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330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中的麦克设置往往是针对单人应用的场景,针对多人使用场景中,如果采用单人场景的单纯的收音和简单的处理方式,将无法有效区分不同的声源,导致采集到的音频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的声源,确保采集单元采集到音频信号能够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的处理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两个采集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用于对环境采集进行采集得到音频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至少两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两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有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二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不同。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未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的至少两个端部,且每个所述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采集单元。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端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本体上相对的两个端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端部设置的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超出第一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得到的音频信号;

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至少两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两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有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二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不同。

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未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

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确定采集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采集单元,这样能够保证响应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时,所使用的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是所有采集单元中最优的,确保应用层获取到音频信号的清晰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形态上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桌面等,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中设置两个采集单元并用于供单人使用时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图1示出的电子设备为智能桌面,包括本体1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内部的处理单元110(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100上的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的相对的两个端部;

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单元120;其中,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与处理单元11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例如电路间总线(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连接,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相应成为总线上的设备,图1中未示出处理单元110(处理单元110可以设置于本体100内部的容置空间中),处理单元110通过总线向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发送控制指令(如开始采集的指令和停止采集的指令),并接收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也可以采用专用的用于音频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ial Signal Processor)。

处理单元110接收到来自应用层(如电话会议应用、多媒体应用)的音频信号的获取指令时,向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实际应用中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可以采用麦克风)发送进行音频采集的触发指令,采集单元130在接收到触发指令时向对环境采集进行采集得到音频信号,并将分别采集得到的音频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110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单元110,用于解析所述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 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这里的第一特征可以为人的音频信号的特征,音频信号的特征可以采用频率特征和/或声纹特征,不同人的音频信号的频率特征和声纹特征均不相同;这里的预设条件可以为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最大,或者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超出预设值;

处理单元110基于上述处理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例如当电子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如Linux系统、安卓系统)的应用层需要获取音频信号(如进行本地存储或者发送到网络侧)时,则利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响应该指令,从而能够确保响应该指令的音频信号的质量是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所采集的音频信号中质量最优的,如果音频信号用于远程电话会议等应用场景时,则能够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于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可避免地承载有噪声(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电噪声、环境中的噪声),为了消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可以视为噪声),处理单元110可以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也即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中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之外的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从原理上讲,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也即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发声源)的距离不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大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因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目标音源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必然大于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目标音源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同时由于噪声源往往距离电子设备较远,可以认为噪声源的噪声到达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强度是一样的,利用差分放大的原理,将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减去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那么得到的 音频信号中将不再存在噪声,从而提升了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单人使用电子设备的一个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用户200使用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用户进行电话会议,电子设备100中设置的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各自对环境进行采集,对应得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分别解析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一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用户2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人的声纹特征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在图2中,由于采集单元130较采集单元120距离用户200更近,因此处理单元110分析出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在第一音频信号中消除第二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也就是差分放大处理以消除噪声),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形态上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桌面等,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设置两个采集单元并用于供两个人使用时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图1示出的电子设备为智能桌面,包括本体1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内部的处理单元110(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100上的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的相对的两个端部;

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单元120;其中,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与处理单元11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例如电路间总线(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连接,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相应成为总线上的设备,图1中未示出处理单元110(处理单元110可以设置于本体100内部的容置空间中),处理单元110通过总线向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发送控制指令(如开始采集 的指令和停止采集的指令),并接收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也可以采用专用的用于音频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ial Signal Processor)。

处理单元110接收到来自应用层(如电话会议应用、多媒体应用)的音频信号的获取指令时,向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实际应用中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可以采用麦克风)发送进行音频采集的触发指令,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触发指令时向对环境采集进行采集得到音频信号,并将分别采集得到的音频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110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单元110,用于解析所述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还用于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二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不同。

这里的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分可以为不同用户的的音频信号的特征,音频信号的特征可以采用频率特征和/或声纹特征,不同用户的音频信号的频率特征和声纹特征均不相同;这里的预设条件可以为具有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最大,或者具有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超出预设值;

处理单元110基于上述处理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利用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例如当电子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如Linux系统、安卓系统)的应用层需要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如进行本地存储或者发送到网络侧)时,则利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响应该指令,从而能够确保响应该指令的音频信号的质量是电 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所采集的音频信号中质量最优的,如果音频信号用于远程电话会议等应用场景时,则能够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由于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可避免地承载有噪声(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电噪声、环境中的噪声),为了消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可以视为噪声),处理单元110可以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也即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中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之外的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从原理上讲,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也即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发声源)的距离不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大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因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必然大于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同时由于噪声源往往距离电子设备较远,可以认为噪声源的噪声到达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强度是一样的,利用差分放大的原理,将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减去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那么得到的音频信号中将不再存在噪声,从而提升了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同理,对于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两个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一个应用场景如图3所示,用户200和用户300均使用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用户进行电话会议,电子设备100中设置的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各自对环境进行采集,对应得到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分别解析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确定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一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中用户200、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用户200、用户3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人的声纹特征 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在图3中,由于采集单元130较采集单元120距离用户200更近,因此处理单元110分析出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利用第一音频信号(可以将第一音频信号中除用户2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消除)响应电话会议应用获取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30作为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利用第二音频信号(可以将第二音频信号中出用户300之外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消除)响应电话会议应用获取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40作为第二采集单元;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200、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形态上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桌面等,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中设置多个采集单元并用于供单人使用以多人使用时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为智能桌面,包括本体1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内部的处理单元110(图中未示出)、以及对应设置于所述本体100第一表面的四个端部的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

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单元120;其中,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与处理单元11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例如电路间总线(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连接,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相应成为总线上的设备,图4中未示出处理单元110(处理单元110可以设置于本体100内部的容置空间中),处理单元110通过总线向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发送控制指令(如开始采集的指令和停止采集的指令),并接收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采集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也可以采用专用的用于音频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ial Signal Processor)。

处理单元110接收到来自应用层(如电话会议应用、多媒体应用)的音频信号的获取指令时,向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实际应用中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可以采用麦克风)发送进行音频采集的触发指令,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触发指令时向对环境采集进行采集得到音频信号,并将分别采集得到的音频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110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单元110,用于解析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二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三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三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四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四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其中,上述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的数量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确定的目标采集单元的数量与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数量对应;

这里的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可以为不同用户的音频信号的特征,音频信号的特征可以采用频率特征和/或声纹特征,不同人的音频信号的频率特征和声纹特征均不相同;这里的预设条件可以为具有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最大,预设条件还可以为具有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超出预设值;

处理单元110基于上述处理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 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利用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例如当电子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如Linux系统、安卓系统)的应用层需要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如进行本地存储或者发送到网络侧)时,则利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响应该指令,从而能够确保响应该指令的音频信号的质量是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所采集的音频信号中质量最优的,如果音频信号用于远程电话会议等应用场景时,则能够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理,可以利用所述第三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利用所述第四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由于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可避免地承载有噪声(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电噪声、环境中的噪声),为了消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可以视为噪声),处理单元110可以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也即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中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之外的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从原理上讲,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也即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发声源)的距离不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大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因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必然大于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同时由于噪声源往往距离电子设备较远,可以认为噪声源的噪声到达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强度是一样的,利用差分放大的原理,将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减去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那么得到的音频信号中将不再存在噪声,从而提升了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同理,对于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 度;对于第三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对于第四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单人使用电子设备的一个应用场景如图5所示,用户200使用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用户进行电话会议,电子设备100中设置的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各自对环境进行采集,对应得到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分别解析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确定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一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用户2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人的声纹特征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在图5中,由于采集单元130较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距离用户200更近,因此处理单元110分析出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在第一音频信号中消除达到消除噪声也即用户2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30作为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多人使用电子设备的一个应用场景如图6所示,用户200、用户300用户400和用户500使用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用户进行电话会议,电子设备100中设置的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各自对环境进行采集,对应得到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分别解析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确定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用户300用户400和用户5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一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以及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 往往还包括噪声)中每个音频信号包括的用户200、用户300用户400和用户500的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用户2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用于200的声纹特征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对应第一特征;用户3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用于300的声纹特征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对应第二特征;用户2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用于400的声纹特征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对应第三特征),在图6中,由于采集单元130较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距离用户200更近,因此处理单元110分析出第一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二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用户3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三音频信号中用户4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用户4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四音频信号中用户5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频信号和第三音频信号中用户5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因此,在第一音频信号中消除达到消除噪声也即用户2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也即噪声),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3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一特征且符合预设条件的音频信号的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在第二音频信号中消除达到消除噪声也即用户3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也即噪声),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4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二特征且符合预设条件的音频信号的第二目标采集单元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4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在第三音频信号中消除达到消除噪声也即用户4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也即噪声),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5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三特征且符合预设条件的音频信号的第三目标采集单元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5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在第四音频信号中消除达到消除噪声也即用户6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也即噪声),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6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四特征且符合预设条件的音频信号的第四目标采 集单元保证接听方设备呈现用户600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从而实现了专人专麦克风的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形态上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桌面等,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中设置多个采集单元并用于供单人使用以多人使用,并且每个用户专用至少两个采集单元时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为智能桌面,包括本体1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内部的处理单元110(图7中未示出)、以及对应设置于所述本体100第一表面的四个端部的八个采集单元即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采集单元160、采集单元170和采集单元180、采集单元190和采集单元200;

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单元120;其中,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与处理单元11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例如电路间总线(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连接,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相应成为总线上的设备,图7中未示出处理单元110(处理单元110可以设置于本体100内部的容置空间中),处理单元110通过总线向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发送控制指令(如开始采集的指令和停止采集的指令),并接收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采集的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也可以采用专用的用于音频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ial Signal Processor)。

处理单元110接收到来自应用层(如电话会议应用、多媒体应用)的音频信号的获取指令时,向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实际应用中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可以采用麦克风)发送进行音频采集的触发指令,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触发指令时向对环境采集进行采集得到音频信号,并将分别采集得到的音频信号发送至处理单元110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单元110,用于解析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采集的音频信 号,以在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第二目标采集单元、第三目标采集单元和第四目标采集单元(这里确定的目标采集的数量与电子设备的用户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三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四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确定的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并且每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都包括有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同理,第二目标采集单元、第三目标采集单元和第四目标采集单元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

这里的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可以为不同用户的音频信号的特征,音频信号的特征可以采用频率特征和/或声纹特征,不同人的音频信号的频率特征和声纹特征均不相同;这里的预设条件可以为具有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最大,预设条件还可以为具有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强度超出预设值;

处理单元110基于上述处理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利用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例如当电子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如Linux系统、安卓系统)的应用层需要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如进行本地存储或者发送到网络侧)时,则利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响应该指令,从而能够确保响应该指令的音频信号的质量是电子设备中的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所采集的音频信号中质量最优的,如 果音频信号用于远程电话会议等应用场景时,则能够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理,可以利用所述第三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利用所述第四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由于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可避免地承载有噪声(例如电子设备中的电噪声、环境中的噪声),为了消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可以视为噪声),处理单元110可以在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也即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中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之外的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从原理上讲,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也即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发声源)的距离不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大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与目标音源的距离,因此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必然大于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包括的音频信号的强度;同时由于噪声源往往距离电子设备较远,可以认为噪声源的噪声到达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和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强度是一样的,利用差分放大的原理,将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减去非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采集的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那么得到的音频信号中将不再存在噪声,从而提升了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同理,对于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对于第三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三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对于第四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可以消除不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以消除噪声,提升具有第四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单人使用电子设备的一个应用场景如图8所示,用户200使用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用户进行电话会议,电子设备100中设置的采集单元130至采集单元200各自对环境进行采集,对应得到第一音频信号、至第八音频信号,处理单元110 分别解析第一音频信号、至第八音频信号,确定第一音频信号、至第八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第一音频信号中往往还包括噪声),用户200的音频信号可以基于人的声纹特征和频率特征至少之一进行提取,在图8中,由于采集单元130、采集单元140较其他采集单元距离用户200更近,因此处理单元110分析出第一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音频信号中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强度高于第三音频信号至第八音频信号,在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消除噪声也即用户200的音频信号之外的音频信号,利用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电话会议应用获取用户200的音频信号的指令,也就是将采集单元130和采集单元140作为第一目标采集单元;

同理如图9所示,当用户200、用户300、用户400和用户500同时使用电子设备时,基于与以上类似的处理,将采集单元150和采集单元16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二特征(对应用户300)的音频信号且满足预设条件第二目标采集单元;将采集单元170和采集单元18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三特征(对应用户400)的音频信号且满足预设条件第三目标采集单元;将采集单元190和采集单元200作为采集到具有第四特征(对应用户500)的音频信号且满足预设条件的第四目标采集单元;从而在多个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能够实现每个用户使用专用的麦克风,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至少两个采集单元;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与前述实施例记载的电子设备的处理对应,对于本实施例未披露的细节,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记载。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记载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分别采集得到的音频信号。

步骤S102,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

步骤S103,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

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 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S104,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如前述实施例一的记载,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用于响应来自应用层的获取具有第一特征(对应用户2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至少两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其中,所述两个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有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也就是说,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当然,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

作为一个示例,当不止一个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例如,如前述实施例二的记载,当用户200和用户300都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还需要对应确定每个用户所使用的采集单元;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解析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以在所述至少两个采集单元中确定第二目标采集单元,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音频信号中包括具有第二特征(对应用户300的特征,前述的第一特征对应用户2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且所述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采集单元的音频与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不同,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用于响应来自应用层的获取具有第二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第二目标采集单元并未特指一个一个采集单元,也并非特指采集到对应一个用户的特征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采集单元,而是指采集到不同于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采集单元;例如,当多个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如图5和图9所示,用户200、用户300、用户400以及用户400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对应用户200、用户300、用户400以及用户400的特征也即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第三特征和第四特征,来确定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第二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具有第二特征也即对应用户3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且采集到的对应用户3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第三目标采集单元 (采集到具有第三特征也即对应用户4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且采集到的对应用户4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和第四目标采集单元(采集到具有第四特征也即对应用户5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且采集到的对应用户500的特征的音频信号满足预设条件)。

上述目标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包括有噪声,为了提升音频信号的清晰度,以第一目标采集单元为例,在利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响应获取所述具有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目标采集单元采集的音频信号中消除未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利用所得到的音频信号响应获取具有所述第一特征的音频信号的指令;对于其他的目标采集单元可以采用与第一目标采集单元类似的处理,具体处理方式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记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