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601发布日期:2020-05-29 12:2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触控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器可同时地通过检测该显示器和用户的手、对象等之间的接触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而由于触控显示器无需像键盘或鼠标这样的分离的输入设备,故触控显示器以其易操作性、直观性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电子信息显示、信息查询、广告宣传、地图指示等。

但是,触控屏幕在高原等寒冷,高湿度的环境下,触控性能会大打折扣,甚至逐渐失效,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触控屏以防止触控屏在高冷高湿度的环境下触控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在湿度过高时,触控性能降低,触控功能变差、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有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内设有多个触控感应单元,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所述感应器检测不同环境湿度下感应器触摸后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发出所述电容变化量信息;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器相连,接收所述感应器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变化量信息调整所述第一区内的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灵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处理器、比较器及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感应器相连,以接收所述电容变化量信息并将所述电容变化量信息转化为第一灵敏度信息并发出所述第一灵敏度信息;所述比较器接收所述第一灵敏度信息并与灵敏度阈值比较,当所述第一灵敏度信息不在所述灵敏度阈值范围内时发出调整信号;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比较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接收所述调整信号并根据所述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区的所述触控感应单元的灵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第一区位于所述基板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区环绕所述第一区,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内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区等分线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感应器包括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间形成感应电容;所述第一引线一端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相连,所述第二引线一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相连,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第二感应电极闭合环绕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引线一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相互绝缘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一引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二引线之间夹设第一绝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及所述第二引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及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之间夹设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一感应电极通过所述通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线连接,另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朝向第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一端相临且与所述第二引线相连,另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并环绕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后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一端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基板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在触控显示基板的非触控的第二区内设有至少一个感应器和控制器,感应器位于第二区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上,感应器检测不同环境湿度下触摸感应器后感应器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发出该电容变化量信息;控制器与感应器相连,接收感应器发出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根据电容变化量信息调整第一区内的触控感应单元的灵敏度。上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该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根据感应器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触摸电容变化信息调整触控区的灵敏度,以使上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该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在不同湿度环境下自动调整灵敏度,提升触控性能,防止触控失效。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感应器和控制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感应器在不同湿度被触摸后转化的手指信号量和湿度百分比的关系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基础信号量和湿度百分比的关系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触控触控显示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感应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感应器沿图4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另一感应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另一感应器沿图5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另一感应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感应器和控制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第一基板10设有第一区11和第二区12,第一区11内设有多个触控感应单元(图未示),其中,触控显示基板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1,感应器1位于第二区12的第一基板10的表面上,在不同湿度环境下触摸感应器1时感应器1电容变化,感应器1发出感应器1的电容变化量信息;此外,该触控显示基板100还包括控制器2,控制器2与感应器1相连,接收感应器1发出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根据该电容变化量信息调整第一区11内的触控感应单元的灵敏度。

进一步的,控制器2还包括第一处理器21、比较器22及第二处理器23,第一处理器21与感应器1相连,以接收感应器1发出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将该电容变化量信息转化为第一灵敏度信息并发出;比较器22接收第一灵敏度信息并与灵敏度阈值比较,当第一灵敏度信息不在灵敏度阈值范围内时发出调整信号;第二处理器23和比较器22相连接,第二处理器23接收调整信号并根据调整信号调整第一区11的触控感应单元(图未示)的灵敏度。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感应器在不同湿度下被触摸后转化的手指信号量和湿度百分比的关系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的基础信号量和湿度百分比的关系图;具体的,请结合图3和图4,感应器1在不同湿度百分比下被触摸后感应器1的电容发生变化,感应器1将不同湿度百分比下对应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发送给第一处理器21,第一处理器21接收该电容变化量信息并将该电容变化量信息转化为手指信号量。具体的,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湿度百分比,纵坐标为手指信号量,则如图所示,当湿度百分比越大时对应的手指信号量越小。定义触控灵敏度为=手指信号量/基础信号量(adc),可在湿度百分比降低时通过降低第一区11触控感应单元(图未示)的基础信号(adc),或在湿度百分比增高时升高第一区11触控感应单元(图未示)的基础信号(adc)来使得第一区11的触控灵敏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最佳值。即,如图4所示,在湿度百分比降低时将基础信号量(adc)值降低,在湿度百分比升高时将基础信号量(adc)值升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为1个,控制控制器2为一个,感应器1和控制器2通过引线4连接;此外,控制器2中的第一处理器21、比较器22及第二处理器23也为一个。感应器1和控制器2可以设置在第二区12的任一位置。

进一步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基板俯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11位于第一基板10中间位置,第二区12环绕第一区11,感应器1设置在第二区12内且设置在第一区11等分线的延长线上。具体的,如图所示,第一基板10为矩形,第一区11位于矩形的第一基板10的中间位置,第一区11的对角线a将第一区11等分成两部分。感应器1为四个,四个感应器1位于第一区11对角线a的延长线上。控制器2为1个,1个控制器2集成在触控芯片3内,引线4为4条,4条引线中的每一个一端与感应器1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2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为4个,控制器2为1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器1可以不为4个,控制器2也可以不是1个。比如,感应器可以为2个、3个、5个等多个,控制器2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感应器1和控制器2可以在第一基板10的第二区12上任意排布,也可以阵列有规律的排布,控制器2可以直接集成在第一基板10上,也可以集成在触控芯片3内。而当感应器1排布在第一区11的等分延长线上对称排布时感应效果最好,灵敏度调整效果最好。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感应器的俯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感应器沿图4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请结合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包括第一感应电极11、第二感应电极12、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第一感应电极11和第二感应电极12间形成感应电容;第一引线41一端和第一感应电极11相连,第二引线42一端和第二感应电极12相连,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1另一端与控制器1相连接。

具体的,第二感应电极12闭合环绕第一感应电极11,第一引线41一端与第一感应电极11连接,另一端朝向第二感应电极12延伸并与第二感应电极12相互绝缘设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1与第一引线41同层设置,第二感应电极12与第二引线41同层设置,第一感应电极11、第一引线41和第二感应电极12、第二引线42之间夹设第一绝缘层13。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1和第二感应电极12不同层设计,相应的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也不同层设计。此时,由于第一绝缘层13的绝缘作用,使得第一感应电极11和第二感应电极12之间绝缘,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也绝缘,且,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上下正对设计。则该设计的相关电极、引线互不干涉,防干扰性能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也可不上下正对设计,而是交错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另一感应器的俯视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另一感应器沿图5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1、第二感应电极12及第二引线42同层设置,第一感应电极11、第二感应电极12及第二引线42与第一感应电极11之间夹设第二绝缘层13’,第二绝缘层13’上设有通孔(图未示),第一引线41和第一感应电极11通过通孔连接。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另一感应器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1第一端与第一引线41连接,另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朝向第一端延伸;第二感应电极12第一端与第一感应电极11第一端相临且与第二引线42相连,另一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折并环绕第一感应电极11后与第一感应电极11第一端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感应电极12未完全闭合第一感应电极11,且第二感应电极12的第一端和第一感应电极11的第一端相邻设置,则与第二感应电极12相连的第二引线12不用跨域第一感应电极11而引出,则第一感应电极11、第二感应电极12、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均可同层设置,此时,制程工艺简单。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1、第二感应电极12、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可不同层设计,可以在第一感应电极11、第一引线41和第二感应电极12、第二引线42之间夹设绝缘层。具体结构设计不做具体限定,以实际情况为准。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的第一感应电极11、第二感应电极12、第一引线41和第二引线42的材质可以为ito(氧化铟锡),也可以为al、mo等材质的金属,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11和第二感应电极12之间距离为d,其中,5um<d<20u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基板,及上述触控显示基板,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基板10远离感应器1的一侧设有色阻层、黑矩阵等使第一基板10形成彩膜基板,第二基板(图未示)可以为阵列基板。彩膜基板10和阵列基板相对设置且其间夹设液晶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在非触控的第二区内设有至少一个感应器和控制器,感应器位于第二区的第一基板的表面上,感应器检测不同环境湿度下触摸感应器后感应器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发出电容变化量信息;控制器与感应器相连,接收感应器发出的电容变化量信息并根据电容变化量信息调整第一区内的触控感应单元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基板及包括上述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其可根据感应器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触摸电容变化信息调整触控区的灵敏度,以使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在不同湿度环境下自动调整灵敏度,提升触控性能,防止触控失效。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