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686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号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有技术下,在利用照相机等的信号(图像)处理装置 拍摄被摄物时,其图像经常会发生劣化。作为图像劣化的主要原因,存 在拍摄时的晃动、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镜头的偏斜等。
矫正由于拍摄时的晃动而劣化的摄影图像的方法,已知的有移动镜 头的方法和电路处理的方法。例如,作为移动镜头的方法,已知的有通 过检测出照相机的晃动,使规定的镜头对应于该检测出的晃动而进行移 动,从而进行矫正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电路处理的方法, 已知的有利用角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照相机光轴的变动,由检测出的角速 度等取得表示拍摄时的模糊状态的传递函数,并对摄影图像进行取得的
传递函数的逆变换,从而将劣化的图像矫正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除一般的摄影图像以外,X光照片、显微镜图像等各种图像
由于晃动或其他的原因而发生劣化或变化的情况也是众所周知的。
专利文献l: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6-317824号(参照说明书摘要)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11-24122号(参照说明书摘要)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采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晃动矫正的照相机,由于需要电动机等驱动 镜头的硬件的配置空间而导致大型化。另外,由于需要这种硬件自身或 驱动该硬件的驱动电路,因此成本增加。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晃动 矫正的情况下,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点,但是具有以下的问题。艮P, 虽然通过所取得的传递函数的逆变换进行图像复原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但是作为实际问题,由于以下两个理由导致图像复原是困难的。
第一,所取得的传递函数对于噪音或晃动信息误差等非常弱,这些 稍有变动,传递函数值便发生很大的变动。因此,通过逆变换获得的矫 正图像,与在未发生晃动的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相差甚远,实际上并不能利用。第二,在进行考虑了噪音等的逆变换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通过 联立方程的解的奇异值分解等而推算解的方法,但是,用于该推算的计 算值有天文数字那么大,实际上无法解答的危险性高。
图像中产生的上述问题也出现于一般的各种信号数据中,通过传递 函数的逆变换进行信号的复原,在取得的传递函数不正确时当然是困难 的,即使在正确时也有困难的情况。而且,在以自然界为对象的情况下 获得百分百正确的传递函数是不可能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复原信号时防止装置的大 型化,同时,设有具有现实性的电路处理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具有处理部,该处理部 利用变化时的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发生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原信号数 据,生成变化前的信号的数据、或者本来应该取得的信号的数据或其近 似信号的数据(以下,将这些"信号的数据"总称为基础信号数据)、
或者将基础信号数据进行缩小或放大后的相似信号数据;处理部具有进 行重复处理的功能,该重复处理是,根据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縮小 原信号数据与比较用縮小数据的两个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任意的 信号数据而生成縮小复原数据,取代缩小原信号数据而使用该縮小复原 数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其中,缩小原信号数据是进行了缩小原信号 数据的容量值的縮小处理后的数据;比较用縮小数据是,与利用变化要 因信息的数据由任意的信号数据生成的缩小原信号数据为相同容量、且 使任意的信号数据劣化后的数据。
采用该发明的话,能够由发生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原信号数据生成, 在生成成为变化前等的数据的基础信号数据时所需要的縮小复原数据。 此时,几乎没有硬件上的增加,装置不会大型化。另外,由于重复由任 意的信号数据做成比较用縮小数据,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该比较 用缩小数据和处理对象的缩小原信号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缩小原信 号数据的处理,从而逐渐得到缩小复原信号数据,因此,能够形成在信 号的复原时设有具有现实性的电路处理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另外,由 于重复处理的对象不是原信号数据,而是将其容量縮小后的縮小原信号 数据,因此处理速度变快。
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处理部进行 的处理为,将在重复处理的最后得到的縮小复原数据进行放大,得到与
5基础信号数据或相似信号数据容量相同的放大数据。通过该构成的采用, 能够得到成为与原信号数据相同程度的容量的基础信号数据或相似信号 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具有利用变化时的变 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发生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原信号数据,生成基础信号
数据、或者将基础信号数据进行缩小或放大后的相似信号数据的处理部; 处理部具有进行第一重复处理、放大处理及第二重复处理的功能;其中, 第一重复处理是,根据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缩小原信号数据与比较 用缩小数据的两个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任意的信号数据而生成缩 小复原数据,取代任意的信号数据而使用该縮小复原数据,并重复同样 的处理;所述缩小原信号数据,是进行了缩小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的縮 小处理后的数据;所述比较用縮小数据,是与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 由任意的信号数据生成的缩小原信号数据为相同容量、且使任意的信号 数据劣化后的数据;放大处理是,将通过进行第一重复处理而得到的縮 小复原数据的容量值进行放大;第二重复处理是,由进行了该放大处理 的放大信号数据生成使该放大信号数据劣化后的比较用放大数据,根据 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原信号数据或原信号相似信号数据与比较用放 大数据的第二差分数据,分配于放大信号数据而生成放大复原数据,取 代放大信号数据而使用该放大复原数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其中,原 信号相似信号数据,是将原信号数据的容量縮小或放大为与比较用放大 数据相同的容量后的数据。
采用该发明的话,能够进行由原信号数据向基础信号数据或相似信 号数据的复原。此时,几乎没有硬件上的增加,从而装置不会大型化。 另外,在第一重复处理中,重复由任意的信号数据做成比较用缩小数据, 并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该比较用缩小数据与处理对象的缩小原 信号数据的第一差分数据分配于任意的信号数据的处理;在第二重复处 理中,重复由縮小复原数据做成比较用放大数据,并利用变化要因信息 的数据,将该比较用放大数据与处理对象的原信号数据或原信号相似信 号数据的第二差分数据分配于放大信号数据的处理。由于通过该第一重 复处理和第二重复处理,逐渐得到与基础信号数据或相似信号数据接近 的放大复原信号数据,因此,能够形成在信号的复原时设有具有现实性 的电路处理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另外,在第一重复处理中,由于重复 处理的对象不是原信号数据,而是将其容量縮小后的缩小原信号数据, 因此能够提高处理速度。因此,能够使第一重复处理短时间化,同时,若为规定时间内的处理的话便可以进行更多次的重复,从而縮小复原数 据的复原质量变良好。而且,通过利用该良好质量的縮小复原数据进行 第二重复处理,放大信号的复原质量也变良好。
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縮小处理是,
在将缩小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作为x、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作为y时, 使x/y的值为0.9以下。通过使该比的值为0.9以下,能够迅速地进行 第一重复处理,因此,能够使第一重复处理短时间化,同时,若为规定 时间内的处理的话便可以进行更多次,从而缩小复原数据的复原质量变 良好。
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处理部,仅 在由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得到的变化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縮小 处理、第一重复处理、放大处理及第二重复处理。通过该构成的采用, 仅在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以伴随缩小处理和放大处理的状态,进行由 原信号数据向基础信号数据或相似信号数据的复原。因此,由于只有存 在需要花费时间的倾向的数据成为处理对象,因此在縮短时间的方面变 得更加有利。
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处理部,将 縮小原信号数据和比较用縮小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该对照结果、或第一 差分数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或者第一重复处理的重复次数为规定值以 上时,结束第一重复处理;将原信号数据或原信号相似信号数据和比较 用放大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这些的对照结果、或第二差分数据变为规定 值以下时,或者第二重复处理的重复次数为规定值以上时,结束第二重 复处理。通过该构成的采用,在进行由原信号数据向基础信号数据或相 似信号数据的复原时,能够使结束第一重复处理和第二重复处理的条件 成为适宜的条件。在此,所谓的"对照",指的是对两个数据进行比较。
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处理部将放 大复原数据作为基础信号数据或相似信号数据而获得。通过该构成的采 用,能够得到以适当的条件使第一重复处理和第二重复处理结束的基础 信号数据或相似信号数据。
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第二重复处 理的次数少于第一重复处理的次数。采用该构成的信号处理装置,重点 进行处理速度快的第一重复处理,而使缩小复原数据的复原质量良好, 并通过使用该良好质量的缩小复原数据进行第二重复处理,而能够使放 大信号的复原质量也变良好。其他发明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将信号的数 据作为图像的数据。通过该构成的采用,在发生由照相机的晃动引起的 图像劣化的情况下,能够从发生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原图像,向变化前的 图像、或者作为本来应该取得的图像的基础图像数据、或基础图像的近 似图像数据、或者将基础图像数据进行縮小或放大后的相似图像数据复 原。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在复原信号时防止装置的大型化,同时,设 有具有现实性的电路处理方式的信号处理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的主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信号处理装置的概要的外观立体图,是用于说 明角速度传感器的配置位置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部进行的缩小处 理方法的概念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部进行的放大处 理方法的概念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部进行的各重复 处理的共同处理部分涉及的处理程序的处理流程图。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处理方法的概念的图。
图7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表 示未发生晃动时的能量集中的表。
图8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未 发生晃动时的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图9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发 生晃动时的能量分散的示意图。
图IO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用
于说明由任意的图像生成比较用数据的状况的图。
图11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用
于说明将比较用数据和成为处理对象的模糊原图像进行比较而生成第一 差分数据的状况的图。图12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用 于说明通过将差分的数据进行分配并添加于任意的图像中而生成复原数 据的状况的图。
图13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用 于说明由被生成的复原数据生成新的比较用数据,将该数据和成为处理 对象的模糊原图像进行比较而生成差分的数据的状况的图。
图14是以晃动为例子具体地说明图5所示的共同处理用的图,是用 于说明将新生成的第一差分数据进行分配并生成新的复原数据的状况的 图。
图15是表示利用图l所示信号处理装置的处理部进行的各处理的流 程整体的流程图。
信号处理装置 拍摄部(接收部) 控制系统部 处理部 记录部 检测部
要因信息保存部
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 原图像数据(拍摄的图像) 复原数据
基础图像数据(变化前的图像或本来应取得的图像的数据) 任意的图像数据
目标图像数据(最后获得的縮小复原数据、最后获得的縮小 复原数据、或基础图像数据)
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原图像数据、缩小原图像数据、 或放大图像数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1进行说明。 另外,该信号处理装置1是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民用的照相机,但是, 也可以作为监视用照相机、电视用照相机、便携式的摄像机、内窥镜照符号说明相机等其他用途的照相机,或者也可以适用于显微镜、双筒望远镜、进
而NMR拍摄等的图像诊断装置等、照相机以外的仪器中。
图1表示信号处理装置1的构成的概要。信号处理装置1,设有 拍摄人物等的影像的拍摄部2,驱动该拍摄部2的控制系统部3,以及对 拍摄部2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的处理部4。另外,该实施形态涉及的信 号处理装置1,进而设有记录被处理部4处理的图像的记录部5,由角 速度传感器等构成、检测成为图像劣化等变化的主要原因的变化要因信 息的检测部6,以及保存使图像劣化等发生的变化要因信息的要因信息 保存部7。另外,在信号处理装置1作为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装置而适 用的情况下,拍摄部2成为接收声音信号等的各种输入信号的接收部2 (以下,适当地将拍摄部2与接收部2分开使用)。
拍摄部2是,设有将通过了具有镜头的摄影光学系统和镜头的光转 换为电信号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的摄像器件的部分。控制系统部3是,控 制拍摄部2、处理部4、记录部5、检测部6以及要因信息保存部7等信 号处理装置内的各部的部分。
处理部4由图像处理器构成,并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 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那样的硬件构成。处理部4,使进行检测的 晃动等的振动检测用的取样频率(sampling frequency)发生,同时,将 该取样频率供给至检测部6。另外,处理部4控制振动检测的开始和结 束。进而,处理部4进行縮小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capacity value)的縮小 处理、将缩小复原数据的容量值进行放大的放大处理、第l及第二重复 处理。进而,处理部4,根据由检测部6检测出的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 而得到的变化的程度,判断是否进行縮小处理、第一重复处理、放大处 理及第二重复处理。另外,在信号处理装置l作为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 装置而适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等而改变接收部2的接 收感度。
另外,在该处理部4中,也存在保存有成为生成比较用缩小数据和 比较用放大数据时的基础的原图像数据(原信号数据)等的情况。进而, 处理部4也可以作为利用软件进行处理的构成,而不是作为ASIC那样 的硬件构成。记录部5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硬盘驱 动等的磁记录手段、或使用DVD等的光记录手段等。
检测部6如图2所示,是检测相对于作为信号处理装置1的光轴的 Z轴为垂直方向的X轴、Y轴的旋转速度的部分。拍摄时发生晃动的话,拍摄的图像就成为模糊图像。这样的晃动也会发生向X方向、Y方向、 Z方向的各方向的移动、围绕Z轴的转动,相对于各变动所受到的影响 最大的是围绕Y轴的旋转和围绕X轴的旋转。该两种变动仅变动一点点, 拍摄出的图像便会很模糊。因此,在该实施形态中,为了检测图2的围 绕X轴和围绕Y轴的晃动,使用PITCH (上下(Y)方向的移动)检测 用传感器和YAW (左右(X)方向的移动)检测用传感器的两个传感器。 但是,为了期望更加完善,也可以进一步附加检测围绕Z轴的旋转的 ROLL检测用传感器,或者进一步附加检测向X方向或Y方向的移动的 传感器。另外,作为使用的传感器也可以是角加速度传感器,而不是角 速度传感器。另外,在信号处理装置1以图像信号以外的信号作为对象 而适用、且接收特性或信号处理系统的响应特性等受到例如温度或湿度 的影响的情况下,可以使温度计或湿度计包含于检测部6。这样,在检 测部6中观测使信号劣化的变化要因。
要因信息保存部7是保存有使信号劣化的变化要因等的变化要因信 息的记录部,其中,变化要因信息为例如光学系统的像差和/或检测部 6检测出的振动、或者据此算出的点像函数等。记录于要因信息保存部7 的变化要因信息,在例如从成为最新拍摄的原信号数据的原图像数据(发 生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图像数据)向成为基础信号数据的基础图像数据(变 化前的图像数据、或者本来应该拍摄的图像数据或其近似数据)、或成 为将基础图像数据縮小或放大后的相似信号数据的相似图像数据的复原 处理时,在处理部4中被利用。另外,在信号处理装置1作为图像处理 装置以外的装置而适用的情况下,由于也存在温度、湿度等使接收部2 的接收特性或系统整体的特性发生变化的问题,因此能够检测记录这些, 并作为变化要因信息而利用。另外,也可以将系统的脉冲响应等、预先 知道的系统的响应特性函数等保存于要因信息保存部7。
在此,将原图像数据向基础图像数据或相似图像数据进行复原处理 的时期,可以是拍摄用的电源关闭时、处理部4的运转率低时等、从拍 摄原图像的时期延迟的时期。在该情况下,保存于记录部5的原图像数 据、和保存于要因信息保存部7的关于该原图像数据的变化要因信息(点 像函数等),以分别相关联的状态而被长期地保存。这样,将执行原图 像数据的复原处理的时期从拍摄了原图像的时期延迟的优点在于,能够 减轻伴随各种处理的拍摄时的处理部4的负担。
接着,参照附图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 置l进行的主要处理(缩小处理、放大处理、各重复处理)的概要进行说明,同时,对整体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缩小处理)
图3表示縮小处理的概要。图中的正方形的格子的一个单位,表示 构成图像数据的像素的一个。箭头的左侧是縮小处理前的像素,右侧是 縮小处理后的像素。图3 (A)表示将作为整体形成正方形的相邻四个像 素的、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置换为一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縮小处理的例 子。该情况下的縮小率为25%。图3 (B)表示将作为整体形成正方形的 相邻十六个像素的、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置换为一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 縮小处理的例子。该情况下的缩小率为6.25%。
图3 (C)表示将作为整体形成正方形的相邻九个像素形成为四个像 素的像素数据的缩小处理的例子。该情况下的缩小率为约44.4%。该縮 小处理的方法是,将像素A、 B、 D和E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置换为像素 a的像素数据,将像素B、 C、 E和F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置换为像素b 的像素数据,将像素D、 E、 G和H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置换为像素c 的像素数据,将像素E、 F、 H和I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置换为像素d的 像素数据。
图3只是抽出图像数据的一部分而表示縮小处理的概要。实际上是 对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进行图3所示的缩小处理。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 信号处理装置l中,采用图3 (C)所示的縮小处理。以此为前提进行以 下的说明。另外,縮小处理是,利用构成原图像数据的像素的像素数据 值由多个像素生成一个像素,取代该多个像素而使用该一个像素的处理。 在此,"利用构成原图像数据的像素的像素数据值"的方法,不限于求 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是将多个像素中的一个像 素数据的值原封不动地利用的方法、求多个像素的一部分的像素数据的 平均值的方法、或者求这些中任意一个的值乘以规定的系数后的值的方 法等。通过该縮小处理,能够由原图像数据(拍摄图像数据)得到表面 上未发生大变化的縮小原图像数据。另外,在使用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 的平均值时,通过使用该平均值生成一个像素,减轻了白噪声(white noise)等的噪声的图像的复原成为可能。另外,通过縮小处理而得到的 縮小原图像数据,也可以作为数码相机等的监视器所显示的图像数据而 使用。 V (放大处理)
图4表示放大处理的概要。图中的正方形的格子的一个单位,表示 构成图像数据的像素的一个。另外,像素a、 b、 c和d分别与图3(C)所表示的像素a、 b、 c和d相对应。而且,各像素为具有被附加于各像 素的符号的像素数据的像素。在图3 (C)所示的像素a和b之间,插入 具有像素a的像素数据和像素b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a+b) /2)的 像素数据的像素。在像素a和c之间、像素c和d之间、像素b和d之 间、像素a和d之间也进行同样的像素的插入。在此,像素a和d之间 插入的中心的像素的像素数据,也可以是像素b的像素数据和像素c的 像素数据的平均值((b+c) /2)。这是因为,该中心的像素是存在于 像素b和c之间的像素。根据相同的观点,该中心的像素也可以是具有 像素a、 b、 c和d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a+b+c+d) /4)的像素数据 的像素。通过该放大处理,能够进行恢复至图3 (C)所示缩小处理前的 原图像数据的像素数的放大处理。图4只是抽出图像数据的一部分而表 示放大处理的情况。实际上是对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进行图4所示的放 大处理。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1中,采用了图4所示的放 大处理。以此为前提进行以下的说明。
另外,放大处理是,在构成经过后述第一重复处理而最后得到的縮 小复原数据的像素中,将根据欲放大的像素数据而生成的新的像素插入 多个像素之间的处理。在此,"根据欲放大的像素数据而生成的新的像 素数据",并不限于相邻的多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也可以利用 分离处的像素数据、或相邻的多个像素的一部分的像素数据的平均值、 或者这些中任意一个的平均值乘以规定的系数后的数据等。通过该放大 处理,能够得到与后述縮小原图像数据相比外观图案未发生大的变化, 但是被放大的放大图像数据。 (重复处理)
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1进行的重复处理中,存在作为 缩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信号复原手段的第一重复处理、作为放大处理 后的图像数据的信号复原手段的第二重复处理。另外,存在如后述那样 作为未进行縮小处理和放大处理的原图像数据的信号复原手段的第三重 复处理。首先,对该三个重复处理中通用的共同处理在以下进行说明。
共同处理是,处理部4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任意的图像数据 生成比较用数据后,通过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成为处理对象的图 像数据和比较用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上述任意的图像数据,而生成 复原数据,取代上述任意的图像数据而使用该复原数据并重复相同处理 的处理。
根据图5对共同处理的概要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说明作为信号(图像)复原手段的重复处理所涉及的处理程序的处理流程图。在图5中,
'V是任意的图像数据,"J"是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 是被保存于处理部4的记录部的图像的数据。在此,由于"1。"是任意的 图像数据,因此作为任意的图像数据也可以使用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 据"J" 。 "IQ'"表示该任意的图像数据I。的变化图像的数据,该数据成 为用于比较的比较用数据。"G"是由保存于要因信息保存部7的变化 要因信息(=劣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
"5"是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J和比较用数据1。'的差分的数据。 "k"是基于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的分配比。"I()+n"是根据由变化要因 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将差分的数据5分配于任意的图像 数据I。而新生成的复原图像的数据(复原数据)。在此,"h"为最终欲 得到的无劣化的目标图像数据的话,则目标图像数据h和成为处理对象 的图像数据J的关系,可以以下面的公式(1)表示。
J=hXG ...... (1)
在此,"X"是表示叠加积分的算符(以下相同)。
处理部4的处理程序是,首先,从准备任意的图像数据I。开始(步骤 SlOl)。在步骤S102中,取代(1)式中的目标图像数据h而代入任意的
图像数据IO,求出作为变化图像的比较用数据I()'。接着,比较成为处理
对象的图像数据J和比较用数据I。',算出差分的数据S (步骤S103)。
在歩骤S104中,判断该差分的数据S的各绝对值是否未满规定值, 若为规定值以上的话,则在步骤S105中进行生成新的复原图像的数据(= 复原数据)的处理。即,根据变化函数G,将比较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 数据J和比较用数据Io'时的差分的数据S分配于任意的图像数据Ic,从 而生成新的复原数据1。+1。然后,重复步骤S102、 S103、 S104和S105。 在步骤S104中,在差分的数据S的绝对值未满规定值的情况下,结 束重复处理。而且,将结束了重复处理时的复原数据Io+n推断为目标图 像数据h。 B卩,在差分的数据S的绝对值小于规定值时,判断为成为比
较用数据I(Hn'的基础的复原数据1o+n十分近似于目标图像数据h,并将该 复原数据I。+n推断为目标图像数据h。另外,也可以在记录部5中预先记 录任意的图像数据Io、变化函数G,根据需要输送至处理部4。
将上述共同处理的观点进行概括的话如下所述。即,在该处理方法 中,不将处理对象的解作为逆问题进行解决,而是作为求出合理的解的 最佳化问题进行解决。作为逆问题解决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是,作为现实问题是困难的。
在作为最佳化问题进行解决的情况下,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共同处 理中,以以下的条件为前提。
即,(1)相对于输入的输出,规定为唯一值。
(2) 若对比的输出是相同的话,则这些输入相同。
(3) 为了使对比的输出相同,通过在更新输入的同时进行反复
处理而使解收敛。
换言之,如图6 (A) 、 (B)所示,若能够生成与成为处理对象的 图像数据J近似的比较用数据Io' (Ie+n')的话,则成为该生成的基础数 据的图像数据Io (Ic+n),成为近似于目标图像数据h的数据。
接着,根据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及图14, 以将目标图像数据h作为基础图像数据Img、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J 作为原图像数据Img,的情况(后述的第三重复处理)为例,对利用图5 所示的共同处理的晃动图像的复原(步骤S102、 S103、 S104、 S105的 反复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晃动的复原算法)
未发生晃动时,对应于规定像素的光能,在曝光时间中集中于该像 素。另外,发生晃动时,光能在曝光时间中分散于晃动的像素。进而, 若知道曝光时间中的晃动的话,便知道曝光时间中的能量的分散方式, 因此能够由模糊的图像作出不模糊的图像。
以下,为简单起见,以横向一维进行说明。将像素从左开始依次设 为S-1、 S、 S+l、 S+2、 S+3、…,并注意某一像素S。由于在未发生晃 动时曝光时间中的能量集中于该像素,因此能量的集中度为"1.0"。该 状态表示于图7。将此时的拍摄结果表示于图8的表中。图8所示的数 据成为未发生劣化时的正确图像数据Img。另外,各数据以八位(bit) (0 255)的数据表示。
曝光时间中有晃动,且分别为曝光时间中的50%的时间在第S号的 像素中发生晃动、30%的时间在第S+l号的像素中发生晃动、20%的时 间在第S+2号的像素中发生晃动。能量的分散方式如图9所示的表所记 载。这成为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
晃动在所有的像素中相同,作为位移不变量(shift invariant)的问 题而被掌握。而且,若没有上方晃动(纵向晃动)的话,晃动的情况如图 IO所示的表所记载。图10中的作为"模糊图像"而表示的数据为劣化 的原图像数据Img,。具体来说,例如"S-3"的像素的"120",按照由作为晃动信息的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的"0.5"、 "0.3" 、 "0.2"的分配比,在"S-3"的像素中分散"60" 、 "S-2"的 像素中分散"36" 、 "S-l"的像素中分散"24"。同样地,作为"S-2" 的像素数据的"60",在"S-2"中分散"30" 、 "S-1"中分散"18"、 "S"中分散"12"。从该劣化的原图像数据Img,、和图9所示的变化 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算出基础图像数据Img。
图5的步骤S101所示的任意的图像数据I。,在进行该说明时,使用 原图像数据Img,。目卩,作为1(^Img,开始进行处理。在图ll的表中被作 为"输入"的数据相当于任意的图像数据I。。将该数据Io、即Img'和在 步骤S102中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进行叠加积 分。即,例如,规定的图像数据10的"S-3"的像素的"60",分别在"S-3" 的像素中分配"30" 、 "S-2"的像素中分配"18" 、 "S-1"的像素中 分配"12"。对于其他的像素也同样地分配,生成作为"输出I。'"而表 示的比较用数据I。'。因此,步骤S103的差分的数据S如图11的最下面 一栏所示。
然后,在图5的步骤S104中,判断构成原图像数据Img'和比较用 数据Io'的图像的多个各像素的差分的数据S的绝对值是否未满规定值。 若其判断的结果是"否"的话,则进入步骤S105。即,使用变化要因信 息的数据G将差分的数据5分配于任意的图像数据Ic,生成图12中的作 为"下一次输入"而表示的复原数据I。+n。此时,由于是第一次,因此在 图12中表示为
10+1 o
差分的数据5的分配是,利用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 像函数)G,例如将在"S-3"的像素数据"30"上乘以作为其自身f'S-3" 的像素)的分配比的0.5所得的"15"分配于"S-3"的像素,另外,分配 在"S-2"的像素的数据"15"上乘以作为应产生于该"S-2"像素中的 分配比的0.3所得的"4.5",进而,分配在"S-1"的像素的数据"9.2" 上乘以作为应产生于该"S-1"像素中的分配比的0.2所得的"1.84"。 分配于"S-3"的像素的总量(更新量)为"21.34",将该值与规定的图 像数据I。(这里使用原图像数据Img,)相加,而生成复原数据10+1。
如图13所示,该复原数据I(m成为图5的歩骤S102的输入图像的 数据(=规定的图像数据1。),执行步骤S102并向步骤S103过渡,从而得 到新的差分的数据5。然后,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步骤S104的判断。若其 判断的结果是"否"的话,则进入步骤S105,将新的差分的数据S分配 于上一次的复原数据Iow中,生成新的复原数据Io+2(参照图14)。然后,通过步骤S102的进行,由复原数据1o+2生成新的比较用数据1。+2'。这样, 在执行步骤S102、 S103之后,若步骤S104中的判断是"否"的话,便 向步骤S105过渡。重复这样的处理。
如以上那样,通过进行重复处理,差分的数据5的绝对值逐渐地变 小,若小于规定值的话,则步骤S104的判断为"是",从而得到晃动被 减少的、与基础图像数据Img近似的数据。
在以上所述的图5所示的模糊图像的复原处理方法(步骤S102、 S103、 S104及S105的重复处理(共同处理))中,利用处理部4进行 的处理是由软件构成的,但是,也可以通过由分担进行一部分处理的部 件组成的硬件构成。另外,作为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G,不仅包括劣化 要因信息的数据,也包括仅使图像发生变化的信息、或与劣化相反地使 图像变好的信息。
另外,处理的重复次数,也可以在信号处理装置1侧自动地、或固 定地设定。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 像函数)G来变更该被设定的次数。例如,也可以在某一像素的数据由 于晃动而分散于多个像素的情况下增加重复的次数,而在分散少的情况 下减少重复的次数。
进而,在重复处理中,也可以在差分的数据S发生发散、或能量移 动后的图像数据的能量未变小反而变大时,中止处理。是否发生发散, 可以采用例如观察差分的数据5的平均值后若该平均值大于上一次的话 便判断为发生发散的方法。另外,在重复处理中,也可以在欲将输入变 更为异常值时,中止处理。例如,在八位的情况下,当欲变更的值为超 过255的值时,中止处理。另外,在重复处理中,当欲将作为新的数据 的输入变更为异常值时,也可以不使用该值而形成正常的值。例如,在 八位的0~255中,在欲将超过255的值作为输入数据时,作为最大值255 而进行处理。
另外,在生成成为输出图像的复原数据时,存在由于由变化要因信 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而发生超出欲复原的图像区域的数据 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超出区域的数据被输入相反侧。另外,在存在应 从区域外输入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从相反侧取入该数据。例如,在 由位于区域内的最下方的像素XN1的数据发生分配于更下方的像素的数 据的情况下,该位置处于区域之外。因此,该数据进行在像素XN1的正 上方分配于位于最上方的像素Xll的处理。对于像素XN1的相邻的像素 N2,也同样地在正上方分配于最上面一栏的像素X12 (=像素Xll的相邻的像素)。
另外,在共同处理中,将角速度检测传感器的取样频率设定于60Hz 240Hz内,但是,为了能够检测高频,也可以每隔5nsec便检测角速度。 另外,成为差分的数据5的判定基准的值,在以八位(0~255 )表示各数 据的情况下,在该实施形态中为"6"。即,小于6时结束处理。另外, 通过角速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晃动的原始数据,在传感器自身的校准 不充分时,与实际的晃动不对应。因此,为了与实际的晃动对应,在传 感器未被校准时,必须进行对通过传感器检测出的原始数据乘以规定倍 率的矫正。
以上是共同处理的处理方法。在作为基于与该共同处理相同观点的 处理方法的第一重复处理中,将共同处理中的"任意的图像数据I()"作 为将拍摄的原图像数据Img,进行縮小处理后的縮小原图像数据。另外, 共同处理中的"比较用数据Io'",成为利用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 函数(点像函数)G1使该任意的图像数据I()(缩小处理后的縮小原图像 数据)劣化后的、与縮小原图像数据为相同容量的比较用縮小数据。另 外,共同处理中的"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J",成为縮小原图像数据。 另外,共同处理中的"差分的数据5",成为缩小原图像数据和比较用 縮小数据的第一差分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复原数据I。+n",成为 通过利用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l将第一差分数 据分配于縮小原图像数据而生成的缩小复原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 "目标图像数据h",成为最后得到的縮小复原数据。
在第二重复处理中,将共同处理中的"任意的图像数据Io"作为, 将通过进行第一重复处理而得到的最后的縮小复原数据(目标图像数据 h)进行放大处理后的放大图像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比较用数据 Io'",成为利用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2使该任 意的图像数据I。(进行放大处理后的放大图像数据)劣化后的比较用放大 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J",成为与原图 像数据Img,或比较用放大数据为相同容量的原图像相似图像数据。另外, 共同处理中的"差分的数据5",成为放大图像数据和比较用放大数据
的第二差分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复原数据I()+n",成为通过利用
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2将第二差分数据分配于
放大图像数据而生成的放大复原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目标图像 数据h",为最后得到的放大复原数据(基础图像数据Img或相似图像
数据)。第三重复处理是对规定图像数据进行的共同处理本身。即,在第三 重复处理中,共同处理中的"任意的图像数据I。"也可以使用原图像数
据Img',另外,也可以使用全黑、全白、全灰、黑白相间的方格花纹等 那样的图像的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比较用数据Io'"在第三重复 处理中,成为利用由变化要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3使该 任意的图像数据Io (任意的图像数据)劣化后的比较用数据。另外,共 同处理中的"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J"在第三重复处理中,成为原图 像数据Img,。另外,共同处理中的"差分的数据S"在第三重复处理中, 成为原图像数据Img,与比较用数据的第三差分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 的"复原数据Io+n"在第三重复处理中,成为通过利用由变化要因信息算 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3将第三差分数据分配于任意的图像数据而 生成的复原数据。另外,共同处理中的"目标图像数据h"在第三重复 处理中,成为基础图像数据Img。 (整体的处理流程)
图15表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1的处理部4主要进行 的、整体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取得由通过检测部6而得到的变化要 因信息算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中的、仅与晃动相关的信息Ga, 并判断Ga是否在规定值以下、即晃动的程度是否大(步骤S201)。在 假如Ga在规定值以下、晃动的程度小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重复处理(步 骤S202),作为最终得到的复原图像数据而获得基础图像数据,从而结 束图像复原处理。在此,在晃动的程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第三重复处理的 理由是因为,对晃动小的图像数据进行縮小处理及放大处理的话,由于 将处于未怎么晃动状态的原图像Img'的数据进行缩小或放大,而导致相 反地图像发生劣化、或处理时间增加的危险性变大。另外,这样仅在由 变化要因信息得到的变化(在此为Ga)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进行縮小 处理、第一重复处理、放大处理及第二重复处理,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 下进行第三重复处理的处理方法,不一定是必须的,可以根据信号处理 装置1的规格或处理的图像等形成没有步骤S201及S202的处理流程。 另外,在步骤S201中,也可以取代与晃动相关的信息Ga、而使用包含 晃动以外的信息的信息。
在判断为Ga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201)、即在晃动的程度 大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将拍摄得到的原图像数据Img'的容量值縮小的縮 小处理(参照图3 (C))(步骤S203)。接着,对縮小原图像数据进 行第一重复处理(步骤S204)。然后,进行将进行第一重复处理而得到的最后的縮小复原数据的容量值放大为与原图像数据Img,的容量值相同 的放大处理(参照图4)(步骤S205)。对该放大处理后的放大图像数 据进行第二重复处理(歩骤S206),并将最终得到的复原图像数据作为 基础图像数据而获得,从而本实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1的处理部 4进行的图像复原处理结束。
在处理时间被限定的情况下,该第二重复处理的次数以少于第一重 复处理的次数为佳。通过这样进行,能够进行多次的第一重复处理,缩 小复原数据的复原质量变为良好。另外,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使用该 良好质量的缩小复原数据辅助地(确认地)进行第二重复处理,而使通 过放大处理成为大容量的放大图像数据的复原质量也变为良好。
另外,第一、第二及第三的各重复处理,通常随着增多重复的次数 (不是成比例地)而图像复原的精度提高。另一方面,图像复原整体所 需要的处理时间,与重复的次数成比例地变长。另外,若为相同的重复 次数的话,随着图像数据的容量变多而一次重复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在此,对假设原图像数据Img,的图像数据为五百万像素、縮小原图 像数据为与VGA (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显示阵列)同等的约 三十万像素(縮小率为约6%)时的实验例进行说明。在该实验中,进行 五十次第一重复处理的处理时间,与对原图像数据Img,进行三次第三重 复处理的时间相等。然后,进行两次第二重复处理的话,其处理时间与 对原图像数据Img,进行两次第三重复处理的时间相等。将对原图像数据 Img,进行了五次第三重复处理时的复原图像、与进行了五十次第一重复 处理后再进行两次第二重复处理时的放大复原图像相比较的话,明显后 者的放大复原图像的图像复原的精度和质量高。另外,与进行了五十次 第三重复处理时的复原图像是同等的。
另外,作为加快重复处理的速度的其他方法,可以考虑使重复处理 中的反馈增益(feedback gain)(图5所示"k":基于变化要因信息的 数据的分配比)增大的方法。但是,若使反馈增益"k"的值过于增大的 话,则存在图5所示的"kS"过于变大而在重复处理中发散、从而无法 进行收敛(使5的值充分减小)的情况。因此,使反馈增益的值变大而 进行第三重复处理,不能笼统地认为都合适。另外,存在通过增多重复 次数而导致强调原图像数据Img,所具有的白噪声等的噪声的情况。但是,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进行縮小和放大的各处理时,像素数据中所包含的 噪声也被平均化(分散),从而其影响被减轻。另外,由于由第一重复 处理得到的放大图像数据接近良好的复原质量,因此第二重复处理中的差分的数据S充分变小,从而即使将第二重复处理中的反馈增益"k"的 值变大,k5也不会过于变大。因此,本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置1进 行的图像复原处理,与进行第一重复处理或第三重复处理的情况相比较, 在第二重复处理中因增大反馈增益的值而引起的弊病小。因此,在本实 施形态涉及的信号处理装置1中,能够谋求比进行第三重复处理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图像复原处理的迅速化。
本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置1,由于是重复生成复原图像而不断 提高其质量,因此装置不会大型化。另外,本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 置1,由于是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规定的图像数据生成比较用数 据后,通过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和比较 用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规定的图像数据而生成复原数据,取代规定 的图像数据而使用该复原数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从而逐渐地得到基础 图像数据或相似图像数据,因此,在图像复原处理时成为具有现实性的 电路处理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置l进行了说明,但是, 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要旨便可以实施各种变更。例如,最终得到的复原 图像数据,也可以是成为将基础图像数据进行缩小或放大后的相似信号 数据的相似图像数据,而不是基础图像数据。为了得到相似图像数据, 在放大处理时,生成与基础图像的容量不同的放大图像数据(原图像相 似图像数据)。然后,对原图像数据Img,进行缩小处理或放大处理,以 使原图像数据Img,与原图像相似图像数据容量相同,而得到容量已调整 的原图像数据。然后,取代成为图5的步骤S103的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 J而使用容量已调整的原图像数据,并执行第二重复处理。
用于得到相似图像数据的其他的方法是,例如仅进行缩小处理和第 一重复处理,并将通过进行第一重复处理而得到的最后的縮小复原数据 作为相似图像数据而获得的方法。若采用该方法的话,由于可以省略第 二重复处理,因此可以使整体的图像复原处理迅速化。在采用该方法时, 将通过缩小处理而得到的缩小原图像数据的容量,调整为与最终得到的 进行了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容量相同。另外,通过这种方法而得到的 相似图像数据,也可以进行将在第一重复处理的最后得到的缩小复原数 据放大、而得到与相似图像数据容量相同的放大数据的处理。该情况下 的放大的方法,也可以是本实施形态涉及的放大处理(参照图4)以外 的方法。
随着原图像数据Img,的析像度变高、图像质量变好,进行图像复原处理而最终得到的图像数据的复原质量变为良好。因此,得到相似图像
数据的优点是,例如,在通过髙析像度而得到高质量的原图像数据Img, 之后,进行缩小处理及各种重复处理(图像复原处理)等,最终可以得 到晃动少、且相比原图像数据Img,容量小、适用性良好的图像数据等。 另外,通过信号处理装置1最终得到的相似图像数据的析像度,可以固 定地设定,也可以为多种设定。而且,在作为能够得到相似图像数据的 信号处理装置1的数码相机中,以设有选择或调整操作者最终欲得到的 图像的析像度的机构为佳。
本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置l进行的图像复原处理,如图15所示, 以縮小处理(步骤S203)、第一重复处理(步骤S204)、放大处理(步 骤S205)、第二重复处理(步骤S206)的顺序进行、结束。但是,也可 以例如在第二重复处理(步骤S206)之后,再次进行縮小处理和第一重 复处理后结束。进而,也可以将以图15所示的縮小处理(步骤S203)、 第一重复处理(步骤S204)、放大处理(步骤S205)、第二重复处理(步 骤S206)的顺序进行的图像复原的处理整体重复多次。另外,也可以在 图像复原处理的前后、或者各种处理(步骤S203 步骤S206)之间的任 意一个时期,进行所谓的Y矫正等的、与图像复原处理无关的处理。
本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置1进行的、以图3 (C)表示的缩小处 理是,在将缩小原图像数据的容量值作为x、原图像数据的容量值作为y 时,使x/y的值(縮小率)为约0.444的处理。信号处理装置l进行的 縮小处理的缩小率,以是0.05以上为佳。其理由是,为了避免原图像数 据Img,的像素数据的过量丧失。另外,该縮小率以在0.9以下为佳,以 在0.5以下为更佳。其理由是,为了迅速地进行第一重复处理。
在本实施形态中的信号处理装置1进行的第一和第二重复处理中, 如图5所示,在縮小原图像数据与比较用縮小数据的第一差分数据S的 绝对值、和放大图像数据与比较用放大数据的第二差分数据S的绝对值 未满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104),结束第一重复处理和第二重复处理。 但是,第一重复处理的结束的条件,可以是将缩小原图像数据和比较用 縮小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该对照结果、或第一差分数据变为规定值以下 的情况,或者第一重复处理的重复次数为规定值的情况。另外,第二重 复处理的结束的条件,可以是将与原图像数据或比较用放大数据为相同 容量的原图像相似图像数据与上述比较用放大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这些 对照结果、或上述第二差分数据变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或者上述第二 重复处理的重复次数为规定值的情况。另外,步骤S201的判断基准也可以是"<",而不是"S"。
在此,上述的"对照"包括将对比的多个数据的规定的对应关系进 行比较等。例如,即使看起来应该进行对比的图像数据不近似,若两数
据的特定的部分满足一定的关系的话,处理部4也可以进行使图5所示 的重复处理结束的处理。另外,也存在第一和第二差分数据S也可以是 对应像素的单纯的差分的情况,但是, 一般来说根据由变化要因信息算 出的变化函数(点像函数)G而不同。例如,第一和第二差分数据S以 下面的公式(2)表示。
S=f (J、 10、 G) ...... (2)
在本实施形态中,将复原对象作为图像数据。但是,这些复原处理 的观点和手法,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数据的复原处理。例如,能够适用于 数字的声音数据的复原等。在声音信号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将使声音每 隔一定时间进行数值化后的数据作为信号要素数据,与图像数据中的像 素数据同样地进行处理。
另外,上述各信号复原方法也可以被程序化。另外,也可以将被程 序化的信号复原方法存入存储媒体、例如CD、 DVD、 USB存储器,并 能够通过电脑进行读取。该情况下,信号处理装置l,也可以将该存储 媒体内的被程序化的信号复原方法存入信号处理装置1的外部服务器, 根据需要下载并使用。该情况下,信号处理装置1具有将该存储媒体内 的程序下载的通信手段。
权利要求
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具有处理部,该处理部利用变化时的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发生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原信号数据,生成变化前的信号的数据、或者本来应该取得的信号的数据或其近似信号的数据(以下,将这些“信号的数据”总称为基础信号数据)、或者将基础信号数据进行缩小或放大后的相似信号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具有进行重复处理的功能,该重复处理是,根据所述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缩小原信号数据与比较用缩小数据的两个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任意的信号数据而生成缩小复原数据,取代所述任意的信号数据而使用该缩小复原数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其中,缩小原信号数据是进行了缩小所述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的缩小处理后的数据;比较用缩小数据是,与利用所述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所述任意的信号数据生成的所述缩小原信号数据为相同容量、且使所述任意的信号数据劣化后的数据。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进行 的处理为,将在所述重复处理的最后得到的所述縮小复原数据进行放大, 得到与所述基础信号数据或所述相似信号数据容量相同的放大数据。
3. —种信号处理装置,具有利用变化时的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发生 了劣化等的变化的原信号数据,生成基础信号数据、或将基础信号数据进 行縮小或放大后的相似信号数据的处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具有进行第一重复处理、放大处理及第二重复处理的功能;其中,第一重复处理是,根据所述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缩小原信 号数据与比较用縮小数据的两个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任意的信号数 据而生成縮小复原数据,取代所述任意的信号数据而使用该縮小复原数 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所述縮小原信号数据,是进行了縮小所述原信号 数据的容量值的縮小处理后的数据;所述比较用縮小数据,是与利用所述 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所述任意的信号数据生成的所述缩小原信号数据 容量相同、且使所述任意的信号数据劣化后的数据;放大处理是,将通过进行所述第一重复处理而得到的所述縮小复原数 据的容量值进行放大;第二重复处理是,由进行了该放大处理的放大信号数据生成使该放大 信号数据劣化后的比较用放大数据,根据所述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所 述原信号数据或原信号相似信号数据与所述比较用放大数据的第二差分数据,分配于所述放大信号数据而生成放大复原数据,取代所述放大信号数据而使用该放大复原数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其中,所述原信号相似 信号数据,是将所述原信号数据的容量縮小或放大为与所述比较用放大数 据相同的容量后的数据。
4.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縮小处 理是,在将所述縮小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作为x、所述原信号数据的容量 值作为y时,使x/y的值为0.9以下的处理。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仅 在由所述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得到的所述变化在规定值以上时,进行所述 缩小处理、所述第一重复处理、所述放大处理及所述第二重复处理。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将所述缩小原信号数据和所述比较用缩小数据进行对照,根据该对照结果、或所述第一差分数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或者所述 第一重复处理的重复次数为规定值以上时,结束所述第一重复处理;将所述原信号数据或所述原信号相似信号数据和所述比较用放大数 据进行对照,根据这些对照结果、或所述第二差分数据变为规定值以下时, 或者所述第二重复处理的重复次数为规定值以上时,结束所述第二重复处 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将 所述放大复原数据作为所述基础信号数据、或所述相似信号数据而获得。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重复处 理的次数少于所述第一重复处理的次数。
9. 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信号的数据作为图像的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在复原处理时防止装置的大型化,同时,设有具有现实性的电路处理方式;信号处理装置(1)的处理部(4),使用将原信号数据的容量值进行缩小处理(步骤S203)后的缩小原信号数据,并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由任意的图像数据生成比较用数据;然后,进行通过利用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将成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与比较用数据的差分的数据分配于任意的图像数据,而生成复原数据,取代任意的图像数据而使用该复原数据并重复同样的处理的重复处理(步骤S204);然后,使用将最后的(缩小)复原数据进行放大处理(步骤S205)后的放大信号数据,进行上述的重复处理(步骤S206);另外,也可以仅以第一重复处理(步骤S204)而结束。
文档编号G06T5/00GK101569176SQ20078004812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6日
发明者小松广明, 高桥史纪 申请人:日东光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