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24386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零售行业商品的标签通常采用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容易和商品脱离,无法形成商品和标签的唯一对应。目前的电子标签基本都是黏贴的方式或者通过物理方式(如金属丝或者线丝等缠绕等),非常容易被外力打开并且再次绑系在另外一个商品上,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如果采用特殊胶体黏贴或者更加牢固的固定方式,又将带来商品流入消费者端拆卸困难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及其制作方法,既不存在控制风险,也不会带来消费者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包括商品吊牌和商品挂线,所述商品挂线的一端与所述商品吊牌固定,另一端设有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与所述商品吊牌固定连接;所述商品吊牌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无源射频芯片和开路状态的射频天线,所述射频天线开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商品挂线内,通过所述锁扣装置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射频天线开路的另一端构成天线回路;所述商品挂线从商品的孔径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无源射频芯片内设有32-64位加密信息,用于和商品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加密信息采用AES、DES、3DES、RSA、DSA、ECC、MD5、SHA1或HMAC中的一种加密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装置包括U型锁扣、电路板连接插件和套壳,所述U型锁扣和电路板连接插件均固定在所述套壳内,所述电路板连接插件与所述射频天线开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商品吊牌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U型锁扣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插件的开口,所述射频天线开路的另一端设在该开口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读取所述无源射频芯片内信息的读写器以及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述读写器与所述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连接。

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电路板上设置无源射频芯片和开路状态的射频天线,所述无源射频芯片和所述射频天线连接,所述无源射频芯片内包含对应商品的信息,所述射频天线的两个开路端均设在所述电路板的同一端,其中一个开路端呈长条状向外延伸;

步骤2,采用商品吊牌将所述电路板包裹住,在所述商品吊牌与所述射频天线的两个开路端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开口;

步骤3,采用商品挂绳将所述射频天线的长条状向外延伸的部位包裹住,在所述商品挂绳活动的一端设置锁扣装置;

步骤4,将所述商品挂绳活动的一端从商品上的孔径处穿过;

步骤5,将所述锁扣装置固定在所述射频天线的另一个开路端,使所述射频天线形成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装置包括U型锁扣、电路板连接插件和套壳,所述U型锁扣和电路板连接插件均固定在所述套壳内,所述电路板连接插件与所述射频天线开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商品吊牌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U型锁扣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插件的开口,所述射频天线开路的另一端设在该开口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读写器发出射频信号,所述无源射频芯片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商品信息发送至所述读写器,所述读写器将接收到的商品信息发送至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无源射频芯片内的商品信息为加密信息,所述读写器对接收到的商品信息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商品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商品为黄金珠宝或金银首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商品挂线穿过商品,通过锁扣装置固定在商品吊牌上,使得射频天线形成闭合回路,无源射频芯片开始工作,若使用外力打开商品挂线,那么无源射频芯片会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得知该商品的电子标签出现问题。若商品流入消费者端,打开商品挂线即可,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的爆炸图。

图中,1-商品吊牌;2-商品挂线;3-锁扣装置;4-第一吊牌组件;5-第二吊牌组件;6-电路板;7-无源射频芯片;8-射频天线;9-U型锁扣;10-套壳;11-电路板连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包括商品吊牌1和商品挂线2,商品挂线2的一端与商品吊牌1固定,另一端设有锁扣装置3,锁扣装置3与商品吊牌1固定连接;商品吊牌1内设有电路板6,电路板6上设有无源射频芯片7和开路状态的射频天线8,射频天线8开路的一端延伸至商品挂线2内,通过锁扣装置3固定在电路板6上,与射频天线8开路的另一端构成天线回路;商品挂线2从商品的孔径部穿过。商品挂线2穿过商品,通过锁扣装置3固定在商品吊牌1上,使得射频天线8形成闭合回路,无源射频芯片7开始工作,若使用外力打开商品挂线2,那么无源射频芯片7会停止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得知该商品的电子标签出现问题。若商品流入消费者端,打开商品挂线2即可,拆卸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了无源的电子芯片,利用电子芯片的天线回路不可破坏的特性,巧妙的将电子芯片的天线回路固定在缠绕端,再通过锁扣装置3将本发明固定在商品的一侧,通过专用的读写器来判别商品是否被人工移动过。

具体的,无源射频芯片7为无源RFID芯片。无源RFID芯片为一次写入多次读出标签,一次性写入数据,写入后数据不会变化。

射频天线8在构成天线回路后从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提取无源RFID芯片7所需的电量,使得无源RFID芯片7内的信息能够被读取。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商品吊牌1包括第一吊牌组件4和第二吊牌组件5,第一吊牌组件4和第二吊牌组件5通过螺丝或热压等方式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商品吊牌1可为一体成型结构。

无源射频芯片7内设有32-64位加密信息,用于和商品一一对应。

具体的,加密信息采用AES、DES、3DES、RSA、DSA、ECC、MD5、SHA1或HMAC中的一种加密方法。

锁扣装置3包括U型锁扣9、电路板连接插件11和套壳10,U型锁扣9和电路板连接插件11均固定在套壳10内,电路板连接插件11与射频天线8开路的一端连接,商品吊牌1上设有用于容纳U型锁扣9和电路板连接插件11的开口,射频天线8开路的另一端设在该开口处。锁扣装置3采用单向设计,插入后无法轻易拔出。

具体的,本发明还包括用于读取无源射频芯片7内信息的读写器以及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读写器与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连接。读写器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交互数据。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每个无源射频芯片7对应的产品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RS232或RS485等数据传输方式与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交互数据,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为电脑上的一个数据库管理APP。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存储有每个读写器所在位置,或者读写器在交互数据时发送自身所在位置至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黄金珠宝、金银制品、首饰手饰等小型/贵重物品的运输/展示/销售等环节,降低货物成本。后续加以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配以专门的扫描设备,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建立起货物流通环节的追溯系统。

无源射频芯片7内记录商品信息,商品信息具有唯一性,防止假冒;射频天线8为环绕商品的固定装置,若射频天线8一旦断裂,则无源射频芯片7内信息自锁,工作人员可通过该特性来判断商品的真伪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防脱落功能的商品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电路板上设置无源射频芯片和开路状态的射频天线,无源射频芯片和射频天线连接,无源射频芯片内包含对应商品的信息,射频天线的两个开路端均设在电路板的同一端,其中一个开路端呈长条状向外延伸;

步骤2,采用商品吊牌1将电路板包裹住,在商品吊牌1与射频天线的两个开路端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开口;

步骤3,采用商品挂绳将射频天线的长条状向外延伸的部位包裹住,在商品挂绳活动的一端设置锁扣装置;

步骤4,将商品挂绳活动的一端从商品上的孔径处穿过;

步骤5,将锁扣装置固定在射频天线的另一个开路端,使射频天线形成回路。

锁扣装置包括U型锁扣、电路板连接插件和套壳,U型锁扣和电路板连接插件均固定在套壳内,电路板连接插件与射频天线开路的一端连接,商品吊牌1上设有用于容纳U型锁扣和电路板连接插件的开口,射频天线开路的另一端设在该开口处。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读写器发出射频信号,无源射频芯片接收射频信号,将商品信息发送至读写器,读写器将接收到的商品信息发送至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步骤6中,无源射频芯片内的商品信息为加密信息,读写器对接收到的商品信息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商品信息发送至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

商品为黄金珠宝或金银首饰。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黄金珠宝、金银制品、首饰手饰等小型/贵重物品的运输/展示/销售等环节,降低货物成本。后续加以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配以专门的扫描设备,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建立起货物流通环节的追溯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