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4671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保护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保护盖装置,其包含两个相连而可相对旋转的底板,背架,背架可旋转地连接于该两个底板其中之一、支撑板,该支撑板可旋转地连接于该两个底板的其中之一、可旋转地连接于该支撑板的固定板、设置于该固定板的磁性件及设置于该背架的磁性件。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时,该固定板与该背架通过该两个磁性件相吸而结合,以使该支撑板倾斜地稳定支撑该背架。当该保护盖装置折叠以闭合时,该固定件可选择地贴附至该背架或未与该支撑架连接的底板,其中输入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可容置其间。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盖装置可提供多角度支撑及保护容置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双重功效。
【专利说明】保护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装置的保护盖,尤指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盖。

【背景技术】
[0002]平板计算机以其轻便的特性,于消费市场广受欢迎。使用时,使用者通常以一手托持平板计算机,另一手触碰屏幕,若双手需同时操作时,例如双手同时触碰屏幕、使用外接键盘输入等,则需将平板计算机放置于桌面或是其它支架上。目前市面已有折叠式的保护盖,当保护盖摊平时,刚好可覆盖屏幕;当折叠成支撑架时,则可倾斜支撑平板计算机,以配合使用者不同的使用姿态。此类保护盖本身通常仅具屏幕保护及支撑的功能。目前市面有一类外接式键盘,其可提供平板计算机支撑功能,使用者即可对着被倾斜支撑的平板计算机,双手使用键盘操作。此类外接式键盘通常不具有保护盖的功能,且收纳时,其需占的面积大于平板计算机,不利于两者一并收纳。某些外接式键盘虽兼具支撑及保护的功能,但保护的功能也仅局限于屏幕的保护。前述具支撑功能的保护盖或是兼具支撑及保护功能的外接键盘,多仅能保护平板计算机的屏幕部分,无法对平板计算机整体进行保护,故实际上,使用者仍会在两者的外侧在套上保护套,以提供平板计算机整体的保护。因此,目前存在对能兼具支撑能功及完整保护功能的装置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盖装置,以具备外部装置于使用时支撑的功能及于收纳时完整保护的功能。
[0004]根据本提供的保护盖装置,其包含第一底板、第二底板、支撑板、固定板、第一磁性件、背架及第二磁性件。该第二底板与该第一底板连接以能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该支撑板具有第一侧部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一底板连接以能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该固定板与该第二侧部连接以能相对于该支撑板旋转,该固定板具有第一板面及相对于该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该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固定板。该背架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二底板之间,该背架与该第一底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之一可旋转地连接,该背架具有第三板面。该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第一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当该保护盖装置折叠使得该第一底板及该支撑板位于该第二底板的下方,而该背架位于该第二底板的上方,且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设置于该背架上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保护盖装置处于第一闭合状态。
[000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固定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二底板,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折迭使得该第一底板及该支撑板位于该背架的下方,而该第二底板位于该背架的上方,且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二底板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保护盖装置处于第二闭合状态。
[000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处于该第一闭合状态或者该第二闭合状态时,该输入装置位于该第二底板与该背架之间。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背架,该输入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连接该可携式电子装置。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能相互排斥,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该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透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板包含主体部及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背离该主体部延伸。
[00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倾斜角度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以及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板包含主体部及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背离该主体部延伸。
[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倾斜角度系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00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装置包含:第一底板;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与该第一底板连接,且该第二底板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支撑板,该支撑板具有第一侧部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一底板连接,该支撑板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固定板,该固定板与该第二侧部连接,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旋转,该固定板具有第一板面及相对于该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第一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固定板;背架,该背架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二底板之间,且该背架可旋转地连接与该第一底板及该第二底板的其中之一,该背架具有第三板面;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能相互吸引;以及固定磁性件,该固定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二底板;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以及当该保护盖装置折叠使得该第一底板及该支撑板位于该背架的下方,而该第二底板位于该背架的上方,且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二底板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保护盖装置处于闭合状态。
[001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处于该闭合状态时,该输入装置位于该第二底板与该背架之间。
[002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背架,该输入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连接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当该保护盖装置处于该闭合状态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位于该输入装置与该背架之间。
[002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能相互排斥,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2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002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板包含主体部及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背离该主体部延伸。
[002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2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倾斜角度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002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以及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2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固定机构,其中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002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底板包含一主体部及一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相对于该主体部延伸。
[002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底板之另一倾斜角度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003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倾斜角度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提供的保护盖装置,藉由固定板上的磁性件与背架上的磁性件配合,于保护盖装置展开时以多种倾斜角度对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支撑,于保护盖装置折叠后闭合状态时,通过第二底板和背架形成的容置空间以收纳可携式电子装置。至此,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盖装置实现了将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容置于其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功能,以及于其处于展开状态时稳定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其中,保护盖装置可对平板计算机的正面(即触控屏幕)及背面(即背壳)提供完整的保护,无需额外的保护套或其它类似对象来提供完整的保护。
[0032]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保护盖装置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所示保护盖装置的后示图。
[0035]图3为图1中所示保护盖装置的侧视图。
[0036]图4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于第一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时的侧视图。
[0037]图5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于第一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时的侧视图。
[0038]图6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以第二板面与第三板面紧贴提供多种支撑角度的侧视图。
[0039]图7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以第一板面与第三板面紧贴提供多种支撑角度的侧视图。
[0040]图8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的背架的架体沿线X-X的剖面图。
[0041]图9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折叠后处于第一闭合状态的侧视图。
[0042]图10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折叠后处于第二闭合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对本发明的内容有更准确的理解,以下列举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
[0044]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保护盖装置I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I的后示图,图3为图1中保护盖装置I的侧视图。保护盖装置I包含第一底板10、第二底板12、支撑板14、固定板16、背架18、第一磁性件20、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其中磁性件20、22、24、26于图1及图2中以虚线表示其对应位置,于图3及后续的侧视图中以实心矩形表示其对应位置。第二底板12与第一底板10连接,第二底板12能相对于第一底板10旋转。支撑板14具有第一侧部142及相对于第一侧部142的第二侧部144,支撑板14以第一侧部142与第一底板10连接,支撑板14能相对于第一底板10旋转。固定板16与第二侧部144连接,固定板16能相对于支撑板14旋转,固定板16具有第一板面162及相对于第一板面162的第二板面164。背架18与第一底板10可旋转地连接且于第一底板10与第二底板12之间并具有第三板面180,于本实施例中,背架18连接至第一底板10邻近第二底板12的一侧;藉此,第一底板10、第二底板12及背架18可旋转折叠在一起。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背架18可替换地与第二底板12可旋转地连接且于第一底板10与第二底板12之间。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各板件10、12、14、16以相连的塑料皮膜包覆,即可实现连接目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45]第一磁性件20设置于固定板16上,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依序设置于背架18上,其设置方向与背架18相对于第一底板10的旋转轴的方向垂直。于本实施例中,当以第一板面162及第三板面180相对时,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能相互吸引,第一磁性件20与第三磁性件24能相互排斥;当以第二板面164及第三板面180相对时,第一磁性件20与第三磁性件24能相互吸引。其中,当第一磁性件20与第三磁性件24为磁铁,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为磁铁或其它顺磁性对象(例如铁质件,能受磁性作用而暂时性产生磁性)。因此,通过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的相吸或相斥关系,使得固定板16与背架18结合,可形成能稳定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4 (例如平板计算机,以粗虚线绘示于图1中)的支架结构。
[0046]如图3所示,当保护盖装置I展开使得第一板面162与第三板面180通过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22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背架18相对于第二底板12具有倾斜角度19a,背架18由支撑板14及第一底板10稳定支撑。其中,倾斜角度19a定义为背架18与第一底板10及第二底板12展开时所在的平面(以键断线表示于图3中)的夹角,且基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对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盖体相对底座打开的角度的定义,倾斜角度19a大致等于第二底板12与背架18的夹角的角度。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磁性件20可与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故如图4所示,当第一板面162与第三板面180通过第一磁性件20与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背架18相对于第二底板12具有倾斜角度1%,背架18由支撑板14及第一底板10稳定支撑,其中,倾斜角度19b定义为背架18与第一底板10及第二底板12展开时所在的平面(以键断线表示于图4中)的夹角,且基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对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盖体相对底座打开的角度的定义,倾斜角度1%大致等于第二底板12与背架18的夹角;此时,倾斜角度19b小于倾斜角度19a。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由于以第二板面164及第三板面180相对时,第一磁性件20与第三磁性件24能相互吸引,故如图5所示,当第二板面164与第三板面180通过第一磁性件20与第三磁性件24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背架18相对于第二底板12具有倾斜角度19c,背架18由支撑板14及第一底板10稳定支撑,其中,倾斜角度19c定义为背架18与第一底板10及第二底板12展开时所在的平面(以键断线表示于图5中)的夹角,且基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对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盖体相对底座打开的角度的定义,倾斜角度19c大致等于第二底板12与背架18的夹角;此时,倾斜角度19c大于倾斜角度19a。
[0047]如前述说明,通过固定板16固定与背架18上的不同位置,背架18能以预定的支撑角度(例如前述倾斜角度19a、19b、19c)支撑,以提供使用者可携式电子装置4 (可参阅图1)多种倾斜角度支撑,其倾斜角度大小将由固定板16固定与背架18的实际结合情形而定,本发明不以前述倾斜角度19a、19b、19c所示的关系为限。补充说明的是,于固定板16与背架18通过第一板面162与第三板面180紧贴而结合的情形(例如图3或图4所示的情形),由于第一磁性件20可与第三磁性件24之间相互排斥,此排斥力对第一磁性件20具有定位功能以驱使第一磁性件20朝向第二磁性件22(如图3所示者)或第四磁性件26(如图4所示者)移动;同样地,当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例如为相同磁性的磁铁时,于固定板16与背架18固定时,通过第二板面164与第三板面180紧贴而结合的情形(例如图5所示的情形),第一磁性件20的磁性与第二磁性件22的磁性及第四磁性件26的磁性相同,上述磁性件之间相互排斥,此排斥力对第一磁性件20具有定位功能以驱使第一磁性件20朝向第三磁性件24移动。另外,当第二磁性件22及第四磁性件26为其它顺磁性对象例如铁质件时,固定板16与背架18通过第二板面164与第三板面180紧贴而结合,第一磁性件20可分别与第二磁性件22或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背架18能通过第一磁性件20选择性地与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或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而获得不同的倾斜角度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4,如图6所示。
[0048]前述实施例以于固定板16与背架18通过第一板面162与第三板面180紧贴而结合的情形(例如图3或图4所示的情形)时,第一磁性件20与第三磁性件24相互排斥为基础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于具体实施例中,亦可采用第一磁性件20分别与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或第四磁性件26相互吸引的设计,例如第一磁性件20为磁铁而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为顺磁性对象,或第一磁性件20为顺磁性对象而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为磁铁。此时,固定板16与背架18无论通过第一板面162 (如图7所示的情形)或第二板面164(如图6所示的情形)以与第三板面180紧贴而结合,第一磁性件20均得与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选择性相吸而结合,背架18即得以多种倾斜角度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4。于具体实施例中,前述倾斜角度(包含倾斜角度19a、19b、19c)可设计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170度或其它所需角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再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实际分别包含多个横向排例的磁性件,且上述多个横向排列的磁性件排列方向为平行于背架18相对于第一底板10的旋转轴的中轴线,进而有助于提升固定板16与背架18间结合的稳定度,稳定度即为,固定板16与背架18之间的结合力或者磁吸力)及结构平衡。
[0049]请参阅图1至图3。于本实施例中,背架18更包含架体182及与架体182连接的对接座184,第二磁性件22、第三磁性件24及第四磁性件26设置于架体182 (例如镶埋于其内部或表面),架体182于其相对的两侧边1822配合可携式电子装置4形成圆弧形,提供支撑、固定结构,对接座184上的连接埠1842能与设置于架体182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4的连接端口结构衔接并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其中,架体182的轮廓及对接座184与可携式电子装置4的结构连接界面即形成背架18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可携式电子装置4于背架18上。此外,请并参阅图8,图8为架体182沿图1中线X-X的剖面图。于本实施例中,此固定机构尚包含侧边1822的末端形成卡勾结构,可用于卡住可携式电子装置4(亦以粗虚线绘示于图8中)。另外,第一底板10包含主体部102及延伸部104,支撑板14以第一侧部142与主体部102枢接,延伸部104自主体部102与第一侧部142枢接处相对于主体部102延伸。由于延伸部104相对于第二底板12自主体部102延伸,故可增加第一底板10的支撑面积,使得由保护盖装置I展开而形成的支撑结构不致因可携式电子装置4的重心而翻倒,尤其是当倾斜角度较大时。
[0050]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保护盖装置I还包含输入装置28 (例如键盘),设置于第二底板12上,当可携式电子装置4设置于由保护盖装置I展开形成的支撑结构的背架18上时,输入装置28即位于可携式电子装置4前方,便于使用者操作,如图1所示。于具体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8可与第二底板12整合,例如键盘底板即作为第二底板,输入装置28的通讯电路(例如软性电路板)可经由塑料皮膜内连接至对接座184以与连接埠1842电连接,以能与可携式电子装置4电连接;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输入装置28单纯由使用者额外放置或事先固定于第二底板12上,输入装置28再直接或经由对接座184间接与可携式电子装置4无线通讯连接,例如通过蓝牙技术。
[0051]当使用者需将保护盖装置I及可携式电子装置4收纳时,可携式电子装置4可无需自保护盖装置I脱离,而直接先将第二底板12朝向背架18旋转、叠合,使得输入装置28及可携式电子装置4位于第二底板12与背架18之间。接着,使用者可选择地将第一底板10 (及支撑板14)朝向背架18或第二底板12旋转、叠合,固定板16再对应地贴附于第二底板12或背架18上,以完成收纳。请参阅图9,其为保护盖装置I折叠后处于第一闭合状态的侧视图。当保护盖装置I折叠使得第一底板10及支撑板14位于第二底板12的下方,而背架18位于第二底板12的上方,且固定板16相对于支撑板14设置于背架18上使得第二板面164与第三板面180通过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22相互吸引而结合时,保护盖装置I即处于第一闭合状态,如图9所示。其中,当保护盖装置I处于第一闭合状态时,输入装置28位于第二底板12与背架18之间,可携式电子装置4(于图9中以粗虚线绘示其位置)位于输入装置28与背架18之间。补充说明的是,关于当保护盖装置I处于该第一闭合状态时,第一磁性件20与第二磁性件22间形成磁吸力的相关说明(包含磁极、材料等问题),可参阅前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各磁性件20、22、24、26的说明,不另赘述。另外,前述各部件的设置方向(例如前述的上方、的下方等)为以图式方向为参考,非指实际限制收纳的状态。
[0052]请参阅图10,其为保护盖装置I折叠后处于第二闭合状态的侧视图。于本实施例中,保护盖装置I更包含固定磁性件30,设置于第二底板12。当保护盖装置I折叠使得第一底板10及支撑板14位于背架18的下方,而第二底板12位于背架18的上方,且固定板16相对于支撑板14设置于第二底板12上使得第一板面162与第二底板12通过第一磁性件22与固定磁性件30相互吸引而结合时,保护盖装置I即处于第二闭合状态,如图10所示。其中,当保护盖装置I处于第二闭合状态时,输入装置28亦位于第二底板12与背架18之间,且可携式电子装置4(于图10中以粗虚线绘示其位置)亦位于输入装置28与背架18之间。同样地,关于当保护盖装置I处于第一闭合状态时,第一磁性件20与固定磁性件30间形成磁吸力的相关说明(包含磁极、材料等问题),可参阅前文中关于各磁性件20、
22、24、26的说明,不另赘述。另外,前述各部件的设置方向(例如前述的上方、的下方等)位以图式方向为参考,非指实际限制收纳的状态。
[0053]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装置包含: 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与该第一底板连接,且该第二底板能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 支撑板,该支撑板具有第一侧部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一底板连接,该支撑板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 固定板,该固定板与该第二侧部连接,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旋转,该固定板具有第一板面及相对于该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 第一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固定板; 背架,该背架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二底板之间,且与该第一底板及该第二底板的其中之一可旋转地连接,该背架具有第三板面;以及 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 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相对该第一底板具有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当该保护盖装置折叠使得该第一底板及该支撑板位于该第二底板的下方,而该背架位于该第二底板的上方,且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设置于该背架上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保护盖装置处于第一闭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二底板,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折迭使得该第一底板及该支撑板位于该背架的下方,而该第二底板位于该背架的上方,且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二底板通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保护盖装置处于第二闭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处于该第一闭合状态或者该第二闭合状态时,该输入装置位于该第二底板与该背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背架,该输入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连接该可携式电子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能相互排斥,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该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透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包含主体部及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背离该主体部延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度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度、110度、120度、130度、135度及170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以及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包含一主体部及一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背离该主体部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度系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 度、110 度、120 度、130 度、135 度及 170 度。
15.一种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盖装置包含: 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与该第一底板连接,且该第二底板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 支撑板,该支撑板具有第一侧部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一底板连接,该支撑板相对于该第一底板旋转; 固定板,该固定板与该第二侧部连接,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旋转,该固定板具有第一板面及相对于该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 第一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固定板; 背架,该背架设置于该第一底板与该第二底板之间,且该背架可旋转地连接与该第一底板及该第二底板的其中之一,该背架具有第三板面; 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能相互吸引;以及 固定磁性件,该固定磁性件设置于该第二底板; 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以及当该保护盖装置折叠使得该第一底板及该支撑板位于该背架的下方,而该第二底板位于该背架的上方,且该固定板相对于该支撑板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二底板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固定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保护盖装置处于闭合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设置于该第二底板上,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处于该闭合状态时,该输入装置位于该第二底板与该背架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该背架,该输入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讯连接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当该保护盖装置处于该闭合状态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位于该输入装置与该背架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能相互排斥,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包含主体部及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背离该主体部延伸。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度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 度、110 度、120 度、130 度、135 度及 170 度。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三磁性件及第四磁性件,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设置于该背架,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及该第四磁性件能相互吸引,其中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三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以及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一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四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第二底板具有该倾斜角度,该背架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固定机构,其中该固定机构设置于该背架,该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固定机构固定于该背架上。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底板包含一主体部及一延伸部,该支撑板以该第一侧部与该主体部枢接,该延伸部自该主体部与该第一侧部枢接处相对于该主体部延伸。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保护盖装置展开使得该第二板面与该第三板面透过该第一磁性件与该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而结合时,该背架以相对于该底板之另一倾斜角度由该支撑板及该第一底板稳定支撑。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保护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角度为选自下列角度群组:.90 度、110 度、120 度、130 度、135 度及 170 度。
【文档编号】G06F1/16GK104166433SQ20141020822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章景钦, 蔡温育, 赵令溪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