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接口的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3611发布日期:2018-09-04 22:2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接口的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停车场大都是自走式,远不能满足汽车的增长对车位的要求。立体车库,也称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是对各种非平面停放车辆设施的一种统称。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是利用钢结构作为主框架,配合升降和横移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组装而成的停车设备,是解决实际停车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由于立体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等诸多优势,可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的现状。智能立体停车库是集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立体化的物流储运系统,能够自动而可靠地完成车辆的存取以及相关信息的管理。对该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可以解决中国停车难的问题,具有非常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智能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一般分为四层:远程调度层、现场上位机管理层、中间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目前的调试多在中间控制层实现,对于多出入口和多堆垛机的立体车库来说,由于现场设备复杂、信号繁多,所以,智能立体车库建造完成后的调试工作很繁琐。因此开发一套多控制接口的控制系统,提高调试的方便性和调试的速度,减轻调试负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此类智能立体车库的多种控制端口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接口的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一套控制系统实现多种立体车库控制功能,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方便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达到降低调试压力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接口的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包括远程调度层、现场上位机控制层、中间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每层设有至少一种控制接口;

其中,所述远程调度层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一种控制接口,其通过网络与现场上位机控制层进行远程通讯连接,所述现场上位机控制层通过网线与中间控制层连接,上位机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二种控制接口,所述中间控制层包括PLC以及与PLC连接的触摸屏、变频器和远程IO模块,所述触摸屏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三种控制接口,所述现场设备层包括调试终端,所述调试终端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四种控制接口,现场设备层与中间控制层通过信号线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调度层包括计算机和打印机,所述计算机上设有远程监控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控接口与立体车库的监控装置相连,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

进一步的,所述现场上位机控制层包括PC机和打印机,所述PC机和打印机与UPS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试终端上设有调试接口,所述调试接口与PLC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试终端安装于现场设备层的主控制柜区域、分控制柜区域、堆垛机区域和转盘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现场设备层还包括检测单元和执行元件,所述检测单元和执行元件与PLC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编码器和激光测距仪。

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元件包括堆垛机的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搬运器的行走电机、升降电机和前后叉电机,以及转盘的旋转电机和阻挡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堆垛机的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以及转盘的旋转电机和阻挡电机的旋转速度通过中间控制层的变频器进行调节,所述搬运器的行走电机、升降电机和前后叉电机的旋转速度通过PLC直接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种控制接口,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在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调试和运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各区域均可接入调试接口,增强了调试的便利性,减轻了调试的工作量,特别适用于智能立体车库的调试。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多种控制接口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智能立体车库的多种控制端口的研究还没有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案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接口的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一套控制系统实现多种立体车库控制功能,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方便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达到降低调试压力的目的。

一种具有多种控制接口的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包括远程调度层、现场上位机控制层、中间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每层设有至少一种控制接口;

其中,所述远程调度层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一种控制接口,其通过无线网络与现场上位机控制层进行通讯连接,现场上位机控制层采集智能立体车库的各种信息以及停车数据上传到远程调度层,远程调度层的调度系统针对上传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度指令。

所述远程调度层包括计算机和打印机,所述计算机上设有远程监控接口,所述远程监控接口与立体车库的监控装置相连,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

远程调度层通过远程监控接口,可以将该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集成到整个办公楼或者住宅的集控中心,便于系统扩展和整体管理;同时,该接口为智慧城市与建立静态交通管理奠定基础。

远程调度层运行在计算机上,以界面的形式显示,其主要是对整个立体车库系统进行监视,但操作级别高的人员可通过远程调度层直接下达指令给现场上位机控制层,从而对立体车库进行控制。当车库处于无人值守的工况下时,远程调度层可以作为第一种控制接口对立体车库进行控制。

所述现场上位机控制层包括PC机和打印机,所述PC机和打印机与UPS电源连接。

现场上位机控制层是智能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监视和控制中心,其主要是对整个智能立体车库的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将相应的报表进行打印;同时对智能立体车库进行控制。现场上位机控制层通过网线与中间控制层的PLC通讯,PLC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现场上位机控制层,使现场上位机控制层能收集整个智能立体车库所有的信息;同时,所有的存取车等操作,均可在现场上位机控制层下达指令给PLC进行控制。现场上位机控制层可以作为第二种控制接口,也是整个系统的主控制接口

所述中间控制层包括PLC以及与PLC连接的触摸屏、变频器和远程IO模块,所述触摸屏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三种控制接口。

所述PLC用于接收现场上位机控制层的指令,完成对智能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

PLC主控系统与触摸屏组合成独立于现场上位机控制层的控制系统,接收检测单元采集的数据,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生成合理的动作指令,独立完成智能立体车库的各种控制需要。在这个小的独立系统中,PLC只能作为控制单元,触摸屏是中间控制层的控制接口。触摸屏作为第三种控制接口,各种控制指令通过此接口下达到PLC,从而实现控制功能。

在具体实施中,离PLC较远的现场设备层的设备通过远程IO模块与PLC连接(附图中未表示),远程IO模块对其进行信息采集,并对其进行控制,远程IO模块的应用可以节省线缆,减少工作量。

所述现场设备层包括调试终端、检测单元和执行元件,所述调试终端上设有调试接口,所述调试接口、检测单元和执行元件与PLC连接。调试终端是一个针对立体车库调试设计的设备,可以与PLC组成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通过操作可以实现各车库内各设备的分动作以及车库的存取车,调试终端可以作为第四种控制接口。同时,控制系统可以允许在不同区域接入调试终端的调试接口,这也增加了调试的便利性。调试终端为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第四种控制接口,所述现场设备层与中间控制层通过网线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编码器和激光测距仪。

所述执行元件包括堆垛机的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搬运器的行走电机、升降电机和前后叉电机,以及转盘的旋转电机和阻挡电机。

所述堆垛机的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以及转盘的旋转电机和阻挡电机的旋转速度通过中间控制层的变频器进行调节,所述搬运器的行走电机、升降电机和前后叉电机的旋转速度通过PLC直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远程调度层、现场上位机控制层和中间控制层下发的控制指令均为现有指令,不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为各控制接口的架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