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爆破监理动态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067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工程监管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爆破监理动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场爆破作业在铁路建设、矿山开采、城市拆旧等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爆破作业现场的监管更是重中之重,爆破监理的监管内容涉及到公共安全与工程质量、安全,我国目前爆破工程监理的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爆破工程监管不是缺失,就是没有达到真正监管目的。

根据目前中国现状,亟待解决的是形成爆破工程安全监理的标准化体系,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平台实现爆破工程安全监理的信息化监管、使其管理更加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形成一种公正、独立、自主的监管模式,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爆破工程质量,有利于保证爆材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爆破工程难于监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爆破监理动态管控系统,对爆破工程进行有效监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爆破监理动态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公安监管平台、企业监管平台、数据存储设备和手持终端设备,所述公安监管平台和所述企业监管平台与所述数据存储设备连接,所述手持终端设备与数据存储设备无线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手持终端设备上设置有:卫星定位装置、音频视频采集装置、识别装置和通信装置;

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对手持终端设备进行定位;

所述音频视频采集装置,记录爆破工程现场的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

所述识别装置,对爆破监管物品进行身份和数量的识别;

所述通信装置,与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进一步,所述公安监管平台与爆破监理人员的监控终端连接,所述企业监管平台与企业管理人员的监控终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爆破监管物品包括:雷管、炸药和数码电子雷管起爆器。

进一步,所述爆破监管物品上设置有二维码、条形码或射频标签。

进一步,所述二维码、条形码或射频标签设置在所述爆破监管物品最小包装单元上。

进一步,所述二维码、条形码或射频标签设置在所述爆破监管物品的每层包装单元上。

进一步,所述卫星定位装置与北斗卫星连接。

进一步,所述数据存储设备通过所述公安监管平台与民爆物品信息管理平台连接,并交换数据。

进一步,所述手持终端设备能够与打印设备连接。

进一步,所述音频视频采集装置还用于采集现场负责与施工人员的资质信息。

现场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设备将采集到的现场负责与施工人员的资质、爆材的最小包装单元及流向、以及作业关键环节的图像、音频、视频、位置等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上传至数据存储设备中。政府和企业的爆破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能够通过其终端对这些信息进行远程监管,对爆破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情况做到“及时、可视、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爆破监理动态管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公安监管平台、11监控终端、2企业监管平台、21监控终端、3数据存储设备、4手持终端设备、41卫星定位装置、42音频视频采集装置、43识别装置、44通信装置、5雷管、6炸药、7数码电子雷管起爆器、8北斗卫星、9打印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爆破监理动态管控系统包括:公安监管平台1、企业监管平台2、数据存储设备3和手持终端设备4。

公安监管平台1和企业监管平台2与数据存储设备3连接,其中,数据存储设备3通过公安监管平台1与民爆物品信息管理平台连接,并交换数据。公安监管平台1与爆破监理人员的监控终端11信号连接,企业监管平台2与企业管理人员的监控终端21信号连接,监控终端11、21可以是固定式的,如台式电脑,也可以是移动式的,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手持终端设备4与数据存储设备3无线信号连接。手持终端设备4上设置有:卫星定位装置41、音频视频采集装置42、识别装置43和通信装置44;卫星定位装置41与北斗卫星8连接,用于对手持终端设备4进行跟踪定位,能够实现对爆破作业中手持终端设备4的作业位置轨迹信息采集、存储、查询以及超范围作业的报警;音频视频采集装置42,用于记录爆破工程现场的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音频视频采集装置42还采集现场负责与施工人员的资质信息;识别装置43,对爆破监管物品进行身份识别,具体来说,爆破监管物品包括但不局限于:雷管5、炸药6和数码电子雷管起爆器7,预先在这些爆破监管物品的每层包装单元或最小包装单元上设置有二维码、条形码或射频标签,“每层包装单元”和“最小包装单元”这样理解:如一箱雷管5,箱体为较大的包装单元,一箱雷管5中分若干分包单元,分包单元为较小包装单元,每个分包单元中包括若干根雷管5,包裹每根雷管5的包装单元为最小包装单元,每层包装单元是指,箱体、分包单元和最小包装单元;识别装置43为能够识别对应的二维码、条形码或射频标签的装置,如射频阅读器;通信装置44,用于与数据存储设备3进行远程数据传输,将爆破现场采集的图片、图像、音频等信息传输至数据存储设备3中。手持终端设备4还能够与打印设备9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使爆破监理工作有章可循,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控制,加强爆破监理的监管力度。保证了爆炸物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有效的防止了作业现场爆炸的流失。杜绝爆破事故的发生。通过生产、存储、运输环节与爆破监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和有机融合,使得职能部门、爆破监理、爆破作业现场与爆材现场管控形成闭环的管理链条。使职能部门对爆破监理的管理更高效,对爆材流向的管控更可靠,增强爆破监理的责任心与执行力。

以上结合附图仅描述了本申请的几个优选实施例,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下,做出的任何改进和/或变形,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