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66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的触控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个触控单元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1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2,第一触控电极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电极3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3的金属桥线4,金属桥线4呈直线型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呈直线型的金属桥线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极3连接;第一触控电极1与第二触控电极2之间绝缘。

在现有技术中,当对触控基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弯折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会发生弯曲,且金属桥线处出现应力集中且发生塑性形变,当外力去除时,由于金属桥线发生了塑性形变而导致该位置存在内应力,该内应力会对金属桥线的结构、稳定性、刚度造成影响,容易导致金属桥线出现折断,进而引起触控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 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走线,所述第二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呈折线状。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绝缘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触控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第四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走线,所述第三连接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连接走线呈折线状。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电极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的材料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相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触控基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 且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二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绝缘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触控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时制备,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步骤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图形;

在第三连接部的图形背向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绝缘层的图形;

在绝缘层背向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的图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第四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

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连接部的图形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图形;

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图形,其中,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图形的构图工艺与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的图形的构图工艺为同一次构图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 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使得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被折断。此外,将第二电极设计为由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时,可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向第二方向弯曲,提升触控基板弯曲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触控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个触控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一个触控单元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B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一电极的俯视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二电极的俯视图;

图7C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走线受到拉伸力作用以及拉伸力去除时的示意图;

图9为直线状边缘和折线状边缘的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对比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图12C为制备图3所示触控基板的中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 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一个触控单元俯视图,图5为图3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3中B-B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一电极的俯视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二电极的俯视图,图7C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的俯视图,如图3至7c所示,该触控基板包括: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1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2,第一触控电极1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二触控电极2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触控电极1与第二触控电极2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Y为附图中的竖直方向、第二方向X为附图中的水平方向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不限于附图中所示。

需要说的是,为使得触控基板可弯曲则衬底基板11需为柔性衬底。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2中的一者为触控驱动电极,另一者为触控感应电极,对于利用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实现触控的具体过程,此处不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包括:沿第一方向Y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3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3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5,第一连接走线5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3,第一连接走线5呈折线状。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5中所示第一连接走线5呈由两个线段构成的折线状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走线5也可以呈由多个线段首尾相连构成的折线状。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呈折线状的连接走线沿某一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延伸,表示该连接走线中的每一段线段与该延伸方向的夹角均相同。

为提升第一连接走线5与第一电极3之间搭接效果,优选地,第一连接走线5的材料与第一电极3的材料相应,例如氧化铟锡(化学式ITO)。由于第一连接走线5的材料与第一电极3的材料相同,即两者成膜条件相同,在结晶时上下层能够有效搭接。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中避免第一连接走线5折断的 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假定该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Y上发生弯曲,此时由于第一连接走线5处宽度相对较窄、应力相对集中,因而在第一连接走线5处会发生形变,其中第一连接走线5处产生的形变既可以为拉伸形变,也可以为压缩形变,下面以第一连接走线5处发生拉伸形变为例进行示例性描述。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走线受到拉伸力作用以及拉伸力去除时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连接走线5设计为折线状,此时第一连接走线5可等同于一个弹性部件,从能有效提升第一连接走线5的弹性限度(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内部所产生的抵抗外力的相互作用力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时,若外力作用停止,其形变可全部消失而恢复原状,这个极限值称为弹性限度)。

当受到外力(拉伸力)作用时,由于第一连接走线5的弹性限度较大,因此第一连接走线5会发生弹性形变,而不会发生塑性形变。当外力作用去除时,由于第一连接走线5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在弹力作用下,第一连接走线5会恢复至原状,且第一连接走线5中不会存在内应力。此时,第一连接走线5的结构、稳定性、刚度均能保持原状,从而能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5折断。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连接走线5受到压缩力作用时,第一连接走线5也会发生弹性形变而不会发生塑性形变,具体原理与上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Y上发生弯曲而使得第一连接走线5发生拉伸或压缩形变时,第一连接走线5会发生弹性形变而不会发生塑性形变,从而能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5折断,提升了触控基板的耐弯折性。

在呈折线状的第一连接走线5中,若相邻两线段之间的夹角越小,则线段堆积越密,此时第一连接走线5的消影效果越差,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为此,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呈折线状的第一连接走线5中任意相邻两线段之间的夹角α范围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个第一连接部中可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 第一连接走线5(附图中仅示例性画出了一个第一连接部包括两个第一连接走线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一个第一连接部中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一连接走线5,以在某一第一连接走线5折断时其他第一连接走线5也能维持对应的两个第一电极3电连接,提升触控基板的容灾性。

可选地,第一电极3包括:沿第一方向Y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301和连接两个第一子电极301的第二连接部,两个第一子电极301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第一间隙12。在本实用新型中形成的间隙沿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延伸,表示构成该间隙的两个第一(第二)子电极边缘的每一段线段与该延伸方向的夹角均相同。此时,当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Y上发生弯曲时,应力不仅集中于第一连接走线5处,还会集中于第二连接部处,此时第一连接走线5和第二连接部均会发生形变。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提升第一触控电极1中可弯折的区域(第一连接走线5和第二连接部对应的区域)面积,使得触控基板的弯折灵活度更大;此外,随着应力集中区域面积的提升,第一连接走线5处的应力相对减小,从而能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5的断裂。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走线6(附图中仅示例性画出了一个第二连接部包括四个第二连接走线6),第二连接走线6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第一电极3中的两个第一子电极301,第二连接走线6呈折线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连接走线6设计为折线状,可有效提升第二连接走线6的弹性限度,从而避免第二连接走线6被折断,具体原理可参见前述对第一连接走线5的相应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第二连接走线6与第一连接走线5同层设置,此时可采用现有的第一连接走线5制备工艺以同时制备出第一连接走线5和第二连接走线6,无需对生产流程进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第二连接部的容灾性,优选地,第二连接部中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二连接走线6,以在一个第二连接走线6断裂时其他第二连接走线6能够维持对应的两个第一子电极301的电连 接。

优选地,第一子电极301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图9为直线状边缘和折线状边缘的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对比图,如图9所示,由于衬底基板11和第一子电极301的具有不同反射率,因此光线经过衬底基板11上覆盖有第一子电极301的区域后得到的反射光的强度与经过衬底基板11上未覆盖有第一子电极301的区域后得到的反射光的强度不同。在直线状边缘设计方案(a)中,由于反射光是互不干涉的光线,因而人眼会在第一子电极301的边缘处看到明显的明暗分界线;然而,在折线状边缘设计方案(b)中,由于反射光互相干涉,在第一子电极301的边缘处的大部分区域产生亮度叠加效应,因此人眼不会在第一子电极301的边缘处看到明显的明暗分界线。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子电极301的边缘设计为折线状,可有效提升第一子电极301的消影效果。

继续参见图3-7所示,第二触控电极2包括:沿第二方向X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电极8和连接相邻第二电极8的第三连接部9,第三连接部9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绝缘且两者在衬底基板1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投影存在交叠的目的是为了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较短较细的设置,使电阻较小,且提升消影效果,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具体地,第三连接部9与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8同层设置,第三连接部9上设置有绝缘层10,第一连接部位于绝缘层10上。

为实现触控基板能在第二方向X上进行弯曲,本实施例对第二电极8的结构进行了相应设计,具体地,第二电极8包括:沿第二方向X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801和连接两个第二子电极801的第四连接部,两个第二子电极801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间隙13,该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间隙可使得触控基板能在第二方向X上进行弯曲。

当触控基板在第二方向X上弯曲时,第四连接部发生形变,为避免第四连接部折断,优选地,第四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走线7,第三连接走线7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第二电极8中的两个第二子电极801,第三连接走线7呈折线状。本实用 新型通过将第三连接走线7设计为折线状,可有效提升第三连接走线7的弹性限度,从而避免第三连接走线7被折断,具体原理可参见前述对第一连接走线5的相应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第三连接走线7与第一连接走线5同层设置,此时可采用现有的第一连接走线5制备工艺以同时制备出第一连接走线5和第三连接走线7,无需对生产流程进行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第四连接部的容灾性,优选地,第四连接部中包括两个或多个第三连接走线7,以在一个第三连接走线7断裂时其他第三连接走线7能够维持对应的两个第二子电极801的电连接。

此外,为提升第二子电极801的效应效果,可使得第二子电极801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具体消影原理可前述对图8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中图3所示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与现有技术中图1所示的触控基板的触控性能进行比较,如下表1所示。

表1.触控基板触控性能对比表

通过上表可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小第一空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2的阻抗,从而能有效减小第一空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2中信号的衰减程度,保证信号传递的 精准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能有效提升触控前后互电容变化百分比,即触控前后互电容的变化程度较大,有利于芯片进行触控识别。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可提升触控识别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3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第一连接走线5呈折线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使得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被折断。此外,将第二电极设计为由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时,可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向第二方向弯曲,提升触控基板弯曲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所示的触控基板,对于该触控基板的陈述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一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触控基板,该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

为实现触控基板可弯曲,本实用新型中的衬底基板为柔性基板,其材料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phin Polymer,简称COP)。

步骤S10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交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从而能有效提升 第一连接走线的弹性限度。当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第一连接走线的弹性限度较大,因此第一连接走线会发生弹性形变而不会发生塑性形变;当外力作用去除时,由于第一连接走线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在弹力作用下,第一连接走线会恢复至原状,且第一连接走线中不会存在内应力。此时,第一连接走线的结构、稳定性、刚度均能保持原状,从而能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折断。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12A-图12C为制备图3所示触控基板的中间结构示意图,如图11至图12C所示,该触控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走线(第一连接部),每个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和连接两个第一子电极的若干个第二连接走线(第二连接部);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电极和连接相邻第二电极的第三连接部,第二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和连接两个第二子电极的若干个第三连接走线(第四连接部)。形成该触控基板的步骤包括:

步骤S201、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第三连接部的图形。

参见图12A所示,在步骤S201中,首先通过薄膜形成工艺(例如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等工艺)在衬底基板上形成一层第一导电薄膜,可选地导电薄膜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然后,对第一导电薄膜进行一次构图工艺,以得到第一子电极301、第二子电极801、第三连接部9的图形,第三连接部9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8中的两个第二子电极801其中。为提升第一子电极301、第二子电极801的消影效果,可使得第一子电极301和第二子电极801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构图工艺是指包括光刻胶涂布、曝光、显影、刻蚀、光刻胶剥离等用于对薄膜进行图案化的工艺。

步骤S202、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绝缘层的图形。

参见图12B所示,绝缘层10上对应用于供第一连接走线5与相邻第一电极3连接的区域形成有第一过孔14,对应用于供第二连接走线6与属于同一第一电极3中的两个第一子电极301连接的区域形成有第二过孔15,对应用于供第三连接走线7与属于同一第二电极8中的两个第二子电极801连接的区域形成有第三过孔16。

其中,绝缘层10的材料可采用透明有机材料,例如透明光刻胶(Over Coat,简称OC)、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也可以采用透明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

需要说明的是,当绝缘层10的材料可采用具有光刻胶功能的有机材料时,则仅需进行曝光和显影即可对绝缘层10薄膜进行图案化。

步骤S203、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一连接走线、第二连接走线和第三连接走线。

参见图12C所示,在步骤S203中,首先通过薄膜形成工艺在基板上形成一层第二导电薄膜;然后,对第二导电薄膜进行一次构图工艺,以得到第一连接走线5、第二连接走线6和第三连接走线7,第一连接走线5通过第一过孔14与对应的第一电极3连接,第二连接走线6通过第二过孔15与对应的第一子电极301连接,第三连接走线7通过第三过孔16与对应的第二子电极801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各连接走线对于对应的电极的搭接效果,优选地,第二导电薄膜的材料与第一导电薄膜的材料相同。当然,本实施例总第二导电薄膜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例如具有优异延展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其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在步骤S202中将待形成第二连接走线6和第三连接走线7区域的绝缘层10全部去除,在步骤S203中形成的第二连接走线6和第三连接走线7与对应的子电极直接连接,从而有效增大第二连接走线6和第三连接走线7与对应的子电极的接触面积,提升连接效果。其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 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