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曲线铺装的梯形板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5794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梯形板材11的大面积应 用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0040] 3、曲线道路铺装工程中波打线、压顶、侧石等石材加工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梯形 板材后,在部分蜿蜒曲折的道路基层完成后,根据施工现场放样计算备料,在曲线道路基层 混凝土养护期间,第一批梯形板材11即可到场供应铺装施工的需要,因此,铺装施工全过 程处于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多专业交叉施工及土方预留沉降期均未影响到工程总 工期,从而保障了施工工期。
[0041]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梯形板材11取代弧形板材进行铺装,完成后的曲线道路 铺装验收结果显示,曲线道路整体效果美观,弧线流畅,缝隙均匀一致,取得了与弧形板材 几乎一样的景观效果,既解决了传统方法生产的梯形板材铺装造成曲线不圆顺的问题,又 克服了过分细分板材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工期延长的缺陷。
[0042] 接着,本实施例对于已知的梯形板材的长边值A是否适用于待铺装曲线道路10的 曲线半径R作出进一步验证:
[0043] (a)推导得出视距L与待铺装曲线道路10上梯形板材11的长边与其相对应的弧 线上可分辨的紧邻的两点间距d的关系式;如图2所示,按最小分辨角的定义,人眼的最小 分辨角应为人眼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上"恰能分辨"的两物点A1、A2在瞳孔中心处所张的 角Θ;正常视力的人,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下,眼睛对静态画面的分辨力,用分辨角表示为 Θ= 分,因为实际Θ值很小,它大致与可分辨的紧邻的A1、A2两点间距d成正比, 与视距L成反比,S卩Θ^d/L,因此Al、A2两点间距:
[0044] d=LΘ公式二
[0045] 其中,Θ为分辨角;
[0046] (b)推导得出梯形板材11的长边与其相对应的弧线上可分辨的紧邻的两点间距d 与梯形板材长边值A及待铺装曲线道路10的曲线半径R的关系式;如图4和图5所示,根 据上述最小分辨角的原理可知,满足下面公式三的关系时,采用梯形板材11实施曲线道路 铺装的效果与弧形板材一致:
[0047]
[0048] 其中:R为待铺装曲线道路10的曲线半径;
[0049] A为梯形板材11的长边值;
[0050] d为梯形板材长边与其相对应的弧线上可分辨的紧邻的两点间距;
[0051] (c)将视距L的值代入公式二中得出梯形板材的长边与其相对应的弧线上可分辨 的紧邻的两点间距d的值,再将d值代入公式三,从而得出曲线半径R与梯形板材长边值A 的关系式,如已知梯形板材11的长边值A符合该关系式,则采用该尺寸的梯形板材11铺装 曲线道路,如已知梯形板材11的长边值A不符合该关系式,则采用弧形板材铺装,从而为判 断曲线道路铺装施工是否采用梯形板材11代替弧形板材提供科学依据。
[0052] 作为最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景观设计中,为了获得较清晰的景物形象和相对 完整的静态构图,应尽量使视角与视距处于最佳位置,通常垂直视角α(垂直视角指在垂 直方向上清晰看见影像所构成的最佳角度)为26°~30°时观景效果最佳,被认为是最佳 的观景视角,维持这种视角的视距L称为最佳视距L';根据《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分析,假设 景物高度为Η,人的视高为h,则最佳视距L'与景物高度Η的关系可用下面公式四表示:
[0053]L' = (H_h) ·ctgα/2 公式四
[0054] 其中:α为观察景物时的垂直视角,最佳取30° ;
[0055] L'为垂直视角下的最佳视距;
[0056] Η为景物高度,铺装工程可取±0 ;
[0057]Η为人的视高,即人眼的高度,一般取1. 5m;
[0058]贝lj:L' = 1500*3. 732 = 5598mm,代入公式二:d=LΘ,最小分辨角Θ取 1. 5 分, 换算为度,则Θ= (1.5/60)*31/180,进而得出d= 5598*(1.5/60)*31/180? 2. 44mm;取 d= 2mm,代入公式三,换算可得出:
[0059]
[0060] 因一般曲线道路的曲线半径R值较大,相对而言,1mm可以忽略不计,故将公式简 化后,得出当视距L取最佳视距时,待铺装曲线道路10的曲线半径R与梯形板材长边值A 的尺寸关系为:
[0061]
[0062] 需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公式四取最佳视距仅是一个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 上述内容可以推知,当L取其他值(如7m、10m等)时,通过上述公式二、公式三和公式四可 以推导出曲线半径R与梯形板材长边值A的相应的关系式,因此,任何通过改变视距L取 值,并利用上述算法得出的形式不同的曲线半径R与梯形板材长边值A的尺寸关系式,均应 落入本专利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0063]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前文实施例一是基于在最佳视距L'和最佳垂直 视角的情况下推导得出的尺寸关系,因此该结论适用于近距离观景,由于尺度是一个与审 美有紧密联系的物理量,所以,除了最佳视距L'和最佳垂直视角以外,势必还会受到城市 公共空间中其他要素的影响,如城市公共空间整体尺度的大小、边界的围合感以及景观照 明灯具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加权影响度等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更适合远距离观景及 高视点观景的地面铺装,随着视距L的变化,d值也随之变化,在视距L较大的情况下,本 实施例取L= 50m,并代入公式二:d=L0,最小分辨角Θ取1.5分,换算为度,则Θ= (1. 5/60) *Jr/180,得出d= 21. 79mm;
[0064] 取d=20mm,代入公式三,换算可得出尺寸关系如下:
[0065]
[0066]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不同的是,待铺装曲线道路10内梯形板材11 的数量η为整数;
[0067] n=L/[2Rarcsin(A/2R)]公式七
[0068] 其中,η为待铺装曲线道路10内梯形板材11的数量;
[0069] L为待铺装曲线道路10的弧长。
[0070] 当待铺装曲线道路10能够由整数块梯形板材11铺装而成时,既避免了成品板材 裁切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又保障了铺装工程的质量,提高了景观的整体视觉效果。
[0071]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 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曲线铺装的梯形板材,已知待铺装曲线造型的曲线半径R、所述梯形板材 的长边值A及所述梯形板材的高度值C,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板材的短边值B符合公式 -* ? ,其中,B为所述梯形板材的短边值; A为所述梯形板材的长边值; C为所述梯形板材的高度值; R为待铺装曲线造型的曲线半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板材,其特征在于:当视距L取最佳视距时,所述待铺装 曲线造型的曲线半径R与所述梯形板材长边值A的尺寸关系如下:公式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板材,其特征在于:当视距L= 50m时,所述待铺装曲线 造型的曲线半径R与所述梯形板材长边值A的尺寸关系如下:公式六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梯形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铺装曲线造型内 所述梯形板材的数量n为整数;公式屯 其中,n为所述待铺装曲线造型内所述梯形板材的数量; L为所述待铺装曲线造型的弧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曲线铺装的梯形板材,涉及园林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梯形板材的裁切尺寸靠估算得出,导致曲线铺装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工期延长及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已知待铺装曲线造型的曲线半径R、梯形板材的长边值A及梯形板材的高度值C,梯形板材的短边值B符合公式一;<maths num="0001"></maths>公式一其中,B为梯形板材的短边值;A为梯形板材的长边值;C为梯形板材的高度值;R为待铺装曲线造型的曲线半径。
【IPC分类】E01C15/00, G06F17/50
【公开号】CN205068394
【申请号】CN201520797967
【发明人】张伟德, 黄淼, 许铭, 杨帆, 俞天波
【申请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