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3899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停车位数字化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停车资源已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停车困难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医院、机场及商圈等人流密集区,停车难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单靠增加停车位解决停车难的方法已很难实现;通过对停车位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所有停车位信息的联网、公开,可大大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此方法对缓解城市停车难是切实可行的。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与停车位数字化管理相关的技术方案,一种是通过超声波、射频、地埋线圈或者视频摄像等技术实现停车位状态的监控,该种技术的缺点在于需要对地面刨坑、布线,部署成本高;另外一种是通过对各车位安装车位锁,通过车位锁的状态获得车位的使用状态,该种技术的缺点在于现有车位锁占用地面空间;鉴于以上两种主流技术方案都需要固定的车位状态检测装置,因此不适用于路侧、商圈、小区等地面的零散、不固定车位的管理。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适用于路侧、商圈、小区等地面的零散、不固定停车位的管理,不需要特定的停车位状态检测装置,便于实施部署,成本低廉。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 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停车位进行编码,并布置智能桩,对智能桩进行编号,其中每一个智能桩对应至少一个停车位;

s20、在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中建立停车位管理数据表,所述停车位管理数据表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静态信息包括停车位编号、停车位大小、停车位位置、所属智能桩编号和所属智能桩位置;所述动态信息包括停车位状态和在停车辆车牌号;

s30、智能桩复位上电,并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互联,完成智能桩的注册;

s40、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账户注册和登录;

s50、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停车位预定请求;

s60、所述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以请求停车的位置和时间为输入,向用户分配最佳的停车位;当预定停车时间达到或确认提前停车时,设定本停车位的动态信息为{“占用”,用户车辆车牌号},并将该动态信息下发给停车位所属的智能桩,智能桩更新所监管停车位的状态信息,并打印停车小票;

s70、停车结束后,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访问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完成停车费用的支付。

可选的,所述步骤s10中的对停车位进行编码具体为:建立停车位编号规则,以此规则为指导,对停车位进行统一编码。

可选的,所述步骤s70具体为:用户停车结束后,通过智能终端的app确认停车结束,该停车位的动态信息变为{“空闲”无},并下发给智能桩,此时在线支付停车费。

可选的,步骤s30中,所述智能桩通过以太网、3g无线网络或4g无线网络与所述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互联。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停车位进行编码,并布置智能桩,对智能桩进行编号,其中每一个智能桩对应至少一个停车位;

s20、在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中建立停车位管理数据表,所述停车位管理数据表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静态信息包括停车位编号、停车位大小、停车位位置、所属智能桩编号和所属智能桩位置;所述动态信息包括停车位状 态和在停车辆车牌号;

s30、智能桩复位上电,并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互联,完成智能桩的注册;

s40、用户通过智能桩请求停车位,智能桩分配状态为“空闲”的停车位并打印出包括停车位编号、数字单号、二维码单号和时间信息的停车小票,用户根据停车小票上的停车位编号停车,并将停车小票放在前挡风玻璃处;

s50、智能桩实时的向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发送所监控的停车位中使用状态发生变化的属性信息;

s60、当停车完成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单号或手工输入数字单号的方式将停车信息录入智能桩,用于计算停车费;并完成停车费的支付。

可选的,所述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70:

s70、巡查人员通过查询停车小票用于监控是否有违停车辆。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便捷;不需要固定的停车位检测装置,因此部署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零散、不固定的停车位,尤其适用于医院、机场及商圈等人流密集区;通过数字化管理、信息互联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方便人们出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11-人机交互装置;112-控制装置;113-联网装置;114-电源装置;115-机械保护装置;116-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其采用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系统,所述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系统包括:智能桩、带编码信息的停车位、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和智能终端,该方法对停车位进行编码处理,通过实时更新用户停车请求、停车结束信息的方式,实现停车位状态的 传感。

所述的智能桩包括人机交互装置111、控制装置112、联网装置113、电源装置114、机械保护装置115和固定装置116,用于停车现场的停车位请求、停车位分配及停车费收取,可布置在小区拐角处对路边开放式停车位进行感知,也可布置在停车场的入口对场内停车位进行感知;对于免费停车位,只有单次停车时间超过免费时间范围时才收取费用;智能桩通过联网装置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互联,实现停车位状态信息的实时交互。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111包括人机交互按键和液晶触屏;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装置完成停车位请求和停车结束支付等功能;一般而言,用户可以通过按压人机交互按键来实现停车位的请求,当然也可以通过液晶触屏输入信息来实现停车位的请求;当用户通过智能终端预定车位后,会在智能终端的app程序中生成一订单二维码;智能桩扫描该二维码后,会打印停车小票;当停车结束后,可通过智能桩扫描停车小票上的二维码计算停车费用;并且当停车结束后,液晶触屏中可以显示本次停车时间以及应支付的金额,并显示需付款的二维码,当用户扫描该二维码时,能够支付停车费。

所述控制装置112可以运行一套软件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停车位管理及用户操作响应;即本实施例中,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可以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将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按键和液晶触屏等输入的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装置,而且所述液晶触屏可以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显示与用户的交互界面,例如,停车位的选择界面,支付界面等。

所述联网装置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和4g通信模块等,所述联网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使得所述智能桩能够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即用于实现智能桩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

电源装置,包括电池,用于对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和联网装置供电,以使得人机交互装置、控制装置和联网装置能够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可以使用220v的市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供电接口,以保证所述电源装置处于不断电的状态。

所述机械保护装置,即为所述智能桩的壳体,所述人机交互装置111、控制装置112、联网装置113和电源装置114等电子电气设备均可以设置于所述机械保护装置内,而且所述机械保护装置具备防雨、防冻功能,使得智能桩中 电子电气设备不因天气原因而损坏。

固定装置116,用于将所述机械保护装置安装于地面或者墙面等建筑物上。

所述带编码信息的停车位,包括停车位编号、停车位状态、停车位大小、所属(所对应的)智能桩编号及所属(所对应的)智能桩位置等属性。

所述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其包括用户数据管理模块和停车位数据管理模块,其中用户数据管理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信息、账户权限及历史记录等数据的管理;停车位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实时更新停车位的编码信息。

所述智能终端,其可以运行app程序,并支持用户注册、停车位查询、停车位预订、停车结束支付等功能;巡查人员通过智能终端的app程序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互联,获得所有在线预定停车位的车牌信息,用于监控是否有违停车辆。

本发明的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停车位进行编码;即建立停车位编号规则,以此规则为指导,对停车位进行统一编码。如图1中所示的a0001,其中首字母a用于表示停车位所在的区号,后面紧跟的四位数字表示停车位在该区的编号。综合考虑停车位分布及周边道路、建筑环境等情况,合理布置智能桩,并建立智能桩编号规则,对智能桩进行统一编号;

s20、结合数字地图,在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中建立停车位管理数据表,所述停车位管理数据表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所述静态信息包括停车位编号,停车位大小,停车位位置,所属智能桩编号和所属智能桩位置;所述动态信息包括停车位状态和在停车辆车牌号。

即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停车位的编码、状态、大小和位置,以及所属智能桩的编号和所属智能桩的位置等信息录入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所述停车位的状态包括占用和空闲两种状态。

s30、智能桩复位上电,通过以太网或无线网络(3g和4g网络)与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互联,完成智能桩的注册,即在所述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中能够查询到该智能桩、该智能桩所管理的停车位以及该停车位的状态。

s40、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智能终端app进行账户注册、登录;

s50、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向智能桩实时发送用户请求的停车位服务信息,智能桩更新所监管(所对应的)停车位的状态信息;即,用户通过智能终端的 app程序请求停车位,所述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以请求停车的位置和时间等信息为输入,向用户分配最佳的停车位;当预定停车时间达到或确认提前停车时,设定本停车位的动态信息为{“占用”,用户车辆车牌号},并下发给停车位所属的智能桩,此时智能桩更新所监管(所对应的)停车位的状态信息,并打印停车小票。

s60、用户通过智能终端app访问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完成停车位预订和停车结束手机支付功能,用户停车结束后,通过智能终端的app确认停车结束,该停车位的动态信息变为{“空闲”无},并下发给智能桩,此时可进行停车费的在线支付。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智能桩完成停车费用的支付,即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桩输入银行卡的卡号和支付密码等信息,以完成停车费用的支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请求停车位通过智能桩来实现,此时所述基于智能桩的停车位管理方法包括:

s40、用户通过智能桩请求停车位,智能桩分配状态为“空闲”的停车位并打印出包括停车位编号、数字单号、二维码单号和时间信息的停车小票,用户根据停车小票上的停车位编号停车,并将停车小票放在前挡风玻璃处;

s50、智能桩实时的向后台停车位管理系统发送所监控的停车位中使用状态发生变化的属性信息;

s60、当停车完成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单号或手工输入数字单号的方式将停车信息录入智能桩,用于计算停车费用,并完成支付过程。在支付停车费用时,可以通过智能桩完成停车费用的支付,即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桩输入银行卡的卡号和支付密码等信息,以完成停车费用的支付;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app程序来完成,此时智能桩的人机交互装置的液晶触屏上会显示二维码,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扫描该二维码,即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完成停车费用的支付。

s70、巡查人员通过查询停车小票用于监控是否有违停车辆。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