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动考试方法、系统及考试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537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为家长用户,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扩展,该互动考试方法包括:
[0066]S201、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抽取试题的指令。
[0067]S202、服务器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将所述试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0068]S203、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试卷,并将所述试卷发送至与其匹配的第二用户终端。
[0069]S204、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至家长用户终端。
[0070]S205、家长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答题笔迹信息,将所述答题笔迹信息显示到对应的试卷上,获取家长用户的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0071]S206、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还原至对应试卷上供第二用户学习分析。
[0072]第二用户做题的结果会上传至试题库做记录,有利于其他用户参考学习。
[0073]步骤S201、S202及S203的详细内容参见图1所示方法的对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0074]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互动考试方法通过第一用户从服务器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并将试卷发送至第二用户进行作答,第二用户作答完毕后将其答题笔迹信息回传给第一用户进行批改,第一用户将批改后的笔迹回传给第二用户进行分析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只传送答题笔迹,节省了流量,使用方便,脱离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节省了资源,整个考试及批改过程均通过互联网实现。
[0075]请参考图3,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动考试方法第三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为家长用户和教师用户,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扩展,该互动考试方法包括:
[0076]S301、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抽取试题的指令。
[0077]S302、服务器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将所述试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0078]S303、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试卷,并将所述试卷发送至与其匹配的第二用户终端。
[0079]S304、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至家长用户终端。
[0080]S305、家长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答题笔迹信息,并将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转发至教师用户终端。
[0081]如果家长用户没有时间批改试卷,可以支付一定的报酬转发给教师进行批改,使教师的劳动得到相应的报酬。
[0082]S306、教师用户终端将所述答题笔迹信息显示到对应的试卷上,获取教师用户的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0083]S307、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还原至对应试卷上供第二用户学习分析。
[0084]步骤S301、S302及S303的详细内容参见图1所示方法的对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0085]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互动考试方法通过第一用户从服务器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并将试卷发送至第二用户进行作答,第二用户作答完毕后将其答题笔迹信息回传给家长用户进行批改,家长用户没有时间,则将答题笔迹信息转发至教师用户,教师用户将批改后的笔迹回传给第二用户进行分析学习,试卷批改更加灵活,并使得教师的劳动得到应得的报酬,使得家长、老师及学生紧密相连,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只传送答题笔迹,节省了流量,使用方便,脱离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节省了资源,整个考试及批改过程均通过互联网实现。
[0086]请参考图4,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试系统的结构方框图。该考试系统10包括:
[0087]试题库模块100,用于保存预设类型的试题。
[0088]注册模块101,用于保存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用户包括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
[0089]匹配模块102,用于匹配出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
[0090]数值校验模块103,用于校验修改的试卷中计算题的数值的有效性。
[0091]人工审核模块104,用于当第一用户为教师时审核第一用户的注册信息是否准确。
[0092]一些实施例中,考试系统还包括:
[0093]提醒模块105,用于根据当前时间点提醒第一用户出题的范围。
[0094]考试系统的详细内容参见图1所示方法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0095]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考试系统通过第一用户从服务器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并将试卷发送至第二用户进行作答,第二用户作答完毕后将其答题笔迹信息回传给第一用户进行批改,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只传送答题笔迹,节省了流量,使用方便,脱离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节省了资源。
[0096]请参考图5,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动考试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互动考试系统包括服务器I及移动终端2,所述服务器配置有上述所述的考试系统10,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上述所述的考试系统的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2包括触摸屏及摄像头。
[0097]所述移动终端2包括第一用户终端及第二用户终端。
[0098]该互动考试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只传送答题笔迹,节省了流量,使用方便,脱离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节省了资源。
[0099]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互动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抽取试题的指令; 服务器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将所述试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试卷,并将所述试卷发送至与其匹配的第二用户终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包括家长用户及教师用户,所述第二用户为学生用户,所述家长用户和所述教师用户分别与其对应的学生用户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具体为: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至家长用户终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家长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答题笔迹信息,将所述答题笔迹信息显示到对应的试卷上,获取家长用户的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还原至对应试卷上供第二用户学习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具体为: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至家长用户终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家长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答题笔迹信息,并将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转发至教师用户终端;教师用户终端将所述答题笔迹信息显示到对应的试卷上,获取教师用户的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批改笔迹信息,将所述批改笔迹信息还原至对应试卷上供第二用户学习分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将所述试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具体为: 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抽取试题的指令一键抽取试题生成试卷,自动修改所述试卷中计算题的数值;或,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抽取试题的指令抽取指定试题生成试卷,并根据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修改指令修改所述试卷中计算题的数值; 服务器校验所述修改的数值的有效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交指令包括第二用户答题完毕的提交指令及答题时间到的提交指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抽取试题的指令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的注册信息,如果第一用户为教师,转发其注册信息至人工审核模块进行人工审核; 服务器保存有试题库,所述试题库包括正常题库,用户错题库,用户常练习题库。8.一种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题库模块,用于保存预设类型的试题; 注册模块,用于保存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用户包括第一用户及第二用户; 匹配模块,用于匹配出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用户; 数值校验模块,用于校验修改的试卷中计算题的数值的有效性; 人工审核模块,用于当第一用户为教师时审核第一用户的注册信息是否准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醒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间点提醒第一用户出题的范围。10.一种互动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及移动终端,所述服务器配置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考试系统,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考试系统的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及摄像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动考试方法、系统及考试系统,该互动考试方法包括:第一用户终端获取登录用户的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抽取试题的指令;服务器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生成试卷,将所述试卷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接收所述试卷,并将所述试卷发送至与其匹配的第二用户终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并显示所述试卷,记录考生手写的答题笔迹信息,获取提交指令,发送所述答题笔迹信息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而且只传送答题笔迹及批改笔迹,节省了流量,使用方便,脱离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节省了资源,能够更好的实现互动。
【IPC分类】G06Q50/20, G09B7/00
【公开号】CN105205755
【申请号】CN201510546986
【发明人】吴植贤
【申请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