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1820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决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或者其它设备的内部管道问题的内管道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了高精度的臭氧检测仪,并且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臭氧浓度可以调整和控制,使得消毒效果可以进行客观评价,并利用高精度臭氧检测仪,让机器精确生产出适当浓度的臭氧,既可以达到有效消毒的目的,又不会有多余臭氧排出到空气中。利用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将消毒过程进行实时传输记录,能够对消毒效果进行实时实效评估和实时上传消毒参数到电脑保存备查,其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对消毒效果的评估准确,对具体参数能够实时实效的传输、记录以建立档案备查,便于监控和查阅。
【专利说明】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解决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或者其它设备的内部管道问题的内管道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设备的内部管道的消毒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管道在机器的内部,而且需要消毒的部分又是管道的内部,消毒起来非常不方便,以前更不可能在不拆卸机器设备的情况下对内管道进行彻底的消毒,造成了病人交叉感染。而臭氧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特别是对医疗器械消毒,双氧水也早已应用在对人体外伤伤口消毒。已经有人利用超声波雾化器把双氧水雾化成气体、同时加入臭氧,利用气体在抽气泵的作用下,容易在管道内迷漫扩散的原理,从而达到对管道消毒的目的。
[0003]上述方案的缺点是臭氧浓度不可控,双氧水收集不合理,对消毒效果无法进行客观评估,特别是消毒时间、臭氧浓度等消毒的具体参数无法实时实效的传输、记录以建立档案备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定量出水阀,其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对消毒效果的评估准确,对具体参数能够实时实效的传输、记录以建立档案备查,便于监控和查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包括控制显示器、过氧化氢雾化器、臭氧发生器、第一气泵、第一过滤器、第二气泵、第二过滤器、臭氧检测器、储存槽、消毒管道,
[0007]所述控制显示器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所述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一气泵、所述第二气泵和所述臭氧检测器;
[0008]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和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第一气泵将已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送入所述消毒管道内,对所述消毒管道进行消毒,消毒过后,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经所述第一过滤器进行过滤,通过所述第二气泵将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经所述第二过滤器进行再过滤后送入所述储存槽内;
[0009]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与所述储存槽通过管道连接,未雾化的过氧化氢液体通过管道流入所述储存槽内进行回收,所述储存槽与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设有所述臭氧检测器。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显示器相连接。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显示器上设有WIFI,蓝牙和USB接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上设有加药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为一次性过滤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槽上设有出气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显示器为触摸屏显示器。
[00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了高精度的臭氧检测仪,并且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臭氧浓度可以调整和控制,使得消毒效果可以进行客观评价,并利用高精度臭氧检测仪,让机器精确生产出适当浓度的臭氧,即可以达到有效消毒的目的,又不会有多余臭氧排出到空气中。利用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将消毒过程进行实时传输记录,能够对消毒效果进行实时实效评估和实时上传消毒参数到电脑保存备查,其不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对消毒效果的评估准确,对具体参数能够实时实效的传输、记录以建立档案备查,便于监控和查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9]图中:1、控制显示器,2、过氧化氢雾化器,201、加药口,3、臭氧发生器,4、第一气泵,5、第一过滤器,6、第二气泵,7、第二过滤器,8、臭氧检测器,9、储存槽,10、消毒管道,11、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包括控制显示器1、过氧化氢雾化器2、臭氧发生器3、第一气泵4、第一过滤器5、第二气泵6、第二过滤器7、臭氧检测器8、储存槽9、消毒管道10,所述控制显示器I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所述臭氧发生器3、所述第一气泵4、所述第二气泵6和所述臭氧检测器8,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和所述臭氧发生器3通过所述第一气泵4将已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送入所述消毒管道10内,对所述消毒管道10进行消毒,消毒过后,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经所述第一过滤器5进行过滤,通过所述第二气泵6将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经所述第二过滤器7进行再过滤后送入所述储存槽9内,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与所述储存槽9通过管道连接,未雾化的过氧化氢液体通过管道流入所述储存槽9内进行回收,所述储存槽9与所述第二过滤器5之间设有所述臭氧检测器(8)。
[0022]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所述控制显示器I相连接,所述控制显示器I上设有WIFI,蓝牙和USB接口,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上设有加药口 201,所述第一过滤器5为一次性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7为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储存槽9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控制显示器I为触摸屏显示器。
[0023]操作时,将过氧化氢液体通过加药口 201放入过氧化氢雾化器2中,通过控制显示器I控制过氧化氢雾化器2、臭氧发生器3和第一气泵4启动,待过氧化氢溶液雾化后,和臭氧发生器3输出的臭氧相混合通过第一气泵4进入消毒管道10中,对其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完成消毒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进入第一过滤器5,过滤后,控制显示器I控制第二气泵6启动,第二气泵6将完成消毒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输入第二过滤器7中,对气体进行再次过滤,控制显示器I控制臭氧检测器8对二次过滤后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若检测数据在lppm-2ppm之间,则表示消毒效果已达到,若是检测数据小于1,则臭氧不够,大于2认为过浓,需重新进行消毒或者对装置进行检测维修。检测完成后,气体进入储存槽9中,再通过储存槽9上的出气孔将无污染的气体排出,而过氧化氢雾化器2内的未被雾化的过氧化氢溶液通过管道流入储存槽9内进行回收,消毒完成后,通过控制显示器I控制氧化氢雾化器2、臭氧发生器3、第一气泵4、第二气泵6、臭氧检测器8、温度传感器11停止工作。
[0024]另外、消毒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所以在消毒过程中,控制显示器I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11对消毒装置内的温度进行监控检测,如果消毒装置中的温度过高时,则会进行报警,提示进行降温,使消毒工作正常进行。
[0025]本装置使用了高精度的臭氧检测仪,并且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臭氧浓度可以调整和控制,使得消毒效果可以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利用安装微型打印机可以实时打印消毒时间、臭氧浓度等消毒参数。利用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装置,把消毒参数实时传输到电脑进行实效记录见档备查。
[002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包括控制显示器(I)、过氧化氢雾化器(2)、臭氧发生器(3)、第一气泵(4)、第一过滤器(5)、第二气泵¢)、第二过滤器(7)、臭氧检测器(8)、储存槽(9)、消毒管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显示器(I)分别连接于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所述臭氧发生器(3)、所述第一气泵(4)、所述第二气泵(6)和所述臭氧检测器(8); 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和所述臭氧发生器(3)通过所述第一气泵(4)将已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送入所述消毒管道(10)内,对所述消毒管道(10)进行消毒,消毒过后,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经所述第一过滤器(5)进行过滤,通过所述第二气泵(6)将雾化的过氧化氢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经所述第二过滤器(7)进行再过滤后送入所述储存槽(9)内; 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与所述储存槽(9)通过管道连接,未雾化的过氧化氢液体通过管道流入所述储存槽(9)内进行回收,所述储存槽(9)与所述第二过滤器(5)之间设有所述臭氧检测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所述控制显示器(I)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显示器(I)上设有WIFI,蓝牙和USB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氢雾化器(2)上设有加药口(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5)为一次性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7)为活性炭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槽(9)上设有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内管道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显示器(I)为触摸屏显示器。
【文档编号】G08C17/02GK204133889SQ201420423393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吴华英 申请人:吴华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