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269322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基板Ib位于液晶面板I的前面侧,在构成对置基板Ib主体的透明的基板,在与形成于TFT基板Ia的像素电极19对应而在液晶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用来分别构成红(R)、绿(G)、蓝(B)的子像素的3原色的滤色器21R、21G、21B、以及配置在这些R、G、B的子像素之间和由3个子像素构成的一个像素间、用来提高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的由遮光材料构成的作为遮光部的黑矩阵22。
[0123]另外,详细的说明省略,但如图16(a)、图16(b)所示,与通常的有源矩阵的液晶面板同样,在形成于TFT基板Ia的电极及配线等被施加规定电位的各构成要素间,形成有层间绝缘膜23。
[0124]如上述那样,在TFT基板la,以相互正交的方式配置有连接到TFT20的漏极电极的多个影像信号线9、和连接到栅极电极的多个扫描信号线10。扫描信号线10按照TFT的每个水平列设置,共通地连接到水平列的多个TFT20的栅极电极。影像信号线9按照TFT20的每个垂直列设置,共通地连接到垂直列的多个TFT20的漏极电极。此外,在各TFT20的源极电极上,连接与各个TFT20对应的像素电极19。
[0125]如图16(a)所示,在本公开的液晶面板中,为了将共通电极利用为接触传感器的驱动电极,在与对置基板Ib的黑矩阵22对置的位置的共通电极处形成狭缝25,狭缝25的一侧成为接触传感器的驱动电极11,狭缝25的另一侧成为具有仅作为共通电极的功能的电极图案24。
[0126]此外,在本公开的液晶面板中,如使用图13说明的那样,以将形成有像素电极19的有效区域包围的方式设置边界区域,如图16(b)所示,在边界区域中的与对置基板Ib的黑矩阵22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检测电极12。
[0127]图17是使用图15A等说明的本公开的液晶面板的结构中的、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Ila与检测电极12的电极块12a之间的等价电路图。
[0128]如图17所示,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I Ia和检测电极12的电极块12a以不相互对置的方式、即在液晶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如在图17中图示那样,在电极块Ila与电极块12a的边缘部分之间形成规定的静电电容。通过这样,能够使驱动电极11与检测电极12之间的互电容减小,所以当进行使用图3说明了其原理的接触检测动作时,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
[0129]此外,如图15A所示,检测电极12的电极块12a构成为比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Ila及共通电极的电极图案24的电极块24a小的面积。通过这样,在从检测电极12向驱动电极11的路径间存在共通电极的电极图案24,能够使驱动电极11与检测电极12之间的互电容进一步减小。结果,在本公开的接触面板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检测动作时的检测灵敏度。
[0130]图18(a)及图18(b)是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其他例的接触传感器的结构和作用效果的剖面图。
[0131]为了将液晶面板I的共通电极作为接触传感器的一方的电极共用,在本公开的液晶面板中,通常在形成为大致实体图案的共通电极处设置狭缝25。如图18(a)所示,若在共通电极处设置狭缝25,将共通电极的一部分与接触传感器的一方的电极(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是驱动电极11)共用,则来自形成在TFT基板Ia的更下层侧部分的影像信号线9等的泄漏电场会到达液晶层,液晶取向有可能发生紊乱。特别是,在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那样作为驱动电极11和检测电极12而形成菱形形状的岛状的电极图案的情况下,需要在列方向(垂直方向)上形成狭缝25。另一方面,由于影像信号线9也形成在列方向(垂直方向)上,所以列方向(垂直方向)的狭缝25的位置与影像信号线9的位置相互重合。因此,来自形成在影像信号线9的上表面的狭缝25的泄漏电场的影响变大。
[0132]所以,在本技术的液晶面板中,如图18(b)所示,在与为了作为接触传感器的一方的电极即驱动电极11进行共用而设在共通电极处的狭缝25相对应的位置、即在液晶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与狭缝25重叠的像素电极19间的位置,设有遮蔽电极26。另外,构成为,在像素电极19之间配置遮蔽电极26的情况下,电场抑制用的遮蔽电极26施加不给液晶面板的图像的显示驱动带来影响的电位的电压、例如对共通电极施加的电压。
[0133]另外,在图18(b)所示的例子中,与接触传感器的另一方的电极即检测电极12另行地设置遮蔽电极26,但也可以做成与接触传感器的检测电极12同时形成而共用的结构。
[0134]如以上说明,通过在与形成于共通电极的狭缝25重合的位置形成遮蔽电极26,能够起到将来自形成在TFT基板Ia的下层部分的影像信号线9的泄漏电场遮蔽的作用,能够抑制该泄漏电场为原因的液晶取向的紊乱。
[0135]图19是在本技术的接触传感器中表示检测电极12的结构例的详细构造的放大剖面图。
[0136]图19所示的结构的检测电极12是如以下这样形成的:在形成像素电极19之前,在层间绝缘层23上,将由铝或铜等低电阻的金属材料构成的下层部27a使用感光曝光法等周知的电极形成方法形成为规定的图案形状,然后,通过形成像素电极19的感光曝光法的相同的工序,将由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上层部27b层叠于下层部27a。
[0137]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作为接触传感器的电极,能够形成低电阻的电极,能够实现接触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化、节电驱动。
[0138]如以上那样,本技术是一种显示装置,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具有多个像素电极19及与该像素电极19对置设置的共通电极,对控制向上述像素电极19的电压施加的开关元件依次施加扫描信号而进行显示的更新;以及输入装置,具有通过将液晶面板I的共通电极用狭缝25分割而形成的多条驱动电极11、以及以与该驱动电极11交叉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像素电极19的周边部的检测电极12,在上述驱动电极11与检测电极12之间形成有电容元件。并且,上述驱动电极11的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岛状的多个电极块Ila彼此经由连接部Ilb相互电连接,上述检测电极12的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岛状的多个电极块12a彼此经由连接部12b相互电连接,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Ila和检测电极12的电极块12a以相互不对置的方式配置。通过具备这样的结构,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能够与显示面板一起容易地组装到显示装置内的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
[0139]此外,驱动电极11和检测电极12在电极块Ila与电极块12a的边缘部分之间形成规定的静电电容,能够使互电容减小,由此能够提高接触检测动作时的检测灵敏度。
[0140]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1]如以上那样,本技术作为具备电容耦合方式的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是具有实用性的发明。
【主权项】
1.一种显不装置,具备: 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电极以及与该像素电极对置设置的共通电极,对控制向上述像素电极的电压施加的开关元件依次施加扫描信号而进行显示的更新;以及 输入装置,具有通过将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共通电极分割而形成的多条驱动电极以及与该驱动电极交叉地配置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周边部的检测电极,在上述驱动电极与上述检测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容元件;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极的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岛状的多个电极块彼此经由连接部相互电连接; 上述检测电极的在列方向上排列的岛状的多个电极块彼此经由连接部相互电连接; 上述驱动电极的上述电极块和上述检测电极的上述电极块以不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电极及上述检测电极的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电极块连续而形成于同层。
【专利摘要】作为电容耦合方式的输入装置,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容易地组装到显示装置内的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具备:输入装置,具有通过将液晶面板(1)的共通电极用狭缝分割而形成的多条驱动电极(11)、以及与该驱动电极(11)交叉地配置的检测电极(12),在驱动电极(11)与检测电极(12)之间形成有电容元件;驱动电极(11)及检测电极(12)通过将岛状的多个电极块(11a、12a)经由连接部(11b、12b)相互电连接而构成,并且驱动电极(11)的电极块(11a)和检测电极(12)的电极块(12a)以相互不对置的方式配置。
【IPC分类】G06F3-041, G06F3-044
【公开号】CN104583916
【申请号】CN201380042240
【发明人】中山贵仁, 加道博行, 笠原滋雄, 小杉直贵, 井上学, 渡海章, 高木一树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9月24日
【公告号】US20150153767, WO2014045604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