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机电路以及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3323发布日期:2020-09-23 0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单元;

电源单元,耦接于所述主控单元,且用于为所述主控单元供电;以及

开关单元,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在工作状态结束时输出关断信号至所述开关单元,以使所述开关单元切断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之间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电路还包括耦接于所述主控单元的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用于根据自身的触发状态输出触发信号至所述主控单元以触发所述主控单元切换至所述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耦接于所述开关单元,所述触发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触发信号至所述开关单元,以使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耦接于所述开关单元,所述触发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触发信号至所述开关单元,以使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工作状态触发时输出导通信号至所述开关单元,以使所述开关单元维持导通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触发端,所述触发单元还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的一端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另一端耦接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触发端耦接于所述按键开关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的连接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为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按键开关以及所述触发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耦接于所述主控单元、源极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电路还包括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耦接于所述触发单元以及所述主控单元,所述触发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触发信号至所述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输出状态检测信号至所述主控单元,以使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述状态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触发单元的触发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触发端以及状态检测端,所述触发单元以及所述状态检测单元还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双刀单掷开关,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包括上拉电阻,所述双刀单掷开关的第一触点一端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另一端耦接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触发端耦接于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双刀单掷开关的第二触点一端接地、另一端耦接于所述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的状态检测端耦接在所述双刀单掷开关的第二触点与所述上拉电阻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待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为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一触点以及所述触发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耦接于所述主控单元、源极耦接于所述电源单元。

10.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待机电路,所述待机电路设于所述设备主体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耦接于所述待机电路的主控单元的传感单元或开关,所述传感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到主控单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待机电路以及智能设备,待机电路包括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以及开关单元。电源单元耦接于主控单元,且用于为主控单元供电;开关单元耦接于电源单元与主控单元之间,主控单元用于在结束工作状态时输出关断信号至开关单元,以使开关单元切断电源单元与主控单元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机电路能够在主控单元结束工作状态时切断主控单元的电源,避免非必要的电量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4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