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识别支付腕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241发布日期:2019-11-05 23:0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识别支付腕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静脉识别支付腕带。



背景技术:

在移动支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时,如果更安全、更便捷地进行移动支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静脉识别是依据人类流动的血液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的特点,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腕、手背、手指等进行照射,可得到相应静脉的清晰图像。由于手腕、手背、手指静脉是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且手腕、手背、手指静脉认证采用活体认证技术,所以安全性非常高。近年来,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生物识别技术的凸显价值在银行、社保、锁具等领域得到应有而广泛的关注。静脉识别技术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可实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腕、手背、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腕、手背、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腕、手背、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服务对象的身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识别支付腕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脉识别支付腕带,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腕带包括手腕固定部和设置在手腕固定部上的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板和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的静脉识别装置、支付芯片、显示模块、开关模块,所述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和红外灯板,所述摄像头与红外灯板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主控制板在预设程序下根据所述静脉识别装置的判断结果再启动支付芯片。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与红外灯板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的侧壁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与红外灯板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的正面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与红外灯板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的背面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红外灯板在同一侧设置。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设置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正面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设置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外表面的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支付芯片为NFC感应线圈。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将静脉识别装置与支付芯片结合在腕带上,达到携带方便的效果;在静脉识别装置作出判断结果后再开启支付芯片,能够使支付的安全性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册流程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认证支付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根据图1-5所示,一种静脉识别支付腕带,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腕带包括手腕固定部2和设置在手腕固定部2上的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内安装有主控制板和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的静脉识别装置3、支付芯片4、显示模块5、开关模块6,所述静脉识别装置3包括摄像头31和红外灯板32,所述静脉识别装置3可自带静脉识别分析模块,也可以由所述主控制板进行静脉识别分析,所述摄像头31与红外灯板32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主控制板在预设程序下根据所述静脉识别装置3的判断结果再启动支付芯片4。

所述摄像头31与红外灯板32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的同一侧侧壁外表面上。

例如,将所述摄像头31和红外灯板32设置在左侧壁时,能够对手腕、手臂或者另一只手的手指的静脉进行静脉识别分析;在右侧壁,能够对手腕、手背或者另一只手的手指的静脉进行静脉识别分析;在上、下侧壁,能够对另一只手的手指的静脉进行静脉识别分析。

所述显示模块5为设置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正面的显示屏51,显示屏51能够使使用者直观看到支付结果等信息;或者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外表面的指示灯52,指示灯52通过显示不同颜色使使用者得知支付结果等信息,相对于显示屏51更加省电、便宜和轻便。

所述显示模块5也可同时采用显示屏51和指示灯52。

所述支付芯片4为NFC感应线圈,在静脉识别装置3识别通过后,主控制板开启支付芯片4,通过将静脉识别支付腕带靠近支付的设备,例如银行ATM机、POS机、手机等设备,在NFC感应线圈的作用下完成支付程序。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摄像头31与红外灯板32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的正面外表面上,通过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其上面进行静脉识别分析。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摄像头31与红外灯板32固定在所述静脉识别支付装置壳体1的背面外表面上,通过对手腕部分进行静脉识别分析。

工作原理:

通过开关模块6开启静脉识别支付腕带的静脉识别装置3,静脉识别装置3通过对手腕或者手背、手臂、另一只手的手指的静脉进行静脉识别分析,当分析的手腕或者手背、手臂、另一只手的手指的静脉图像与预设采集的图像吻合,主控制板将开启支付芯片4,在限定时间内,静脉识别支付腕带可通过支付芯片4靠近支付的设备,完成支付程序,其静脉分析结果、支付结果等可通过显示屏51或者指示灯52显示出来。

注册步骤:

步骤一:通过开关模块6开启静脉识别支付腕带的静脉识别装置3。

步骤二:静脉识别装置3开始采集需要注册的静脉图像。

步骤三:静脉图像采集成功,静脉识别装置对其进行质量评估,符合要求的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四:检验符合要求的静脉图像是否为已注册的静脉图像,如果为已注册的静脉图像,程序结束;如果为未注册的静脉图像,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将未注册符合要求的静脉图像进行存储。

步骤六:检验是否采集3张符合要求的静脉图像,如果是,进入步骤七,否则重新回到步骤二。

步骤七:对存储后的静脉图像进行建模,建模(注册)成功后,用户便可以进行认证使用。

认证流程:

步骤一:通过开关模块6开启静脉识别支付腕带的静脉识别装置3。

步骤二:静脉识别装置3开始采集需要注册的静脉图像。

步骤三:静脉图像采集成功,静脉识别装置对其进行质量评估,符合要求的进入步骤四,否则返回步骤二。

步骤四:对符合要求的静脉图像与建模存储的静脉图像进行比对,如果静脉图像比对认证成功,则主控制板给支付芯片4通电,打开支付功能。

步骤五:在一定时间内,支付芯片4可以进行完成支付的动作,随后支付芯片4在主控制板的控制下断电。

在认证使用过程中,主控制板会对当前认证使用过程中采集到的静脉图像信息与之前建模(注册)成功并在系统内部保存的静脉图像信息特征进行比对,如果认证使用过程中采集到的静脉图像信息和之前建模(注册)系统保存的静脉图像信息比对相匹配,则上位机提示用户认证成功,如果匹配不成功,则反馈至上位机,提示用户认证不成功,并重新进入步骤五的用户认证使用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