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装置及具有该收纳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114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收纳装置及具有该收纳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及具有该收纳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用户对消费性电子的精密度需求越来越高,手指的触控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所以触控笔(像素级)的概念将会席卷消费性电子行业。然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用于收纳所述触控笔的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用的触控笔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收纳装置的电子设备。

一种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部及底部共同形成夹持部和收容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收容部背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底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收纳装置的横截面呈工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背对设置的第二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面及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弧形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以形成一端开口的夹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容部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及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弧形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形成一端开口的收容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磁性元件处开设至少一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上分别设置有填充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上间隔设置触点。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收纳装置。

综上所述,所述收纳装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收纳装置具有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收容部,且共用一个连接部。所述收纳装置的结构简单,可同时夹持电子设备及收容触控笔。另外,所述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对应磁性元件的位置上亦开有若干通孔,使得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收容部可共用磁性元件。除此之外,所述收纳装置通过所述夹持部能够活动地夹持于所述电子设备,从而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收纳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收纳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收纳装置的正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收纳装置10。所述收纳装置10可应用至电子设备上,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其中,所述收纳装置10可活动地夹持所述电子设备,且还可用于触控笔的收纳。

所述收纳装置10大致呈矩形条状,且其横截面大致呈“工”型。所述收纳装置10包括顶部101、底部102以及连接部103。其中,所述顶部101与所述底部102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103设置于所述顶部101与所述底部102之间,以连接所述顶部101及底部102,进而使得所述收纳装置10构成所述“工”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101、底部102及所述连接部103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103还与所述顶部101及底部102共同形成夹持部104和收容部105。

参阅图3,具体的,所述连接部103包括第一表面1031及与所述第一表面1031背对设置的第二表面1032。所述顶部101、所述连接部103的第一表面1031及所述底部102共同形成所述夹持部104。所述顶部101、所述连接部103的第二表面1032及所述底部102共同形成所述收容部1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04和收容部105背向设置。所述夹持部104的形状及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形状及结构相对应,用以夹持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收容部105的形状及结构与触控笔的形状及结构相应,用以收容所述触控笔。

具体的,所述夹持部104的横截面大致呈C形,其包括第一夹持面1041、第二夹持面1042及所述第一表面1031。其中,所述顶部101的内表面被所述连接部103分隔成两部分,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为其中一部分。所述底部102的内表面被所述连接部103分隔成两部分,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为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031弧形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与第二夹持面1042,以形成所述一端开口的夹持部104,进而夹持所述电子设备于其内。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04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材料,以使得所述夹持部104具有良好的弹性,从而夹取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为了夹取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并提高所述夹持部104的夹紧力,防止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夹持部104中脱落。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如下几种方案:

(1)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或/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上分别设置填充条106。较佳的,所述填充条106由弹性材料制成。该填充条106设置在第一夹持面1041或/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的边缘,即远离连接部103的部分。

(2)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或/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上设置若干触点107。较佳的,所述触点107为凸起结构。所述触点107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或/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的边缘,即远离连接部103的部分。

(3)参照方案1和方案2,依次于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或/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上设置若干触点107,再于其上设置填充条106。较佳的,所述触点107为凸起结构。所述触点107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面1041或/和所述第二夹持面1042的边缘,即远离连接部103的部分。然后再在所述触点107上设置填充条106。其中,所述填充条106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收容部105的横截面大致呈C形,其包括第一限位部1051、第二限位部1052及所述第二表面1032。其中,所述顶部101的内表面被所述连接部103分隔成两部分,所述第一限位部1051为其中的另一部分。所述底部102的内表面被所述连接部103分隔成两部分,第二限位部1052为其中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限位部1051与第二限位部105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表面1032弧形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1051与第二限位部1052,以形成所述一端开口的收容部105,进而收纳所述触控笔于其内。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105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材料,以使得所述收容部105具有良好的弹性,从而方便所述触控笔的存取。另外,所述收容部105采取过盈配合方式收纳所述触控笔。再者,所述收容部105的长度超出所述触控笔的长度,从而使所述触控笔达到存取自如的效果。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收纳装置10还包括磁性元件108。所述磁性元件108设置于所述夹持部104内部。具体地,所述磁性元件108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03的第一表面1031上。如此,所述磁性元件108可吸附电子设备,从而进一步提供保证所述夹持部104更加稳固的夹持所述电子设备。

当然,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所述磁性元件108的吸附功能,以帮助所述收容部105更好的收纳所述触控笔。于所述连接部103上开设有至少一通孔109。所述通孔109贯通所述连接部103的第一表面1031及第二表面1032,进而连通所述夹持部104和所述收容部105。所述通孔109对应所述磁性元件108设置,如此使得所述磁性元件108可通过所述通孔109部分露出于所述收容部105。如此,所述磁性元件108即可吸附所述触控笔,从而进一步提供保证所述收容部105更加稳固的收纳所述触控笔。

综上所述,所述收纳装置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收纳装置10具有所述夹持部104和所述收容部105,且共用一个连接部103。所述收纳装置10的结构简单,可同时夹持电子设备及收容触控笔。另外,所述磁性元件108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03上。所述连接部103对应磁性元件108的位置上亦开有若干通孔109,使得所述夹持部104与所述收容部105可共用磁性元件108。除此之外,所述收纳装置10通过所述夹持部104能够活动地夹持于所述电子设备,从而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