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67432阅读:来源:国知局
FPC202连接至Y方向触摸面板21和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的状态下,连接配线224设置在与FPC202的控制配线213和Y方向触摸面板21的引出配线24接触的位置(参照图7)。
[0100]此外,如图8所示,在挠性基板222,在下表面设置有浮置电极连接部225。浮置电极连接部225分别设置在挠性基板222的上述长边方向的两端部。浮置电极连接部225分别经通孔与挠性基板221的通孔连接部223a电连接。在将FPC202连接至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的状态下,一方的浮置电极连接部225与该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的浮置电极连接部215接触。在将FPC202连接至Y方向触摸面板21的状态下,另一方的浮置电极连接部225与该Y方向触摸面板21的浮置电极144接触。
[0101]另外,挠性基板222具有使连接配线224与FPC浮置电极223的距离为规定距离的范围内的厚度。该规定距离的范围也与控制基板212的情况相同,是指能够在配线与电极之间传递噪声的范围。
[0102]如上所述,用FPC202连接Y方向触摸面板21与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由此,用FPC202的连接配线224将Y方向触摸面板21的引出配线24与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的控制配线213电连接。此外,利用FPC202的浮置电极连接部225和FPC浮置电极223、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的浮置电极连接部215,将Y方向触摸面板21的浮置电极144与触摸面板控制部201的控制部浮置电极216电连接。
[0103]另外,在图7和图8中,附图标记231、232分别表示构成FPC203的2个挠性基板。此外,附图标记233表示FPC浮置电极,附图标记233a表示通孔连接部,附图标记235表示浮置电极连接部,附图标记234表示连接配线。
[0104]由控制部浮置电极216、浮置电极连接部215、FPC浮置电极223、233和面板浮置电极144构成浮置电极204。
[0105]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控制部201和FPC202、203为2层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Y方向触摸面板21也可以采用2层结构,也可以将浮置电极144相对于引出配线24配置在触摸面板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
[0106](实施方式3的效果)
[0107]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触摸面板控制部201和FPC202、203中,相对于控制配线213和连接配线224,在控制基板211、212和挠性基板221、222、231、232的厚度方向上设置控制部浮置电极216和FPC浮置电极223、233。由此,在各个配线与浮置电极之间由于电容耦合而形成的寄生电容,大于将配线和浮置电极配置在平面上的情况下形成的寄生电容。即,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配线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配置浮置电极的情况下,由于在配线与浮置电极之间形成的平板状的区域中产生电容耦合,因此在配线与浮置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大于在平面上在配线与浮置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能够在各个配线与浮置电极之间有效地传递信号的噪声。因此,能够在相邻的配线中使信号的噪声为更加相等的电平。
[0108](实施方式4)
[0109]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触摸面板300的概略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在FPC32与Y方向触摸面板21之间分断浮置电极301这一点,与实施方式I的结构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仅对于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110]如图9所示,在FPC32与Y方向触摸面板21的连接部分设置有浮置电极301。与实施方式I同样,该浮置电极301以位于Y方向触摸面板21的引出配线24a、24b之间和FPC32的连接配线34a、34b之间的方式,跨越FPC32和Y方向触摸面板21地设置。
[0111]详细而言,浮置电极301包括:设置在FPC32侧的FPC浮置电极302 ;和设置在Y方向触摸面板21侧的面板浮置电极303。FPC浮置电极302,以在从连接配线34a、34b离开规定距离的范围内沿着该连接配线34a、34b的方式,设置在FPC32的挠性基板33上。艮P,FPC浮置电极302,在FPC32的分支为两股状的部分,沿着分支的挠性基板33设置在该挠性基板33的宽度方向内侧。
[0112]面板浮置电极303,以在引出配线24a、24b之间且位于从这些配线离开规定距离的范围内的方式设置在触摸面板基板22上。由此,面板浮置电极303形成为大致C字状。
[0113]在该实施方式中,FPC浮置电极302不与面板浮置电极303电连接。S卩,FPC浮置电极302和面板浮置电极303各自电独立。
[0114]另外,FPC浮置电极和面板浮置电极,除了图9所示的结构以外,也可以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即,在FPC32上,仅在分支为两股的部分,设置沿2个方向延伸的FPC浮置电极312,另一方面,在Y方向触摸面板21上,以延伸至触摸面板基板22的外周端的方式设置大致C字状的面板浮置电极313。利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FPC浮置电极312和面板浮置电极313的浮置电极311,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图9的结构同样的作用效果。
[0115](实施方式4的效果)
[0116]在该实施方式中,浮置电极301具有分断为FPC32侧和Y方向触摸面板21侧的结构。由此,在FPC32和Y方向触摸面板21分别形成浮置电极,并且在将FPC32与Y方向触摸面板21连接时不需要形成电连接的环状的浮置电极。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浮置电极的触摸面板。
[011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缩短FPC32的与Y方向触摸面板21的连接部分(在图9和图10中分支为两股的直线部分)的长度。由此,由于能够使FPC32小型化,因此能够相应地减少制造成本。
[0118](其他实施方式)
[0119]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例示。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趣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改变并实施上述的实施方式。
[0120]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以跨越FPC32和Y方向触摸面板21的方式,或者,以跨越触摸面板控制部103、210、FPC101、102、202、203和Y方向触摸面板21的方式,设置有浮置电极61、141、204、301、311。但是,也可以在触摸面板控制部、FPC和Y方向触摸面板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浮置电极。在设置有浮置电极的部分被输入噪声的情况下,通过浮置电极能够将噪声传递至相邻的配线,使噪声的电平同等。
[0121]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在将Y方向触摸面板21的引出配线24聚集于2处的结构中,设置有浮置电极。但是,不限于此,如果是将求取输出信号之差的配线聚集于2处以上的结构,则也可以将浮置电极设置于任意结构。例如,在求取X方向触摸面板的引出配线的输出信号之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引出配线聚集于2处以上,并且对于这样的结构设置浮置电极。
[0122]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2的面板主体2a的X方向电极13和Y方向电极23各自为大致长方形形状。但是,X方向电极和Y方向电极也可以是菱形形状等其他形状。
[0123]在上述实施方式I?3中,在触摸面板控制部103、210、FPC32、101、102、202、203、和Y方向触摸面板21,分别设置有连续的浮置电极61、141、204。但是,也可以在途中分断浮置电极,或者也可以将浮置电极形成为岛形状。
[0124]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5]本发明的触摸面板,能够利用于具备与在基板上形成的多个电极连接的多个配线的触摸面板。
【主权项】
1.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多个电极; 与所述多个电极电连接的多个配线; 控制部,其求取从所述多个配线中的至少一个配线输出的信号与从所述多个配线中的与所述至少一个配线相邻的其他配线输出的信号之差;和 浮置电极,其位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配线和所述其他配线离开规定距离的范围内,并且与所述多个配线电独立,使得能够将所述至少一个配线中产生的噪声传递到所述其他配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将所述基板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多个配线各自具有: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多个电极电连接的基板侧配线;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配线;和设置于所述控制部的控制配线, 所述基板侧配线、所述连接配线和所述控制配线电连接, 所述浮置电极位于从所述基板侧配线、所述连接配线和所述控制配线中的至少一个配线以及所述多个配线中的与该至少一个配线相邻的其他配线离开规定距离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置电极形成为环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置电极形成为跨越所述基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控制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置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板侧配线、所述连接配线和所述控制配线中的至少一个配线以及所述多个配线中的与该至少一个配线相邻的其他配线,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
【专利摘要】获得即使是一部分配线彼此的间隔大的结构,也能够利用差动方式有效地除去配线的信号中包含的噪声的结构。触摸面板(2)包括:触摸面板基板(22);在触摸面板基板(22)上形成的多个Y方向电极(23);与多个Y方向电极(23)电连接的多个配线(24、34);和浮置电极(61),其配置于从所述至少一个配线和所述其他配线离开规定距离的范围内,使得能够将多个配线(24、34)中的至少一个配线所产生的噪声传递到与该配线相邻的其他配线。
【IPC分类】G06F3-041
【公开号】CN104685454
【申请号】CN201380050252
【发明人】木田和寿, 林省吾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5月17日
【公告号】EP2891960A1, EP2891960A4, US20150242027, WO2014050202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