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保温舱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905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保温舱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车载保温舱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保温 舱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车载保温舱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组、执行机构组、温控器组成,为了保证将几种 设备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这几种设备之间必须通过一种高效、可靠且易于扩充的通信方 式进行通讯。传统的通信方式是基于串口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体温舱体积不 大,传感器数量、执行机构数量不多的情况。随着型号任务的发展,保温舱的体积越来越大, 传感器数量越来越多,执行机构也越来越分散,传统的基于串口的调温控制系统通信结构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上述情况,其缺陷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0003] 1、容错能力不强。对于具有多个输入传感器、多个输出执行机构的保温舱控制系 统,多个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通信异常,但对于突发情况,如传感器或执行机构出现 故障时,数据信息会突发传送到串口总线上,而这时如果串口总线正在进行主机与从机间 的数据通信,由于串口总线自身不具有冲突重发能力,这种突发的数据就可能出现数据丢 失的情况。同时由于车载本身有电台变频器的大功率高频信号干扰,保温舱的众多挂接于 串口总线上的设备不能保证总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如果一个设备出现错误,则这个设备 可能会持续干扰整个串口总线,甚至导致总线瘫痪;
[0004] 2、串口通信协议重用性不强。对于不同的温控系统串口通信由于每帧数据的不定 性,导致制定的协议字节数不定,由此导致同一系统中可能出现多种不同字长的数据帧,这 不仅仅导致当前温控系统的通信处理变得繁琐,对于多个型号的型号处理也不便于代码重 用,同时不同型号车载保温舱物理尺寸不同,传感器、执行机构的数量均不同,串口通信协 议不能自动适应不同的保温舱。
[0005] 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建立一种实用性强且通用型好的导弹车载保温舱调温控制方 案,已成为目前导弹车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技术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保温舱 控制系统,解决现有车载保温舱控制系统对于大型保温舱容错能力不足、串口通信协议重 用性不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载保温舱控制系统, 包括:
[0008] 布置于车辆保温舱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保温舱的温度和湿度;
[0009] 布置于车辆保温舱的多个温控执行机构,所述温控执行机构为空调、辅助加热机 构和辅助制冷机构中一种或多种,用于调控车辆保温舱的温度和湿度;
[0010] 连接在CAN总线上的主控制器,其包含路由表建立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和故障 记录模块,所述路由表建立模块用于在系统上电初始化时通过CAN总线轮询获知处于工作 状态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温控执行机构,将两者的对应关系记录于总线路由表;所述温湿度 控制模块用于在系统工作时,从总线路由表记录的温湿度传感器获取保温舱的温湿度信 息,将其与目标温湿度对比生成温控指令,并从总线路由表中查询对应的温控执行机构,将 所述温控指令传送给该温控执行机构以实现对车辆保温舱的温湿度控制;所述故障记录模 块用于通过CAN总线记录总线路由表中各温湿度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发生故障的次数,一旦 所述发生故障的次数上限到达设定阈值,将对应温湿度传感器或执行机构从总线路由表中 去除。。
[0011]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在CAN总线上的温湿度传感器、执行机构、主控制器 对应的节点ID满足如下关系:温湿度传感器节点ID前三位为000,执行机构节点ID前三 位为001,主控制器节点ID前三位为010。
[0012]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系统还包括连接在CAN总线上的冗余控制器,所述冗余控制 器用于在主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接替主控制器的工作,以保证保温舱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0013]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 技术优点:(1)容错能力强:本发明系统基于CAN总线连接,因此主控制器与节点各设备在 进行正常通信过程中,即使某节点突发地进行数据传输,也可有效避免数据丢失的情况;本 发明主控制器记录CAN总线各节点设备的工作状态,对于处在故障运行状态的设备,如果 错误次数上限到达设定阈值,总线路由表将这个故障节点从总线上断开,使之不影响整个 网络的安全;(2)扩展性能强:本发明保温舱控制系统对连接在CAN总线上的各设备ID进 行定义,以实现对总线数据的快速分类处理;本发明保温舱控制系统基于自定义的保温舱 CAN总线通用协议,采用统一的CAN通讯接口,当保温舱结构发生变化,只要新接入本发明 保温舱控制系统的设备满足上述协议和接口要求,则系统可自动识别拓展的设备,达到快 速扩展系统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基于CAN总线的车载保温舱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 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能够快速组建与实施的保温舱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建 立基于CAN总线的调温控制网络,并在此硬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能够适应不同物理尺 寸,不同调温性能的保温舱调温需求的车载调温通讯协议,提高了导弹车载保温舱调温控 制系统的实用性与通用性。
[0017] 如图1所示,本发明保温舱控制系统包括:
[0018] 布置于车辆保温舱的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