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4726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平板状主体单元,该平板状主体单元包括键盘;平板状显示单元,该平板状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并且配置成在叠置在主体单元上的第一状态与从第一状态竖立的第二状态之间移动;铰链,该铰链以显示单元相对于主体单元可移动的方式将主体单元与显示单元彼此连接,该铰链设置在主体单元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热源和冷却风扇,该热源和冷却风扇在主体单元的内部中铰链的两侧;以及热导管,该热导管将热源与冷却风扇彼此连接并且避开铰链的相对于主体单元的附接部分。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3年5月28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3-112335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0003]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0004]在现有技术中,例如JP2009-230244A公开了一种包括主体单元和显示单元的装置,在该主体单元上设置有用于输入信息的键盘,在该显示单元上设置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该装置配置成通过使用滑动机构和向上倾斜/向下倾斜机构来相对于主体单元滑动并且向上倾斜/向下倾斜显示单元。


【发明内容】

[0005]然而,在JP2009-230244A中所公开的结构会严格地限制用于键盘的空间,这是因为显示单元相对于主体单元的两个旋转支点设置在主体单元的沿宽度方向的相应端处,并且旋转支点设置在主体单元的沿向后方向的中心附近。因此,不可以确保大的空间尤其是沿装置向后的方向上,并且仅可以安装相对于主体单元的平面的尺寸而言非常小的键盘。因此,难以在键盘前面安置诸如触摸板和掌托之类的结构元件。
[0006]另外,因为在JP2009-230244A中所公开的结构中,用于使显示单元滑动的滑动导轨(沟槽)形成在主体单元的两端处,所以滑动导轨减小了主体单元的空间,从而妨碍了进一步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0007]为了确保用于键盘的空间尽可能大并且为了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薄型化,主体单元和显示单元可以通过铰链彼此连接。然而,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因为当显示单元折叠时需要用于存置铰链的空间,所以会对结构元件的布置存在苛刻的限制。由于用于存置铰链的空间所引起的限制将是苛刻的,尤其是在薄型化并且小型化的装置中。因此,考虑到主体单元的冷却,相对于铰链,不可以将诸如CPU的热源布置成接近冷却风扇,这样会导致非常低的冷却效率。
[0008]特别地,在通过单个铰链将主体单元与显示单元彼此连接的情况下,假定铰链布置在主体单元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处,以稳固地保持显示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单元折叠的状态下,用于存置铰链的空间位于主体单元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附近。因此,主体单元可以由用于存置铰链的空间分成两部分,并且相应地,由于空间的限制难以将诸如CPU的热源布置成接近冷却风扇。
[0009]因此,在主体单元与显示单元通过铰链彼此连接的结构中,存在对于主体单元的热源的有效冷却的需求。
[001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平板状主体单元,该平板状主体单元包括键盘;平板状显示单元,该平板状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并且配置成在叠置在主体单元上的第一状态与从第一状态竖立的第二状态之间移动;铰链,该铰链以显示单元相对于主体单元可移动的方式将主体单元与显示单元彼此连接,该铰链设置在主体单元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心;热源和冷却风扇,热源和冷却风扇在主体单元的内部中铰链的两侧;以及热导管,热导管将热源与冷却风扇彼此连接并且避开铰链的相对于主体单元的附接部分。
[0011]当从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与铰链的附接部分相比,热导管可以布置在主体单元的更后部。
[0012]当从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与铰链的附接部分相比,热导管可以布置在主体单元的更前部。
[0013]冷却风扇可以设置在不与用户握持电子装置的手的位置交叠的位置处。
[0014]当从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冷却风扇可以布置在主体单元的右后位置处。
[001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在主体单元与显示单元通过铰链彼此连接的结构中,变为可以有效地冷却主体单元的热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了显示单元叠置在主体单元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2是示出了显示单元滑动成相对于主体单元竖立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3是示出了当从后侧观察时图2中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4是示出了从图1中所示的状态中拆卸出显示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5是示出了主体单元、显示单元以及铰链之间的连结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6是用于与图5相比较、示出了铰链未叠置在键盘上的示例的示意图;
[0022]图7是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中心沿前后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
[0023]图8是更具体地示出图7的截面图;
[0024]图9是示出了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后侧的突出区域的示意图;
[0025]图10是示出了显示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示出了模块布置在突出区域中的示例的示意图;
[0027]图12是示出了模块布置在突出区域中的示例的示意图;
[0028]图13是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14是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15是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16是示出了当从主体单元100的上方观察时图15中所示状态的示意图;
[0032]图17是示出了图16中所示的结构之中的主板、冷却风扇以及热导管的结构的平面图;
[0033]图18是示出了铰链与热导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0034]图19是示出了铰链与热导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0035]图20是示出了主板、冷却风扇以及热导管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6]图21是示出了主板和冷却风扇的位置从图18沿左右方向相互交换的示例的示意图;以及
[0037]图22是示出了与图18中不同的、热导管布置成比铰链附接部分更向前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优选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性元件,并且省略了对这些结构性元件的重复的说明。
[0039]应注意的是将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描述。
[0040]1.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示例
[0041]2.主体单元、显示单元以及铰链之间的连结机构
[0042]3.显示单元与主体单元之间的空间的使用
[0043]4.主体单元的冷却结构
[0044][1.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的示例]
[0045]首先,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1至图3是各自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电子装置)1000的外观的示意图。信息处理装置1000包括主体单元100和显示单元200。主体单元100上设置有键盘110。显示单元200包括触控面板210,在触控面板210中,触摸传感器设置在诸如IXD的显示装置上。
[0046]图1示出了显示单元200叠置在主体单元100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触控面板210执行所期望的操作。即,使用者可以使用信息处理装置1000作为所谓的平板式终端。
[0047]同时,图2示出了显示单元200滑动成相对于主体单元100竖立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可通过操作键盘110执行所期望的操作。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操作显示单元200的触控面板210执行所期望的操作。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操作触摸板120执行所期望的操作,其中,触摸板120是设置在键盘110的前部的区域中的指点装置。
[0048]图3示出了当从后侧观察时图2中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状态。如图3中所示,主体单元100和显示单元200通过铰链300彼此连接。显示单元200通过铰链300相对于主体单元100的滑动操作(也称为冲浪滑动(surf-slide))可以使信息处理装置1000在图1中所示状态与图2中所示状态之间相互地移动。
[0049]图4是示出了从图1中所示的状态中拆卸出显示单元200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4中所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200叠置在主体单元100上的状态下,铰链300的前部叠置在键盘110上。换言之,铰链300向前延伸为叠置在键盘110上,并且确保了铰链300的沿前后方向的足够长度。在显示单元200打开的状态下(图2),此结构能够使得显示单元200向主体单元100的更后部移动,并且相应地,显示单元200的倾斜角可以很大。
[0050][2.主体单元、显示单元以及铰链之间的连结机构]
[0051]图5是示出了主体单元100、显示单元200以及铰链300之间的连结机构的示意图。图5中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分别地示意地示出了图1中所示状态和图2中所示状态。在图5中所示的示例中,铰链300的长度LI较长以便使得铰链300叠置在键盘110上。如图5中所示,铰链300包括两个铰链板310和320。主体单元100通过两个连结件(节点)330和340连接至铰链300。另外,主体单元100通过两个连结件(节点)350和360连接至显示单元200。采用这样的结构,当显示单元200向主体单元100后部滑动时,显示单元200可以相对于主体单元100倾斜。
[0052]用于与图5相比较,图6示出了通过使得铰链300的长度L2短于图5中的铰链300的长度LI而铰链300未叠置在键盘110上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当显示单元200倾斜时,铰链的较短的长度L2导致小于图5的情况的倾斜角度,并且显示单元200面向上。因此,键盘110需要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前部,并且存在对键盘110的尺寸的限制。
[0053]同时,在图5中所示的此实施例中,通过将铰链300布置成叠置在键盘110上并且通过使得铰链的长度LI足够长,可以使得倾斜角度足够大。因此,在图2中所示的状态下,显示单元200的底端可以向主体单元100的更后部移动,并且键盘110可以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后部。因此,变为可以在键盘110的前部区域中安置结构元件,诸如触摸板、掌托以及NFC装置。另外,通过使得倾斜角变大,当使用者操作放置在书桌上的处于图2所示状态中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时可以提高显示单元200的可视性。
[0054]此外,通过铰链300叠置在键盘110上的结构,键盘110的位置不受限于铰链300的位置,并且可以扩大用于键盘110的区域。因此,也可以增加键距。另外,通过铰链300叠置在键盘110上的结构,用于铰链300的区域变得更大,并且在图2中所示状态下显示单元200的底端可以向主体单元100的更后部移动。因此,倾斜角可以更大并且用于键盘110的区域可以进一步扩大。此外,键盘110可以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后部。因此,可以将触摸板120布置在键盘110前面并且可以安置NFC装置、掌托等,如图2所示。相反,如图6中所示,在铰链300未叠置在键盘110上的结构中,键盘110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前部,并且难以确保用于触摸板120的空间。因此,如在本实施例中所示,通过铰链300叠置在键盘110上的结构,变为可以确保键盘110前面的有效空间并且使得结构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0055]在本实施例中,单个铰链300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一个中心部分处。例如,在两个铰链300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相应端部处的情况下,假定用于铰链300的空间要设置在键盘I1的相应侧处,并且主体单元100的宽度会增加。另外,假定在主体单元100的与键盘110的相应侧相对应的部分处形成有凹陷部分、沟槽等以避开铰链。因此,通过将单个铰链300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中心部分处,可以实现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进一步小型化并且可以简化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结构而不破坏外观。
[0056][3.显示单元与主体单元之间的空间的使用]
[0057]接下来,将描述处于图1中所示的状态下的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铰链300存置在主体单元100与显示单元200之间。图7是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中心沿前后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如图7中所示,键盘110布置成使得键盘110的顶部表面IlOa相对于主体单元100的顶部表面10a具有特定角度,并且键盘110的顶部表面IlOa不与主体单元100的顶部表面10a平行。因此,如图4中所示,顶部表面10a与键盘110的顶部表面IlOa之间的台阶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向后的区域中变得更大。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显示单元200与键盘110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间V,并且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下铰链300布置在空间V中。因此,铰链300不干涉键盘110或显示单元200,并且可以存置在空间V中。
[0058]图8是更具体地示出图7的截面图。如图8中所示,铰链300布置在键盘110与显示单元200之间的空间V中。
[0059]因为铰链300仅设置在主体单元100的中心部分处,所以空间V也存在于铰链300的两侧处。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单元200的后侧上设置有朝向键盘110突出的突出部(突出区域)200a,使得位于铰链300的两侧处的空间V由突出部200a填充。图9是示出了设置在显示单元200的后侧的突出区域200a的示意图。如图9中所示,根据形成在显示单元200与键盘110之间的空间V的形状,突出部200a设置在显示单元200的中心的左右两侧上,并且在如图1中所示状态下显示单元200的厚度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向后的区域中变大。
[0060]通过这种结构,多种模块可以安置在显示单元200的突出区域200a中。图10是示出了显示单元20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例如,可以在突出区域200a的一侧上布置继电器板220,该继电器板220将三种信号线集成为一体,该信号线从触控面板、摄像装置模块以及按钮板延伸。在突出区域220a的另一侧上,可以布置在其上安装有WAN模块和SM槽的板。另外,通过在突出区域200a中安置IXD线束、天线线缆等,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突出区域200a的空间。
[0061]还可以在突出区域200a中安置其他模块,诸如扬声器和电池。在扬声器布置在突出区域200a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与用于主体单元100的空间相比非常大的空间,并且相应地,可以在其中布置高音质扬声器。因此,可以从与扬声器布置在主体单元100中的情况相比更高的位置传送声音,并且可以增强音质。在电池布置在突出区域200a中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电池容量。
[0062]通常,作为噪声源的模块(诸如主板)布置在主体单元100中。因此,期望将很可能被噪声所影响的通信系统、天线等的模块安置在显示单元200的突出区域200a中。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来自主体单元100的噪声影响。在布置有天线的情况下,天线可以有效地用作对抗SAR的手段。另外,近场通讯(NFC)装置可以安装在突出区域200a上。
[0063]图11和图12是各自示出了模块安置在突出区域200a中的示例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当从上方观察时图1中的状态。图12示出了沿图11中的点划线ΙΙΙ-ΙΙΓ的截面图,该截面位于铰链300的右侧。如图12中所示,WAN板240作为模块布置在显示单元200右侧上的突出区域200a中。其他模块以类似的方式布置。因为沿空间V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在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更向后区域中变大,所以优选的是相对厚的模块布置在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后部,而相对薄的模块布置在信息处理装置的前部。
[0064]以这种方式,通过将键盘110的顶部表面I 1a布置成关于主体单元100的顶部表面10a倾斜,空间V可以设置在键盘110与显示单元200之间,并且铰链300可以设置成叠置在键盘110上。另外,通过在键盘110与显示单元200之间设置空间V,突出区域200a可以设置在铰链300的两侧处。因此,通过将模块安置在突出区域200a中,可以通过有效地使用空间V来实现最小化,并且可以在不增加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安置模块。通过将最初安置在主体单元100中的模块安置在显示单元200中,消除了无用的空间并且可以实现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小型化和减重。
[0065][4.主体单元的冷却结构]
[0066]接下来,将描述主体单元100的冷却结构。图13至图15是各自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显示单元200附接至主体单元100的完成状态。图14示出了从图13中所示的状态拆卸显示单元200的状态。图15示出了从图14中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拆卸主体单元100的顶盖150的状态。
[0067]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铰链300位于主体单元100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并且附接至主体单元100的后部(后侧)。如图15中所示,主板160布置在铰链300的左侧。另外,用于冷却的冷却风扇170布置在铰链300的右侧。
[0068]多种电子元件安置在主板160上。在这些电子元件中,热导管180的一端连接至具有特别高热量的电子元件。热导管180的另一端被引至冷却风扇170的排气口。
[0069]图16是示出了当从主体单元100的上方观察时图15中所示状态的示意图。与图15中不同,在图16中,铰链300向前折叠。图17是示出了图16中所示的结构之中的主板160、冷却风扇170以及热导管180的结构的平面图。图18和图19是各自示出了铰链300与热导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18示出了当从上方观察时图1中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状态,并且图19示出了沿图17中点划线ΙΙ-ΙΓ的截面图。如图16、图17以及图19中所示,与铰链300的铰链附接部分190相比,热导管180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更后部。换言之,如图19中所示,热导管180在铰链附接部分190的后面通过以便避开铰链300附接至主体单元100的部分(铰链附接部分190)。因此,在将主体单元100与显示单元200彼此连接的铰链300被设置在中心部分处的结构中,可以确实地通过热导管180将布置在铰链300的左侧和右侧的主板160和冷却风扇170连接。
[0070]图20是示出了主板160、冷却风扇170以及热导管180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0所示,热导管180的接近主板160的一端连接至作为热源的CPU162。因此,由CPU162所产生的热通过热导管180被传递至冷却风扇170,并且然后通过来自冷却风扇170的流通空气而被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确实地冷却远离冷却风扇170的CPU162。另外,通过适当地设置热导管180的位置,可以更自由地设置布局以冷却远离冷却风扇170的电子部件。
[0071]图21是示出了主板160和冷却风扇170的位置从图18沿左右方向相互交换的示例的示意图。图22是示出了与图18中不同的、热导管180布置成比铰链附接部分190更向前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21中所示,连接铰链300的左侧和右侧的热导管180至少避开铰链附接部分190,并且可以在铰链附接部分190的前面或后面通过。
[0072]在电子装置1000中,重的模块安装在主体单元100的后部,而不是安装在主体单元100的前部。因此,在图1中所示的状态下,在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1000作为所谓平板式终端的情况下,使用者用一只手握持主体单元100的后侧上较重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者惯用右手,则使用者用左手握持主体单元100的后侧上较重的部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通过将冷却风扇170布置在主体单元100的右后部,使用者的握持电子装置1000的手将不会与冷却风扇170的排气口交叠。因此,期望的是当从前面观察时,冷却风扇170设置在主体单元100的右侧。
[0073]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将主体单元100与显示单元200彼此连接的单个铰链300在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中心部分处的结构中,具有热源的主板160布置在铰链300的一侧,并且冷却风扇170布置在铰链的另一侧。另外,热导管180布置成以便避开铰链附接部分190 (在铰链附接部分190处,铰链300附接至主体单元100),热导管180的一端连接至主板160的热源,并且热导管180的另一端连接至冷却风扇170。因此,在将主体单元100与显示单元200彼此连接的铰链300被设置在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中心部分处的结构中,即使在相对于铰链300相互交换热源和冷却风扇170的位置的情况下,仍可以确实地冷却热源。因此,远离冷却风扇170的热源可以被有效地冷却,并且可以更自由地设置主体单元100的布局。另外,可以通过避开存在于主体单元100中的障碍物(铰链附接部分190)实现冷却。
[007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赖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只要其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条件的范围内即可。
[0075]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如下地配置。
[0076](I)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0077]平板状主体单元,所述平板状主体单元包括键盘;
[0078]平板状显示单元,所述平板状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并且配置成在叠置在所述主体单元上的第一状态与从所述第一状态竖立的第二状态之间移动;
[0079]铰链,所述铰链以所述显示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单元可移动的方式将所述主体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彼此连接,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心;
[0080]热源和冷却风扇,所述热源和所述冷却风扇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中所述铰链的两侧;以及
[0081]热导管,所述热导管将所述热源与所述冷却风扇彼此连接并且避开所述铰链的相对于所述主体单元的附接部分。
[0082](2)根据(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铰链的所述附接部分相比,所述热导管布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更后部。
[0083](3)根据(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铰链的所述附接部分相比,所述热导管布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更前部。
[0084](4)根据(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不与用户握持所述电子装置的手的位置交叠的位置处。
[0085](5)根据(4)的电子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所述冷却风扇布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右后位置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平板状主体单元,所述平板状主体单元包括键盘; 平板状显示单元,所述平板状显示单元包括显示表面并且配置成在叠置在所述主体单元上的第一状态与从所述第一状态竖立的第二状态之间移动; 铰链,所述铰链以所述显示单元相对于所述主体单元可移动的方式将所述主体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彼此连接,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沿左右方向的中心; 热源和冷却风扇,所述热源和所述冷却风扇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中所述铰链的两侧;以及 热导管,所述热导管将所述热源与所述冷却风扇彼此连接并且避开所述铰链的相对于所述主体单元的附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铰链的所述附接部分相比,所述热导管布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更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与所述铰链的所述附接部分相比,所述热导管布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更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不与用户握持所述电子装置的手的位置交叠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从所述主体单元的前方观察时,所述冷却风扇布置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右后位置处。
【文档编号】G06F1/16GK104181990SQ201410217027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8日
【发明者】有贺新, 谷笃, 齐藤谦次, 花塚晓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