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方法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46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先在显示画面DS的周围设置多个定位点,并在各个定位点上设置指定物件F ( S卩,定位信标)(步骤S610),藉以令取像单元120直接获取存在有指定物件F(位于固定位置)的图像序列。之后,处理单元130检测各定位点的指定物件F的位置信息(步骤S620),而以上述位置信息来作为校正信息。
[0079]接着,处理单元130即可基于上述所获得的位置信息而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多个边界(步骤S630),并且在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边界后,计算各边界的边界长度(步骤S640),再依据所得的边界长度与显示画面DS的尺寸计算出显示画面DS与操控平面TP的比例关系(步骤S650)。其后,处理单元130即可基于所计算出的比例关系,建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上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S660)。
[0080]举例来说,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校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指定物件F为定位信标LBl与LB2。如图7所示,定位信标LBl与LB2可分别设置在显示画面DS的对角线的两端(在此以将定位信标LBl与LB2分别设置在显示画面DS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为例,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在电子装置100进行校正的期间内,处理单元130可基于定位信标LBl与LB2的位置而定义出操控平面TP的各个边界TBl?TB4及其边界长度。其中,操控平面TP的边界TBl?TB4同样会分别对应于显示画面DS的边界DBl?DB4。
[0081]之后,如步骤S650及S660所示,处理单元130会计算操控平面TP的各边界TBl?TB4与显示画面DS上对应的边界DBl?DB4的长度比例,并且以此计算结果作为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间的比例关系,进而依据所述比例关系来建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上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0082]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下,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的比例关系可例如为1:1,也就是,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具有相同面积,使得操控平面TP上的坐标位置可直接转换为显示画面DS上的坐标位置,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不同的定位信标配置方式,处理单元130所建立的操控平面TP的面积也可小于显示画面DS。
[0083]相较于第二实施例的校正方法而言,第三实施例的校正方法可在使用者完成定位信标LBl与LB2的设置之后,即不需使用者参与建立操控平面TP的校正流程,而是由处理单元130自行根据定位信标LBl与LB2的位置信息而建立出对应的操控平面TP。
[0084]除上述实施例所述校正方法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也可使用去背的方法来滤除掉非操作区域部分。例如,处理单元130依据一背景图像(可事先建立在三维互动系统中)来过滤图像信息中的非操作区域部分。上述背景图像为不包括指定物件F图像,也不包括墙面、支撑架或屏幕等遮蔽物的图像信息。在过滤掉图像信息中的非操作区域部分后,处理单元130便能够更精确地依据校正信息来建立出操控平面TP。
[0085]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可进一步的延着操控平面TP的法线方向定义出一个三维的感测空间,藉以感测指定物件F在感测空间中的动作并且与显示画面DS互动。
[0086]基于上述的电子装置100及校正方法,使用者可根据其站位或应用情境的需求而在不同的位置及角度上建立操控平面TP进行操控。以下再举其他实施例来说明在不同应用情境下的三维互动系统及校正方法的实际应用。
[0087]第四实施例
[0088]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操作示意图。请参照图8,操控平面TP是被定义在显示画面DS的显示范围之内并且正对于显示画面DS。基此,使用者可站立于显示画面DS之前并通过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进行互动。
[0089]第五实施例
[0090]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操作示意图。请参照图9,操控平面TP是被定义在显示画面DS的显示范围之外(可为部分位于显示范围外或全部位于显示范围外,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并且正对于显示画面DS。基此,使用者可站立于显示画面DS的一侧并通过操控平面TP与显示画面DS进行互动。如此一来,在还有其他观赏者位于使用者后方观看显示画面DS的应用情境下,即便使用者正在操控三维互动系统,其也不会遮挡到后方观赏者观看显不画面DS。
[0091]第六实施例
[0092]图1OA与1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三维互动系统的操作示意图。请参照图1OA与10B,其中图1OA为显示画面DS及操控平面TP的侧视图,而图1OB为图9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操控平面TP是被定义在显示画面DS的显示范围之外并且与显示画面DS之间具有非平行的夹角(如显示画面DS的法线方向NDl与操控平面TP的法线方向ND2的夹角Θ,其中夹角Θ不等于O度或180度)。基此,使用者可站立于显示画面DS的一侧并且以非正对显示画面DS的站立方式来与显示画面DS进行互动。如此一来,在使用者使用三维互动系统进行简报或会议的应用情境下,使用者即可以面向台下观众的站立方式操控三维互动系统。
[0093]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出一种校正方法及电子装置,用于在空间中定义操控平面,而通过操控平面来控制显示画面的内容。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令使用者于进行互动操作之前,自行在空间中选取一个特定区块以作为操控平面,使得使用者可依据其应用情境的需求而适应性地定义操控平面的尺寸、位置或角度,从而大大地提高使用者操作三维互动系统的便利性。
[009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校正方法,用于在空间中定义操控平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取像单元获取图像序列; 在显示画面中依序提示多个定位消息; 分析该图像序列,藉以检测指定物件分别对应上述定位消息的多个位置信息,而以上述位置信息作为校正信息; 基于该校正信息,在该空间中建立对应于该显示画面的该操控平面,其中该操控平面的大小与该显示画面的尺寸具有比例关系;以及 依据该比例关系建立该操控平面与该显示画面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藉以通过该操控平面来控制该显示画面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消息分别对应至该显示画面的多个边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预先所定义的该操控平面的形状,提示上述定位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该校正信息建立对应于该显示画面的该操控平面的步骤包括: 依据上述位置信息定义该操控平面的多个边界; 计算每一上述边界的边界长度;以及 依据上述边界长度与该显示画面的尺寸,计算该比例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画面的周围定义有多个定位点,且在每一上述定位点设置有该指定物件,其中检测该指定物件分别对应上述定位消息的上述位置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检测每一上述定位点的该指定物件的位置信息。
6.一种电子装置,用于控制显示单元的显示画面的内容,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取像单元,配置于该显示画面的周围,其中该取像单元朝向该显示画面以获取图像序列;以及 处理单元,稱接至该显示单元与该取像单元,其中该处理单元在该显示画面中提示上述定位消息,并且分析该图像序列,藉以检测指定物件分别对应上述定位消息的多个位置信息,而以上述位置信息作为校正信息,并基于该校正信息建立对应于该显示画面的操控平面,以及依据该操控平面与该显示画面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该操控平面与该显示画面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藉以通过该操控平面来控制该显示画面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消息分别对应至该显示画面的多个边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基于预先所定义的该操控平面的形状,提示上述定位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基于上述位置信息定义该操控平面的多个边界,并且计算每一上述边界的边界长度,再依据上述边界长度与该显示画面的尺寸计算该比例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画面的周围定义有多个定位点,且在每一上述定位点设置有该指定物件,且该图像信息包括该指定物件的位置信息,其中该处理单元检测每一上述定位点的该指定物件的位置信息。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校正方法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分析由取像单元所获取图像序列,藉以获得指定物件在图像序列中的图像信息,而以图像信息作为校正信息。基于校正信息建立对应于显示画面的操控平面,其中操控平面的大小与显示画面的尺寸具有比例关系。并且,依据上述比例关系建立操控平面与显示画面的每一坐标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IPC分类】G06T7-00
【公开号】CN104766296
【申请号】CN201410376607
【发明人】邹嘉骏, 林玠佑
【申请人】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8月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