控制柜2和子控制柜1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求,柜体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元器件,如接触器、断路器、熔断器、继电器、开关、按钮等,其中接线方式包括、电气接地、信号接地、安全接地等;

在系统架设中,在每个分布监控区域对应设置一子控制柜1,主控制柜2通过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时网络总线控制模块22连接于每个分布监控区域对应的子控制柜1,进而实现主控制柜2远程对子控制柜1中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分布监控区域对应的电气设备可包括,传送带、穿梭子母车、往复式提升机、链条传送机、辊筒输送机、辊筒顶升移栽机、托盘拆、码盘机、皮带输送机、双链辊道输送机、弯道输送机、移载机;

设置于设备上的传感器为光电式传感器。

该架设系统,架设结构层次清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柜集中连线存在着布线较长,且排线十分复杂的问题,而控制柜的结构可以设置为现有的矩形结构。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每个子控制柜1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一温度传感器14设置于对应的子控制柜1的柜体内部,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用以检测柜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

第一排风扇15,第一排风扇15设置与子控制柜1的一侧,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子控制柜1体对应第一排风扇15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一排风口;

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判断是否大于一第一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形成一第一风扇开启指令至第一排风扇15,以控制第一排风扇15开启工作;

若小于,则第一风扇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子控制柜1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实时的检测子控制柜1内部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判断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并在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发送一第一风扇开启指令至第一排风扇15;

第一排风扇15在接收到第一风扇开启指令后工作将柜体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排风口排出,进而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柜体内部进行热交换,使柜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进而保证柜体内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且延长工作寿命;

当第一排风扇15处于工作状态时当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低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形成一第一风扇关闭指令至第一排风扇15,以控制第一排风扇15停止工作,如此可实现第一排风扇15工作满足节能的需求。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阈值为50摄氏度。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主控制柜2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二温度传感器24设置于主控制柜2的柜体内部,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用以检测柜体内部的温度信号,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

第二排风扇25,第二排风扇25设置与主控制柜2的一侧,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主控制柜2体对应第二排风扇25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排风口;

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判断是否大于一第二预设阈值;

若大于,则形成一第二风扇开启指令至第二排风扇25,以控制第二排风扇25开启工作;

若小于,则第二风扇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排风扇25在接收到第二风扇开启指令后工作将柜体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排风口排出,进而使外部的空气进入柜体内部进行热交换,使柜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进而保证柜体内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且延长工作寿命;

当第二排风扇25处于工作状态时当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形成一第二风扇关闭指令至第二排风扇25,以控制第二排风扇25停止工作,如此可实现第二排风扇25工作满足节能的需求。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控制柜1的柜体内部设置有一带电的第一插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子控制柜1中的第一插座均配备有保险丝,并且该插座符合230伏、10安培容量标准,该插座的供电单元为外部接入的市电,因此即使供电柜断电,也不影响该插座的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插座供电的带电线路所有接头均加以漏电保护,以防止人员意外触碰。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主控制柜2的柜体内部设置有一带电的第二插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控制柜2中的第二插座均配备有保险丝,并且该插座符合230伏、10安培容量标准,该插座的供电单元为外部接入的市电,因此即使供电柜断电,也不影响该插座的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该插座供电的带电线路所有接头均加以漏电保护,以防止人员意外触碰。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控制柜1的柜体内部的侧壁设置有一第一工作照明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工作照明灯的供电单元可选择为外部接入的市电,因此即使供电柜断电,也不影响该第一照明灯的供电,该照明灯主要是供使用者需要打开主控制柜2,了解柜体内部的元器件工作状态或者排除故障时,提供照明,方便使用者操作。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主控制柜2的柜体内部的侧壁设置有一第一工作照明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工作照明灯的供电单元可选择为外部接入的市电,因此即使供电柜断电,也不影响该第二照明灯的供电,该照明灯主要是供使用者需要打开子控制柜1,了解柜体内部的元器件工作状态或者排除故障时,提供照明,方便使用者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照明灯或者第二照明灯均可采用荧光灯或者led灯。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控制柜1的柜体门的外侧设置有一第一故障指示灯16,第一故障指示灯16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子控制柜1中的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有该监控区域中的多个电气设备,若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子控制柜1中的第一可编程的工作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形成一故障信号使第一故障指示灯16闪烁指示。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主控制柜2的柜体门的外侧设置有一第二故障指示灯26,第二故障指示灯26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控制柜2中的第二可编程的工作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形成一故障信号使第一故障指示灯16闪烁指示。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子控制柜1设置有一第一以太网通讯接口,第一以太网接口与第一可编程控制器11连接。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柜设置有一第二以太网通讯接口,第二以太网接口与第二可编程控制器21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柜体内部的硬件结构包括第一排风扇,第二排风扇等,以上对应的实施例均是提供一种设置方式其并不是对其硬件结构设置位置的唯一限制,其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置于柜体内部其它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