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附品的专一性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6514发布日期:2019-04-12 23:2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商品防伪方法,特别关于一种异质附品的专一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商品防伪,通常是通过一个编码,或二维码或条形码等形式对商品赋予编号,且公示於所有环节,在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过程中编码容易被以假换真或者以假当真,因此在最后验证的时候,可能出现编码为真但产品为假的情形,产品真伪难以验证。如用以辨识大闸蟹确定为阳澄湖生产的产地指环为真,但实际未必如此。关键在于各个销售环节中均能知道单一编码内容,因此,同一编码可能出现多个复制品,或甚至破解编码原则,自行编码,欺骗编码识别机制等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便于查询、多个编码绑定、各个环节独立编码设置、过程连续的异质附品的专一性检测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质附品的专一性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运营商按约定生产数量生成具有唯一性的长编码,并按生产、仓储、销售环节将长编码进行分段,就生产环节对应分段提供唯一的编码a给生产厂商,生产厂商将编码a贴在产品或紧随产品的包装上,并回传运营商进行记录;

s2,带有编码a的产品被运送至中转仓库,运营商再提供对应的分段编码b给收货的中转仓库,编码b不随产品运转,仅由中转仓库存档,并回传运营商进行记录,运营商将编码a与编码b关联;

s3,中转仓库将带有编码a的产品运送至销售商处,运营商提供对应的分段编码c给销售商,并回传运营商进行记录,运营商将编码c与编码b关联,编码c由销售商直接提供给消费者;

s4,消费者购买产品后,获得由销售商提供的编码c,和贴在产品或包装上的编码a,再去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app应用上输入编码a和编码c以验证编码组合是否正确;

s5,运营商检测编码组合是否正确:运营商首先检查编码a、编码c的正确性,以及编码a、编码c是否关联在一起,

若编码a、编码c的正确性与关联性有一个错误,则判定产品是假的,

若编码a、编码c的正确性与关联性都正确,则对编码b进行判定,

运营商接着检查编码b的正确性,以及编码b与编码a、编码c是否关联在一起,

若编码b的正确性与关联性有一个错误,则判定产品是假的,

若编码b的正确性与关联性都正确,则判定产品是真的,并对该长编码注记“已使用”,及被验证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至s5中,所述步骤s1至s5中,所述长编码的形式包括条形码、二维码、数字、字母、图像或其互相组合的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仓库包括一个或多个,其编码b也对应的包括有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s5步骤中,运营商验证程序的规则为3个编码a、b、c都是正确的,并且编码a、b、c具有关联性,才可判定产品为真,其中有一处为假则可判定产品为假。

进一步地,所述编码a、编码c为明码提供给消费者知道,所述编码b为暗码仅由运营商及其所确定的中转仓库知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长编码为一串数字与字母组合,将其分为前、中、后三段,依次设置为编码a、b、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设计巧妙,便于操作,适于运营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使用。

2.各环节编码独立设置,生产、中转、销售之间的编码各自由运营商独立设置、分别提供各个环节,防止单个环节有造假的可能。

3.各个环节的独立编码进行绑定,各个独立编码都由运营商提供,也由运营商进行绑定和验证,在最终验证的时候,只要其中有1个独立编码是错误的,则即可判定产品是假的。

4.由于过程连续,且由运营商掌握完整数据主档,得以确保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连续性。各个元素及环节彼此联系,一假为假。确保消费者可以购得真品。

5.有益于运营商掌握商品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的流转状况,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及正确性。

6.消费者仅需验证最后编码即可确认真伪,此为市场常见做法,在不改变消费者行为前提下,确保产品真实性,并消除中间环节作假可能性,对消费者更有保障。

7.因运营商提供各环节的编码均具有唯一性及独立性,如中间环节私自复制代码,将在最终辨识时出现编码冲突,而可证明为假。因而消除了中间环节以假乱真的机会。

8.因运营商提供各环节的编码均具有唯一性及独立性,如某一环节意图造假,也必须同时复制前一环节代码,并送至指定的下一环节,增加造假的成本及困难性,因而有效遏制造假动机及行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

9.如商品具备可转手销售性质,透过编码检查,同时可知道该特定真实商品被转手销售次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达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质附品的专一性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运营商按约定生产数量生成具有唯一性的长编码,并按生产、仓储、销售环节将长编码进行分段,就生产环节对应分段提供唯一的编码a给生产厂商,生产厂商将编码a贴在产品或紧随产品的包装上,并回传运营商进行记录;

s2,带有编码a的产品被运送至中转仓库,运营商再提供对应的分段编码b给收货的中转仓库,编码b不随产品运转,仅由中转仓库存档,并回传运营商进行记录,运营商将编码a与编码b关联;

s3,中转仓库将带有编码a的产品运送至销售商处,运营商提供对应的分段编码c给销售商,并回传运营商进行记录,运营商将编码c与编码b关联,编码c由销售商直接提供给消费者;

s4,消费者购买产品后,获得由销售商提供的编码c,和贴在产品或包装上的编码a,再去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app应用上输入编码a和编码c以验证编码组合是否正确;

s5,运营商检测编码组合是否正确:运营商首先检查编码a、编码c的正确性,以及编码a、编码c是否关联在一起,

若编码a、编码c的正确性与关联性有一个错误,则判定产品是假的,

若编码a、编码c的正确性与关联性都正确,则对编码b进行判定,

运营商接着检查编码b的正确性,以及编码b与编码a、编码c是否关联在一起,

若编码b的正确性与关联性有一个错误,则判定产品是假的,若编码b的正确性与关联性都正确,则判定产品是真的,并对该长编码注记“已使用”,及被验证次数。

所述步骤s1至s5中,所述长编码的形式包括条形码、二维码、数字、字母、图像或其互相组合的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编码为一串数字与字母组合,将其分为前、中、后三段,依次设置为编码a、b、c。。

中转仓库包括一个或多个,其编码也对应的有一个或多个,为b1、b2、b3等等。并且运营商提供给中转仓库的编码b为暗码,仅有运营商及其所确定的中转仓库知道。编码a与编码c则为明码提供给消费者。

s5步骤中,运营商验证程序的规则为3个编码a、b、c都是正确的,并且编码a、b、c具有关联性,才可判定产品为真,其中有一处为假则可判定产品为假。

本技术的核心在于对各个环节均赋予编码,各自独立,且前一环节无从得知后一环节的编码内容,直到消费者最终验证时,才由运营商确认a、c编码正确性,及中间各环节的关联关系。因此得以确保各个过程的紧密连接与真实性。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