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8187发布日期:2020-05-06 22:5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市售的车载多媒体娱乐系统主机主要由壳体、主板及转接板三部分组成。其中,转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整车相连的不同功能的连接器,主板上设置有电源及其他不可功能化的连接器,转接板与主板平行设置且通过板对板连接器相连。而且,现有的设计通常将转接板的连接器与主板的连接器都设置在主机的同一侧,这就使得主机高度必然受限于两排连接器的高度之和。直接导致了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的尺寸偏大,功能相对比较简单,功能与结构的集成度也较低。这对于整车组装来说,不利于将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直接安装在不同的车型上,以实现零部件的共用,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相互配合的主板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主连接器,各所述主连接器沿主板的边缘呈线性分布,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辅连接器,各所述第一辅连接器沿转接板的边缘呈线性分布,所述第一辅连接器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布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连接器、第一辅连接器相匹配的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在与第一辅连接器相对应一侧开设有第一凹型缺口,所述第一凹型缺口与第一辅连接器相匹配;所述转接板在与主连接器对应一侧开设有第二凹型缺口,所述第二凹型缺口与所述主连接器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设有与转接板相匹配的安装凹槽,所述转接板设置在安装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还设有第二辅连接器以及与第二辅连接器相配合的转接电路;第二辅连接器与主连接器设置在主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辅连接器的大小与主连接器的大小相匹配,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二辅连接器相匹配的孔结构。

进一步的,位于转接板上的各所述第一辅连接器的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辅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辅连接器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连接器、所述第一辅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辅连接器均为立式连接器,且所述主连接器、所述第一辅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辅连接器同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与所述转接板通过板对板连接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起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该主机结构使设置在主板上的主连接器与设置在转接板上的第一辅连接器分布在了壳体的相对两侧,实现了主连接器与第一辅连接器的错位设置,使主机的高度仅取决于主连接器的高度或第一辅连接器的高度,避免了主连接器与第一辅连接器的叠加设计,显著降低了主机的空间尺寸,利于提高主机的平台性和共用性,能够使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直接安装在不同的车型上,一定程度实现了零部件的共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还通过将与主连接器大小相匹配的第二辅连接器转移至主板上,使转接板上仅保留大小一致的第一辅连接器,使主机内部的连接器具有明显的层次感,进而使主机实现小型化及扁平化,以使主机大小满足更多车型的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主板、转接板、主连接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设有第一辅连接器及第二辅连接器的转接板与主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将第一辅连接器和第二辅连接器设置在转接板上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主连接器、第一辅连接器及第二辅连接器与壳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将第二辅连接器转移至主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将第二辅连接器转移至主板上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将第二辅连接器转移至主板上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2中主连接器、第一辅连接器、第二辅连接器及壳体的位置关系俯视图。

图9为实施例2中主连接器、第一辅连接器及壳体的位置关系立体图。

附图标记:

1-主板,2-转接板,3-第一主连接器,4-安装凹槽,5-第二凹型缺口,6-第二主连接器,7-第三主连接器,8-第一辅连接器,9-第二辅连接器,10-第一凹型缺口,11-壳体。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包括壳体11,壳体11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下壳体与上壳体通过卡扣或螺钉可拆卸连接。壳体11内部设有相互配合的主板1和转接板2,主板1面积大于转接板2,转接板2设置在主板1上,转接板2与主板1电性连接,以实现电信号的转换。本实施例中,主板1与转接板2平行设置且通过板对板连接器相连。主板1为方形结构,主板1上设置有多个主连接器,各主连接器沿主板1的其中一个边缘呈线性分布。本实施例中,主连接器包括有多个形状不同的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用于根据需求实现不同的连接功能,如电源连接功能、信号传输功能等。转接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辅连接器8,各第一辅连接器8用于实现对整车不同部件的连接。设置在转接板2上的各第一辅连接器8可以是大小相同的连接器,也可以是大小不同的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同样使各第一辅连接器8沿转接板2的其中一个边缘呈线性分布。第一辅连接器8与主连接器分布在壳体11的相对两侧,以实现第一辅连接器8与主连接器的错位设置,壳体11上设有与主连接器、第一辅连接器8相匹配的孔结构。通常多个第一辅连接器8共用一个孔结构,而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共用一个孔结构。所述主连接器可以选用立式连接器也可以选用卧式连接器,同样的,第一辅连接器8也可以选用立式连接器或卧式连接器,关于主连接器与第一辅连接器8的具体设置类型在此不做限制,可根据整车的布局灵活选择。

作为优选的,主板1在与第一辅连接器8相对应一侧开设有第一凹型缺口10,第一凹型缺口10与第一辅连接器8相匹配,各第一辅连接器8设置在第一凹型缺口10内。转接板2在与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凹型缺口5,第二凹型缺口5和与第二凹型缺口5位置对应的主连接器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二凹型缺口5与第二主连接器6、第三主连接器7位置相对应,第二主连接器6与第三主连接器7设置在第二凹型缺口5内。第一凹型缺口10与第二凹型缺口5的设置使主板1与转接板2的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利于进一步缩小主机尺寸。

作为优选的,主板1上设有与转接板2相匹配的安装凹槽4,转接板2设置在安装凹槽4内。安装凹槽4的设置便于提高转接板2与主板1的安装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转接板2出现晃动,影响主机的正常使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主板1上的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均采用卧式的方式设置,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的一端分别与设置在主板1的相应电路连接,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的另一端分别向主板1外侧延伸,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设置在壳体11的同一侧。而设置在转接板2上的第一辅连接器8则采用立式连接器,也就是说,第一辅连接器8呈立式设置,即各第一辅连接器8与转接板2垂直设置。各第一辅连接器8的一端与转接板2上的对应转接电路连接,另一端向主板1所在一侧向外延伸。主连接器与第一辅连接器8分别设置在壳体11的相对两侧,壳体11在主连接器所在一侧设有与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及第三主连接器7相匹配的通槽,壳体11在第一辅连接器8所在一侧设有与各第一辅连接器8相匹配的通槽。通槽的设置用于将主连接器与第一辅连接器8的接口暴露在外面,以便工作人员快速插接。本实施例公开的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的整体高度取决于主连接器厚度和第一辅连接器高度中的偏大值,与现有技术相比,主机尺寸明显减小,普适性得到显著提升。

实施例2:

如图5-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作为优选的,主板1上还设有第二辅连接器9以及与第二辅连接器9相配合的转接电路。第二辅连接器9与主连接器设置在主板1的同一侧,且第二辅连接器9的大小与主连接器的大小相匹配。壳体11上开设有与第二辅连接器9相匹配的孔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设置在转接板2上的大小不同的辅连接器的位置重新进行了规划,将与主连接器大小相匹配的辅连接器(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辅连接器)以及与该辅连接器相配合的转接电路一并转移至主板1上,这样就可以使大小差不多的主连接器与第二辅连接器9均设置在主板1上,同时也可以使位于转接板2上的各第一辅连接器8的大小能够相匹配。也就是说,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位于主板1上的主连接器和第二辅连接器9具有相似的尺寸,使位于转接板2上的各第一辅连接器8具有相似的尺寸,便于在主机组装过程中,通过改变主板1和转接板2的位置,实现对大小不同的连接器进行位置调整。

作为优选的,设置在主板1上的第二辅连接器9与设置在转接板2上的第一辅连接器8均设置在壳体11的同一侧。由于第一辅连接器8与第二辅连接器9都是通过对应的转接电路实现主板1与其他部件的适配连接,功能相同,因此,将第一辅连接器8与第二辅连接器9设置在壳体11的同一侧,利于实现辅连接器与主连接器的功能分区,使整车线束在插接过程中彼此不发生空间干扰,利于实现线束的快速插接。

如图5-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第三主连接器7、第一辅连接器8以及第二辅连接器9均为立式连接器,即采用立式设置。也就是说,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接器6、第三主连接器7及第二辅连接器9设置在主板1的同一侧,且分别与主板1垂直设置;第一辅连接器8与转接板2也垂直设置,第一辅连接器8与主连接器、第二辅连接器9同向设置。壳体11上分别设有与主连接器、第二辅连接器9及第一辅连接器8相匹配通槽,用于使主连接器、第一辅连接器8及第二辅连接器9外露。本实施例公开的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的尺寸取决于第一主连接器3、第二主连机器6、第三主连接器7、第一辅连接器8及第二辅连接器9中高度最高的连接器。

本实施例公开的车载娱乐系统主机结构的尺寸较小,具体尺寸可以由之前的136*180*50mm降为180*130*35mm,具备小型化和扁平化的特点,空间能满足绝大多数车型的安装,通用性较强,能够实现平台化及共用性,利于降低成本。且由于第一辅连接器、第二辅连接器与主连接器分区域设置,使得整车线束间操作空间无干扰,方便直接插拔。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