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方法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46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画面DS的操控平面TP,其中操控平面TP的大小与显示画面DS的尺寸之间具有一比例关系(步骤S220)。在定义出操控平面TP之后,处理单元130会依据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上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S230)。
[0054]更进一步地以图1B所示出的架构为例来说明。在电子装置100进行校正的期间内,使用者可通过将指定物件F移至特定的位置上或其他方式(此部分内容后详述)令取像单元120获取到特定的图像信息以作为校正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会基于取像单元120所取得的校正信息而建立出高度为H2且宽度为W2的操控平面TP。在此,显示画面DS的高度为Hl且宽度为W1,故处理单元130所计算出的显示画面DS与操控平面TP之间的比例关系可包括高度比例关系H1/H2以及宽度比例关系W1/W2。
[0055]在建立出操控平面TP后,处理单元130会进一步根据宽度比例关系W1/W2定义出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的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根据高度比例关系H1/H2定义出在高度方向(y方向)上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的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0056]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处理单元130可将操控平面TP在X方向上的坐标位置a乘上宽度比例关系(W1/W2)以得出显示画面DS在X方向上的对应坐标位置A(A = aXWl/W2)。相似地,处理单元130可将操控平面TP在y方向上的坐标位置b乘上高度比例关系(H1/H2)以得出显示画面DS在y方向上的对应坐标位置B (B = bXHl/H2)。
[0057]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高度比例关系(H1/H2)与宽度比例关系(W1/W2)可分别大于1,也就是,使用者所定义的操控平面TP的面积大小可小于显示画面DS的面积大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58]基此,在校正完成之后,处理单元130即可通过分析与处理取像单元120所获取的图像序列,进而获得指定物件F位于操控平面TP上的坐标位置(a,b)。之后,处理单元130可先将指定物件F于操控平面TP上的坐标位置(a,b)转换为对应显示画面DS的坐标位置(A,B),再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其传送至与显示单元110搭配使用的主机(未示出)。或者,将指定物件F在操控平面TP上的坐标位置与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之间的比例关系传送至主机,再由主机计算出指定物件F反应在显示画面DS上的坐标位置(A, B),进而控制显示单元110的显示画面DS。
[0059]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的校正方法下,使用者可基于其使用需求/条件,自行选取空间中的特定区块作为电子装置100的操控平面TP。换言之,经由本实施例的校正方法所建立的操控平面TP,其大小并不限定必须与显示画面DS的尺寸相同,且其位置也非必需正对于显示画面DS,而上述尺寸、位置等条件皆可在所述校正流程中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定义。
[0060]基于上述特性之下,在实际的应用中,若显示单元110为户外用的大型显示面板时,使用者也可根据其自行定义的操控平面TP来操控整个显示画面DS的内容,而不会有因显示画面DS过大而产生无法为使用者操控的区域或死角等问题。此外,由于操控平面TP的位置及尺寸是可由使用者依其使用需求而定义,故所述电子装置100及校正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情境之下(后续图8A至图1OB实施例会进一步说明)。
[0061]以下再列举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来说明上述校正方法的不同应用方式。
[0062]第二实施例
[0063]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第一实施例的应用例。在此,搭配图1A与图1B来进行说明,但所述的校正方法的步骤流程可应用在任何类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硬体架构上,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64]请先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的处理单元130会在校正开始后在显示画面DP中提示多个定位消息(步骤S310),藉以指示使用者以指定物件F进行操控平面TS的建立动作。
[0065]接着,处理单元130会基于所获取的图像序列而分别检测指定物件F分别对应上述定位消息的多个位置信息(步骤S320)。具体而言,处理单元130可在每显示一定位消息在显示画面DS之后,即检测指定物件F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用以作为校正信息的图像信息包括上述所获得的多个位置信息。例如,上述定位消息分别对应至显示画面DS的多个边界位置(包含显示画面DS的边缘上的隅角位置及非隅角位置)。假设有4个定位消息分别对应至显示画面DS的4个隅角位置(即,顶点位置),根据步骤S320可获得4个位置信肩、O
[0066]藉此,处理单元130可基于上述位置信息而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多个边界(步骤S330)。S卩,操控平面TP是由步骤S330所定义出的边界包围而成的区域。
[0067]而在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各个边界后,处理单元130会进一步计算各边界的边界长度(步骤S340),再依据所得的边界长度与显示画面DS的尺寸(可预设定义在电子装置100中)计算出显示画面DS与操控平面TP的比例关系(步骤S350)。之后,处理单元130即可基于所计算出的比例关系,建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上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S360)。
[0068]举例来说,图4A?4E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校正流程示意图。如图4A?图4E所示,在电子装置100进行校正的期间内,处理单元130可令显示画面DS依序在其四个角落提示定位消息PMl?PM4 (在此是以左上一右上一右下一左下的顺序为例,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而使用者可在显示画面DS显示提示时,通过指定物件F逐一定义出对应定位消息PMl?PM4的顶点Vl?V4。S卩,在显示定位消息PMl时,通过指定物件F在空间中设定顶点Vl (图4A),在显示定位消息PM2时,通过指定物件F在空间中设定顶点V2 (图4B),在显示定位消息PM3时,通过指定物件F在空间中设定顶点V3 (图4C),在显示定位消息PM4时,通过指定物件F在空间中设定顶点V4 (图4D)。
[0069]接着,如图4E所示,处理单元130会基于相邻的顶点Vl?V4而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边界TBl?TB4,并且计算出各边界TBl?TB4的边界长度。其中,操控平面TP的边界TBl?TB4分别对应显示画面DS的边界DBl?DB4。
[0070]之后,处理单元130会计算操控平面TP的各边界TBl?TB4与显示画面DS上对应的边界DBl?DB4的长度比例,并且以此计算结果作为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间的比例关系,进而依据所述比例关系建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上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0071]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消息PMl?PM4虽是以图形化的方式提示在显示画面DS中的四个角落,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在其他范例实施例中,定位消息也可利用文字的形式来提示使用者(如在显示画面DS中显示“请对左上角进行定位”),或者以语音播放的方式来进行提示。另外,在实际应用中,所提示的定位消息可不仅限于对应至显示画面的四个角落,其仅需对应至显示画面DS的边缘位置即可;再者,所提示的定位消息也可多于四个(例如六点定位、九点定位等),藉以提高校正的精确度。
[0072]在另一范例实施例中,在电子装置100进行校正之前,使用者可先依据显示画面DS的样式或形状而预先定义操控平面TP的形状,使得处理单元130可在进行校正的期间内,仅需基于操控平面TP的形状特性而提示少于四个的定位消息,即可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各个边界。
[0073]举例来说,图5A?5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另一校正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5A?图5C,在本实施例中,操控平面TP被预设定义为一矩形。由于在矩形的形状特性下,只要知道对角线两端的顶点位置,便能够定义出对应的矩形区域及各个边界。因此,在电子装置100进行校正的期间内,处理单元130可令显示画面DS依序在其对角线的两端提示定位消息PMl与PM2(在此是以左上一右下的顺序为例,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而使用者可在显示画面DS显示提示时,藉以指定物件F逐一定义出对应定位消息PMl与PM2的顶点Vl与V2。
[0074]接着,处理单元130会基于顶点Vl与V2的位置而计算出操控平面TP的对角线DL的长度,再根据顶点Vl与V2的位置以及对角线DL的长度而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各个边界TBl?TB4。其中,操控平面TP的边界TBl?TB4同样会分别对应于显示画面DS的边界DBl ?DB4。
[0075]之后的步骤流程如上述步骤S350?S360,处理单元130会计算操控平面TP的各边界TBl?TB4与显示画面DS上对应的边界DBl?DB4的长度比例,并且以此计算结果作为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间的比例关系,进而依据所述比例关系来建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上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0076]换言之,在操控平面TP预设为矩形的校正方式下,使用者仅需针对显示画面DS中对角线两端的位置定位出两顶点Vl与V2,处理单元130即可依据对应两顶点Vl与V2的触控位置信息而建立出对应的操控平面TP。
[0077]第三实施例
[0078]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校正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第一实施例的应用例,以下搭配图1A的电子装置100来进行说明。请参照图1A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