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币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8451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币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硬币作为一种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流通的货币之一,以耐磨损、制作方便、使用周期长等众多优点广泛流通于各个国家,在娱乐、交通、商业以及自动售货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至今为止共发行了五套硬币,并参与流通。任何国家的货币领域都离不了硬币,据有关部门统计,日本人均所拥有硬币748枚,美国人均800枚,德国人均700枚;以我国硬币投放量计算,人均只有十多枚。从时代的发展来看,大额货币电子化,小额货币硬币化逐渐成为趋势。但是新闻多次报道小额硬币产生了大问题。为什么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硬币频遭拒收?硬币作为中国发行的法定货币在各个领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金融界人士普遍看好硬币的发展前景,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大量使用的硬币却遭遇拒收的尴尬。这其中的原因引起了我的深思,据了解,由于大多数金融机构没有专门的硬币筛分设备,目前仍处于人工手动筛分的阶段,劳动强度非常大且精度较低极易产生视觉疲劳,而很多机构的基层网点人数和服务窗口较少,不可能大量清点硬币,因为还有其他的客户需要照顾,所以大量的硬币很容易遭到拒绝。类似的新闻报道也有很多,例如有市民表示,存一千元硬币跑了六家银行等等不正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币包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造价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硬币包装装置,包括支撑板和送纸轴,所述支撑板上方安装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锥形齿、伺服调速电机、漏斗,下方安装有转盘、竖直导轨、弹簧导轨和封口滑块安装板,转盘内活动放置有收集桶,送纸轴通过支撑架上安装转盘7的右侧上方,主动齿轮一端通过电磁铁与伺服调速电机的转轴端相连,且与所述动齿轮齿合,从动齿轮一侧通过水平传动杆与锥形齿相连,另一侧通过带轮和皮带与送纸轴一端的带轮相连,漏斗的出料口位于转盘上方,锥形齿通过竖直传动杆连接有槽轮,槽轮与转盘相连,伺服调速电机的转轴端通过第一连接曲柄、传动连接杆与封口滑块安装板相连,所述封口滑块安装板下底面通过弹簧安装有封口滑块,所述封口滑块与竖直导轨5滑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曲柄一端与伺服调速电机的转轴端相连,另一端与传动连接杆上端相连,封口滑块安装板安装在传动连接杆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封口滑块采用热封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轻松应对不同种类、不同粗糙度的硬币,收集桶可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币包装装置,包括支撑板10和送纸轴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上方安装有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锥形齿3、伺服调速电机 12、漏斗,下方安装有转盘7、竖直导轨5、弹簧导轨6和封口滑块安装板11,转盘7内活动放置有收集桶,送纸轴9通过支撑架上安装转盘7的右侧上方,主动齿轮1一端通过电磁铁与伺服调速电机12的转轴端相连,且与所述动齿轮2齿合,从动齿轮2一侧通过水平传动杆与锥形齿3相连,另一侧通过带轮8和皮带与送纸轴9一端的带轮相连,漏斗的出料口位于转盘7上方,锥形齿3通过竖直传动杆连接有槽轮13,槽轮13与转盘7相连,伺服调速电机12的转轴端通过第一连接曲柄4、传动连接杆与封口滑块安装板11相连,所述封口滑块安装板下底面通过弹簧6安装有封口滑块14,所述封口滑块14与竖直导轨5滑接。所述第一连接曲柄4一端与伺服调速电机12的转轴端相连,另一端与传动连接杆上端相连,封口滑块安装板11安装在传动连接杆下端。所述封口滑块14采用热封口。

本具体实施采用电热封口,将收集桶置于转盘中,通过收集桶进行硬币收集,当通过漏斗进入转盘的硬币数量达到五十枚时,驱动电机转动一百八十度,通过曲柄带动封口滑块下降,与此同时带动从动轮转动三百六十度,并带动送纸轴旋转完成自动送纸,通过四十五度锥形齿实现力的九十度方向转换,使槽轮机构带动转盘旋转六十度与封口滑块对接完成封口;随后利用电磁铁将主动轮弹开,使之与从动轮失去啮合,电机轴自转一百八十度,曲柄带动封口滑块复位,随后主动轮复位与从动轮重新啮合,为下一次包装工作做准备。包装好的硬币则从下方漏币孔落下。包装机封口滑块增加弹簧装置,使得封口力度适中,在丧失一定精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并采用收集桶的方式进行硬币收集,收集桶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