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及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

文档序号:655671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存储系统及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系统及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例如政府机关、企业、教育机关等中,为了处理多种大量的数据,使用比较大规模的存储系统来管理数据。该存储系统例如被构成为具有盘阵列装置等存储装置。例如,存储装置是构成为将多个存储设备配置成阵列状,提供基于RAID(Redu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存储区域。在提供存储设备群的物理存储区域上形成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逻辑卷,向主计算机(以下简称为“主机”)提供该逻辑卷。主机通过通过发送读命令或写命令,可以对逻辑卷进行数据写入读出。
企业等应该管理的数据日益增大。因此在企业等中,例如在存储系统中配备新的存储装置,以扩展存储系统。作为将新型的存储装置导入到存储系统中的方法,被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将旧型存储装置与新型存储装置进行置换的方法,另一种是使旧型存储装置与新型存储装置并存的方法。
但是,在从旧型存储装置完全迁移到新型存储装置时,不能够再利用旧型存储装置。相反,在实现使旧型存储装置与新型存储装置并存时,存储系统的结构复杂、管理运用的工作量变得很大。
因此,申请人提出了如下技术将主机与第1存储装置连接,并且将第1存储装置与第2存储装置连接,第1存储装置代表并处理来自主机的访问请求(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第1存储装置还接收将第2存储装置作为对象的命令,代行处理。如果还有必要的话,第1存储装置向第2存储装置发行命令,接收其处理结果并发送到主机。
特开2004-005370号公报在所述文献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第1存储装置与第2存储装置共存,可以不浪费存储资源,并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但是,即使是像这样被强化了的存储系统,在其持续运用的过程中处理性能还是有可能降低。
例如,如果在连接第1存储装置的主机的数量增加等情况下,由于从各主机发送多个访问请求,所以存储系统的性能可能比以前降低。此外,随着应管理的数据日益增大,根据各数据的性质不同,其使用的方法、使用的频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就希望将存储系统进一步强化。此时,考虑将第1存储装置置换成更高性能的存储装置、或者在已存在的第1存储装置的基础上追加另外的第1存储装置。但是,第1存储装置的增设或者置换,并非追加如在所述文献中记载的第1存储装置。这是因为,第1存储装置与第2存储装置串连连接来使用第2存储装置的存储资源,存储系统的结构就会变得复杂。不能够单纯地只着眼于第1存储装置来进行装置的置换或增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点而作成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将多个存储装置阶层化而构成的存储系统中,可比较简单地改善其处理性能的存储系统以及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多个连接源存储装置可分别共享一个或多个连接目的存储装置、由此可改善处理性能的存储系统以及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根据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可以变得明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按照本发明的存储系统具有可分别向主机装置提供逻辑卷的多个连接源存储装置;分别连接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并具有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用于指示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指示部。并且,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被构成为分别具有管理信息存储部,其存储用于管理其他逻辑卷的管理信息;控制部,其根据在该管理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管理信息,经中间卷连接逻辑卷与其他逻辑卷;根据来自指示部的指示,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可以切换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
连接源存储装置的逻辑卷经中间卷,能够连接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所具有的其他逻辑卷。可以根据管理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管理信息来进行该连接。
这里,在着眼于连接源存储装置时,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是位于连接源存储装置的外部的存储装置,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所具有的其他逻辑卷是位于连接源存储装置外部的外部卷。因此,在以下为了有助于理解发明,分别将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称为外部存储装置、将其他逻辑卷称为外部卷。
主机装置将连接源存储装置的逻辑卷作为访问对象,发行读命令和写命令。连接源存储装置,在接收来自主机装置的访问请求时,对与访问对象的逻辑卷连接的外部卷,发行规定的命令,在与外部卷之间进行数据的读写。这样,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逻辑卷是成为来自主机装置的访问对象的访问目的地卷,外部存储装置所具有的外部卷(其他逻辑卷)实际上成为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目的地卷。不能从主机装置直接识别外部卷,外部卷对主机装置是透明的。
指示部指示外部卷与哪个连接源存储装置的逻辑卷连接。根据该指示,外部卷的连接目的地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切换。即,在经中间卷将外部卷连接到一个连接源存储装置的逻辑卷时,若指示部指示向另一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则外部卷经中间卷连接另一连接源存储装置的逻辑卷。
由此,可以由多个连接源存储装置排他地使用一个或多个外部卷。因此,例如在向特定的外部卷的访问请求较多时通过将该高负荷的外部卷移动至其他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可以分散负荷并可以改善系统整体的处理性能。
在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停止从主机装置向逻辑卷的访问而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之间切换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切换,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之间切换主机装置的访问目的地。即,在将外部卷的连接目的地从一个连接源存储装置向另一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时,主机装置的访问目的地也从一个连接源存储装置向另一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
在实施方式中,管理信息被构成为包含用于确定其他逻辑卷的第1管理信息、和用于管理其他逻辑卷的属性的第2管理信息,第1管理信息分别由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保存,第2管理信息由作为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而被选择的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来保存。
即,用于管理其他逻辑卷的管理信息,具有第1管理信息和第2管理信息,第1管理信息分别由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存储,第2管理信息被存储在需要他的连接源存储装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第1管理信息中包含卷识别信息,其用于在存储系统内确定其他逻辑卷;使用权限信息,其用于确定具有其他逻辑卷的使用权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和切换状态信息,其表示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是否是正在切换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在第2管理信息中,包含与其他逻辑卷有关的其他多个属性信息。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权限信息,由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来设定,并从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通知给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接收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设定结束报告,由此来确定使用权限信息的变更。
在实施方式中,在从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期间,设置切换状态标志,在切换了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复位切换状态标志,在设置切换状态标志期间,在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将与其他逻辑卷有关的未写入的数据降级,在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以非同步方式处理来自主机装置的写入数据,在重置切换状态标志时,切换目的地存储装置将写入数据降级。
这里,所谓非同步传送方式是在将数据写入逻辑卷时,在将该数据写入物理的存储设备之前,向主机装置报告写入结束的方式。与此相对,所谓同步传送方式是在将数据写入逻辑卷时,在确认将该数据写入物理存储设备之后,向主机装置报告写入结束的方式。
在实施方式中,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成为连接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拒绝从主机装置向其他逻辑卷的访问处理,并且,将与其他逻辑卷有关的未写入数据降级。
即,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在来自主机装置的访问请求中,拒绝向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移管的外部卷有关的访问请求的处理。拒绝可以积极或消极地进行。并且,成为切换源地连接源存储装置,将与该移管地外部卷有关的未写入数据降级。由此,可以维持在该外部卷中存储的数据的一致性。
在实施方式中,在降级结束时,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通知降级结束报告,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在接收到降级结束报告时,进行从主机装置向其他逻辑卷的访问处理。
即,将移管前(切换前)的脏数据写入构成移管对象的外部卷的物理存储设备,维持数据的一致性。
在实施方式中,还具有监视部,其监视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至少与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有关的负荷状态。
根据监视部的监视结果,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分别选择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
作为负载状态,例如可以举出输入输出频度(IOPS)、CPU使用率。高速缓冲存储器使用率、数据传送量等。例如,在有负载状态比规定的阈值高的逻辑卷存在时,将该逻辑卷连接的外部卷移管至其他连接源存储装置。由此,可以降低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负载。
在实施方式中,还具有分别与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终端,在该管理终端上还分别设有指示部以及监视部。
按照本发明的其他观点的存储系统,其包含由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机装置使用的多个连接源存储装置;和与这些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经第1通信网络分别连接主机装置和各连接源存储装置,经与第1通信网络分离的第2通信网络,连接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和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
此外,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具备与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逻辑上连接的其他逻辑卷。并且,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具备控制部,其生成逻辑卷,根据管理信息经中间卷连接逻辑卷和其他逻辑卷;存储器,其由该控制部使用并存储管理信息。
并且,分别与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终端还具备监视部,其分别监视各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负荷状态;指示部,其用于根据该监视部的监视结果,在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分别选择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
并且,根据来自指示部的指示,从被选择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被选择为切换目的地的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
进而,管理信息还被构成为包含用于确定其他逻辑卷的第1管理信息、和用于管理其他逻辑卷的属性的第2管理信息,由被选择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被选择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分别存储第1管理信息。
第2管理信息的全部,由被选择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存储,从被选择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被选择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仅传送与切换连接目的地的其他逻辑卷有关的第2管理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其他观点的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是运用这样的存储系统的方法,该存储系统包含经第1通信网络可分别向主机装置提供逻辑卷的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经第2通信网络被连接到这些各第1、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该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初期运用步骤中,根据用于分别连接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所具有的多个其他逻辑卷的管理信息,经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中间卷,将多个其他逻辑卷分别连接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逻辑卷,由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处理来自主机装置的访问请求。
在装置追加步骤中,将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经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主机装置,并经第2通信网络连接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进而经第3通信网络连接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
在第1管理信息传送步骤中,在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管理信息中,将用于分别确定多个其他逻辑卷的信息,经第3通信网络从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向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传送。
在移管对象选择步骤中,在由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使用的多个其他逻辑卷中,选择向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移管的其他逻辑卷。
在第2管理信息传送步骤中,在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管理信息中,将与被选择为移管对象的其他逻辑卷有关的属性信息,经第3通信网络从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向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传送。
在追加运用步骤中,根据由第1管理信息传送步骤和第2管理信息传送步骤取得的信息,将被选择为移管对象的其他逻辑卷,经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中间卷,连接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逻辑卷,在主机装置中设定用于主机装置向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的逻辑卷访问的路径信息,由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处理来自主机装置的访问请求。
此外,第3通信网络还可以兼用作第1通信网络或第2通信网络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的单元、功能、步骤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有时可以被构成为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本发明结构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由计算机程序构成时,该计算机程序,例如可以固定在各种存储媒体中进行分发,或者也可以经通信网络来发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体概念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存储系统的概略构造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存储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存储系统的存储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分别表示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使用的管理表以及属性表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分别表示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使用的管理表和属性表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路径定义信息的结构和根据该路径定义信息来切换主机的路径的情况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虚拟存储装置取得外部存储装置的信息并构筑管理表等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以非同步传送方式工作时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0表示以同步传送方式工作时的处理的说明图;图11表示使用管理终端来进行的转移指示处理的流程图;图12表示有管理终端监视的负载状态的画面显示例子的说明图;图13表示向存储系统新追加第2虚拟存储装置,并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移管卷的处理概要的流程图;
图14表示由作为转移源的第1虚拟存储装置执行的访问处理的流程图;图15表示由作为转移目的地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执行的访问处理的流程图;图16表示在多个虚拟存储装置间移管卷的处理概要的流程图;图17表示转移目的地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连接到转移对象的外部卷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8表示使用多个虚拟存储装置来运用存储系统的情况的示意性说明图;图19表示由第2实施例的存储系统执行的转移指示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整体概要的结构说明图。如图1所示,该存储系统可以被构成为例如具有多个虚拟存储装置1、2、多个外部存储装置3、多个主机装置(以下称为“主机”)4、上位SAN(Storage Area Network)5、下位SAN6、管理终端7、装置间LAN(Local Area Network)8。
这里,虚拟存储装置1、2与“连接源存储装置”对应,外部存储装置3与“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对应。主机4与“主机装置”对应,上位SAN5与“第1通信网络”对应,下位SAN6与“第2通信网络对应”,管理终端7与“管理终端”对应,装置间LAN与“第3通信网络”对应。
此外,上位SAN5和下位SAN6可以被构成为例如FC_SAN(Fibrechannel_Storage Area Network)或者IP_SAN(Internet Protocol_SAN),但是不仅限于此,有时还可以构成为例如LAN、WAN(Wide Area Network)。上位SAN5用于分别连接各主机4和各虚拟存储装置1、2。下位SAN6用于分别连接各虚拟存储装置1、2和各外部存储装置3。上位SAN5和下位SAN6分离,一方的通信网络的通信量或故障不会给另一方的通信网络直接的影响。
着眼于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结构。第1虚拟存储装置用于将外部存储装置3所具有的卷3A虚拟化,并提供给主机4。该第1虚拟存储装置1例如具有控制部1A、第1管理表1B、第2管理表1C、逻辑卷1D、中间卷1E。
这里,控制部1A对应“控制部”,第1管理表1B与“第1管理信息”对应,第2管理表1C与“第2管理信息”对应,逻辑卷1D与“逻辑卷”对应,中间卷1E与“中间卷”对应。
控制部1A控制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整体动作。控制部1A例如生成逻辑卷1D并提供给主机4。此外,控制部1A通过使用第1管理表1B和第2管理表1C,经中间卷1E连接逻辑卷1D和外部卷3A。并且,控制部1A根据来自管理终端的指示,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转移位于自己管理下的外部卷3A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第1管理表1B识别在存储系统内包含的各外部卷3A,并用于将所期望的外部卷3A与逻辑卷1D连接。第2管理表1C用于管理如各外部卷3A的复制状态、差分管理信息(差分位图(bit map)等)之类的其他属性信息。
第2虚拟存储装置2可以被构成为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相同的结构。第2虚拟存储装置2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一样,可以经中间卷2E将各外部卷3A的整体或者一部分与逻辑卷2D连接。并且,第2虚拟存储装置2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一样,将外部卷3A做成宛如是自己的内部卷那样提供给主机4。
第2虚拟存储装置2例如可以被构成为具有控制部2A、第1管理表2B、第2管理表2C、逻辑卷2D以及中间卷2E。由于这些各部2A~2E与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中所描述的各部1A~1E一样的构成,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其中,应注意到第2虚拟装置2C的大小比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第2管理表1C的大小要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第2管理表1C向第2虚拟存储在黄之2的第2管理表2C,仅复制与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移管的外部卷3A有关的属性信息。因此,第2管理表2C的表大小比第2管理表1C的大小要小。
在向存储系统追加第2虚拟存储装置2之前,在已经使用第1虚拟存储装置1时,即,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将所有外部卷3A虚拟化并使用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取得所有的外部卷3A的属性信息。在该状况下,向存储系统追加第2虚拟存储装置2,在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3移管一部分的外部卷3A时,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第2管理表1C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的第2管理表2C,仅复制与该移管的外部卷3A有关的属性信息。
各外部存储装置3,分别至少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外部卷3A。所谓外部卷是指位于各虚拟存储装置1、2外部的卷。各外部卷3A例如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所具有的物理存储区域上。作为存储区域例如可以是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驱动器、磁带驱动器等。此外,作为硬盘驱动器,例如可以使用FC(Fibre Channel)硬盘、SAS(Serial Attached SCSI)盘、SATA(Serial AT Attachment)盘等各种盘。各外部卷3A经中间卷1E、2E连接逻辑卷1D、2D中的任意一个,并向虚拟存储装置1、2提供存储区域。
管理终端7,经装置间LAN8分别连接各虚拟存储装置1、2两者。管理终端7例如可以构成为个人计算机、便携信息终端(包含便携电话等),具有监视部7A。监视部7A分别监视各虚拟存储装置1、2的负荷状态,可以将该监视结果显示在终端画面上。
作为负载状态,例如可以是数据输入输出频度(IOPS)、CPU使用率、高速缓冲存储器使用率等。系统管理者等用户根据监视部7A的监视结果,可以把握各虚拟存储装置1、2的负载状态,可以决定卷的配置等。
此外,用户判断过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根据各虚拟存储装置1、2的负载状态,可以自动地进行卷配置。用户的卷移管的决定经管理终端7,被通知到各虚拟存储装置1、2。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进行说明。在最初始的状态下,在存储系统中,只存在各外部存储装置3。之后,用户向存储系统导入第1虚拟存储装置,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将各外部存储装置3所具有的外部卷3A虚拟化,并提供给各主机4。然后,例如主机4的台数进一步增加、而被使用到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处理性能的上限时,用户决定导入第2虚拟存储装置2。用户可以根据监视部7的监视结果来决定第2虚拟存储装置2的导入(S0)。
因此,向存储系统追加第2虚拟存储装置2(S1)。用户或者销售第2虚拟存储装置2的企业的工程师,将第2虚拟存储装置2分别连接到上位SAN5以及下位SAN6(S2A、S2B)。此外,第2虚拟存储装置2经装置间LAN8,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连接(S3)。
接下来,在第2虚拟存储装置2中复制第1虚拟存储装置1所具有的第1管理表1B的内容(S4)。由此,在第2虚拟存储装置2内生成第1管理表2B。
用户根据监视部7A的监视结果,选择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移管的外部卷3A,并指示卷的移管(S5)。
根据来自管理终端7的指示,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所具有的第2管理表1C中存储的属性信息中,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只传送与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移管的外部卷3A有关的属性信息(S6)。
第2虚拟存储装置2,通过使用第1管理表2B和第2管理表2C,连接由管理终端7指定的外部卷3A和逻辑卷2D(S7)。然后,第2虚拟存储装置2,设定用于使主机4识别逻辑卷2D的信息,主机4设定用于向该逻辑卷2D访问的路径(S8)。
由主机4使用的数据,实际上被存储在某个规定的外部卷3A中。在卷的移动前,主机4经中间卷1E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逻辑卷1D访问所规定的外部卷3A。主机4完全没有意识到该数据被存储在所规定的外部卷3A中。
在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移管该指定的外部卷3A时,第2虚拟存储装置2,经中间卷2E将所规定外部卷3A连接到逻辑卷2D上。主机4通过修正路径信息,可以访问该逻辑卷2D,由此,可以读写所期望的数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由多个虚拟存储装置1、2,将外部卷3A虚拟化后使用。并且,在各虚拟存储装置1、2间,可以移管外部卷3A。因此,可以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和第2虚拟存储装置2来分散处理负荷,并可以改善存储存储系统的处理性能。由此,即使在增大了向存储服务的需求时,只要适当地增加虚拟存储装置,就可以适应该增大的需求,能够提高易用性。
此外,不必使各虚拟存储装置1、2共存,例如,也可以在将所有的外部卷3A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移管以后,也可以将第1虚拟存储装置1从存储系统中取下。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整体概要的说明图。首先对于与图1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图2中的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与图1中的第1虚拟存储装置1对应,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与图1中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2对应。同样地,图2中的外部存储装置200与图1中的外部存储装置3对应,图2中的主机10与图1中的主机4对应,图2中的管理终端20与图1中的管理终端7对应。图2中的通信网络CN1与图1中的上位SAN5对应,图2中的通信网络CN2与图1中的下位SAN6对应,图2中的通信网络CN3与图1中的装置间LAN8对应。
首先,对于存储系统的网络结构进行说明,各主机10经上位网络CN1分别连接到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经下位网络CN2,分别连接到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并且,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和管理终端20,经管理用网络CN3相连接。例如,通信网络CN1、CN2可以构成为IP_SAN或者FC_SAN。另外,例如通信网络CN3可以构成为LAN。但是,也可以废止管理用通信网络CN3,使用上位网络CN1或者下位网络CN2中任意一个或者两个,来传送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信息。
对存储系统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主机10例如可以被构成为具有HBA(Host Bus Adapter)11、卷管理部12、应用程序13(图中略记为“应用”)。在上位网络CN1构成为IP_SAN时,例如可以使用搭载了TCP/IP非载荷引擎(Off-loading Engine)的LAN卡来代替HBA11。卷管理部12管理应该访问卷的路径信息。
地1虚拟存储装置110A,例如可以被构成为具有主机连接用接口(图中简写成“I/F”)111T、控制器101A、外部存储连接用接口111E。此外,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如后所述具有逻辑卷164,但是对于分层存储构造,与图4一起在后面进行论述。
主机连接用接口111T,用于经上位通信网络CN1与各主机10相连接。外部存储连接用接口111E,用于经下位通信网络CN2与各外部存储装置200相连接。
控制器100A,用于控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动作。控制器101A的详细将在后面进行阐述,而控制器101A例如可以被构成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存储器、数据处理电路等。在由控制器101A使用的控制存储器140中,分别存储管理表T1A和属性表T2A。管理表T1A与图1中的第1管理表1B对应,属性表T2A与图1中的第2管理表1C对应。这些各管理表T1A、T2A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阐述。在由控制器101A使用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从主机10写入的写入数据。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相同,可以被构成为具有主机连接用接口111T、控制器101B、外部存储连接用接口111E。并且,在由控制器101B使用的控制存储140中,分别存储管理表T1B和属性表T2B。
各外部存储装置200,例如可以被构成为具有控制器210、通信端口211、逻辑卷240。该逻辑卷240由于是存在于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外部的卷,所以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之为外部卷。
管理终端20例如构成为个人计算机或者工作站或者便携信息终端等,并具有监视部21。监视部21分别取得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的负荷状态,并在终端画面上显示所取得的负荷状态。
此外,图中所示的符号30,表示开关。在图2中,只在上位网络CN1上表示有开关30,但是也可以在下位网络CN2中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关。
图3是表示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的更详细的硬件结构的说明图。对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进行说明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例如可以被构成为具有多个通道适配器(channel adapter以下称为“CHA”)110、多个磁盘适配器(disk adapter以下称为“DKA”)12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控制存储器140、连接控制部150、存储部160、服务处理器(以下简称为“SVP”)170。
各CHA110进行主机间的数据通信。各CHA110可以分别至少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用于与主机10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111T。各CHA110分别构成为具有CPU、存储器等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各CHA110解析并执行从主机10接收到的读出命令或写入命令等各种命令。
对各CHA110分配用于识别各自的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WWN),各CHA110各自也可以个别地作为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动作。在存在多个主机10的情况下,各CHA110分别个别地接收来自各主机的请求并处理。在各CHA110中规定的CHA110上设有用于与主机10通信的接口(目标端口)111T,在其他的CHA110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存储装置200通信的接口(外部连接端口)111E。
各DKA120在与存储部160所具有的磁盘驱动器161之间进行数据授受。各DKA120与CHA一样,被构成为具有CPU、存储器等的微机算计系统。各DKA120例如可以在规定的磁盘驱动器161中,写入CHA从主机10接收到的数据或从外部存储装置200读出的数据。此外,各DKA120还可以从规定的磁盘驱动器161读出数据,向主机10或者外部存储装置200发送。在与磁盘驱动器161之间进行数据输入输出时,各DKA120将逻辑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
各DKA120在按照RAID管理磁盘驱动器161时,进行与RAID结构相对应的数据访问。例如,各DKA120将相同的数据分别写入到各个磁盘驱动器群(RAID组)中(RAID1等),或者执行奇偶校验运算,向磁盘驱动器群写入数据以及奇偶校验(RAID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将外部存储装置200所具有的外部卷240虚拟化并取入,做成使其宛如自己的内部卷后提供给主机10。
因此,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不需要一定具有存储部160。这是由于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可以将外部卷240虚拟化后使用。在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不具有存储部160时,就不需要DKA120。此外,还可以构成为任意一个虚拟存储装置具有存储部160、其他虚拟存储装置不具有存储部160。
高速缓冲存储器130,存储从主机10或者外部存储装置200接收到的数据。此外,高速缓冲存储器130,还存储从磁盘驱动器161读出的数据。如后所述,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空间来构筑虚拟的中间存储设备(V-VOL)。
在控制存储器140上存储用于在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动作中所使用的各种控制信息等。此外,在控制存储器140上除设定工作区域外,还存储后述的各种表类。
此外,也可以将磁盘驱动器161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作为高速缓冲用的磁盘来使用。此外,高速缓冲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140,既可以构成为分别不同的存储器,也可以将同一存储器的一部分存储区域作为高速缓冲区域来使用,将其他存储区域作为控制区域来使用。
连接控制部150将各CHA110、各DKA120、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以及控制存储器140相互连接。连接控制部150例如可以构成为纵横开关(crossbarswtich)。
存储部160具有多个磁盘驱动器161。作为磁盘驱动器161,例如可以使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这类各种存储设备以及它们的均等物。此外,例如还可以像FC(FibreChannel)盘、SATA(Serial AT Attachment)盘等那样,将不同种类的盘混在存储部160内。
服务处理器(SVP)170经LAN等内部网络,分别与各CHA110连接。SNP170经CHA110可以与控制存储器140、DKA120进行数据授受。SVP170获取第1虚拟存储装置110A内的各种信息,提供给管理终端20。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也可以构成为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一样,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但是,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不需要相同的构造。
外部存储装置200可以具有与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大致相同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比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更简易的结构。
这里,应该留意存储系统的网络结构。如上所述,连接主机10与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的上位网络CN1以及相互连接各存储装置100A、100B、200的下位网络CN2,可以分别构成为不同的通信网络。因此,可以在不会给上位网络CN1带来直接的影响的情况下,使用下位网络CN2来传送大量的数据。
参照图4,图4表示存储系统的存储构造的说明图。首先,以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为例,对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存储构造,例如,大体上可分为物理存储层与逻辑存储层。物理存储层可以由作为物理盘的PDEV(Physical Device)161构成。PDEV与所述的关盘驱动器161相当。
逻辑存储层,可以由多个层构成。一个逻辑层,可以由DVEV(VirtualDevice)162、如VDEV162那样对待的虚拟VDEV(以下称为“V-VOL”)163构成。其他逻辑层可以由LEDV(Logical Device)164构成。
VDEV162例如可以将如4个1组、8个1组(7D+1P)等的规定数量的PDEV161分组后构成。集合属于组的各PDEV161分别提供地存储区域,形成一个RAID存储区域。该RAID存储区域成为VDEV162。
与在物理存储区域上构筑VDEV162进行对照,V-VOL163是不需要物理存储区域的虚拟的中间存储设备。V-VOL163与物理存储区域不发生直接关系,成为用于将外部存储装置200的LU(Logical Unit)进行映射的“托盘”(受け皿)。该V-VOL与“中间卷”相当。
可以在VDEV162或者V-VOL163上分别至少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LDEV164。LDEV164例如可以通过以固定长度分割VDEV162而构成。在主机10是开放式(open)主机时,通过向LU165映射LDEV164,主机10将LDEV164识别为一个物理盘。开放式主机通过指定LUN(Logical UnitNumber)、逻辑块地址,向所期望的LDEV164进行访问。此外,在是大型主机式(main frame)主机时,直接识别LDEV164。
LU165是可以识别为SCSI的逻辑单元的设备。各LU165经目标端口111T与主机10连接。在各LU165上分别关联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LDEV164。此外,通过在一个LU165上关联多个LDEV164,还可以虚拟地扩展LU大小。
CMD(Command Device)166是在主机10上运行的I/O控制程序与存储装置100之间,为了接收传递命令、状态而使用的专用LU。
例如,来自主机的命令可以写入CMD166。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执行与在CMD中写入的命令对应的处理,并将该执行结果作为状态写入CMD166。主机10读出并确认在CMD166中写入了的状态,接下来,将应该执行的处理内容写入CMD166。这样,主机10经CMD166可以将各种指示给予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
此外,还可以不在CMD166中存储,而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直接地处理从主机10收到的命令。此外,还可以不定义实体的设备(LU),而将CMD生成为虚拟的设备,接收来自主机10的命令并进行处理。即,例如CHA110将从主机10收到的命令写入控制存储器140,CHA110或者DKA120处理在该控制存储器140中存储的命令。该处理结果被写入控制存储器140并从CHA110向主机10发送。
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所具有的连接用启动程序端口(External Port)111E上,经下位网络CN2连接有外部存储装置200。
外部存储装置200具有多个PDEV220、在PDEV220提供的存储区域上设定的VDEV230、在VDEV230上可设定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LDEV240。并且,将各LDEV240分别与LU250关联起来。PDEV220与图3中的磁盘驱动器220相当。LDEV240与“其他逻辑卷”相当,与图1中的外部卷3A对应。
将外部存储装置200的LU250(即LDEV240)映射到V-VOL163。例如,外部存储装置200的“LDEV1”、“LDEV2”,经外部存储装置200的“LU1”、“LU2”,分别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V-VOL1”、“V-VOL2”关联,“V-VOL1”、“V-VOL2”分别与“LDEV3”、“LDEV4”关联,主机10经“LU3”、“LU4”可以使用这些卷。
此外,在VDED162、V-VOL163上可以应用RAID结构。即,可以将一个磁盘驱动器161分配给多个VDEV162、V-VOL163(分片slicing)、也可以由多个磁盘驱动器161形成一个VDEV162、V-VOL163(分条striping)。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也可以具有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相同的分层存储构造,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5表示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使用的管理表示T1A以及属性表T2A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这些各表T1A、T2A可以存储在控制存储器140中。
管理表T1A用于将分散在存储系统内的各外部卷240进行统一地管理。管理表T1A,例如可以通过分别将用于与各外部卷240连接的网络地址(WWNWorld Wide Name)、各外部卷240的号码(LUNLogical UnitNumber)、各外部卷240的卷大小、外部卷号码、所有者权信息、转移状态标志等对应起来构成。
这里,所谓外部卷号码是用于在存储系统内唯一确定各外部卷240的识别信息、所谓所有者权信息是用于确定具有使用该外部卷的权限的虚拟存储装置的信息。在所有者权信息设定“0”时,表示该外部卷240是未使用。在所有者权信息中设定为“1”时,该外部卷240,表示本机具有使用权限。此外,在所有者权限被设定为“-1”时,该外部卷240,表示其他虚拟存储装置具有使用权限。
具体地,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使用的管理表T1A中,所有者权信息中设定为“1”的外部卷240,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具有使用权限。同样地,在管理表T1A中,所有者权信息被设定成“-1”的外部卷240,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具有使用权限。这样,对于某一外部卷240,在一个管理表中的所有者权信息被设定成“1”时,在其他的管理表中,该外部卷的所有者权信息就被设定成“-1”。通过参照所有者权信息,可以得知该外部卷是位于哪一个虚拟存储装置的管理下,或者是否是未使用的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表示两个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所以通过将“1”或者“-1”中的任意一个设定到所有者权信息,可以确定该外部卷240的所述目的地。不仅限于此,如果在存储系统内存在3个或者3个以上的虚拟存储装置时,例如可以将分配给各虚拟存储装置的壳体号码设定为所有者权信息。即,可以将在存储系统内可唯一确定各虚拟存储装置的识别信息用作所有者权信息。
转移状态标志是表示该外部卷240从一个虚拟存储装置向其他虚拟存储装置转移中的信息。在将转移状态标志设定为“1”时,表示对于该外部卷240正在进行所有者权的变更过程中。相反,将转移状态标志设定成“0”时,表示该外部卷240处于通常状态、没有进行所有者权的变更。
属性表T2A,用于管理各外部卷240的各种属性信息。属性表T2A例如可以通过将各外部卷240的LU号码、路径定义信息、复制结构信息、复制状态信息、复制位图信息对应起来构成。
所谓路径定义信息,是用来表示经哪一个CHA的哪一个端口、让主机10访问与该外部卷240连接的逻辑卷164的信息。在路径定义信息中可以设定多个路径。一个路径是通常使用的主路径,另一个路径是在主路径中出现障碍等时使用的备用(alternate)路径。
复制结构信息是表示构成复制对(pair)的卷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复制结构信息被设定成“P”的卷表示主卷(复制源卷),复制结构信息被设定成“S”的卷表示副卷(复制目的地卷)。此外,对“P”以及“S”添加的数字是用于识别各复制对的追加顺序。
复制状态信息是表示构成复制对的各卷的状态的信息。在将复制状态信息设定成“Pair”时,表示该卷与对方的卷同步,形成复制对的各卷持续维持相同的存储内容。在复制状态信息被设定为“Resync”时,表示该卷与对方的卷是再同步中。在复制状态信息被设定成“Simplex”时,表示该卷还不是复制的对象。在复制状态信息被设定成“Suspend”时,表示在该卷的对方卷中还没有被更新。
复制位图信息是表示在该卷中更新数据的位置的信息。例如,按各段预先准备表示数据是否被更新了的标志,在标志被设定为“1”的段中,表示该数据已被更新。例如,对于卷大小为1TB的逻辑卷164,在以1MB的段大小来管理有无数据更新时,复制位图信息的大小为128KB。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可设定n个逻辑卷164时,复制位图信息的合计大小为n×128KB。在n为16384时,复制位图信息的合计大小为16384×128KB=2048MB。
这样,即使只着眼于复制位图信息,属性表T2A的表大小也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在决定将该属性表T2A的整体转移至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时,就压迫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控制存储器140。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属性表T2A中存储的信息中,只将与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管的卷有关的信息,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传送。即,在必要的范围内,传送属性信息。由此,可以减少应该传送的数据量,并可以缩短属性表的构筑时间,此外,还可以防止压迫作为传送目的地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存储器资源(控制存储器140)。
此外,除上述项目以外,例如还可以管理设备类型(盘设备、带设备等)、供应商名称、各存储装置的识别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管理表T1A或者属性表T2A中任意一个进行管理。
图6表示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使用的管理表T1B以及属性表T2B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管理表T1B与上述的管理表T1A相同,例如可以通过将WWN等网络地址、LU号码、卷大小、外部卷号码、所有者权信息、转移状态标志对应起来构成。管理表T1A和管理表T1B,除所有者权信息外是相同的结构。
属性表T2B与上述的属性表T2A一样,也通过将LU号码、路径定义信息、复制结构信息、复制状态信息、复制位图信息对应起来构成。但是如上所述,为了有效地利用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存储器资源,应该留意到在管理表T2B上仅登录处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管理下的卷的属性信息这一点。
图7表示由主机10的卷管理部12使用的路径设定信息T3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该路径设定信息T3,可以存储在主机10的存储器或者本地盘内。
在路径设定信息T3中记载有与用于通常时使用的主路径有关的信息、与用于异常时使用的备用路径有关的信息。各路径例如被构成为包含用于确定所使用的HBA11的信息、访问目的地的端口号码、用于识别访问对象的卷的LU号码。
在路径设定信息T3中记载有多个备用路径,但是,最初记载的备用路径是通常的备用路径,接下来记载的备用路径是本实施方式所特有的路径。即,第2个备用路径是在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管卷时所设定的路径。
在图17的下侧中,示意性地表示从主路径向备用路径进行切换的情况。这里,以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管“#0”卷240为例进行说明。
在移管前,主机10如图中粗线所示,通过从HBA#0向Port#0访问,对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逻辑卷读写数据。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内,根据来自主机10的访问,从Port#1向外部卷240进行访问。
在移管卷时,用于主机10对被移管的卷进行访问的信息,作为第2个备用路径,被追加到路径设定信息T3中。并且,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拒绝对于被移管的卷的访问请求。
因此,主机10即使经图中粗线所示的主路径来访问被移管了的卷,也可以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拒绝。由此,主机10向如图中虚线所示的第1备用路径(HBA#1→Port#2→LU#0)切换,尝试再次访问。但是,该访问也被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拒绝。
因此,主机10向图中的点划线所示的第2备用路径(HBA#1→Port#4→LU#0)进行切换,尝试访问卷。第2备用路径是向作为卷移管目的地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路径。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是可处理来自主机10的访问请求的情况下,处理该访问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主机10。所谓可处理访问请求的状况是,即使处理来自主机10的访问请求,在卷中存储的数据中也不产生不一致等的状况。对此,将在后面进行阐述。
这样,主机10在主路径中的访问失败时,切换到第1备用路径,在第1备用路径中的访问失败时,切换到第2备用路径。因此,直到接收主机10的访问请求为止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路径切换的时间)。但是,该路径切换时间并不是无效的时间。如后面阐述地,这是由于在路径切换时间内可以向被移管的卷进行降级处理的缘故。在本实施方式中,只通过向在主机10中存储的路径设定信息T3追加新的路径,就可以切换主机10的访问目的地。
图8是表示用于搜索位于存储系统内的外部卷、并登录到管理表T1A中的处理的概略的流程图。这里,以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执行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发行用于确认其存在的命令(“Test Unit Ready”)(S11)。正常工作的各外部存储装置200,作为向该命令的回信,返回具有Good状态的Readv应答(S12)。
接下来,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确认其存在的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发行“Inquiry”命令(S13)。接收到该命令的各外部装置200,例如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发送设备类型等信息(S14)。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发行“Read Capacity”命令(S15)。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发送外部卷240的大小(S16)。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发送“Report LUN”命令(S17)。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发送LUN数量、LUN号码(S18)。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管理表T1A和属性表T2A中分别登录从各外部存储装置200取得到的信息。这样,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通过发行多个询问命令,可以分别构筑管理表T1A和属性表T2A。
此外,撤去某一个外部存储装置200、或追加新的外部存储装置200等后,有时存储系统的结构也改变。在存储系统的结构变化了时,例如根据RSCN(Registered State Change Notification)、LIP(Loop InitializationPrimitive)、SCR(State Change Regisitration)、SCN(State Change Notification)等命令或通知,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可以检测出结构发生了变化。此外,上述的处理可以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来执行。
接下来,对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使用外部卷240,处理来自主机10的访问请求的方法进行说明。这里,以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处理访问请求的情况为例,但是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也可以进行相同的处理。首先,对写入命令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处理写入命令的方法,可以举出同步传送方式和非同步传送方式两种。
在同步传送方式的情况下,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接收来自主机10的写入命令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将从主机1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之后,经由通信网络CN2向外部存储装置200传送写入数据。外部存储装置200在接收写入数据并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时,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发送应答信号。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接收来自外部存储装置200的应答信号时,向主机10发送写入结束报告。
这样,在同步传送方式中,向外部存储装置200传送写入数据之后,向主机10通知写入命令的处理结束。因此,在同步传送方式中,产生了等待来自外部存储装置200的应答的时间的延迟。因此,同步传送方式适合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与外部存储装置200的距离比较短的情况。相反地,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与外部存储装置200离开比较远时,由于应答延迟、传播延迟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同步传送方式不合适。
与此相对,在非同步传送方式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接收来自主机10的写入命令时,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写入数据之后,立即向主机10进行写入结束报告。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向主机10进行写入结束报告之后,向外部存储装置200传送写入数据。向主机10的写入结束报告和向外部存储装置200的数据传送是非同步进行的。因此,在非同步传送方式时,可以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和外部存储装置200的距离没有关系地、快速向主机10发送写入结束报告。由此,非同步传送方式适合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与外部存储装置200的距离比较远的情况。
图9是表示非同步传送方式情况下的说明图。图9和图10不区别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两者,而称为“虚拟存储装置100”。此外,不区别管理表T1A、T1B两者,而称为“管理表T1”。
主机10向虚拟存储装置100的规定LU165发行写入命令(S31)。LU165经V-VOL163与外部存储装置200的LU250关联起来。虚拟存储装置100的LU165是来自主机10的访问对象,但是实际上存储数据的是外部LU250。因此,例如,也可以分别将LU165称为“访问目的地存储设备”、将LU250称为“数据存储目的地逻辑存储设备”。
虚拟存储装置100在接收来自主机10的写入命令时,确定该写入命令作为对象的LU,参照管理表T1判定该LU是否与外部卷关联。在是向与外部卷关联的LU的写入命令时,虚拟存储装置100向具有该外部卷的外部存储装置200发送写入命令(S32)。
在写入命令的发行后,主机10将把LU165作为写入对象的写入数据发送到虚拟存储装置100(S33)。虚拟存储装置100,将从主机1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暂时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S34)。虚拟存储装置100在将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后,向主机10报告写入结束(S35)。
虚拟存储装置100在进行地址变换等之后,将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的写入数据发送到外部存储装置200中(S36)。外部存储装置200将从虚拟存储装置10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外部存储装置200例如估计I/O等较少的时期,将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储的写入数据写入存储设备220中(降级处理)。在非同步传送方式中,在从主机10接收到写入数据后,能够以较短的应答时间δ1向主机10应答写入结束。
图10表示同步传送方式的情况。在接收从主机10发行的写入命令时(S41),虚拟存储装置100确定与该写入命令的访问目的地卷(LU165)关联的外部卷(LU250),向该外部卷发行写入命令(S42)。
虚拟存储装置100在接收来自主机10的写入数据时(S43),将该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S44)。虚拟存储装置100为了将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的写入数据写入到外部卷,向外部存储装置200传送该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的写入数据(S45)。外部虚拟存储装置200将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之后,向虚拟存储装置100报告写入结束(S46)。虚拟存储装置100在确认在外部存储装置200中的写入结束时,向主机10报告写入结束(S47)。在同步传送方式中,由于等待外部存储装置200中的处理后,向主机10报告写入结束,所以应答时间δ2变长。同步传送方式的应答时间δ2比非同步传送方式的应答时间δ1长(δ2≥δ1)。
如上所述,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可以如虚拟的内部卷那样地、将外部存储装置200所具有的外部卷240取入并使用。
接下来,对用于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管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使用的外部卷240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也可以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移管外部卷240。
图11是表示用于向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指示卷的转移(移管)的处理的流程图。
例如,在用户向管理终端20给予指示时,监视部21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取得性能信息(S51)。监视部21在管理终端20的终端画面上显示该取得到的性能信息(S52)。该性能信息与表示“负荷状态”的信息对应,例如包含数据输入输出频度(IOPS)、CPU使用率、高速缓冲存储器使用率等。
用户根据在管理终端20的画面上显示的性能信息,来发现是否存在成为高负荷的CPU(S53)。所谓该CPU表示在CHA中内置的CPU。接下来,用户确认其他CHA110的CPU全部是在规定值以上的负荷(S54)。
并且,用户为了减轻成为高负荷的CHA110的负担,决定转移位于该CHA110的管理下的外部卷240(S55)。接着,用户设定转移目的地的路径(S56)。即,用户在作为转移目的地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中,定义经哪一个端口来访问主机10的路径信息(S56)。被定义了的路径信息被追加到主机10中。最后,用户向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指示该外部卷240的转移(S57)。
也就是,用户根据监视部21的监视结果(S51、S52),来确定作为转移源(切换源)的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中成为瓶颈(bottleneck)的外部卷(S53~S55),定义转移目的地的路径并指示转移的开始(S56、S57)。以上的处理可以全部是自动地进行。
图12是表示监视部21的监视结果的画面例子的说明图。监视部21从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取得各自性能信息,可以将这些各性能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并图表化地显示。
在选择部G11可以在存储系统内的各种资源中,对于任意的资源选择是否表示负荷状态。这里,作为资源,例如可以举出“网络”、“存储”、“开关”等。
在用户选择了“存储装置”时,还可以选择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中某一个。此外,用户在选择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中某一个时,还可以进行详细的选择。作为详细的选择,可以举出“端口”、“LU”的例子。这样,用户能够更加细致地选择所希望确认负荷状态的对象。
例如,在第1显示部G12中,可以在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中一览显示所选择的虚拟存储装置的整体状况。在第2显示部G13中例如可以显示如“端口”、“LU”等的、更加详细的监视对象的状况。此外,在第3显示部G13中,可以将负荷装置图表化地显示。
用户根据如图12所示地性能监视画面,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哪个虚拟存储装置的哪个部分是否是瓶颈。并且,用户根据该判断,可以决定移动的卷。
图13表示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工作中的状况下,向存储系统新追加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动一个或多个卷的情况的流程图。此外,在图13等中,分别将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简写成“第1存储装置”、将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简写成“第2存储装置”。
用户用与图11、图12一起阐述的方法,可以掌握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负荷状态。其结果是用户可以决定追加投入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
首先在最初,用户、供应商的工程师进行新导入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物理连接作业(S61)。具体地,将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主机连接用接口111T与上位网络CN1连接,此外,将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外部存储连接用接口111E与下位网络CN2连接,并且,将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SVP170与网络CN3连接。
接下来,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取得管理表T1A的存储内容(S62)。根据该取得的内容,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生成管理表T1B。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根据管理表T1B分别检测存储系统内的外部卷240(S63)。
在用户从管理终端20给予卷转移(卷移管)的指示时(S64),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经接口111E将所指示的外部卷240与V-VOL163连接(S65)。
外部连接的详细情况如图17所示。因此,先参照图17。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从转移源存储装置、即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取得与转移对象的卷有关的属性信息(S151)。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将所取得的属性信息中路径定义信息以外的属性信息登录在属性表T2B中(S152)。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对于转移对象的卷另设定路径定义信息(S153)。
这里,用户将从主机10访问的逻辑卷164选择为转移对象。在被选择的逻辑卷164与外部卷240连接时,其结果是与该逻辑卷164连接的外部卷240直接连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100B)的其他逻辑卷164。这样,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经V-VOL163将外部卷240连接至逻辑卷164上,并可以如自己的内部存储设备那样地使用。
返回图13,主机10的卷管理部12,向路径设定信息T3追加用于访问被转移的卷的路径信息(S66)。即,设定如下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是用于经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规定端口来访问与外部卷240连接的逻辑卷164的路径信息。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对于被指定为转移对象的外部卷240,设定所有者权(S67)。即,对于转移对象的卷将所有者权信息设定为“-1”。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将设定了的所有者权信息通知给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S68)。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取得所有者权信息时(S69),将所取得的所有者权信息登录在管理表T1B中(S70)。这里,在将所有者权信息的值变更为“1”之后,还登录在管理表T1B中。这是因为转移对象卷的使用权限被移至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缘故。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将所有者权信息登录结束的旨意报告给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S71)。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接收所有者权P息的设定结束报告(S72)。
在从主机发行与转移对象卷有关的访问请求时(S73),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不处理该访问请求而开始降级处理(S74)。对于转移结束前的转移源中的访问处理,与图14一起在后面进行阐述。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接收降级处理结束旨意的通知(S75)。
但是,主机10在拒绝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发行的指令的处理时,参照路径设定信息T3,切换其他的路径(S76),再次发行命令(S77)。这里,为了说明方便,设为从经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主路径、向经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第2备用路径切换。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接收来自主机10的命令时,进行访问处理(S78)。如果在接收到了命令的时间点与转移对象卷有关的降级处理正在结束时,进行通常的访问处理,但是如果降级处理没有结束,就进行其他的访问处理。对于该转移结束前的转移目的地中的访问处理,与图15一起在后面进行阐述。此外,作为如图13所示的流程的一例,实际上步骤的顺序有时也不相同。
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S74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作为转移源存储装置的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接收来自主机10的命令时(S81是),对该命令的访问对象进行解析。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判断是否是将逻辑卷164作为访问对象的命令(S82),该逻辑卷164被连接到自己具有使用权限的外部卷240上。即,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判断是否是与自己具有所有者权限的外部卷240有关的访问请求。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判断为是向逻辑卷164的访问时(S82否),拒绝来自主机10的命令处理(S83),该逻辑卷164被连接到不具有使用权限的外部卷240、即所有者权信息被设定为“-1”的外部卷240上。命令处理的拒绝例如可以通过在规定时间或规定时间以上没有应答(消极的拒绝)、或者通过向主机10通知不能处理(积极的拒绝)来进行。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对于从主机10请求访问的外部卷240,开始脏数据的降级处理(S84)。并且,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降级处理结束时(S85是)时,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通知该旨意(S86)。
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主机10的访问对象是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逻辑卷164。该逻辑卷164被选择为转移对象。并且,该逻辑卷164被连接到外部存储装置200的逻辑卷240上。
这里,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以非同步传送方式处理写入命令。因此,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将从主机1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的时间点,向主机10报告写入结束。被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的写入数据在规定的定时被传送到外部存储装置200中,并被反映到外部卷240中。
在写入数据被写入到外部卷240之前的阶段,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的数据、与在外部卷240中存储的数据不同。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有关于某一段或者段群的更新数据,在外部卷240上存储有对于相同的段或者段群在更新之前的旧数据。这样,将在外部卷240中没有被反映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内容与外部卷240的存储内容不一致的数据称为脏数据。此外,在外部卷240中写入写入数据,将高速缓冲存储器130的存储内容与外部卷240的存储内容一致的数据称为干净数据。将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的脏数据写入外部卷240中、并被反映的处理称为降级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卷的移动前维持数据的一致性,在所有者权变更时,作为转移源的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不处理来自主机10的访问请求而进行降级处理。
但是,在来自主机10的访问对象是转移对象以外的逻辑卷164时(S82是),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识别命令类型(S87),进行通常的访问处理。
在写入命令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将从主机1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S88),向主机10通知写入结束(S89)。接下来,估计规定的定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参照管理表T1A,确认向外部卷240的路径(S90),并将写入数据传送到外部卷240中(S91)。
在读出命令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从外部卷240读出由主机10请求的数据(S92),并将该数据传送到主机10(S93)。此外,再从外部卷240读出数据时,参照管理表T1A。此外,在由主机10请求的数据已经存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上时(已存储时),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不访问外部卷240,而将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的数据传送到主机10。
图15时表示图13中的S78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成为转移目的地的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从主机10接收到命令时(S101是),对该命令的访问对象进行解析。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判断主机10的访问对象是否是与处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管理下的外部卷240连接的逻辑卷164(S102)。即,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判断是否是与自己具有所有者权的外部卷240有关的访问请求。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判断为是与自己具有所有者权的外部卷240有关的访问请求时(S102是),对于与该逻辑卷164连接的外部卷240,判断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降级处理是否结束(S103)。即,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对于该卷,判断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是否取得降级结束通知。
在对于主机10的访问对象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不具有所有者权时(S102否),或者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保存有所有者权但是在转移源的降级处理没有结束时(S103否)的任意一种情况下,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拒绝命令处理(S104)。所以对于转移对象的卷能维持数据的一致性。
与此相反,对于来自主机10的访问对象卷,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保存有所有者权(S102是)、并且对于该卷在转移目的地的降级处理结束时(S103是),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能够进行通常的访问处理。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通常访问处理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通常访问处理相同。
即,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判断从主机10接收到的命令的类别(S105)。在是写入命令时,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将从主机10接收到的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之后(S106),向主机10通知写入结束(S107)。然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参照管理表T1B来确认向外部卷240的路径(S108)。将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存储的写入数据传送到外部卷并写入(S109)。
在是读出命令时,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从外部卷240(或者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读出由主机10请求的数据(S110),并将该数据传送到主机10(S111)。
以上的说明是以在存储系统中新导入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时为例。接下来,对在导入了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之后,进一步进行的负荷分散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在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间移管卷时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用户根据监视部21的监视结果,可以掌握存储系统的工作状况。例如,用户在判断为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负荷较重时,为了经管理终端20将位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管理下的外部卷240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管,可以发出指示(S121)。此外,根据来自管理终端20的转移指示,在主机10的路径设定信息T3中,追加用于经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进行访问的路径。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接收来自管理终端20的转移指示时,将指定为转移对象的外部卷的所有者权从“1”变更为“-1”,并将该变更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通知(S122)。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接收来自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通知时(S123),将与转移对象卷有关的转移状态标志设定为“1”并更新管理表T1B(S124),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通知转移状态标志设定结束的旨意(S125)。
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在接收到来自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通知时,同样地将与转移对象卷有关的转移状态标志设定为“1”并更新管理表T1A(S126)。然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开始与转移对象卷有关的脏数据的降级处理(S127)。
在降级处理结束之前,在从主机10发出请求向转移对象的逻辑卷164访问的命令时(S128),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拒绝该处理(S129)。
主机10在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拒绝访问处理时,参照路径设定信息T3,切换路径(S130)。这里,以从经由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原始路径、向经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替换路径进行切换为例进行说明。主机10在切换路径后,再次发行命令(S131)。该命令是写入命令或者是读出命令都可以,但是为了方便说明,设为是发行写入命令。
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接收来自主机10的写入命令时(S132),接收在写入命令后从主机10发送写入数据,并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S132)。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将写入数据存储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30中时,向主机10报告写入结束(S133)。主机10接收来自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处理结束通知(S134)。
另一方面,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降级处理结束时(S135),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通知降级处理结束的旨意(S136)。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在接收该降级结束通知时(S137),复位与转移对象卷有关的转移状态标志(S138)。由此,维持卷的一致性原样,结束卷的转移。在卷的转移结束后,在主机10发行其他的命令时(S139),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进行通常的访问处理(S140)。
此外,如果在S131中发行的命令是读出命令时,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可以拒绝读出命令处理,直到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降级处理结束为止。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移管的情况的说明图。如图18(a)所示,最初在存储系统中,设为只有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工作。在该情况下,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使用所有的外部卷240。
如图18(b)所示,用户根据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负荷状况,决定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导入,向存储系统追加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
如图18(c)所示,用户经管理终端20例如对“#B”以及“#C”的卷240指示移管时,这些卷240被连接到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逻辑卷164上。更正确的是对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逻辑卷,在164用户指示卷的转移时,与这些转移对象的逻辑卷164连接的外部卷240(#B、#C)直接连接到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逻辑卷164上。由此,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负荷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可以消除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内的瓶颈。其结果是可以改善存储系统整体的应答性能和效率。
按照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由多个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分别管理各外部卷240。因此,可以分散存储系统内地负荷,并改善存储体统整体地处理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停止来自主机10地访问而在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间移管外部卷240。因此,可以不计划停止主机10而以所谓的保持在线(on line)状态来进行卷转移,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只经管理终端20给予指示,可以在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之间移管外部卷240。因此,在具有可将外部卷240虚拟化并使用的多个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的存储系统中,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操作,改善存储系统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转移源的虚拟存储装置100A被构成为拒绝来自主机10的访问请求直到与转移对象的外部卷240有关的降级处理结束为止。因此,能够维持数据的一致性原样地转移卷。
根据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相当于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系统自律地进行在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之间的负荷分散。
图19是本实施例的转移指示处理的流程图。该转移指示处理例如可以由管理终端20来执行。管理终端20从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分别取得性能信息(S161)。管理终端20根据各性能信息,分别算出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的负荷LS1、LS2(S162)。这些负荷例如可以根据数据输入输出频度、CPU使用率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使用率等来算出。
管理终端20,将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的负荷LS1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的负荷LS2进行比较(S163)。在第1负荷LS1比第2负荷LS2大时(LS1>LS2)管理终端20确定从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移管的逻辑卷(外部卷)(S164)。管理终端20例如可以选择在该装置内最高负荷的卷。
管理终端20判断转移定时是否到来(S165),在转移定时到来时(S165是),定义转移目的地路径信息(S166),向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分别发行转移指示(S167)。例如,可以预先选择来自主机10的访问频度较小的时间带等作为转移定时。
另一方面,在第2负荷大于等于第1负荷时(LS1≤LS2),管理终端20决定从第2虚拟存储装置100B向第1虚拟存储装置100A移管的卷(S168)。
管理终端20与上述相同地,估计规定的转移定时(S169是),定义转移目的地路径(S170),分别向各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发行转移指示(S171)。
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例一样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自律地进行在能够将外部卷240分别虚拟化的多个虚拟存储装置100A、100B之间的负荷分散。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本领域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追加或者变更。
例如在所述各实施例中,以多个虚拟存储装置共存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此,还可以构成为将所有的外部卷转移到第2虚拟存储装置,由第2虚拟存储装置完全替换第1虚拟存储装置。
此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以将管理终端作为独自的计算机而构成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阐述,但是并不仅仅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管理终端的功能内置于各虚拟存储装置的任意一个中。
并且,在所述各实施例中,以使用2台虚拟存储装置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阐述,但是并不仅仅限定于此,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使用3台或3台以上的虚拟存储装置的情况。
此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以虚拟存储装置在非同步传送方式下工作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在同步传送方式下进行工作。在同步传送方式下工作时,基本上外部卷的存储内容由于始终是最新的内容,所以不等到在转移源的降级处理结束就可以在各虚拟存储装置间进行快速的移管。
此外,在移管卷时,转移源的逻辑卷164和转移目的地的逻辑卷164被设定成相同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别向主机装置提供逻辑卷的多个连接源存储装置;被分别连接到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并具有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和用于指示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指示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被构成为分别具有管理信息存储部,其存储用于管理所述其他逻辑卷的管理信息;和控制部,其根据在该管理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管理信息,经中间卷连接所述逻辑卷与所述其他逻辑卷;并根据来自所述指示部的指示,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可以切换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谓的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切换,是对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对可以排他地使用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源存储装置进行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停止从所述主机装置向所述逻辑卷的访问、而可以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切换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切换,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切换所述主机装置的访问目的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信息被构成为包含用于确定所述其他逻辑卷的第1管理信息和用于管理所述其他逻辑卷的属性的第2管理信息;所述第1管理信息分别由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保存所述第2管理信息由作为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而被选择的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来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管理信息中,包含卷识别信息,其用于在存储系统内确定所述其他逻辑卷;使用权限信息,其用于确定具有所述其他逻辑卷的使用权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和切换状态信息,其表示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间是否是正在切换中;在所述第2管理信息中,包含与所述其他逻辑卷有关的其他多个属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权限信息,由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来设定,并由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通知给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成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接收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设定结束报告,由此来确定所述使用权限信息的变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期间,设置所述切换状态标志,在切换了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的情况下,复位所述切换状态标志,在设置所述切换状态标志期间,在成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将与所述其他逻辑卷有关的未写入的数据降级(destage),在成为所述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以非同步方式处理来自所述主机装置的写入数据,在复位了所述切换状态标志时,所述切换目的地存储装置将所述写入数据降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成为连接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拒绝从所述主机装置向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访问,并且,将述其他逻辑卷有关的未写入的数据降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级结束时,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通知降级结束报告,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降级结束报告时,进行从所述主机装置向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访问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监视部,其监视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至少与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有关的负荷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监视部的监视结果,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分别选择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分别与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终端,在该管理终端上还分别设有所述指示部以及所述监视部。
14.一种存储系统,其包含由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主机装置使用的多个连接源存储装置;和与这些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第1通信网络分别连接所述主机装置和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经与所述第1通信网络分离的第2通信网络,连接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和所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所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具备与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具有的逻辑卷逻辑上连接的其他逻辑卷,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具备控制部,其生成所述逻辑卷,根据管理信息经中间卷连接所述逻辑卷和所述其他逻辑卷;存储器,其由该控制部使用并存储所述管理信息,分别与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连接的管理终端还具备监视部,其分别监视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负荷状态;指示部,其用于根据该监视部的监视结果,分别选择在所述各连接源存储装置中成为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成为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根据来自所述指示部的指示,从被选择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被选择为所述切换目的地的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切换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连接目的地,所述管理信息还被构成为包含用于确定所述其他逻辑卷的第1管理信息和用于管理所述其他逻辑卷的属性的第2管理信息,由被选择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被选择为所述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分别存储所述第1管理信息,所述第2管理信息的全部,由被选择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存储,从被选择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被选择为所述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仅传送与切换连接目的地的所述其他逻辑卷有关的第2管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被选择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拒绝从所述主机装置向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访问的处理,并且,将与所述其他逻辑卷有关的未写入数据降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降级结束时,被选择为所述切换源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向被选择为所述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通知降级结束报告,被选择为所述切换目的地的连接源存储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降级结束报告时,进行从所述主机装置向所述其他逻辑卷的访问处理。
17.一种运用存储系统的方法,该存储系统包含经第1通信网络可分别向主机装置提供逻辑卷的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以及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经第2通信网络连接这些各第1、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根据用于分别连接所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所具有的多个其他逻辑卷的管理信息,经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中间卷,将所述多个其他逻辑卷,分别连接到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逻辑卷,由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处理来自所述主机装置的访问请求的初期运用步骤;将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经所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主机装置,并经所述第2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还经第3通信网络连接到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的装置追加步骤;在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所述管理信息中,将用于分别确定所述多个其他逻辑卷的信息,经所述第3通信网络,从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向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传送的第1管理信息传送步骤;在由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使用的所述多个其他逻辑卷中,选择向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移管的其他逻辑卷的移管对象选择步骤;在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所述管理信息中,将与被选择为所述移管对象的所述其他逻辑卷有关的属性信息,经所述第3通信网络从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向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传送的第2管理信息传送步骤;和根据由所述第1管理信息发送步骤和所述第2管理信息传送步骤取得的信息,将被选择为所述移管对象的所述其他逻辑卷,经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中间卷,连接到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所具有的逻辑卷,在所述主机装置中设定用于所述主机装置向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的所述逻辑卷访问的路径信息,由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处理来自所述主机装置的访问请求的追加运用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存储系统的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管对象选择步骤中,将由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使用的所有其他逻辑卷选择为所述移管对象,在所述追加运用步骤之后,还执行装置置换步骤,在该装置置换步骤中,从所述主机装置切离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从所述第2连接源存储装置切离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从所述连接目的地存储装置切离所述第1连接源存储装置。
全文摘要
通过分别将外部卷虚拟化后可以使用的多个虚拟存储装置,可以共享外部卷,并改善存储系统的处理性能。第1虚拟存储装置(1),通过将外部存储装置3具有的外部卷(3A)虚拟化后取入,使其宛如是内部卷,而提供给主机4。在第1虚拟存储装置(1)的负荷增大了时,新导入第2虚拟存储装置(2)(S1),连接到存储系统(S2A、S2B、S3)。在从管理终端(7)发出转移指示时(S5),从第1虚拟装置(1)向第2虚拟存储装置(2)移管(移交管理)与所选择的逻辑卷(1D)有关的外部卷(3A)。
文档编号G06F12/00GK1869914SQ2006100568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4日
发明者印南雅隆, 室谷晓, 岛田朗伸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