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509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装置,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储能系统逐渐代替传统的储能系统,逐渐被市场接受,并快速发展起来。锂电储能系统具备大电流放电能力,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模组以及小型锂电池储能系统多数采用的电池管理系统为保护板,保护板的缺陷在于没有集成温度控制功能,只具备单纯的温度保护功能,使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是使用智能嵌入式智能型散热装置可以完美的解决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模组或小型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散热问题,同时采用嵌入式框架,只需要预留孔位,便可安装。实用性非常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嵌入式框架前面板、嵌入式框架后面板、温度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嵌入式框架前面板和嵌入式框架后面板卡接在一起形成嵌入式框架,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嵌入式框架内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固定在嵌入式框架内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中的一种,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嵌入式框架前面板上开设有横向出风口,所述嵌入式框架后面板上开设有纵向进风口,所述散热风扇上设置有至少六片扇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上连接有设定按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数字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风扇为电动风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内部设置有STM8位芯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NTC防水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嵌入式框架前面板和嵌入式框架后面板均为工程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嵌入式框架卡接在锂电池储能系统上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智能控制方式先进,方便安装,使用范围广,稳定性强,完全解决了锂电池储能系统中模组或小型锂电池储能系统散热问题,解决了模块化储能设备结构紧凑问题,采用嵌入式安装,安装方便,自身内耗极小,适用电压范围广,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框架前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框架后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的结构原理图,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嵌入式框架前面板结构示意图,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嵌入式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嵌入式框架后面板结构示意图,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嵌入式智能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4、嵌入式框架前面板6、嵌入式框架后面板7、温度控制模块2和温度传感器1,所述嵌入式框架前面板6和嵌入式框架后面板7卡接在一起形成嵌入式框架,所述散热风扇4安装在嵌入式框架内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固定在嵌入式框架内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上连接有数字显示屏9,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上连接有设定按钮10,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中的一种,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与继电器3连接,所述继电器3与散热风扇4连接,所述散热风扇4为电动风扇,所述嵌入式框架前面板6上开设有横向出风口5,所述嵌入式框架后面板7上开设有纵向进风口11,所述散热风扇4上设置有至少六片扇叶8,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内部设置有STM8位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1为NTC防水型传感器。所述嵌入式框架前面板6和嵌入式框架后面板7均为工程塑料板。所述嵌入式框架卡接在锂电池储能系统上部。

使用时,温度控制模块2与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1实时监测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模块2,温度控制模块2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设定值进行判定,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发送信号给继电器3,继电器3工作,带动散热风扇4转动,热量随着空气从纵向进风口11进入,经过旋转的扇叶8,从横向出风口5排出,从而对锂电池储能系统进行散热处理,数字显示屏9能实时显示温度传感器1监测到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度,设定按钮10能设置温度控制模块2的相应参数及设定值,方便针对不同锂电池储能系统应用场景下的温度监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