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派工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87271阅读:来源:国知局
02,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停止工作;和/或
[0089]可选地,当确认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则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停止工作。
[0090]例如,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为0.10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为0.05,则指示加工设备A停止工作,待加工产品将不进行加工生产。
[0091]S404,向控制系统发送告警信息,其中,告警信息用于指示加工设备A存在缺陷。
[0092]可选地,当确认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则向控制系统发送告警信息,其中,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存在缺陷。
[0093]例如,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为0.10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为0.05,则心向控制系统发送告警信息,指示加工设备A存在缺陷,不适于继续投入生产使用。
[0094]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当缺陷检测状态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可以及时作出指示和/或告警处理,避免进入该加工设备产出缺陷率高的产品,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0095]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5所示,指示第二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还包括:
[0096]S502,从除第一加工设备之外的多个加工设备中,选择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低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的一个加工设备作为第二加工设备,其中,待加工的产品符合多个加工设备的加工条件;
[0097]可选地,当接收到指示使用第二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时,则从除第一加工设备之外的多个加工设备中,选择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低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的一个加工设备作为第二加工设备。
[0098]例如,现有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其缺陷率为0.15,加工设备B,其缺陷率为0.13,加工设备C,其缺陷率为0.12,加工设备D,其缺陷率为0.05,设有第一预定阈值为0.12 ;当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被确认缺陷率高于阈值,则从加工设备B、C、D中选择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低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的一个加工设备作为第二加工设备,即符合条件的加工设备C与加工设备D均可被选作第二加工设备。
[0099]可选地,待加工的产品符合多个加工设备的加工条件,其中,加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加工产品的大小。
[0100]例如,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的加工条件I)为“产品的长宽比4:3”,假设选择加工设备C为第二加工设备,加工设备C的加工条件2)为“加工温度为25”,则当加工设备A的缺陷率符合要求时,待加工产品符合条件I ),可以进入加工设备A进行加工生产;当加工设备A的缺陷率不符合要求时,待加工的产品符合条件2),才可以进入加工设备C进行加工生产。
[0101]S504,将待加工的产品传送到第二加工设备。
[0102]可选地,将待加工产品传送到第二加工设备,其中,传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传送带。
[0103]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当缺陷检测状态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可以指示第二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生产。对加工设备的宏观控制调度,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缺陷率。
[01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优选实施例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不当的限定。
[0105]实施例2
[010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产派工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0107](I)获取模块602,用于在待加工的产品传送到第一加工设备时,获取第一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
[0108]可选地,在待加工产品传送到第一加工设备时应该确认该设备当前的缺陷检测状态,是否符合加工生产的标准,是否可投入生产使用。因此,当待加工产品传送到第一加工设备时,将获取第一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
[0109]可选地,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的判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缺陷检测状态是否合格,距离最近一次缺陷检测的时间是否超过监测周期。
[0110]例如,在待加工产品传送到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时,获得该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结果为合格,则待加工产品可以投入加工设备A进行加工生产;否则,待加工产品将不进入加工设备A进行加工生产。
[0111]例如,在待加工产品传送到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时,获得该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结果为30分钟之前得到的,监测周期为15分钟,该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已经不是最新的检测结果,待加工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加工设备A进行加工生产。
[0112](2)第一指示模块604,当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低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时,用于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
[0113]可选地,若当前获取的缺陷检测状态显示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低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则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
[0114]可选地,第一预定阈值设定的参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加工设备的使用年限,产品参数。
[0115]例如,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检测状态显示缺陷率为0.05小于第一预定阈值0.10,则指示加工设备A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或者,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为0.10等于第一预定阈值0.10,则该加工设备当前的缺陷检测状态指示待加工的产品进入加工设备A进行加工。
[0116](3)第二指示模块606,当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时,用于指示第二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
[0117]可选地,若当前获取的缺陷检测状态显示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则指示第二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
[0118]例如,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为0.10大于第一预定阈值为0.05,则加工设备A当前的缺陷检测状态不符合生产标准,不适于生产,可指示待加工产品进入加工设备C (第二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生产。
[0119]在本实施例中,该生产派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2,第一指示模块604,第二指示模块606。通过获取模块,在待加工的产品传送到第一加工设备时,获取第一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若缺陷检测状态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低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阈值,则通过第一指示模块,指示第一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否则,通过第二指示模块,指示第二加工设备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
[0120]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待加工的产品传送到第一加工设备时,可实时获取该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有效地降低了存在缺陷的产品。
[0121]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7所示,获取模块602包括:
[0122](I)第一抽取单元702,用于从第一加工设备已加工出的产品中抽出预定个数的产品;
[0123]可选地,在第一加工设备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对已加工的产品进行抽选,抽出预定个数的产品,用于计算当前第一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率。例如,抽出100个已加工的产品O
[0124](2)第一统计单元704,用于对抽出的预定个数的产品中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统计,得到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
[0125]可选地,对从第一加工设备已加工的产品中抽出的产品中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统计,得到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例如,抽出的已加工的产品个数为100个,统计得到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为12个。
[0126](3)第一计算单元706,用于根据预定个数和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计算得到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
[0127]可选地,根据从第一加工设备中抽出的已加工产品的个数及检测得到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计算得到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第一加工设备当前的缺陷率。
[0128](4)第一比较单元708,用于将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与第一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将比较得到的结果作为缺陷检测状态。
[0129]例如,加工设备A (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若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为0.15,大于第一预定阈值0.10,则可以得到该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且该状态显不为不合格,不适于投入加工生产;若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为0.05小于第一预定阈值0.10,则可以该加工设备的缺陷检测状态,且该状态显示为合格,可以投入加工生产。
[0130]在本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602包括:第一抽取单元702,第一统计单元704,第一计算单元706,第一比较单元708。通过第一抽取单元,从第一加工设备已加工出的产品中抽出预定个数的产品;再由第一统计单元,对抽出的预定个数的已加工的产品中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统计,得到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然后由第一计算单元,根据预定个数和存在缺陷的产品的个数计算得到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并由第一比较单元,将第一加工设备在接收到待加工的产品时已加工出的产品的缺陷率与第一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将比较得到的结果作为缺陷检测状态。
[0131]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