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79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方式凭借其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收款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消费款、通过手持设备扫描消费者的支付二维码完成收款、另外还有手机绑定银行卡后,通过智能手机的NFC卡模拟功能直接完成支付等方式。

然而,目前常用支付方式的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

基于二维码的支付方式,需要智能手持终端打开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缺点在于操作繁琐,扫描正确率和扫描处理速度依赖于扫描设备的硬件质量和软件运行稳定性。

基于手机NFC卡模拟功能直接实现支付的方式,该种方式虽然安全,方便,但是需要安装读卡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收款,开创一种新的收款机制。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持终端、NFC电子标签及收款处理主机;收款处理主机与所述智能手持终端通信连接;所述NFC电子标签具有存储有商家收款入口数据的存储模块,所述智能手持终端与所述NFC电子标签以近场通信方式配合。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商家收款入口数据是加密后存储于NFC电子标签的所述存储模块内。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商家收款入口数据是以明文数据存储于NFC电子标签的所述存储模块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支付机制,其有益效果是:省略了开启智能手持终端相机的步骤,降低了对智能手持终端性能的要求,提高了收款入口数据的读取速度,提升了消费者支付的体验,而且相比较于目前主流的二维码方式,该实用新型提出的收款入口数据存储方式能够防止收款入口数据被污染、损毁,同时收款标签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二维码的图片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的构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系统,包括智能手持终端、NFC电子标签及收款处理主机。其中,智能手持终端为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持终端,该智能手持终端通过无线网络等与收款处理主机通信连接,收款处理主机内集成有根据商家收款入口数据进行收款的管理软件,负责完成电子款项的收取和支付。NFC电子标签具有存储有商家收款入口数据的存储模块,商家收款入口数据负责提供商家收款入口的相关信息。智能手持终端与NFC电子标签以近场通信方式配合,能够读取NFC电子标签内存储的商家收款入口数据并上发至收款处理主机。NFC电子标签中存储的商家收款入口数据可以为加密数据,也可以为明文数据。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FC电子标签的支付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101,预先将商家收款入口数据存储于NFC电子标签的存储模块内,准备发起支付事务;

S102,将手持智能终端靠近存储有商家收款入口数据的NFC电子标签;

S103,通过手持智能终端内部的NFC功能控制器,将存储在NFC电子标签中的收款入口数据读取至智能手持终端内部。

S104,智能手持终端将从NFC电子标签中读取回来的商家收款入口数据解析为商家在支付机构注册的账号信息,并连同消费金额数据一起生成完整的支付订单信息。

S105,手持智能终端将生成的支付订单信息传送至收款处理主机,进行收款处理;

S106,完成一次收款事务。

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手持终端的NFC功能将存储在NFC电子标签中的商家收款入口数据读取到智能手持终端,并传送给收款处理系统,完成收款事务。本实用新型的收款方式简单,安全,快捷,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长。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等效变形,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揭露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