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07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辅助调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医院病区用药集中配液中心在配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医嘱中途临时变更的情况,每一次医嘱变更都会涉及用药调整或用药中断;配液室作业人员需要根据医嘱的新变化动态,准确定位当前最新更新的药方中所涉及的所有药品的位置,及与当前最新更新的药方相对应的药品筐,并进一步及时终止当前配药流程,将被删除的药品挑拣出来,为药品筐补充更新后的药品。上述操作由于通常会涉及多种药品及多个取药位置,实际作业时难免会发生操作失误,进而一定程度上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进一步的,当患者因意外死亡或因意外情况需要紧急转院时,如不能及时阻止为当前患者配置的药液,还会造成药品的大量浪费,如何快速识别出与当前患者配药相对应的配药筐,及时终止当前配药流程,避免药品过多的浪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将药品标签、取药筐及患者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起来,降低配液流程中的失误率,提高配液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具有:能与医院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可同时定位管理配液室内的每一个取药筐,能够即时获取当前任意患者配液状态信息的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应答器和扫描器;所述应答器设置有双频率电子标签;所述双频率电子标签包括:识别距离为0~5cm的第一标签,和识别距离为0~20m的第二标签;所述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具有彼此独立的射频识别频率;所述扫描器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相匹配的射频阅读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射频阅读器设置有HIS接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内设置有医院HIS系统;所述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与多个所述射频阅读器信号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应答器设置有压片夹。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标签的射频识别频率为13.35MH;所述第二标签的射频识别频率为915MH。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配药筐;所述配药筐上设置有外形与所述应答器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应答器位于所述插槽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应答器设置有声和/或光提醒装置,当所述第二标签与所述射频阅读器建立信号连接时,所述声和/或光提醒装置发出声和/或光提醒信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标签和/或第二标签设置有读写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如何将药品标签、取药筐及患者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起来,降低配液流程中的失误率,提高配液作业的安全可靠性的技术问题;其中,应答器用于与配药筐组成匹配连接,进而为配药筐附带当前配药患者身份映射功能,设置在应答器内的第一标签用于标识当前配药患者的身份信息及当前药品配置信息,设置在应答器内的第二标签用于在当前空间范围内迅速寻找定位与扫描器中输入的患者信息相对应的配药筐;扫描器内设置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相匹配的射频阅读器为扫描器具备上述功能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标签的识别距离为0~5cm,第二标签的识别距离为0~20m,且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具有彼此独立的射频识别频率为满足上述功能提供了充分的结构支持,且能达到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电子信息互补干扰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射频阅读器设置HIS接口,为将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与医院HIS系统实现信息对接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使用时能够通过登录医院HIS系统,既能向配液室内的所有配药筐中的指定编号的配药筐上设置的应答器,写入或擦除患者信息及当前配液信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进一步设置服务器,为搭建配药筐射频识别管理网络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多个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均能同时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进而易于达到同时综合管理多个配液室的技术效果,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配液流程中的失误率,提高配液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应答器设置压片夹,为方便将应答器固定在配药筐上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有助于达到既方便安置应答器又方便将应答器取下更换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射频识别频率分别为13.35MH和915MH的电子标签作为双频率电子标签,为节约应答器的制作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上述两种频率的电子标签在市场上较为常见,进而降低了基础组成硬件的采购成本。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进一步设置配药筐,为进一步完善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提供了充分的硬件支持,设置在配药筐上的插槽能够为方便安置应答器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应答器设置声和/或光提醒装置,为方便快速寻找到当前信号匹配的配药筐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为第一标签和/或第二标签设置读写芯片,为方便即时读写信息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便于将使用后的应答器通过信息清零的方式重置,进而达到对每一个应答器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应答器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配药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以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为基础硬件搭建的多模态网络结构图。

图中:

100、应答器;110、双频率电子标签;111、第一标签;112、第二标签;200、扫描器;210、射频阅读器;300、配药筐;310、插槽;Un、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应答器100和扫描器200;所述应答器100设置有双频率电子标签110;所述双频率电子标签包括:识别距离为0~5cm的第一标签111,和识别距离为0~20m的第二标签112;所述第一标签111和第二标签112具有彼此独立的射频识别频率;所述扫描器200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标签111和第二标签112相匹配的射频阅读器2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应答器100和扫描器200的结构均基于现有技术,故其详细结构细节在此不再进一步图示与赘述。现有技术中的应答器和扫描器均基于天线、耦合元件及相关电子芯片经连接后制成,且依产品功能不同,配置有不同价格级别的数据连接接口,其中一部分扫描器具备网络通讯功能,能够与局域网内的计算机设备、手机或平板电脑实现数据通信,实际选用时可依据使用需要灵活选择。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答器100设置有压片夹120。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应答器设置压片夹,为方便将应答器固定在配药筐上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有助于达到既方便安置应答器又方便将应答器取下更换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标签的射频识别频率为13.35MH;所述第二标签的射频识别频率为915MH。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射频识别频率分别为13.35MH和915MH的电子标签作为双频率电子标签,为节约应答器的制作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上述两种频率的电子标签在市场上较为常见,进而降低了基础组成硬件的采购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如何将药品标签、取药筐及患者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起来,降低配液流程中的失误率,提高配液作业的安全可靠性的技术问题;其中,应答器用于与配药筐组成匹配连接,进而为配药筐附带当前配药患者身份映射功能,设置在应答器内的第一标签用于标识当前配药患者的身份信息及当前药品配置信息,设置在应答器内的第二标签用于在当前空间范围内迅速寻找定位与扫描器中输入的患者信息相对应的配药筐;扫描器内设置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相匹配的射频阅读器为扫描器具备上述功能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标签的识别距离为0~5cm,第二标签的识别距离为0~20m,且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具有彼此独立的射频识别频率为满足上述功能提供了充分的结构支持,且能达到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电子信息互补干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射频阅读器设置有HIS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射频阅读器设置HIS接口,为将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与医院HIS系统实现信息对接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使用时能够通过登录医院HIS系统,既能向配液室内的所有配药筐中的指定编号的配药筐上设置的应答器,写入或擦除患者信息及当前配液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射频阅读器设置HIS接口所涉及的技术信息均为现有技术,故其相关技术内容在此不再进一步图示与赘述。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内设置有医院HIS系统;所述服务器通过局域网与多个所述射频阅读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为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进一步设置服务器,为搭建配药筐射频识别管理网络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多个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均能同时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进而易于达到同时综合管理多个配液室的技术效果,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配液流程中的失误率,提高配液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适用于医院病区用药集中配液中心(PIVAS MATE)。由于病区用药品均在调配中心实施集中配制,当实际配制中过程中某些患者的用药需要临时调整或中断配制甚至不配时,能够及时根据医嘱的变化动态定位某患者的配药筐,及时调整药品配制进程,并及时地挑选出这些配制中患者的配药筐,中断配制过程,更方便快捷地将药框、标签、患者信息自动关联,实现配药筐动态跟踪查询提示,并按医嘱动态变化药品实时跟踪定位配药筐,以更进一步保证配液流程的可靠性、安全性。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还包括配药筐300;所述配药筐300上设置有外形与所述应答器相适配的插槽310,所述应答器位于所述插槽310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为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进一步设置配药筐300,为更进一步完善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提供了充分的硬件支持,设置在配药筐上的插槽310能够为方便安置应答器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配药筐可依靠注塑工艺制做而成,或由金属丝编制而成。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答器设置有声和/或光提醒装置,当所述第二标签与所述射频阅读器建立信号连接时,所述声和/或光提醒装置发出声和/或光提醒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应答器设置声和/或光提醒装置,为方便快速寻找到当前信号匹配的配药筐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声和/或光提醒装置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可通过购买直接从电子产品市场中获得,故其详细硬件结构信息在此不再进一步图示与赘述。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标签和/或第二标签设置有读写芯片。本实用新型通过为第一标签和/或第二标签设置读写芯片,为方便即时读写信息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便于将使用后的应答器通过信息清零的方式重置,进而达到对每一个应答器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使用时,可通过在第一标签内重复写入及擦除患者信息达到在配药筐上标识患者信息的技术效果,并进一步通过在第二标签内写入固定编号,以达到定位识别指定配药筐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配药筐射频识别装置,特点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非接触式通信这一特点,设计一套了用于医院病区配药中心,完成药品在配制流程中对任意患者配置的药品实现快速动态定位装置,实现任意处方药品在集中配置流程中因某些医嘱随时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和处理并从集中配置流程中准确定位分拣出需要重新调整的药品。本实施例利用双频RFID(13.56MHz,915MHz)合成作为电子标签与配药筐做固定组合,以多套发射读取装置,在任意指定范围内实现无物理连接的识别通信,其中一个频率(13.35MH)实现设定距离内患者配药筐的通信关联,另一个频率(915MHz)实现空间范围内患者配药筐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发射读取装置作为微型控制器的前端装置,组合实现远程系统网络识别通信功能,从而完成药品在集中配置流程中因某些医嘱随时发生变化时实现对查找指定配置中患者药品的快速动态定位,并可以通过电子标签记录的流程进行配液流程的安全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双频RFID技术分别完成不同距离的非接触式通信这一特点,将其做一个整体封装,以便在使用不同的扫描器时均可实现单一频率通信;其中一个电子标签采用13.35MH频率的RFID,实现5cm距离内的识别通信,完成患者药品框的信息关联,另一个电子标签采用915MHz频率的RFID,实现20m范围内患者药品框的快速查找和定位。同时将不同的发射读取装置作为前端传感器与微型控制器设计成一套系统,既具有识别RFID功能,又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终端,包括对RFID协议支持及其部署配置,并有能与RFID通信距离范围内构成能自动识别通信和记录的位置的装置。多个装置分布于病区用药集中配液中心不同地点,通过与现有系统的组合构成一套新的完整地、既是面向配液信息服务,流程管理,又避免繁琐操作、在现有配液室物理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提升配液的信息化服务过程,完成实现药品框的快速查找和定位,使配药过程信息化程度得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的两块电子标签的RFID识别频率不限于13.35MH和915MHz,依现有技术能达到上述识别技术效果的任意频率的RFID电子标签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双频RFID技术实现药框无源电子标签化,实现药框、标签、患者信息自动关联系统,医嘱动态变化药品实时跟踪定位自动提示,使配药过程实现信息化提升,通过与现有系统的组合构成一套新的完整地、既是面向配液信息服务,流程管理,又避免繁琐操作、在现有配液中心物理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提升配液的信息化服务过程。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组建的多模态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其中,U1-Un是集有网络通信功能和RFID收发功能的智能终端,设置有微信控制器及发射读取器,与网络相连;U1-Un根据配液中心工作需求和路径设计以智能终端的形式安装部署在不同的分布地点,构成N个信息采集点,配药框N具有双频RFID标签功能,可以动态关联任意的患者信息,实现药品框的快速查找和定位。

实施时首先将具有标签功能的药框N(用13.35MH频率)与具体患者信息关联,这时药框N既是患者药品的载体,在配置流程的某一时刻因医嘱的变化需要停止该位患者的药品配制时,只需启动分布在配液中心各点的智能终端控制发射读取装置(915MHz频率)扫描该患者药品所对应的电子标签,实现对流程区域内全部药框的识别、快速查询、追踪定位和及时地挑选出这些配制中患者的药品框,中断配制过程。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