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9606发布日期:2019-10-15 21:3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的零部件,轴承生产完毕后投入使用前,需检测生产的每个轴承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轴承需要丢弃或返工,合格的轴承才能出厂投入使用。

目前,在使用检测仪表连续检测到多个轴承不合格时,工作人员可查询生产该多个轴承的加工车床,对该加工车床进行调整,以避免加工车床再生产出不合格的轴承。然而,在连续检测到多个轴承不合格之前,该加工车床仍然生产出多个不合格的轴承,导致轴承的生产合格率低下,造成材料浪费、时间浪费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的生产合格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集线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任一检测仪表与所述集线器建立新的连接时,获取所述任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

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所述标识编码的配置请求,所述配置请求用于触发所述云平台查询与所述标识编码绑定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检测仪表的测量项目以及被检测件的信息;

接收并向所述任一检测仪表转发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检测仪表用于在根据最新检测的多个被检测件的所述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时,展示用于提示校正所述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所述加工设备为加工所述多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

可选的,所述集线器用于与多个所述检测仪表相连接,且为所述检测仪表提供电能,所述集线器与所述云平台建立通信连接,负责所述检测仪器与所述云平台之间的数据转发。

可选的,所述接收并向所述任一检测仪表转发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任一测量设备上传的多个测量结果;

将所述多个测量结果封装成一组上传至云平台。

可选的,所述集线器的网络模式包括4g和wifi,所述集线器上设置有用于切换网络模式的切换按钮,所述集线器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所述集线器的网络模式的指示灯组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点亮所述指示灯组件中所述集线器当前的网络模式对应的指示灯;

在检测到切换按钮被操作所产生的操作信号时,切换集线器的网络模式。

可选的,所述集线器上设置有rfid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rfid模块读取识别卡内存储的标签信息,所述识别卡与所述集线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所述标签信息包括存储有持卡人的信息和所述识别卡的id;

获取与所述集线器相连接的每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

将所述识别卡的id与所述每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一一组装发给云平台,通知云平台更新每个所述检测仪表所关联的操作人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令,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令被检测仪表内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或者,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令被云平台内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仪表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仪表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测量设备、集线器以及云平台,每个所述测量设备与所述集线器相连接,所述集线器与所述云平台建立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集线器在检测到任一检测仪表与所述集线器建立新的连接时,获取所述任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

所述集线器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所述标识编码的配置请求,所述配置请求用于触发所述云平台查询与所述标识编码绑定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检测仪表的测量项目以及被检测件的信息;

所述集线器接收并向所述任一检测仪表转发所述测量配置信息;

所述检测仪表根据最新检测的多个被检测件的所述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时,展示用于提示校正所述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所述加工设备为加工所述多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

可选的,所述集线器用于与多个所述检测仪表相连接,且为所述检测仪表提供电能,所述集线器与所述云平台建立通信连接,负责所述检测仪器与所述云平台之间的数据转发。

可选的,所述集线器接收任一测量设备上传的多个测量结果,将所述多个测量结果封装成一组上传至云平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检测到任一检测仪表与该集线器建立新的连接时,获取任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该标识编码的配置请求,该配置请求用于触发云平台查询与该标识编码绑定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该检测仪表的测量项目以及被检测件的信息;接收并向该检测仪表转发该测量配置信息,该检测仪表用于在根据最新检测的多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时,展示用于提示校正该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该加工设备为加工该多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解决相关技术中工件的生产合格率低下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生产中生产合格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产预警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检测仪表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至少一个检测仪表110、至少一个集线器(hub)120和云平台130,其中:

每个测量设备110与对应的至少一个集线器120相连接,集线器120为每个检测仪表110提供网络传输功能,集线器120负责每个检测仪表110与云平台130之间的信息数据转发,避免为检测仪表110单独设置电源和通信模块,降低总体成本以及检测仪表的体积。可选的,集线器120为该至少一个检测仪表110集中供电。

集线器120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与云平台130相连接。其中,云平台130可以为一台服务器,也可以为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可选的,该实施环境还包括至少一个客户端,云平台130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与客户端所在的终端设备140连接,这里所讲的客户端为用于管理检测仪表110的客户端。

可选的,该实施环境还可以包括与每个客户端所在终端设备140绑定的手环设备150。

其中,该实施环境中的每个检测仪表110负责一个被检测件的一个测量项目的检测;该实施环境中的多个检测仪表110可分别负责一个被检测件的各个测量项目的检测;本申请中的检测仪表110可以为任一用于测量的设备,本申请以检测仪表110为测微计进行举例说明,以被检测件为轴承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所涉及的测量项目为被检测件的一个产品的测量部位,例如轴承的测量项目可以包括轴承的外圈宽度、内圈宽度、内圈内径、内圈沟道、侧摆、高度等等,操作人员可将被检测件上料至检测位置,由检测仪表110针对测量项目进行采样,采样数据可用于确定该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是否合格。

可选的,集线器上设置有用于指示网络模式的指示灯,集线器的网络模式包括4g模式(或者5g模式)、4g和wifi模式。在实际实现时,集线器上设置有用于切换网络模式的切换按钮以及用于指示集线器的网络模式的指示灯组件,可一个网络模式对应一个指示灯,点亮当前的网络模式所对应的指示灯;或者,一个网络模式对应一个颜色,按照当前的网络模式所对应的颜色点亮指示灯。可选的,集线器上还设置还可另设一个用于指示无网络的指示灯,在集线器无网络时点亮该指示灯。

可选的,集线器上还设置有用于切换网络模式的切换按钮;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该切换按钮控制集线器切换网络模式;相应的,集线器在检测到切换按钮被操作所产生的操作信号时,切换集线器的网络模式。

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在利用检测仪表进行被检测件的测量前,可先调试检测仪表进行校表,将校表结果发送至云平台。具体的,检测仪表将其校表结果发送至云平台,该校表结果包括该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置零值、标准件误差值以及校表时间。其中,置零值=标准件测量值—标准件误差值,其中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与检测仪表所要检测的被检测件的型号相同)。

本申请中,集线器新连接一个检测仪表时,集线器获取该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集线器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该标识编码的配置请求;云平台在接收到该配置请求时,查询与该编码标识绑定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检测仪表的测量项目以及被检测件的信息;云平台将测量配置信息通过集线器转发给检测仪表;接收到测量配置信息的检测仪表可执行如图2所示的几个步骤。

可选的,检测仪表在成功解析云平台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后,展示用于提示配置成功或初始化成功的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以文字展示、语音提示、蜂鸣器提示、指示灯提示等等中的任一种进行提示。

其中,每个检测仪表针对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是指其被配置的测量项目)进行第三数量次数的采样得到第三数量个采样数据;计算第三数量个采样数据的均值得到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

在实际实现时,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可根据检测仪表的预定测量项目将被检测件安装至检测位,使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被检测仪表进行检测;检测仪表可对该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进行测量采样。

可选的,检测仪表根据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是否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具体可参见如图2所示的几个步骤;或者,检测仪表将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上传至云平台,由云平台确定对应生产设备是否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具体可参见如图2所示的几个步骤。

可选的,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预定测量项目的规格参考信息,该规格参考信息包括公差上限/usl、公差下限/lsl、公差倍数、最大值、最小值、变量值、ab均变量、均值中至少一种。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产预警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生产预警方法可应用于云平台也可应用于检测仪表。如图2所示,该生产预警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10,获取检测仪表最新检测的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

其中,第一数量可以由开发人员设定,也可由用户自定义。

步骤220,根据该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是否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该加工设备为加工该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为:获取上述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中位于预警区间的数量;在位于预警区间的数量达到第四数量或者达到预定比例时,确定对应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其中,第四数量、预定比例可以由开发人员设定,也可由用户自定义。在实际实现可存在两个预警区间,其中一个预警区间的上限值为公差上限/usl且下限值为公差上限/usl-2k,另一个预警区间的上限值为公差下限/lsl+2k且下限值为公差下限/lsl,k=(usl-lsl)/8,usl为公差上限、lsl为公差下限。

举例来讲,如果连续检测的10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进入预警区间的数量达到4个,则确定加工设备是否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

可选的,根据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是否合格,具体实现可以为:在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高于公差上限或者低于公差下限时,确定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测量部位不合格,也即被检测件不合格;在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小于等于公差上限且大于等于公差下限,则确定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合格;预定测量项目对应测量部位的合格范围的上限值为公差上限、下限值为公差下限。

在一个示例中,展示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预定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在一个示例中,展示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预定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包括良好、合格、超差;其中,测量结果>usl或测量结果<lsl,则将检测结果确定为超差;usl>=测量结果>=usl-2k或lsl<=测量结果<=lsl+2k,检测结果为合格;lsl+2k<=测量结果<usl-2k,检测结果为良好;可选的,以趋势变化图的形式展示最新检测的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检测结果为超差的测量结果按照第一颜色显示,检测结果为合格的测量结果按照第二颜色显示,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测量结果按照第三颜色显示,第一颜色、第二颜色以及第三颜色可以由开发人员设定,也可由用户自定义,例如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黄色。

步骤230,如果该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则展示用于提示校正该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

其中,加工设备可以为加工该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的设备。可选的,检测仪表在检测到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可直接展示用于提示校正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可选的,该提示信息包括该加工设备的信息,加工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标识号、加工设备的位置信息、名称中至少一种。检测仪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加工设备的信息:第一种,向云平台发送加工设备查询请求;云平台根据该加工设备查询请求查询与该检测仪表绑定的加工设备的信息;云平台内存储有检测仪表对应的加工设备,该检测仪表用于检测该加工设备加工后的被检测件;第二种,云平台下发的测量配置信息中包括加工设备的信息。

可选的,在任一被检测件不合格时,展示用于提示校正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和/或,展示用于提示被检测件不合格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获取检测仪表检测的第二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根据该第二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计算检测仪表的过程能力指数和设备能力指数;在过程能力指数小于对应下限阈值时,展示用于提示过程能力指数异常的第一报警信息;在设备能力指数小于对应下限阈值时,展示用于提示设备能力指数异常的第二报警信息。其中,第二数量可以由开发人员设定,也可由用户自定义,例如第二数量可以为125。

可选的,展示过程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图;和/或,展示设备能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图。

可选的,还可根据该第二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计算检测仪表的稳定程能力指数cp、程性能指数pp、初始过程能力指数ppk、过程准确度指数ca、百万产品中不合格产品的个数ppm。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10,在检测到任一检测仪表与该集线器建立新的连接时,获取任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

步骤420,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该标识编码的配置请求,该配置请求用于触发云平台查询与该标识编码绑定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该检测仪表的测量项目以及被检测件的信息;

步骤430,接收并向该检测仪表转发该测量配置信息,该检测仪表用于在根据最新检测的多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时,展示用于提示校正该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该加工设备为加工该多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检测到任一检测仪表与该集线器建立新的连接时,获取任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该标识编码的配置请求,该配置请求用于触发云平台查询与该标识编码绑定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该检测仪表的测量项目以及被检测件的信息;接收并向该检测仪表转发该测量配置信息,该检测仪表用于在根据最新检测的多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时,展示用于提示校正该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该加工设备为加工该多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解决相关技术中工件的生产合格率低下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生产中生产合格率的效果。

可选的,云平台展示用于提示校正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之后,查询与检测仪表或加工设备相关联的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该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用户账号、联系地址中至少一种;按照该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发送用于提示校正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云平台在确定出检测仪表的过程能力指数小于对应下限阈值时,向该检测仪表发送该第一报警信息或者按照与该检测仪表关联的管理人员发送该第一报警信息,以便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根据第一报警信息停止利用检测仪表进行被检测件的测量。可选的,云平台在确定出检测仪表的设备能力指数小于对应下限阈值时,向该检测仪表发送该第二报警信息或者按照与该检测仪表关联的管理人员发送该第二报警信息,以便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根据第二报警信息停止利用检测仪表进行被检测件的测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检测仪表最新检测的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根据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确定对应加工设备是否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该加工设备为加工该第一数量个被检测件的加工设备;如果加工设备存在生产不合格被检测件的趋势,则展示用于提示校正加工设备的生产参数的提示信息;解决相关技术中工件的生产合格率低下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生产中生产合格率的效果。

检测仪表在确定出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部位的测量结果时,将每个测量结果发送至集线器。在实际实现时,可将连续的多个测量结果作为一组发送至集线器,集线器对一组测量结果进行封装;集线器将封装后的测量结果转发给云平台,实现检测仪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透传。

检测仪表在确定出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部位的测量结果时,将每个被检测件的检测信息上传至云平台,这里所讲的检测信息包括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根据采样数据确定出各个规格参数信息中各个规格参数的取值、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测量时间中至少一种;在实际实现时,可将连续的多个被检测件的检测信息作为一组发送至集线器,集线器对一组检测信息进行封装;集线器将封装后的检测信息转发给云平台,实现检测仪表、云平台之间的数据透传。

一般来讲,在更换每个检测仪表所检测的对象(例如,更换同型号的被检测件的不同测量部位或者直接更换被检测件的产品型号)时,管理人员可修改该检测仪表的测量配置信息。

可选的,检测仪表接收云平台发送的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被检测件的信息(例如包括被检测件的产品型号)、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以及规格参考信息中至少一种;展示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供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参考,例如更换符合修改的产品型号的被检测件;以及根据该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进行工作。其中,对测量配置信息的更新包括添加、修改以及删除规格参考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云平台发送的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由操作人员直接在云平台上设置。在另一个示例中,云平台发送的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可以由管理人员在终端设备上设置,上传至云平台。

在实际实现时,一个检测仪表可与多个管理人员关联,这些管理人员可在终端设备上利用其管理账号登录用于管理检测仪表的应用程序,在app中可查询其管理的检测仪表的测量配置信息并进行修改,终端设备根据修改内容生成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并上传至云平台,以便云平台将更新后的测量配置信息转发给检测仪表。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管理人员也可与多个检测仪表相关联,以便该管理人员能够实现该多个检测仪表的管理。

可选的,管理人员可在云平台或终端设备上的app中添加新的检测仪表,还可删除检测仪表,还可查看以及修改各个检测仪表的测量配置信息和/或检测仪表的设备信息,其中检测仪表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唯一的编码标识、设备类型(例如,测微计)、数据单位(例如,um)、关联管理人员、设备描述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删除检测仪表的同时,云平台删除与该检测仪表相关联的测量配置信息。

本申请中检测仪表可包括显示屏或者检测仪表可与显示屏连接,利用该显示屏展示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的检测结果、每个被检测件的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是否合格、过程能力指数、设备能力指数等等信息。可选的,检测仪表的显示屏中另图形化数字是表盘展示各个数据。

在实际实现时,检测仪表按照预定频率记录其测量值;而被检测件的上料过程中以及下料过程中,检测仪表的测量值不为预定测量项目的测量值(也即,采样数据)。可选的,检测仪表根据其预定测量项目的规格参数信息以及检测仪表的测量值确定处于上料状态、下料状态还是预定测量项目的采样状态。具体的,以检测仪表为测微计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当|测量值|降低至低于s*|公差上限-公差下限|时,确定检测仪表进入上料状态;进入上料装置之后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预设的上料延时时,将检测仪表的测量值确定为采样数据,连续记录第三个数量采样数据后,可展示用于提示更换被检测件的提示信息,以便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根据该提示信息下料以及将新的被检测件上料。此后,检测仪表在|测量值|>s*|公差上限-公差下限|时,确定检测仪表进入下料状态,进入下料状态后检测仪表的|测量值|减小时,确定下料状态结束。其中,s为公差倍数。

可选的,检测仪表可实时展示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上料状态、下料状态、采样状态。

可选的,在下料状态结束后如果预定时长内未进入上料状态,则展示用于提示被检测件上料的提示信息,和/或,向云平台发送该用于提示被检测件上料的提示信息,云平台展示该提示信息对应的异常代码,以及平台查询与该检测仪表相关联的操作人员的管理账号,向登录该管理账号的app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该用于提示被检测件上料的提示信息;终端设备展示该提示信息,以及,将该提示信息转发给与该终端设备绑定的手环设备,手环设备可震动提示该操作人员上料。

在实际实现时,检测仪表通过集线器与云平台建立通信连接后,每间隔第一时长向云平台发送一次心跳信号;云平台根据每个检测仪表发送的心跳信号将对应检测仪表标记为运行状态;云平台在持续未接收到心跳信号达到第二时长时,将检测仪表标记为离线状态,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其中,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可以由开发人员设定,例如第一时长可以为1分钟,第二时长可以为5分钟。

可选的,若云平台接收到任一个检测仪表发送的测量结果为良好时,状态记为良好,还可以以绿色展示该检测仪表;当检测仪表最新的测量结果为合格,且不是良好时,状态记为合格,还可以以绿色展示该检测仪表;当检测仪表的测量结果不合格,即为超差数据时,状态记为超差,还可以以红色展示该检测仪表。

另外,云平台处各个检测仪表的状态可展示在显示屏上,实时展示其公司下所有检测仪表的在线状态,不同状态用不同颜色标识;不同类型的检测仪表,也可用不同图标标识。

可选的,检测仪表每完成一个被检测件的检测,则将每个被检测件的检测信息上传至云平台,这里所讲的检测信息包括预定测量项目对应的测量部位的测量结果、根据采样数据确定出各个规格参数信息中各个规格参数的取值、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测量时间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云平台处可展示各个与云平台所管理的每个检测仪表的状态、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不同类型的测量结果用不同颜色标识,便于用户观察测量数据的变化趋势,方便用户进行预警、规避不良生产过程。例如,云平台在检测到任一检测仪表被选中时,图形化展示该检测仪表最新的50个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图。

可选的,对于被标记为运行状态的检测仪表,云平台统计当前时间与上一次接收到测量结果的时间间隔;当任一检测仪表对应的时间间隔达到极限阈值,则展示用于提示所述任一检测仪表操作异常的提示信息,和/或,向与所述任一检测仪表绑定的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提示所述任一检测仪表操作异常的提示信息。可选的,接收到用于提示所述任一检测仪表操作异常的提示信息的终端设备向其绑定的手环设备转发,该手环设备接收到该提示信息时震动并展示,以避免车间中操作人员难以察觉终端设备的提示造成的提示失败的问题。

可选的,操作人员与检测仪表的关联方式可以为:检测仪表上设置有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模块;检测仪表侧操作人员将其识别卡靠近rfid模块(控制识别卡与rfid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为rfid技术支持通信的最大距离),集线器读取该识别卡内存储的标签信息得到该操作人员的信息,获取与该集线器相连接的所有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操作人员的信息以及所有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的操作人员更新请求;云平台根据该操作人员更新请求更新与该集线器相连接的每个检测仪表的操作人员的信息。

其中,这里所讲的操作人员可以包括工号、姓名、联系方式、识别卡id等等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集线器利用rfid模块读取任一识别卡的标签信息,该标签信息包括存储的操作人员的信息和该识别卡的id;获取与该集线器相连接的每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将该识别卡的id与每一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一一组装发给云平台,通知云平台更新每个检测仪表所关联的操作人员。具体的,云平台可根据识别卡的id查询测量人员的信息,将对应的检测仪表与该测量人员相关联。例如,用户a在hub上刷卡,hub已连接测微计a、b、c,将a卡id+a测微计编码组装,a卡id+b测微计编码组装,a卡id+c测微计编码组装,然后发给云平台。

可选的,集线器利用rfid模块读取任一识别卡内存储的操作人员的信息后,展示读取的rfid标签信息(也即,操作人员的信息);hub将该rfid标签信息发送给与其相连接的每个检测仪表,每个测量设在其显示屏展示该rfid信息。

在实际实现时,云平台接收到操作人员更新请求时,对于每一检测仪表,先解除现有的与该检测仪表关联的操作人员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建立该检测仪表与该识别卡id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实现每个检测仪表与操作人员之间的关联关系更新。云平台在接收到任一检测仪表发送的测量结果时,自动记录为该检测仪表对应操作人员操作检测仪表进行测量得到的。

可选的,利用rfid模块读取识别卡内存储的标签信息之后,向与该集线器相连接的每一检测仪表发送该标签信息,以便每一检测仪表以便展示接收到的标签信息。

可选的,也可由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通过终端设备触发检测仪表进行校表。具体实现可以为: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校表指令时,向云平台发送携带有检测仪表的标识编码的校表请求;云平台根据该标识编码向该检测仪表转发给校表请求;检测仪表根据该校表请求进行校表,并将校表结果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存储。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令,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指令被云平台或检测仪表内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仪表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检测仪表的控制方法。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