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105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伺服器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伺服器系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电脑的核心电脑,可提供网络使用者需要的磁盘与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用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伺服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电脑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及输入/输出(I/ 0)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通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而通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在伺服器中,磁盘阵列与电源供应器之间连接有许多电缆,以进行数据及电源的传输。然而,过多的电缆会使拆装上较为不便,且可能阻挡磁盘阵列附近的空气流动,而降低散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多条导线整合于板体上而易于拆装。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承载壳体、多块电路板、连接接口及第一传输模组。电路板配置于承载壳体上。每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一插槽,第一插槽排列成一直线。 连接接口配置于承载壳体上而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并具有多个第一接口。第一传输模组包括第一板体、多个第一扩展卡及多条第一导线组。第一板体配置于承载壳体上。第一板体的末端邻近连接接口。第一扩展卡固定于第一板体且插接于电路板的第一插槽中。第一导线组固定于第一板体且电性连接于第一扩展卡,其中第一导线组延伸至第一板体的末端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口。安装第一传输模组时,将第一板体插设在承载壳体中,使第一扩展卡分别插接在第一插槽中,再将第一导线组的末端插接于第一接口。拆卸第一传输模组时,将第一导线组从第一接口中拔出,再将第一板体拔离承载壳体,使第一扩展卡脱离第一插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路板水平铺设于承载壳体的底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插槽相对于电路板实质上垂直向上设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扩展卡依次平铺地固定在第一板体上,且每一第一扩展卡的插接部外露于第一板体的底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板体的上侧具有多个卡线槽,卡线槽与第一扩展卡一一对应,每一卡线槽卡设对应的第一扩展卡所连接的第一导线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靠近连接接口的卡线槽同时卡设其他远离连接接口的卡线槽中的第一导线组,且第一导线组平行卡设卡线槽中。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多个磁盘阵列、第一控制模组及电源供应模组。磁盘阵列分别配置于承载壳体而位于电路板上,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第一控制模组配置于承载壳体而位于连接接口一侧,并电性连接于连接接口。电源供应模组配置于承载壳体而位于连接接口一侧,并电性连接于连接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导线组包括序列式串接小型电脑系统接口电缆及电源电缆,其中序列式串接小型电脑系统接口电缆通过连接接口电性连接第一控制模组,电源电缆通过连接接口电性连接电源供应模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电路板上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插槽,第二插槽排列成一直线,连接接口还具有多个第二接口,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二传输模组,第二传输模组包括第二板体、多个第二扩展卡及多条第二导线组。第二板体配置于承载壳体上,其中第二板体的末端邻近连接接口。第二扩展卡固定于第二板体且插接于电路板的第二插槽中。 第二导线组固定于第二板体且电性连接于第二扩展卡,其中第二导线组延伸至第二板体的末端并电性连接于第二接口。安装第二传输模组时,将第二板体插设在承载壳体中,使第二扩展卡分别插接在第二插槽中,再将第二导线组的末端插接于第二接口。拆卸第二传输模组时,将第二导线组从第二接口中拔出,再将第二板体拔离承载壳体,使第二扩展卡脱离第二插槽。当第一传输模组拆卸于承载壳体且第二传输模组安装于承载壳体时,第二传输模组执行冗余备份功能。当第二传输模组拆卸于承载壳体且第一传输模组安装于承载壳体时,第一传输模组执行冗余备份功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组。第二控制模组配置于承载壳体而位于连接接口一侧,第二导线组通过连接接口电性连接于第二控制模组, 且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互为冗余。基于上述,本发明将多条导线组及多个扩展卡固定于板体上,以使导线组通过扩展卡电性连接于电路板,并通过连接接口与其它构件进行电性连接。据此,这些导线组可连同板体一并进行组装或拆卸,而使其在拆装上较为简便。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传输模组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二传输模组的侧视示意图。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电子装置;110-承载壳体;112-前端;114-后端;120-电路板;122-第一插槽;124-第二插槽;130-磁盘阵列;142-第一控制模组;144-电源供应模组146-第二控制模组;150-连接接口 ;152-第一接口 ;154-第二接口 ;160-第一传输模组;162-第一板体;162a、182a-末端;162b、18 -卡线槽;164-第一扩展卡;164a-插接部;
166-第一导线组;182-第二板体;186-第二导线组;192-散热风扇;
180-第二传输模组; 184-第二扩展卡; 190-散热模组; G-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传输模组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适于装设于伺服器。电子装置100包括承载壳体110、多块电路板120、多个磁盘阵列130、连接接口 150及第一传输模组160。电路板120配置于承载壳体110上。每一电路板120具有至少一第一插槽122(图示为五个),第一插槽122排列成一直线。磁盘阵列130分别配置于承载壳体110而位于电路板120上,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20。连接接口 150配置于承载壳体110上而位于电路板120的一侧,并具有多个第一接口 152。第一传输模组160包括第一板体162、多个第一扩展卡164(图示为五个)及多条第一导线组166(图示为五条)。第一板体162配置于承载壳体110的前端112(标示于图2)。第一板体162的末端16 邻近连接接口 150。第一扩展卡164固定于第一板体162 且插接于电路板120的第一插槽122中。第一导线组166固定于第一板体162且电性连接于第一扩展卡164,其中第一导线组166延伸至第一板体162的末端16 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口 152。安装第一传输模组160时,将第一板体162插设在承载壳体110中,使第一扩展卡 164分别插接在第一插槽122中,再将第一导线组166的末端插接于第一接口 152。拆卸第一传输模组160时,将第一导线组166从第一接口 152中拔出,再将第一板体162拔离承载壳体110,使第一扩展卡164脱离第一插槽122。通过上述配置方式,第一导线组166及第一扩展卡164可连同第一板体162 —并进行组装或拆卸,而使其在拆装上较为简便。此外,由于第一导线组166被固定于第一板体 162,因此可避免第一导线组166杂乱延伸而阻挡磁盘阵列130附近的空气流动,以提升散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20水平铺设于承载壳体110的底部的前端112。第一插槽122相对于电路板120实质上垂直向上设置。此外,第一扩展卡164依次平铺地固定在第一板体162上,且每一第一扩展卡164的插接部16 外露于第一板体162的底部。请参考图3,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62的上侧具有多个卡线槽162b, 卡线槽162b与第一扩展卡164 —一对应,每一卡线槽162b卡设对应的第一扩展卡164所连接的第一导线组166。靠近连接接口 150的卡线槽162b同时卡设其他远离连接接口 150 的卡线槽162b中的第一导线组166,且第一导线组166平行卡设卡线槽162b中。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控制模组142及电源供应模组144。第一控制模组142配置于承载壳体110的后端114(标示于图2)而位于连接接口 150 —侧,并电性连接于连接接口 150。电源供应模组144配置于承载壳体110的后端 114(标示于图2)而位于连接接口 150 —侧,并电性连接于连接接口 150。此外,图3中的每一第一导线组166包括序列式串接小型电脑系统接口电缆及电源电缆,其中序列式串接小型电脑系统接口电缆通过连接接口 150电性连接第一控制模组142以进行资料的传输, 电源电缆通过连接接口 150电性连接电源供应模组144以进行电源的传输。图4为图1的第二传输模组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电路板120上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插槽1 (图示为五个),第二插槽IM排列成一直线,连接接口 150还具有多个第二接口 154。请同时参考图1,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二传输模组180,第二传输模组180包括第二板体182、多个第二扩展卡184及多条第二导线组186。第二板体182配置于承载壳体110的前端112(标示于图幻,其中第二板体182的末端18 邻近连接接口 150。第二扩展卡184固定于第二板体182且插接于电路板的第二插槽IM中。第二导线组186固定于第二板体182且电性连接于第二扩展卡184,其中第二导线组186延伸至第二板体182的末端18 并电性连接于第二接口 154。详细而言,磁盘阵列130内具有间隙G,而第一板体162及第二板体182配置于间隙G。安装第二传输模组180时,将第二板体182插设在承载壳体110中,使第二扩展卡 184分别插接在第二插槽124中,再将第二导线组186的末端插接于第二接口 154。拆卸第二传输模组180时,将第二导线组186从第二接口 IM中拔出,再将第二板体182拔离承载壳体110,使第二扩展卡184脱离第二插槽124。通过上述配置方式,第二导线组186及第二扩展卡184可连同第二板体182 —并进行组装或拆卸,而使其在拆装上较为简便。此外,由于第二导线组186被固定于第二板体 182,因此可避免第二导线组186杂乱延伸而阻挡磁盘阵列130附近的空气流动,以提升散热效率。请参考图4,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扩展卡184与连接接口 150的距离愈远,则与其对应的第二导线组186的长度就愈长,以使每一个第二扩展卡184都可顺利地通过第二导线组186与连接接口 150电性连接。此外,第二板体182上具有多个卡线槽182b, 其中各卡线槽182b用以对一第二导线组186或多个第二导线组186进行固定。此外,请参考图1,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控制模组146。第二控制模组146配置于承载壳体110后端114(标示于图2)而位于连接接口 150 —侧,图4中的第二导线组 186通过连接接口 150电性连接于第二控制模组146,且第一控制模组142和第二控制模组 146互为冗余。据此,当第一传输模组160拆卸于承载壳体110且第二传输模组180安装于承载壳体110时,第二传输模组180可执行冗余备份功能。当第二传输模组180拆卸于承载壳体110且第一传输模组160安装于承载壳体110时,第一传输模组160可执行冗余备份功能,以使电子装置100在第一传输模组160或第二传输模组180被拆下时可维持正常运行。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散热模组190,散热模组190配置于承载壳体Iio的后端114(标示于图2、且包括多个散热风扇192,而本实施例的电源供应模组144 可以迭置于散热风扇192上。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多条导线组及多个扩展卡固定于板体上,以使导线组通过扩展卡电性连接于电路板,并通过连接接口电性连接于电源供应器及控制模组。据此,这些导线组可连同板体一并进行组装或拆卸,而使其在拆装上较为简便。此外,由于这些导线组被固定于板体,因此可避免导线组杂乱延伸而阻挡磁盘阵列附近的空气流动,以提升散热效率。另外,当其中一个传输模组被拆卸于承载壳体时,另一个传输模组可进行冗余备份功能,使电子装置可维持正常运行。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承载壳体;多块电路板,配置于该承载壳体上,其中每一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排列成一直线;一连接接口,配置于该承载壳体上而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具有多个第一接口 ;以及一第一传输模组,包括一第一板体,配置于该承载壳体上,其中该第一板体的一末端邻近该连接接口 ; 多个第一扩展卡,固定于该第一板体且插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插槽中;以及多条第一导线组,固定于该第一板体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扩展卡,其中所述第一导线组延伸至该第一板体的该末端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其中,安装该第一传输模组时,将该第一板体插设在该承载壳体中,使所述第一扩展卡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再将所述第一导线组的末端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 ;拆卸该第一传输模组时,将所述第一导线组从所述第一接口中拔出,再将该第一板体拔离该承载壳体,使所述第一扩展卡脱离所述第一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板水平铺设于该承载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插槽相对于所述电路板垂直向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扩展卡依次平铺地固定在该第一板体上,且每一所述第一扩展卡的一插接部外露于该第一板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板体的上侧具有多个卡线槽,所述卡线槽与所述第一扩展卡一一对应,每一卡线槽卡设对应的该第一扩展卡所连接的该第一导线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靠近该连接接口的该卡线槽同时卡设其他远离该连接接口的该卡线槽中的该第一导线组,且所述第一导线组平行卡设所述卡线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多个磁盘阵列,分别配置于该承载壳体而位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一第一控制模组,配置于该承载壳体而位于该连接接口一侧,并电性连接于该连接接口 ;以及一电源供应模组,配置于该承载壳体而位于该连接接口一侧,并电性连接于该连接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导线组包括序列式串接小型电脑系统接口电缆及电源电缆,其中所述序列式串接小型电脑系统接口电缆通过该连接接口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模组,所述电源电缆通过该连接接口电性连接该电源供应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电路板上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插槽, 所述第二插槽排列成一直线,该连接接口还具有多个第二接口,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传输模组,包括一第二板体,配置于该承载壳体上,其中该第二板体的一末端邻近该连接接口 ;多个第二扩展卡,固定于该第二板体且插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插槽中;以及多条第二导线组,固定于该第二板体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扩展卡,其中所述第二导线组延伸至该第二板体的该末端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其中,安装该第二传输模组时,将该第二板体插设在该承载壳体中,使所述第二扩展卡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中,再将所述第二导线组的末端插接于所述第二接口 ;拆卸该第二传输模组时,将所述第二导线组从所述第二接口中拔出,再将该第二板体拔离该承载壳体,使所述第二扩展卡脱离所述第二插槽;当该第一传输模组拆卸于该承载壳体且该第二传输模组安装于该承载壳体时,该第二传输模组执行冗余备份功能;当该第二传输模组拆卸于该承载壳体且该第一传输模组安装于该承载壳体时,该第一传输模组执行冗余备份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项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控制模组,配置于该承载壳体而位于该连接接口一侧,所述第二导线组通过该连接接口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控制模组,且该第一控制模组和该第二控制模组互为冗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承载壳体、多块电路板、连接接口及第一传输模组。电路板配置于承载壳体上。每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一插槽,第一插槽排列成一直线。连接接口配置于承载壳体上而位于电路板的一侧,并具有多个第一接口。第一传输模组包括第一板体、多个第一扩展卡及多条第一导线组。第一板体配置于承载壳体上。第一板体的末端邻近连接接口。第一扩展卡固定于第一板体且插接于电路板的第一插槽中。第一导线组固定于第一板体且电性连接于第一扩展卡,其中第一导线组延伸至第一板体的末端并电性连接于第一接口。
文档编号G06F1/18GK102221859SQ20101015181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
发明者张扬, 胡永凉, 郑再魁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