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停联锁装置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3502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停联锁装置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急停互锁装置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台数控机床的急停互锁装置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工业4.0的不断推进,企业中的大批量流水线加工作业已经越来越趋于智能化、自动化,利用桁架机器人将多台数控机床连成一条无人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急停开关设置在各个单一数控机床上,按下一个急停开关只能急停一台数控机床,其他数控机床依旧处于工作状态,这就使得该急停机床前的产品形成积压、急停机床后的产品断流,为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亟需一种方案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紧急停止可以联锁实现,按下任一机床的急停开关,实现整个流水线作业的全线急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急停联锁装置,用以解决流水线上不能通过任意一台设备上的急停开关实现全线急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0005]一种急停联锁装置,包括N个用于检测急停信号产生的检测继电器和N个用于控制急停信号向控制器输入的控制继电器,N>1 ;每台设备上均设置有由一个急停开关和一个检测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N个检测继电器的对应触点与N个相并联的控制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联锁控制回路;每台控制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均用于连接对应设备控制器的急停信号输入端子。
[0006]进一步的,急停开关为常闭开关,检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控制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设备控制器为PLC。
[0007]—种急停联锁系统,包括N台数控机床,N个用于检测急停信号产生的检测继电器和N个用于控制急停信号向控制器输入的控制继电器,N>1 ;每台数控机床上均设置有由一个急停开关和一个检测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N个检测继电器的对应触点与N个相并联的控制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联锁控制回路;每台控制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均连接对应数控机床控制器的急停信号输入端子。
[0008]进一步的,急停开关为常闭开关,所述检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所述控制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数控机床控制器为PLC。
[0009]本发明中,通过在每台设备上增加两个继电器形成急停联锁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流水线各设备不能通过任意一台设备上急停开关实现全线急停的问题,该联锁装置结构简单、接线较少,各设备的控制电源相隔离,任意一台设备的急停信号可以快速反馈给其他各台设备,急停联锁响应快。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急停联锁系统实施例1的原理图;
[0011 ] 图2是急停联锁系统实施例2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急停联锁系统实施例1
[0014]下面具体介绍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急停联锁系统。
[0015]如图1所示,对于三台数控机床和对应的急停联锁装置,急停联锁装置包括:每台机床设有一个急停信号产生回路,即第一台数控机床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由急停开关SB1和检测继电器线圈KA1-1串联形成,第二台数控机床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由急停开关SB2和检测继电器线圈KA1-2串联形成,第三台数控机床的急停信号输入回路由急停开关SB1和检测继电器KA1-3串联形成,三个急停信号产生回路的供电电源均为24V电源。并联后的三个控制继电器线圈KA2-1、KA2-2、KA2-3与检测继电器KA1-1的一个常开触点、KA1-2的一个常开触点、KA1-3的一个常开触点串联在24V电源的两端,形成控制联锁回路,控制联锁回路的供电电源为24V电源。三个控制继电器ΚΑ2-1、ΚΑ2-2、ΚΑ2-3的常闭触点分别连接在相应数控机床的急停信号输入端子上,即控制继电器KA2-1的一个常闭触点接急停信号输入端子10.0-1,控制继电器KA2-2的一个常闭触点接急停信号输入端子10.0-2,控制继电器KA2-3的一个常闭触点接急停信号输入端子10.0-3,三个控制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均接在24V电源的正极。
[0016]在流水线正常工作时,各台数控机床正常运行,此时急停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检测继电器KA1-1、KA1-2、KA1-3和控制继电器KA2-1、KA2-2、KA2-3都处于得电状态,检测继电器KA1 -1、KA1 -2、KA1 -3的常开触点闭合,控制继电器KA2-1、KA2-2、KA2-3的常闭触点断开,此时各控制器的紧急停止信号输入端子均没有信号输入。当任意一个急停开关被按下时,该数控机床的急停信号输入回路被开路,其所串的检测继电器线圈失电,比如急停开关SB2被按下,则检测继电器KA1-2失电,从而检测继电器KA1-2的触点动作,即常开触点KA1-2断开、该常开触点所在的回路断开,控制继电器KA2-1、KA2-2、KA2-3的线圈失电,三个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A2-1、KA2-2、KA2-3动作,从断开状态切换成了闭合状态,从而紧急停止信号输入端子10.0-1、10.0-2、10.0-3处均有紧急停止信号输入,三台数控机床同时紧急停止。
[0017]急停联锁系统实施例2
[0018]上述实施例1给出了急停开关是常闭开关、检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开触点时的实施方式,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还可以急停开关是常开开关、检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急停开关为常开开关,所用检测继电器KA1-UKA1-2和KA1-3的触点为常闭触点。
[0019]在流水线正常工作时,各台数控机床正常运行,此时急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检测继电器ΚΑ1-1、ΚΑ1-2、ΚΑ1-3处于失电状态,控制继电器KA2-1、KA2_2、KA2_3处于得电状态,检测继电器KA 1 -1、KA 1 -2、KA 1 -3的常闭触点闭合,控制继电器KA2-1、KA2-2、KA2-3的常闭触点断开,此时各控制器的紧急停止信号输入端子均没有信号输入。当任意一个急停开关被按下时,该数控机床的急停信号输入回路闭合,其所串的检测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三个控制继电器的线圈都失电,检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由闭合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三个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A2-1、KA2-2、KA2-3动作,从断开状态切换成了闭合状态,从而紧急停止信号输入端子10.0-1、10.0-2、10.0-3处均有紧急停止信号输入,三台数控机床同时紧急停止。
[0020]上述实施例给出了三台数控机床的急停联锁控制方式,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联锁控制的数控机床还可以是两台,四台,甚至更多。
[0021]上述实施例给出了所用的控制继电器触点均为常闭触点,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用的控制继电器触点还可以是常开触点,其控制方式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只是对应控制器中的程序做相应更改即可。
[0022]上述实施例给出了急停联锁装置与系统在数控机床流水线上的实施方式,作为其他实施方式,还可以急停联锁装置与系统还可以使用在其他流水线,比如玻璃研磨等行业。
[0023]急停联锁装置实施例
[0024]急停联锁装置与以上系统实施例中的急停联锁装置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0025]以上给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给出的思路下,采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容易想到的方式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进行变换、替换、修改,并且起到的作用与本发明中的相应技术手段基本相同、实现的发明目的也基本相同,这样形成的技术方案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微调形成的,这种技术方案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急停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用于检测急停信号产生的检测继电器和N个用于控制急停信号向控制器输入的控制继电器,N>1 ;每台设备上均设置有由一个急停开关和一个检测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N个检测继电器的对应触点与N个相并联的控制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联锁控制回路;每台控制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均用于连接对应设备控制器的急停信号输入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停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停开关为常闭开关,所述检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所述控制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停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控制器为PLC。4.一种急停联锁系统,包括N台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用于检测急停信号产生的检测继电器和N个用于控制急停信号向控制器输入的控制继电器,N>1 ;每台数控机床上均设置有由一个急停开关和一个检测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N个检测继电器的对应触点与N个相并联的控制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联锁控制回路;每台控制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均连接对应数控机床控制器的急停信号输入端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停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停开关为常闭开关,所述检测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所述控制继电器的触点为常闭触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停联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机床控制器为PLC。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急停联锁装置与系统,包括数控机床,N个用于检测急停信号产生的检测继电器和N个用于控制急停信号向控制器输入的控制继电器,N>1;每台数控机床上均设置有由一个急停开关和一个检测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的急停信号产生回路,N个检测继电器的对应触点与N个相并联的控制继电器线圈串联形成联锁控制回路;每台控制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均用于连接对应数控机床控制器的急停信号输入端子。该联锁装置结构简单、接线较少,各设备的控制电源相隔离,任意一台设备的急停信号可以快速反馈给其他各台设备,急停联锁响应快,能够有效解决流水线上不能通过任意一台设备上的急停开关实现全线急停的问题。
【IPC分类】G05B19/19
【公开号】CN105278451
【申请号】CN201510638082
【发明人】苏建新, 李聚波, 聂少武, 徐严冬, 张艳珍, 刘明鸣, 王建生, 王全胜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