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086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毛巾坯料纵向切割设备的浮动刀头,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毛巾(包括棉质毛巾和超细纤维毛巾)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纺织、印染、洗涤、定型、成品等工序,其中成品工序是将图1所示的大幅毛巾坯料沿纵切缝和横切缝裁切成小块的坯料毛巾,然后再把切好的坯料毛巾锁边或包边,有需要的话有时还要加上商标或洗标。传统的裁切方法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纵切和横切(将毛巾坯料铺到案子上叠成一摞,用振动剪刀进行裁切),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0003]现在大部分印染厂都采用一种人工加机器的半自动纵切方式:利用机器自动传送和整理大幅毛巾坯料,操作工人手持裁纸刀或其他刀片在坯料传送路径上的某个部位对准毛巾之间的纵切缝进行切割。这种纵向切割方法的缺点是对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因此采用这种纵切方式时,产品的破损率很高。
[0004]目前,比较先进的毛巾坯料纵切设备是在坯料传送路径上设置与每个纵切缝相对应的浮动刀头,浮动刀头一般包括浮动底座、浮动底座的横向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在浮动底座上的切割电机,浮动底座通过水平轨道固定在毛巾坯料纵切设备的机架上,切割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毛巾坯料的纵切缝相对应的刀片。浮动底座的横向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横移电机和齿轮齿条机构(横移电机固定在浮动底座上,其输出轴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毛巾坯料纵切设备的机架连接),也可以用皮带驱动浮动刀头左右移动(浮动刀头的左侧和右侧各设一个皮带轮,绕在两个皮带轮上的皮带随皮带轮转动时,其上下两层运动方向相反,在浮动刀头上设置有分别与上下层皮带相对应的两个电磁铁夹块,当浮动刀头需要往某一个方向移动时,就夹住向该方向移动的皮带,这样就可以利用皮带带动浮动刀头左右移动),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利用寻隙传感器实时监测浮动刀头的刀片与毛巾坯料纵切缝之间的偏差,进而通过控制浮动底座的横向驱动装置实现自动对刀。
[0005]目前,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一般采用C型光纤传感器来检测纵切缝,由于毛巾定型尺寸不可控,当纵切缝在经过横切缝时出现错位时,无法实现过接头(横切缝)后的自动对刀,因此每次过接头后都需要由操作者重新对刀,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以实现过接头时的自动对刀,提尚毛巾生广效率。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由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8]一种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构成中包括CPU、寻隙传感器和横移驱动模块,所述寻隙传感器包括分别位于毛巾坯料下方和上方且相互对应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包括沿平行于导布辊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光电管,每个光电管的输出端经一个信号调理单元接CPU的输入端口,光接收器的壳体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在浮动刀头的浮动底座上;所述CPU的输出端口通过横移驱动模块控制浮动底座的横向驱动装置。
[0009]上述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所述传感器支架与浮动刀头的浮动底座之间设有横向调节装置,所述横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调节滑块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套固定在浮动底座上,其内部设有平行于导布辊的滑槽,所述调节滑块位于调节套的滑槽内,所述调节螺栓平行于导布辊且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与调节滑块和调节套连接,调节螺栓的一端设有调节手轮。
[0010]上述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构成中还包括左移按钮和右移按钮,它们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CPU的不同输入端口,在左移按钮和右移按钮的信号输出端均设有上拉电阻。
[0011]上述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电位器和两个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并通过对应的光电管接电源正极,所述电位器与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后接电源电压,电位器的滑动端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CPU的输入端口。
[0012]上述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所述光发射器包括沿平行于导布辊的直线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它们串联连接或分组串联连接后通过限流电阻与电源连接。
[0013]上述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所述光发射器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透明外壳内。
[0014]上述毛巾坯料纵向切割浮动刀头的控制电路,所述横向驱动模块为电机驱动器或电磁铁驱动电路。
[0015]本实用新型根据毛巾坯料的纵切缝与两侧透光率的差异来判断纵切缝的位置,不仅可以精确控制切割位置,而且由于寻隙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宽,刀片过接头时可以实现自动对刀,从而大幅提尚了生广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7]图1为大幅毛巾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浮动刀头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浮动刀头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右视图;
[0021]图5为寻隙传感器中光电管和发光二极管的步骤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
[0023]图中各标号为:1、毛巾,2、纵切缝,3、横切缝,4、前导布辊,5、后导布辊,6、浮动刀头,7、机架,8、水平轨道,9、齿条,10、传感器支架,11、切割电机,12、调节滑块,13、调节螺栓,14、调节手轮,15、调节套,16、浮动底座,17、光接收器,18、刀片,19、光发射器,20、滑块,21、齿轮,22、毛巾坯料,CPU、微处理器,QD、横向驱动模块,M、横移电机,Kl、左移按钮,K2、右移按钮,W、电位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限流电阻,R4、第一上拉电阻,R5、第二上拉电阻,Ql?Qn、第一光电管?第η光电管,Dl?Dm、第一发光二极管?第m发光二极管,D1、第i发光二极管,F、运算放大器,TLl?TLn、第一信号调理单元?第η信号调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看图2-图6,本实用新型包括CPU、寻隙传感器和横向驱动模块QD,寻隙传感器包括光发射器19和光接收器17,光发射器19安装于毛巾坯料的下方,主要由均布于透明外壳中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后通过限流电阻R3与电源连接。由于发光二极管排列密度较大(中心距为8_),数量较多,因此也可以将它们分成若干组,每组的发光二极管串联连接后通过限流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